愛吃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侯宴會。

此時十八路諸侯一起參加宴會,共同商議討董進軍的策略。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公孫瓚環視一週率先說道。

“諸位肅靜,請聽我公孫瓚一言。”

“今天奉行大義討董,十八路諸侯互不統領管轄,軍令必亂。”

“一定要先選出諸位所認可的盟主,發號施令,方能進軍。”

“袁紹袁本初四世三公之後,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可推舉為盟主。”

曹操看著公孫瓚有些詫異,這公孫伯珪所言竟然和他所想一樣,當下也隨即道。

“公孫太守所言甚有道理,袁紹兄乃漢室名相後裔,聲名傳於四海,當為盟主。”

“是啊,袁本初可擔此重任!”

“不錯,我也贊同袁本初擔任盟主。”

各路諸侯都相繼發言認同袁紹擔任諸侯盟主,只有袁術暗地裡對此頗為憤懣。

聽到各諸侯都要推舉他做盟主,袁紹心裡那個喜啊,佔了盟主的頭銜便佔據了大義,將來討董功成的功勞他袁紹都要佔據頭一份。

雖然心裡迫不及待想要做這盟主,但是表面上袁紹還是推辭道。

“我袁本初才疏智淺,豈能擔此重任,應另選賢能為盟主。”

如此推辭再三,袁紹才答應做這盟主。

......

第二天,在聯軍駐地壘起三層高臺,臺高三丈,高臺上遍佈五方旗幟,白旄黃鉞,兵符將印。

眾諸侯請盟主袁紹登壇盟誓。

袁紹一臉肅穆,整理好衣著佩劍,登上高臺,燃香祭拜,鄭重盟誓道。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盟誓完畢後,各路諸侯因為袁紹言辭激昂慷慨而涕泗橫流,隨即十八路諸侯歃血為盟共襄討董。

歃血為盟可不是拿利刃劃手心,喝灑了血的酒。

在古時候歃血為盟是相當莊重的事情,一般要築高臺,設定牲禮祭祀,殺牲口並口含牲畜鮮血或者把牲畜的血塗在臉上,來表示如若違背盟友,就會遭到神的制裁,使人性命如祭祀的牲畜一樣。

歃血為盟後,以袁紹為首的十八路諸侯升起諸侯大帳,商議進軍方略。

袁紹身為諸侯聯軍盟主,坐在主位上,剩下的十七路諸侯按照爵位年齡分兩排坐定。

酒至數巡,曹操站出來說道。

“如今既然推舉了盟主,各路諸侯聽候調遣,共扶漢室,當萬眾一心,就不要再計較各諸侯之間的強弱了。”

公孫瓚見曹操出來言語,也說道。

“孟德兄所言甚是,我公孫瓚在此明志,此行會盟討賊,為的是上報國家下安黎民,決不計較個人得失。”

此言一出,帳內各路諸侯神色各異,心懷鬼胎者不在少數。

曹操則大為欣喜,未曾想到公孫瓚能如此深明大義,頓時心生同道之感。

盟主袁紹見曹操、公孫瓚二人都出言表態,隨即站出來說道。

“我袁紹雖不才,既然承蒙諸公推舉為盟主,則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家有刑罰,軍隊有紀律,眾位當從善遵守,不得違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童小言
【高甜寵撩】替嫁小鮫娘對閻王將軍一見鍾情隨之便開啟了一條撩夫之道且看她如何扮豬吃老虎將這個冷麵將軍捂的熱呼呼的!
歷史 連載 123萬字
牛頓降生大明朝

牛頓降生大明朝

與天同怒
道聖牛公把手按在史官肩膀:“我只是燒了些罪臣的書稿畫像,不准他們子孫祭祀而已……怎麼能說我了殺他們呢?”——《明史·牛頓傳》牛頓,字徐行,面刺帝修道之過,言究真道之法,帝頓悟,奪邵元節天師印予之。 嘉靖十四年舉進士第一,授戶部左侍郎,尋擢戶部尚書,兼知工部。主寶鈔改新之事,稽核魚鱗黃冊,厲清稅役,天下多之。 帝悅,加三公三孤。頓之為人,恃才孤高,辯詞矯健。早年清簡苦行,累上驚世《術書》,吝嗇言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