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吐蕃能大敗這唐朝?”

張飛表示懷疑。

安史之亂那吐蕃貴族的種種記錄張飛還沒忘呢,只是覺得這大唐武功正盛,這吐蕃就敢迫不及待上來捋虎鬚了?

孔明不以為忤,羽扇一揮笑道:

“我等不妨假設,翼德你若為吐蕃國主,欲為吐蕃開疆拓土,當如何抉擇?”

“俺……”

張飛摸了摸鋼針似的鬍鬚,計上心頭:

“效仿呂布安祿山之流,拜那高宗武后為義父義母。”

“再效仿司馬懿之流,陰養士卒,只待……”

“停停停!”

孔明略感頭痛,用羽扇敲著張飛的腦袋:

“休要玩笑!”

“好好好,且讓俺想想。”

張飛略感委屈,這計策怎麼著也算是取歷代精華了,如何不行?

不過開啟認真模式後,三軍統帥張飛對著身後的地形圖看了又看後也不得不承認:

“若想外拓,似乎確實僅有出青海,襲河西一途。”

這副地形圖示的簡略,但也能看的清楚,這吐蕃四面八方皆為連綿山脈。

唯有東部乃是群山闕口,順著走就是那後世所稱的青海湖,再從青海湖往東就是河西走廊了。

孔明點點頭道:

“這青海於吐蕃來說,乃必取之地。”

“其地有被唐朝擊敗滅國之吐谷渾部眾,有與唐朝關係不睦之党項諸部。”

“吐蕃必將秣馬厲兵,傾國之力而取之,唐朝若無防備,恐……”

【需要說明的是,吐蕃的國策非常簡單:

就是要吞併吐谷渾,拿下青海。

吐蕃第一次進入大唐的視線就是因為劫掠吐谷渾。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接到了吐谷渾的哭訴:爸爸,有人打我!

還沒等二鳳仔細調查清楚呢,貞觀十二年就接到了吐蕃侵掠松洲的訊息。

新仇舊賬一起算的情況下,大唐當時給了吐蕃足夠的尊重:

起五萬大軍,侯君集任行軍大總管,執失思力與劉蘭各為左右翼策應,牛進達為前鋒,四路齊出攻吐蕃。

結果讓二鳳沒想到的是,主帥侯君集還沒動身呢,前鋒牛進達就已經大敗吐蕃了。

而且吐蕃跪的相當迅速:

不僅飛速將此前侵佔的人口土地皆盡歸還,還遣使認錯,並讓祿東贊親自為使,獻黃金五千兩,珍寶數百,既是謝罪,也是為求親。

松贊干布確實稱得上吐蕃的一代英主,跟二鳳也算是翁婿和諧的佳話,其人活著的時候是大唐與吐蕃的蜜月期。

李世民本身就是個軍事家,具體反應到大唐的國策上就是對吐谷渾的極端重視。

因為這塊地方介於大唐和難搞的吐蕃之間,屬於戰略緩衝區。

同時還控制著青海四面八方的所有交通要道,聯絡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溝通交流。

也是因此,李世民在整個貞觀年間都在密切注視著吐谷渾,一旦有反唐或者自立的苗頭出現就飛速介入,以雷霆之威剿滅,同時不惜以和親的手段讓吐谷渾成為大唐的忠實擁躉。

因此在整個貞觀年間,吐谷渾國滅之後雖然名聲不顯,但二鳳對西突厥的攻略每次都是多路齊發,吐谷渾所控制的青海道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並且在貞觀後期,青海道也成了絲綢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唐的經濟命脈之一。

成為天可汗最忠實狗腿子的吐谷渾也是鎖死吐蕃東進的第一道屏障。

但到了李治時期,這道屏障出現了裂痕。】

侯君集一抬頭就看到了長孫無忌幸災樂禍的笑容。

“潞國公運不及人也。”

這是長孫無忌小聲說的話,看似關心哀嘆,讓侯君集有一瞬間想和這死胖子拼了。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不過心底也在反思,莫非自己的運氣在玄武門用完了?

有光幕啟路本是好事,但連著在京城呆了那麼久,涉及到自己的都只是片言碎語。

結果一不在長安,就抖出來一個大訊息。

倘若他侯君集當時在場,當場抱著陛下的腿求情,是不是也不至於陷入如今尷尬的境地?

侯君集心中的哀嘆影響不到李世民。

對後世稱他為軍事家,並對這吐谷渾的一長串分析,李世民淡定點頭:

“如此言論,不過朕於吐谷渾軍略的十之二三。”

沒錯,朕就是這麼強,就是這麼想的。

同時也瞪大眼睛,將這些分析一股腦的全都記了下來,並打算晚上尋杜如晦要來記錄溫習一下。

李靖只敢在心裡撇撇嘴,但同時心裡也戰意洶湧。

光幕這個說法與他所想不謀而合,而如今剛好搶先發難,給吐蕃人一個驚喜!

房玄齡隨即提出自己的建議:

“於青海湖鎖死吐蕃東進之路,爾後開關貿易即可。”

張議潮篇河西的慘狀已經昭示了吐蕃的野蠻,房玄齡可不打算將這戰火燒到未來的大唐命脈上。

杜如晦的看法與老朋友一樣,更加井井有條:

“八年後吐蕃傾力而來敗於我唐先鋒軍,那如今更是不足為患。”

“與其冒著高反之憂強徵,不如鎖之,更能以重利驅之攻西突厥。”

在意識到如今吐蕃的弱小後,眾臣一時間倒是看的分明瞭,這吐蕃不過就是一個高原上的突厥人罷了。

輕輕點頭,將房杜二人說的都納入考慮,李世民對這所謂的裂痕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想來……應當是皇子治滅西突厥後便以為西域高枕無憂。”

“目中所見,唯有朕未能平的高句麗。”

【吐谷渾是二鳳親手給河西走廊打造的一重保險。

而這重保險,在李治並不是很重視的情況下,被祿東贊親手撕開。

就如同二鳳當時一意孤行要定高昌一般,祿東贊同樣為吐蕃精準的找到了一個視窗期。

以655年蘇定方掛帥征伐高句麗開始,唐朝與高句麗開啟了高宗時的十四年戰爭。

在蘇定方遼東掛帥的次年,656年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660年以白蘭羌屬地為跳板,蠶食吐谷渾。

並且,祿東贊還有意的對唐朝拉扯,既拖延遼東的攻略,也遮蔽吐蕃的小動作。

662年,吐蕃與弓月部落締盟,聲勢震天,號稱要反唐,李治不得已派蘇海政為鵬海道行軍大總管平叛。

祿東贊面對唐朝天軍顯得很淡定:

給我們錢和糧食,我們就不反唐了,不然我們立馬跑,等你走了繼續反唐。

蘇海政為求速平,饋敵軍資約和。

祿東贊嚐到了好處,於是開始加大力度,同時混淆李治的判斷,讓李治很難理智。

663年,被吐蕃連連攻伐的吐谷渾遣使入朝,稱吐谷渾滅亡在即,乞求援助。

而同時,祿東贊也指派使者入朝,稱吐谷渾侵犯吐蕃,請求唐朝發兵攻吐谷渾,主持公道。

李治人傻了,做了個最蠢二的各打五十大板的決定,“皆不許援”。

同年年末,弓月部落在祿東讚的指使下,再次進攻于闐,引得安西都護來救。

665年,祿東贊再次聯合疏勒、弓月侵于闐,李治不得已,再次派兵救援。

而其中吐谷渾入朝稱危在旦夕並非危言聳聽,根據吐蕃自己的歷史記載,從659到666年,祿東贊一直都在吐谷渾境內主持吞併工作。

663年入朝求援的吐谷渾人很可能是內部親唐派能發出的最後的聲音了,但可惜李治沒有時間仔細傾聽。

而在高句麗被李勣滅國後的665年,在關於如何如何懲戒吐蕃的意見上,李治再次不理智了。

閻立本表示:滅高句麗既不勞民也未傷財,打吐蕃沒有任何問題。

契苾何力認為:大軍若至吐蕃可能回縮,不如假意拒絕吐谷渾求援,然後大軍悄悄合圍,一戰而定。

姜維的後人姜恪怒罵:吐谷渾與唐乃是唇亡齒寒,這時候甭說那麼多了,先出兵把吐谷渾保下來再說!

李治皆不許。】

李世民依稀記得,此前聽光幕講三國時,他曾數次嘲笑曹丕的“帝不聽”。

結果沒想到啊,曹丕帝不聽,李治帝不許,相映成趣。

“優柔寡斷!”

李世民很生氣:

“此乃敗唐之基業!”

雖然還沒動手,但後世親口承認了這吐谷渾的戰略緩衝以及河西道的保險,都是他親手促成造就的。

於是後世曾經提過的那句話再次讓李世民想了起來:

“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這也讓李世民當即決定,今晚回去就要抽李治屁股一頓。

反正兩歲的小屁孩啥也不懂,挨一頓打讓大唐皇帝念頭通達不至於怒氣鬱結,也算是李治為大唐做的第一份貢獻了。

小心掩喜色的李世勣謹慎道:

“畢竟高句麗乃我唐大敵,後人只見陛下收西域之英姿,不明背後之嘔心瀝血,故而目中只有遼東。”

李世民笑容滿面:

“既如此說,想來懋功平遼東甚是吃力。”

“或應入海師歷練,試取夷州以操海師。”

李世勣那點小心思誰能不懂?煬帝徵高句麗折戟,他千古一帝親征未滅。

結果此國被李世勣誅滅,此份功績有兩個皇帝親征為對比,簡直不要太顯眼。

故而李世民乾脆順著李世勣的話,你為皇子治開脫眼中只有遼東,是不是因為伱在遼東打的太吃力了?

李世勣心中對皇子治的一丁點好感頓時被扔到了扶餘國:

“遼東小國何須陛下出手?”

“臣請親滅,揚我貞觀之威!”

什麼高宗啊,不熟。

他李世勣是要做貞觀名將的!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