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靖在宋朝的地位已經比較超然。

兵書位列武經七書,本人位列武廟十哲,從來不缺香火祭祀。

宋朝玩兒的又是以文制武的那一套,不管你到底能不能打仗吧,兵書都是要讀的。

因此李靖在宋朝名氣是相當的響,說是如雷貫耳都不過分。

但為啥咱們現代聊起來隋唐歷史時,更加熟悉還是現在過年時候被貼在門上的秦瓊尉遲恭,李靖反而隱身了?

無他,實在是因為此時李靖的位格太高了一點。

唐詩、宋詞、元曲、明,這個咱們是都知道的。

與唐詩宋詞注重自我表達不同,明代的章回體商業成分更重一點。

神魔志怪《西遊記》大獲成功之後,明朝的書商們揮舞著白花花的銀子請人接連創作了《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大受好評,《封神演義》同樣也屬於這一掛的跟風之作。

《水滸傳》帶出了呼家將、楊家將、薛家將、岳家將等家喻戶曉的故事。

模仿《三國演義》的更多,從《東周列國志》開始到《宋太祖三下南唐》,從東周到宋朝基本上被寫了個遍。

從這個脈絡上其實就能看出來,明代後來創作的最重要的是什麼?跟風。

而講述隋唐歷史的《說唐演義》和《隋唐演義》這兩個,讓丈育UP主來評價就只能說:

好訊息:縫了。

壞訊息:全縫了。

人物上學習《水滸傳》,設定上學習《西遊記》,敘事架構上學習《三國演義》。

首先是人物好漢化。

如隋唐十八好漢的設定,第一好漢李元霸是佛界護法金翅大鵬雕臨凡,第三好漢裴元慶是哪吒轉世,十六好漢秦瓊是破軍星臨凡,十七好漢尉遲恭是黑殺星臨凡。

以及李世民是紫薇星臨凡,魏徵和徐茂公分別是天界左相星和右相星下凡。

軍閥亂鬥變成了神仙鬥法,如果按這個設定,差點贏了李世民的竇建德高低得是勾陳大帝轉世了,那李淵應該是玉皇大帝臨凡?

劇情設定上就比較神魔化了。

如李元霸手裡兩個錘子重八百斤,騎寶馬萬里雲,紫金山一戰一人殺了120萬軍隊。

秦瓊的雙鐧重130斤,尉遲恭的兩條鋼鞭,重120斤,你武器沒個一百斤重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說唐三》中還玩兒聯動,李靖親自請了齊天大聖和驪山老母出手滅敵,讓人不由得沉思隋朝是不是犯了天條。

敘事架構上因為三國演義的大成功,導致後來者說英雄戲的基本都要有個軍師的設定。

早期的戲曲演義裡,因為有諸葛亮使道家手段,赤壁借東風和禳星五丈原借命,所以軍師這個位置也跟道士逐漸有了重合,後來者基本都有樣學樣。

最終倒黴的就是李勣。

早期故事的瓦崗寨陣營裡,從知名度考慮,能夠擔得起這個位置的就只有一個李勣。

於是將軍變成了會法術的軍師,並且懋功這個字兒太難寫,於是就變成了茂公。

最終堂堂英國公就在演義裡變成了妖道徐茂公。

而在這種半神魔的故事裡插入一個正牌的託塔李天王,為了故事不崩盤,李靖自然要儘可能的砍掉存在感。

並且隋唐演義在劇情上多集中逐鹿中原,李靖在南方平蕭銑不屬於主舞臺,就更加被淡化了。

而隋唐演義的十八路反王設定也基本是照抄三國演義的十八路諸侯。

並且隋唐演義裡還寫了個轉世的復仇鴛鴦:楊玉環是隋煬帝楊廣的轉世,李隆基是楊廣寵妃朱貴兒的轉世。

兩人百年轉世既為了續前緣,也是為了向滅掉隋朝的李唐復仇。

這段爛俗劇情同樣縫自《隋煬帝豔史》,只能說老祖宗腦洞挺大的。】

李世民內心從未有像現在這樣騷動過:

可惡,好想親眼看看這西遊記……

雖然如今以文治國是李世民的主要工作,但沒人會閒暇時候看點志怪放鬆一下。

畢竟如今這光幕所出之處就就是《搜神志》來著。

雖然沒看過這明朝的,但以李世民自己的眼光來看,這《搜神志》的質量就頗為參差不齊,而且多是短篇,看的一點都不過癮。

而一部長篇的,劇情連貫,質量過硬的有多好看,李世民都不敢想……

而秦瓊則是沒想到還有自己的名字:

“竟成門神矣。”

貼門神也屬於傳統習俗了,就秦瓊所知,如今大唐百姓所繪門神,有關羽張飛的,也有神荼鬱壘的,但貼他們兩兄弟似乎還沒出現。

“比不得藥師將軍。”

尉遲敬德的羨慕不加掩飾,心中甚至還有一點小小的不忿。

論榮寵,大家都是國公,怎麼結果一個是天界元帥,一個要給百姓看門?

秦瓊敏銳的察覺到了老兄弟的想法,看著光幕展示的兩幅與他們相差甚遠的門神圖,低聲道:

“門神之職,小到護民平安,大到安守國門,如何不好?”

尉遲敬德這才消弭了心中的一點不忿。

而隨即,李元霸的戰績就讓眾人哭笑不得了。

若是告訴他們,有猛將長途奔襲,單騎入陣,斬敵首級近百,他們會誇這真是猛將。

但這李元霸的戰績就根本沒人相信了,一眼就能看出來胡謅。

“不過這李元霸是誰?”

房玄齡搜遍腦子也沒記起來有如此人物。

“或是大家胞弟衛懷王。”

杜如晦判斷道:

“玄宗尚且要因那清帝避諱玄字,衛王玄霸或因而避諱改為元霸。”

而且杜如晦也飛快琢磨出來一個故事邏輯:

“如這元霸之武,誰能制之?”

“多半是如衛懷王一般英年早逝。”

否則的話一人斬首一百二十萬,怕不是征服這地球,也不需要一年。

而後面的劇情則是讓眾人都感覺目不暇接。

蘇定方覺得哪有騎馬使錘的?而且八百斤武器得是何等神馬方能馱負?

秦瓊和尉遲敬德則表示我等臨陣,上馬橫槊,下馬執刀,何曾又是用鐧又是用鞭的?

房玄齡杜如晦則是推斷出來,這個裴元慶或就是那有萬人敵之稱的裴行儼。

隨後起鬨,哪吒乃是藥師將軍第三子,如此算來李靖將軍竟也是裴行儼的爹爹?

尉遲敬德也大咧咧道:

“那裴行儼乃是為王世充所殺,藥師將軍曾隨陛下敗王世充,如此能否算為子報仇?”

蘇烈也加入了對李靖的調侃:

老將軍竟能請動驪山老母?今晚回去就先供個托塔天王再說!

驪山老母老母的信仰在前漢就開始大興,因此眾人都熟知。

言論太過離譜,導致李靖都面有急色,與其他人爭論。

唯有李世民興致盎然:

“可惜這後世竟未說朕之武器多重,良駒何名。”

當初看搜神志時便想過若是能成主角多好。

如那故事中有說狐妖阿紫能“作好婦形”,李世民就很好奇變幻的樣子能有多傾國傾城。

如今得知他征戰天下的也被寫成了如此故事,李世民百般好奇。

“也不知後世會如何描繪朕之破陣英姿?”

大唐皇帝表示很有興趣。

廳內唯一一個欲哭無淚的就是李勣。

在看到那天界右相星下凡的名喚徐茂公時,李勣便有了不祥的預感。

畢竟確實曾姓徐,且懋功與茂公同音。

只不過當時還以為是有什麼什麼避諱,或是後輩犯下了滔天大罪。

結果竟是被寫作了妖道,因此李勣簡直十萬個不滿意。

最終還是要李世民出言安撫方才轉喜:

“懋功與諸葛武侯作比,想來是以智計傳世,如此勇智俱全,何憾之有?”

難怪後世也誇讚自己忠義呢,李勣所有不滿登時煙消雲散。

與武侯一個待遇,還有啥不滿的?

安慰完李勣的李世民便因為光幕內容爆笑:

“楊廣轉世楊玉環?”

“《煬帝豔史》?”

“這後世文人,文思奇詭,恨不能呈之為楊廣親見!”

……

孔明則是看著光幕生出了另一個想法:

“於百姓來說,史冊之言還是太過晦澀。”

“故雖有名將良臣之記錄,百姓不知其生平,口口相傳之事難免失真。”

“而用直白言語文字,釋衛霍生平,講滅匈功績,或亦可行。”

這也是最近孔明在小太學上課的感悟之一。

十日方能抽空上課,但學子們無不翹首以待。

為何?因為好玩,因為其他課程的先賢典籍太過晦澀。

最典型的莫過於算學典籍,《九章算術》還好一些,前漢便過增補註釋。

那需要算學、曆法的基礎才能讀懂的《周髀算經》,孔明最近在親自動手作注,不然都沒法教。

這件事上,劉備也跟上了孔明的思維:

“近日成都,我看百姓茶餘飯後休息時所言也盡為神鬼之事。”

“若能有的類似之言,讓百姓知曉衛霍靠著好學與勇猛方能建功,而非神靈保佑,定大有裨益。”

龐統點頭同意:

“與其求鬼,比如勤學,與其問巫,不如自立遠志。”

“只是……識字頗難。”

關於此,張松反倒是充滿信心:

“如今倉廩實,成都百姓欲知禮節榮辱。”

“上月便有小太學學子問我,稱其阿爹今有餘財,欲求一識字之所。”

“依臣所見,至多明年初,軍師此前所言之字塾,便可開辦了。”

字塾是此前孔明的計劃,塾如其名,只教認字,因此投入相當低,只是如今成都遍地都要勞力,故而還沒推行。

劉備笑的很開心,拍拍腿道:

“那此事便先記上。”

“誇衛霍之功,激好學、入伍之心,亦是扶漢之法。”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