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不用大唐皇帝吩咐。

苦味四溢的清熱丸從孫思邈的小瓶子裡倒出來,伴著水給李世民送下肚。

苦丸入肚,李世民同樣想破頭也想不明白:

憑什麼?

勿說以後,他現在待侯君集也不可謂不恩寵。

玄武門之功位列第一等,嘉封潞國公,並且最近房玄齡已經在走推薦流程了,打算舉侯君集任兵部尚書。

而觀這光幕青史所記載,滅吐谷渾可稱功,滅高昌乃是力排眾議之舉,更凸顯榮寵。

結果縱兵劫掠,私刑俘虜,心生怨憤,最終更是欲刀兵內舉?

李世民不願去想,侯君集的計劃中究竟是要血染宮廷呢,還是再請他做太上皇?

相較而言,李世民對於李承乾的造反雖然吐血,但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畢竟很早之前就隱隱約約提到,再對照史冊上的戾太子之事觀摩。

以及光幕從後世角度來看的曹丕與曹叡的父子矛盾,以及諸葛武侯輔佐劉禪等事。

李世民覺得還是稍微找到了一些些門道的,雖然不多。

此前的教育方向是希望承乾能勝過自己的。

但如今看來,何其難也。

因而才有除歲時讓皇子皇女們同樂之舉,如今看來還是有一點成效的。

而侯君集……李世民目光在尉遲敬德身上停留了一下。

這位猛將與李世民心意相通,當即起身:

“臣這就命人備快馬,最遲三日,定擒賊而返!”

沉默了一下,最終還是搖搖頭:

“暫不至於此。”

畢竟玄武門也才過去四年。

只是,為了保住侯君集的腦袋,確實該找個時間找個理由好好敲打一番了。

畢竟後世亦言,打天下者坐江山。

沒有披荊斬棘敗薛仁杲、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人積累起來的功勳名望。

真以為只靠玄武門就能一步登天坐穩江山?

於是尉遲敬德只能再度坐下,秦瓊笑著拍了拍尉遲敬德手背,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

“陛下念舊。”

這個基本可以算是公認,當初秦王府的一幫兄弟,如今都有了好去處。

這也是沒人站出來給侯君集說項的原因。

一個是知道陛下糾結一番最終也就略微懲戒,定不可能不出罪而刑。

另一個也是嫌棄光幕中侯君集的舉動,這不是踹大家吃飯的鍋嗎?

“權萬紀,臣記得應當是權懷恩叔祖,聽聞為人剛烈,竟慘遭此禍。”

“臣也記得此人,權懷恩入秦王府素有才名,曾從大家平王世充。”

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輕巧而有默契的跳過了“承乾在搞男人”這能讓陛下頭痛的粗鄙之言。

只是杜如晦心下有所猜測,他的子嗣摻和進去的,不會就是這樁謀反吧?

【謀反的計劃雖然還沒落地,但也是謀反,要按罪掉腦袋。

李祐這個大聰明造反轟轟烈烈,被賜死。

支援李承乾直接謀反的有兩人,侯君集和李漢昌。

李漢昌是李淵庶七子,謀反事發後賜死於家中。

侯君集的家人流放嶺南,本人在刑場安心上路。

比較特殊的是李承乾,畢竟是長孫皇后親子,李世民讓大理寺議了再議,最終保了下來,流放嶺南。

另外被影響的還有兩個重臣之後。

杜如晦兒子杜荷也屬於造反骨幹,被斬首,並禍及杜如晦的長子杜構。

杜構本來襲承了父親的萊國公,並官至慈州刺史,結果因為弟弟造反被牽連,褫官奪爵,全家流放嶺南。

李靖的長子李德謇因為與李承乾關係密切,也被牽連,判流放嶺南,但因為李靖的面子最終改徙吳郡。】

“好嘛,流放到咱們這邊兒來了。”

張飛小聲逼逼叨,只覺得這唐朝也夠神經病的。

“大將軍造反,太子造反,皇子造反,皇弟也造反。”

本地人張松還是有點意見的:

“翼德將軍,益州還是比嶺南好過不少。”

雖然張松也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通熟地理,不少人大概以為中原以南都算嶺南……

龐統臉上滿是八卦的色彩,嘖嘖有聲:

“這唐朝也終歸沒逃過這一遭,戾太子之事復演矣。”

而且這光幕還配後世之影響,觀感可比史冊中寥寥數筆的戾太子之事清晰多了,龐統心說。

孔明則是嘆口氣,覺得吃飽了撐的的人太多。

看那諸葛丞相多尊貴,一國之事盡握於手,殫精竭慮,油盡燈枯而早死。

看他孔明軍師,荊襄諸事幹脆就不管不問,益州的工作也分出去了大半。

研究研究光幕言語,看看後世說法,再從故紙堆裡找找先賢留下來的難題,再去教教書,好不逍遙快活。

而且這侯君集乃是李世民元從,應當最能曉得這雄才大略君主的手段,怎麼能生出這麼愚蠢的想法的?

成都府衙諸人也就感嘆一下,倒是並沒有覺得有多勁爆。

畢竟隔著光幕看這唐朝和李世民多有霧裡看花之感。

但若是套一下,李世民之於孝武皇帝,李承乾之於戾太子,李靖之於衛霍。

好像就差不多了,也因此他們幾乎瞬間就將李承乾造反原因猜了個七八成。

因此頓時還有點同情了。

……

甘露殿中李世民已經調整過來了。

不過看看雙眼發直的杜如晦,再看看一臉木色的李靖。

李世民只能盡力保證道:

“朕定當勉力教導承乾,不至有此之禍。”

【侯君集這事兒暫且撇在一邊,繼續來說李靖。

《隋唐嘉話》之後,唐朝還創作出來了另一個比較出名的李靖形象。

那便是成於晚唐的的《虯髯客傳》,這個故事比較簡單。

白身窮小子李靖去拜訪隋末的大司空楊素,僅靠幾句話就驚的對方折節交談。

不過在正史上這會兒楊素早死了,所以看開篇就知道是在架空虛構。

李靖沒能折服楊素,但折服了楊素府上的家妓張出塵,這個姐們兒因為平時總揣著個紅色拂塵,所以也名紅拂女。

查了李靖的住所,當晚就去投奔了,並且幾乎是連夜拜天地,英雄佳人就這麼成一對兒了。

紅拂女見識非凡,說楊素不行,隋朝要寄了,太原李世民有天子之相,咱們去投奔吧。

然後就是半路遇到虯髯客,三人結伴去找李世民,結果本來想爭霸天下的虯髯客見李世民就心死了。

交代李靖好好輔佐李世民打天下,並把全部家產捐贈給李世民後,虯髯客買了個船出海了。

故事結束是貞觀十年時,李世民成了天可汗,威服四方,虯髯客打下了扶餘國,在海外當國王了。

簡單的故事,往往聯絡時代就變的很好玩兒。

有人猜測虯髯客這個虛構角色的原型其實就是李世民。

因為《酉陽雜俎》有記載,“太宗虯鬚,常戲張弓矢”。

《虯髯客傳》中的這個虯髯客,會殺了仇人後用仇人的心肝下酒,初見紅拂女也會生出不軌心思。

殺氣沖天,睚眥必報,有時候行事不太光彩,這就是虯髯客的標籤,幾乎可以無縫套到李世民身上去。

因此完全可以看做這篇的創作是將李世民一拆為二。

狂野、記仇、特別能打的李世民變成了虯髯客,離開中原,打下了扶餘國。

扶餘國緊緊挨著高句麗,而二鳳晚年在軍事上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滅了高句麗。

虯髯客這部分特質剝離之後,只餘下了一個寬厚仁慈,虛懷納諫的李世民,最終成了帝王楷模。

再聯絡這篇成於安史之亂後,它倒是將晚唐人的那種複雜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二鳳在時,亦不覺異,二鳳崩後,不見其比。

而李靖嘛,再一次成了人生贏家。

年輕了好多歲,抱得美人歸,征戰天下功成名就,還和君王稱兄道弟,令人豔羨。】

光幕中還緩緩放出了這篇的原文。

李世民原本還讀的津津有味,但看到光幕說這小心眼、好色、食人的虯髯客就是自己,登時急了:

“絕無可能!”

一旁神遊天際的孫思邈在心裡撇了撇嘴,食人暫且不說。

小心眼和好色,似乎……

李靖則是感覺才弄明白了一個疑惑,為什麼多了個被稱作紅拂女的妻子。

心下倒是覺得分外好玩兒,聽到光幕所說的陛下的遺憾後也笑道:

“臣若真能年輕二十歲,定助陛下滅高句麗!”

蘇烈猛點頭:老將軍這話我信,請務必帶我一個!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