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臉色愈發的臭了。

這唐朝雖有武功之名,但西面吐蕃,北面有突厥,皆如同附骨之疽一般。

吐蕃尚且還能開脫一下,畢竟那氣候變化誰都料想不到,而且其國君愈事韜晦,其國相有豺狐之心。

可這東突厥就是被他切切實實玩兒砸的。

被突厥人行刺迫得進退失據,放歸舊地反成百年之患。

由此李靖也輕鬆梳理出來了北面之後的情況:

“滅突厥,薛延陀乃興,滅薛延陀,又致突厥賊獠坐大,北部邊患未曾絕也。”

並且李靖還感慨了一下:

“裴行儉,何其難也……”

此前還不懂光幕那時為何特意提一下保障了後勤。

如今看來,這三十萬大軍敢情絕大多數都是用兩條腿去追擊突厥人的。

以步軍擊騎軍,突厥自然會發揮騎軍的機動優勢,繞後突襲輜重隊。

士卒素質參差不齊,馬匹不夠,輜重短缺,糧道還時時刻刻受到威脅,最終依然還能大勝。

如此看來這裴行儉的軍略之才,也堪稱是驚才絕豔了。

通曉軍陣之人都能第一時間想到,於是笑容爬上蘇定方的嘴角,李世勣則是真有點拿捏不準了:

莫非我真是最菜的一個?

放下心中對於突厥人的執念,李世民正兒八經讚歎了一下:

“這唐烽燧,頗有新意也!”

對李世民來說,則是屬於大唐的創新,很重要!

看著光幕上那個烽燧的文字和構造範例,李靖也很是讚許:

“發煙火處可稱絕地也,備有乾糧清水,如此士卒輪值時即便被突襲,斬斷繩梯亦能堅守。”

“一千八百座烽燧,一燧五人,如此也不足萬人,再以萬騎鎮守,聞煙而動以索敵。”

“這張仁願,亦是心思機敏之人。”

至此杜如晦也已看出來了一點門道:

起三十萬大軍於事無補,只是讓突厥降而復叛,年年劫掠。

但千餘座烽燧卻能將突厥牢牢鎖死在漠北,不能進漠南一步。

從開唐到貞觀年間,猛將輩出,奇功迭立。

但這些熠熠生輝的將星,無不是有著張萬歲的默默出力。

對甘露殿眾人來說,唐烽燧只是足以自傲。

畢竟唐朝如今摩拳擦掌,是打人的那個,而非是被打的。

但從烽燧改進的通訊塔就讓眾人再次吃了一驚。

“這是由烽燧改來?”

房玄齡不由自主問了一句,隨即就確定:

“確是由烽燧改來,每隔數里建造,彼此傳遞訊號。”

“這木搖臂傳訊,以密碼本解之,如同戰場旗幟密語一般,與烽燧結合,竟有此用。”

“只是……”房玄齡看著光幕上範例的那些彎彎繞繞的番邦文字也感覺有點撓頭:

“若是華夏文字該要如何傳達呢?”

李世民已經站起身,不由自主想象著,若是從長安到西域能有此物,該是如何壯景?

杜如晦則似乎看到了一條清楚的脈絡,從漢烽燧到唐烽燧,再到這後世通訊塔,以技法和學識不斷改進,並讓其效用越來越好,這是不是就是後世所說的“科學”的一種?

而這種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改進脈絡,讓杜如晦想起來了《周易》之語: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隨後杜如晦又補上了自己的見解:

“久則復窮,窮則復變,復通,再復久復窮。”

“萬古不變之法,唯有變法。”

閻立德相當務實,第一時間注意到的就是望遠鏡之言語,畢竟送給國子監的透明玻璃就是他拍的板。

而看其小筒形狀,閻立德覺得一個清晰的研究方向出現在了眼前。

【李治時期唐軍變得不能打的一個體現還在於缺將才。

蘇定方,李世勣,劉仁軌,裴行儉,薛仁貴,基本全可以看作是二鳳的政治遺產。

這些老將是被李治提拔,但不是李治發掘的。

但如果翻看歷史,會發現武舉始於李治時期,那自然而然就會有個疑問:

唐代的武舉就選不出來個人才嗎?

關於這個問題,給李治建議開馬禁的魏元忠也罵過,而且他罵的不是武舉,罵的是整個科舉。

文人選拔,只看辭藻是否華麗,而不考校國家大事,執政舉措,選的淨是一些誇誇其談之輩!

武將選拔,只看騎馬射箭力氣,而不考校軍事謀略,行軍之法,選的淨是一些傻大個兒!

魏元忠說的也沒錯,翻看一下唐代的武舉考核專案,舉個例子就是:

呂布去了必能高中,諸葛亮參加成績平平。

武舉考核的有七項,分別是長垛,騎射,馬槍,步射,材貌,言語,舉重,至少需要五項成績達到上等才有可能入選。

其中長垛是固定靶,有遠中近三靶,每靶都有環數,分別計分。

其他幾項看字面意思就懂,軍略的考核呢?沒有。

因此對於唐代的武舉,就連宋朝都能上來嘴唐朝幾句。

歐陽修修《新唐書》時對唐武舉的評價是:不值一提。

武舉的問題李治也應當是明白的,但可能出於種種考慮。

李治褒獎了魏元忠對於科舉的建議,然後不採用。

最終還是要到開元年間,玄宗再次補上這個漏洞,對武舉進行了改革。

由此,唐朝武舉才收穫了終唐一朝人才獨苗:郭子儀。】

“這玄宗還真不愧是半生明君。”

法正感覺後世說的還挺有道理,這些舉措確實可以稱得上明主了。

但愈是如此就覺得愈是分裂,這樣一個英明的人,晚年怎麼就……

“這李治倒是舒服。”

張飛覺得自己看明白了:

“這天皇大帝,花著老爹的錢,娶著老爹的媳婦,留下來的禍患還有子孫來彌補。”

“過得真真舒服也。”

劉備哭笑不得,雖然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但三弟說的似乎也沒錯,因此也只能叮囑一聲:

“三弟不可言語如此粗魯。”

隨即劉備笑言道:

“這唐之武舉,軍師可有高中把握。”

孔明見光幕拿他調侃,如今主公也笑問,當下越是不客氣,揮了揮羽扇道:

“若能帶弩參舉,亮必高中!”

成都府衙內頓時大笑。

開弓是需要力氣的,而孔明忙於政務,雖有按時鍛鍊,但力氣相較於猛將來說還是有差距。

張飛喜滋滋道:

“那若是俺來,豈不是定有題名?”

法正掰著指頭幫張飛算:

“舉重,步射,馬槍,這三項翼德將軍成績應當不錯。”

張飛糾正道:“何止不錯?定是上上!”

法正點點頭:

“材貌略去不談。”

“長垛若是練練應當也不差,騎射例外,需要久練。”

張飛也數了數:“如此便有四項,僅剩言語,那豈不是……”

法正搖頭失笑:

“這言語,翼德僅需三言兩句。”

張飛點頭。

法正言語一轉,一本正經道:

“僅需三言兩語,主考官定怫然而怒,將翼德逐出。”

張飛呆愣,府衙內其他人大笑。

【唐軍戰力的起伏,還有一個比較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就是弩。

在冷兵器時代,弩機有好幾個標籤:

易上手,威力強,維護不易,造價較貴。

因此這東西註定只能由官府控制,並由官府出資打造。

即使在府兵時代,弩對於府兵來說也是禁器,地位和鎧甲等同,都是大軍集結好之後再開武庫由士卒領取。

而在唐朝對外戰爭戰爭中,因為作戰物件基本都不持盾,也很少結陣,弓兵缺乏集結拋射的條件。

同樣平射的情況下,弩機要比弓更加精準,射程更遠,因此要更受青睞。

這也為什麼李靖規定弩兵在一百五十範圍就可以射箭,弓兵需要敵近六十步,因為唐軍是不玩兒集團拋射的。

高宗時期募兵的數量節節攀升,但募兵的戰鬥力參差不齊,他們沒有府兵的條件從小就學射箭。

按道理來說這種情況下應該更多的配置弩機,讓唐軍的戰鬥力得到保障才對。

但高宗嘛……不給你縮減就是好的了,加錢那是想都別想。

因此在高宗時代,兵卒質量下降,又不肯花錢從其他地方彌補,唐軍戰力越來越拉胯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件事上能做對比的依然還是玄宗。

玄宗時期府兵制基本在崩潰前期,軍隊的主體已經變成了募兵,這種情況下玄宗對弩機是相當捨得砸錢。

王忠嗣的鬱標川大捷有弩機,蕭嵩的祁連城大勝更是靠著四千人的弩手隊。

玄宗開元年間的江淮弩手更是成了天下有名的精兵。

往往只要說到弩,就必然繞不開宋朝的神臂弓。

但認真來看,制約弩機的從來都不是威力,唐代軍事家在聊到弩兵時就提過:臨敵不過一二發。

也就是裝填速度慢的問題,弩機的演變也基本都是圍繞這個缺點來改進的。

首先是腹弩,也即用弩機抵住腹部上弦,後來演變出了掛在腰部的帶鉤,勾住弩弦從而發力。

隨後是蹬弩,即在弩機前端裝個腳踏環,踩住上弦,神臂弓就是屬於此種。

隨後西方用物理學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了絞輪弩以及槓桿弩(山羊弩)。

再到後來出現鋼弩以後,西方在山羊弩的基礎上改進出了自拉式壓桿弩,點出了弩騎兵這個東西。

而在單兵上更是發明了手搖齒輪鋼弩這種殺傷力上的絕對大殺器。

總之,神臂弩是中國古典弩機的巔峰。

但因為受限於科學發展,遠稱不上弩機的巔峰。】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