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裴行儉。”

李世民哭笑不得:

“即使自己不親去,好歹也要遣人送上一程吧。”

蘇定方嘿嘿一笑,推測道:

“使團不過數十人,能平亂擒賊,甚至還能勒石稱功,可見功勞之大。”

這話說得蘇定方自己都頗為動心了。

相較之下,那波斯都督真是誰愛送誰送,反正不要攔著我回長安表功!

“將人從西域送至吐火羅,折返一趟徒耗半年。”

掃大街蘇定方搖搖頭,等你回來,皇帝也不可能單獨召見一次,可能早忘了你是誰了。

行吧,李世民表示理解。

畢竟這末代王室也就是借來用用掩人耳目罷了。

雖然亦讚歎於這裴行儉的謀略,但李世民還是略有不解:

“安西四鎮無人乎?”

“西域偏遠,然位置緊要,故而更應有良卒鎮守才對。”

滅高昌之後有駐軍他是有印象的,而且若置安西四鎮,這四鎮當然應該是四軍鎮。

雖然這裴行儉計策值得誇讚,但難道不應該直接發四鎮之兵殄滅賊虜以震懾宵小才對?

此等手段為國惜力。

但,不是李世民的風格。

每當遇到疑問杜如晦就會簡略翻翻之前的記錄,此時綜合了一下做出了猜測:

“與高句麗連綿十三年戰爭,恐怕……”

怎麼稱呼李治一時間讓杜如晦有點犯愁,最後含糊道:

“恐怕彼時天子為節約財賦,方撤安西四鎮之軍。”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只是稍一思索,想起來這個兒子對吐蕃瞻前顧後的態度,以及絲毫不明朗的行事風格,便知曉杜如晦這個猜測很有可能為真。

“這李治,當真不理智!”

長孫無忌在心裡點了個贊,並思索:

今天有沒有辦法留在宮裡吃個飯呢?

不要誤會,只是想和好外甥親近親近罷了。

而且,還得私下給陛下解釋一下什麼叫做“長孫無忌弄權”。

此前他以為自己復出之路應該是相當順遂才對,但如今……

諧音之批評讓眾人哭笑不得,眾人當中唯有李世勣紅了臉。

已知高句麗把大唐打窮了。

且已知滅高句麗的乃是李世勣。

那麼請問……

“高句麗之戰,其責在朕。”

看著李世勣的表情,李世民趕緊攬責:

“等之後親征平遼東,必然海陸並進,一戰而定,不使懋功愁困。”

李世勣張了張嘴巴,彷彿看到一個名垂青史的功績長了翅膀飛的越來越遠。

然後,“啪”的一下被陛下揮手奪走了。

安穩端坐的蘇定方此時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裴行儉的這種行為,泥涅師表示很難評,可能還有很多髒話要講。

對李治來說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驚喜了,因為此時的大唐實在是太缺帥才了。

667年,鎮守河西的蘇定方病死。

兩年後,李勣病逝。

隨後緊接著就是大非川之敗,吐蕃跳臉,西域諸胡蠢蠢欲動。

這種情況下裴行儉的出現讓李治臉上終於不那麼難看。

於是就在裴行儉押著西突厥反賊回長安的同年,李治就馬不停蹄的把他派了出去。

因為東突厥又鬧騰了。

而這次,自恃名將在手的李治直接起了三十萬大軍交由裴行儉統帥。

此戰被《舊唐書》稱讚,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但說實話,不管是衛青霍去病的大勝,還是貞觀年間的連滅數國,其實都能看出來一個要點:

打遊牧民族,人多人少從來都不是決定性因素,士卒太多反而還有可能拖垮自己的後勤。

但好在裴行儉能力夠硬,將三十萬大軍指揮得井井有條,既保護了後勤,也壓迫了突厥的活動範圍,最終在黑山一戰而定。

此戰之後,後勤告急,且已經逐漸入冬,裴行儉不得已班師。

次年裴行儉又領一軍北征,此次用的則是離間計,東突厥的兩個造反頭子被裴行儉挑撥的反目,其中一個人迫不得已將家眷輜重留在金牙山,打算襲擊唐軍自證清白。

結果剛上路,金牙山的老家就被裴行儉偷襲了,兩個造反頭人徹底反目,分別寫信給裴行儉控訴對方,在得到裴行儉投降不殺人的承諾下,兩人分別向裴行儉投降。

這場東突厥的叛亂本該到此為止才對,但入朝表功時意外發生了。

宰相裴炎稱亂賊投降乃是因為程務挺作戰勇猛,且退路被回紇人佔據,故而投降。

裴行儉何功之有?

李治的理智所剩不多,不加思考相信了宰相的說辭,並將兩個突厥頭人斬首示眾。

被除功的裴行儉長嘆,認為以後東突厥必然不可能再歸順唐朝了。

事實也如裴行儉所說,僅僅兩年過去,突厥再次叛亂,李治依然還是點了裴行儉的將。

只不過裴行儉這次不太給李治面子,領命之後不久就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歲。

但亂子總得有人平吧?

於是已經被流放五年之久的薛仁貴被召回,再次掛帥。

六十九歲的薛仁貴奉命出征,在京城和病重的李治見了一面後就匆匆趕赴雲州前線。

對於裴行儉的病逝,再次造反的東突厥是鬆了口氣的,本以為唐軍會一蹶不振,沒想新的統帥一見面衝的比他們突厥人還猛。

突厥人便遣人問話:來將可留姓名?

“薛仁貴!”

突厥人不相信:我們都聽說薛仁貴被流放後死在象州了,你扯淡呢?

於是薛仁貴再次單騎衝陣,到突厥陣前脫下兜鍪,這張臉讓突厥人頓時大驚失色,失卻戰心。

一些曾經隨著薛仁貴徵討過回紇鐵勒的突厥人更是下馬便拜,拜完後直接撥馬而走,不願也不敢與薛仁貴對戰。

看到突厥人士氣跌落谷底後,薛仁貴慢條斯理的重新戴好兜鍪,然後毫不客氣的領軍出擊。

此戰斬首萬餘,俘虜三萬,得牛羊三萬頭,唐軍跟隨著薛仁貴追殺了數百里後方才戀戀不捨的回返。

對唐軍來說,這種“貞觀式”的大勝已經太久沒嚐到過了,我唐有神將如此,獠寇安敢叩邊?

但對晚年坎坷的薛仁貴來說,這場雲州大捷不過是迴光返照,大勝後不過半年就病死在前線。

這個曾經被李世民欽點,但沒用上的白袍神將,在高宗一朝發光發熱,並拖著老邁之軀奮不顧身為太宗高宗兩朝畫上了一個相對體面的句號。】

聽聞自己的死訊,李世勣和蘇定方都很淡定。

如果覺得七十歲也算早逝的話,不妨看看陛下。

如果覺得病逝不算太好結局的話,不妨看看長孫無忌和侯君集。

兩個歷經隋末亂世的老將對此無比灑脫。

“功成名就,此生甚幸。”

蘇定方的感慨簡簡單單。

然後就又被李世勣上了一課:

“能一展所學,可為國開疆,為陛下除後患,為大唐誅獠賊。”

“此般功績皆賴陛下不棄,安敢居功?”

蘇定方忽然很想現在就出去,跟李世勣分別披甲打上一場,出出心頭的一口惡氣!

不過可惜李世民此時是沒空在乎這些言語的。

他只是感嘆了一句:

“三十萬大軍?”

其中內裡感情相當複雜,他居然有點羨慕自己兒子了。

然後就是巨大的不解。

文臣武將,士卒國土都給伱留的明明白白的,怎麼還能讓人蹬鼻子上臉的?

打個區區東突厥要亮三十萬大軍,那田地誰來種?封賞要發多少?又能起到多少震懾作用?

“對此獠屬,只需扶其親唐一脈,並以雷霆之威剿滅貳心者即可。”

“有何難?”

李世民不自覺搖搖頭:

“三十萬大軍盡出,人吃馬嚼皆為財賦,來時賊獠退避,回返則再行侵佔,又有何用?”

就連房玄齡也是點頭贊同:

人多有啥用啊,等你離開人家不還是該幹嘛幹嘛。

能震懾蠢蠢欲動者,唯有獠賊的鮮血和頭顱!

而只需要想想三十萬人,房玄齡都不敢想需要支取多少財賦。

有這麼些錢拿來幹啥不好?

而且看這些老將遭遇和結局,眾人也算是看出來了,這位皇子治對於打仗似乎真的不太懂。

而對於這兩位老將,李世民摸著微微蜷曲的鬍鬚沉思。

裴行儉看上去似乎是帥才,對軍略頗有心得。

但或許只是因為彼時年歲已高,老邁之軀使得此將不能縱騎踏陣。

畢竟這裴行儉的哥哥裴行儼可是出了名的猛將。

那趁其年歲不高,多加培養,說不得也是一位神將!

而薛仁貴就更別說了,李世民簡直越看越喜歡。

要不是其家道中落非顯貴,還需民部去查籍冊,他恨不得今晚就召進宮來指導箭法。

而同時,李世民也愈加鑑定此前的想法:

“唐之天子,可以不親征,但不能不懂軍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盲目指派,既靡費財賦,又損唐之威信,如何能行?”

……

法正一邊感慨這大唐神將真是厲害,六十九歲還能臨陣破敵。

一邊則是發出了疑問:

“我怎麼覺得,這唐軍好似越來越不能打了?”

劉備換了個姿勢讓小腿輕鬆一點,肯定道:

“不如說是那貞觀時太過能打了。”

這裴行儉的戰績與打法雖依然厲害,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反觀初唐時,三千里奔襲追擊滅吐谷渾,三千騎雪夜突襲破東突厥。

這是人乾的事兒?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