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盯……

魏徵、房玄齡、李世勣三人一時間有些如芒在背之感。

李世勣當即起身就想請罪,但是被李世民揮手製止了:

“朕知曉愛卿故地俱是山東,難免傾慕以婚姻謀財之輩。”

魏徵鉅鹿郡人、房玄齡臨淄人出身清河,李世勣曹州離狐人。

幾位臣子面色愈發肅然小心,而李世民笑容也愈發和藹:

“然正如玄成所說:上者,民之表率也,不可不慎。”

也只能點到即止,畢竟若是臣子已經成了姻親,難不成還能現場重新拆散?

哪有這般行事的道理?

再說了李世民也看的明白:這些所謂計程車族大姓在貞觀一朝乖巧的彷彿是鵪鶉一般,真正搞事兒反而是在後面了。

這士族大姓到底是如何強盛起來的?

李世民目光梭巡了兩遍文字,最終鎖定在兩個詞上:

禁婚,科舉。

“世人皆求婚於這禁婚家,故而彼輩能攏財。”

“詩書傳家精研於科舉制,故而彼輩能聚名?”

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猜測。

剛剛被提點過的臣子們趕忙給陛下喊666:

“大家一言即能切中時弊!”

“陛下明察入微!”

“賀喜陛下察後車之覆,當以此鑑之,此乃大唐社稷之福!”

瞧了一眼梗著脖子的魏徵,李世民搖搖頭,隨他吧。

他有種預感,這魏徵能名見史冊不會是因為擅長給人添堵吧?

一邊自己不顧帝意求婚於大姓女子,一邊勸阻朕納“容色絕姝”的大姓女為嬪妃,雖說出發點是好的吧……

不對不對,李世民搖搖頭,此般皆小事而已。

“這冗官之弊。何解?”唐皇丟擲了問題。

魏徵當即出列:

“冗官乃前漢沉痾痼疾,遍覽前朝,欲除此弊,宜早不宜晚。”

李世民點點頭,隨即目光轉向另一邊的房杜。

房玄齡出列斟酌道:

“後世稱捉錢為賣官未免太過輕言,然捉錢令史得官之輩難免為逐利之徒。”

“為我唐百姓逐利則為百姓之福,逐利而肥私,則為唐之蠹蟲也。”

“而恩蔭之策既言我唐極盛,可見後世有所抑制,應是察我唐恩蔭之弊遂改,還需大家明察。”

說起來似乎很麻煩,杜如晦總結道:

“裁捉錢,改恩蔭,察舉舊策宜需同改。”

然後接了一句:“都宜徐徐而圖”。

點點頭,最終李世民嘆了一句道:

“百年盛世,所興國祚不過三百之數,何哉?”

“莫不是真乃開唐之積弊乎?”

……

“萬疆之巨唐,終其一朝國祚兩百八十二載,可嘆!”

此前劉備的心態是看熱鬧,如今劉備是真真切切為這大唐惋惜。

畢竟不管怎麼看,這唐說是漢的兄弟之朝也不為過。

尚武、宦官、外戚等等,到現在冗官都出來了,簡直是親兄弟啊,如何不可嘆?

嘆息完畢便是精準的判斷:

“這世家門閥之禍,流毒何止百年?”

“這唐朝的世家門閥之觀念,尤勝我漢!”

張飛大聲嘲笑:

“兄長,畢竟人家祖上個個王侯將相,自是不能與黔首一般種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聲吆喝賣女兒補貼家資?”

糜竺也贊同道:

“這以禁婚之名自貴,其行事頗類商賈手段,以名換財而已。”

“那這門第高在何處?”

龐統辛辣道:

“高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兒換得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廟堂吸食君父,獨肥己家?”

“彼輩行事,與江東鼠輩何異?”

張飛連連點頭,只覺此刻生動見識到了學問的妙用。

龐軍師學識淵博,罵人都別有一番風味。

那不知軍師若是發起火來,與後世那“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孰強孰弱?

可惜孔明並沒有滿足張飛的好奇,他提筆將唐朝的幾個入官手段寫在了面前的紙張上,隨後細細琢磨。

捉錢、察舉等字被依次劃掉,最終孔明一番斟酌在軍功兩字上畫了個圈。

隨後孔明抬頭面露期待,他現在對於這科舉的興趣是愈來愈大了。

【眾所周知,唐代科舉並不糊名,並且當時打分並不標準化,主考官個人的喜惡能極大的左右科舉成績。

因此參加科舉的大姓士子們很快便總結出來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投贄、行卷、溫卷。

首先帶著貴重禮物去拜訪那些在京都圈裡比較有話語權的權貴,努力和人家搭上線,這一步叫投贄。

敲開甲第朱門之後便是第二步:將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賦或詩集編訂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還會拜訪父輩請其潤筆,將這樣的問卷遞給權貴以求留名賞識,這一步叫行卷。

在科舉之前,行卷成功的人還會帶著自己的文卷再次上門,增進鞏固感情,並求推薦揚名,這一步叫溫卷。

而在唐朝中後期,如果士子家裡實在太有實力的話,還會將編好的文卷透過中間人呈遞給禮部主司,這一步屬於最高階的納省卷。

而這三加一步,士族大姓幾乎每一步都能輕鬆與寒門和白身拉開身位差距,因此最終科舉如何也是已經可以預見的了。

《舊唐書》和《新唐書》中留名的830名科舉進士中,士族大姓合計589人,士族小姓合計109人,寒門白身者僅132人。

而這種比例分佈當然並不均勻,將其中的幾個皇帝執政時單拉出來對比:

武唐記載55名進士,其中士族佔34位,寒門白身者21位。

唐宣宗記載132名進士,其中士族佔128位,寒門白身4位。

初步看起來這個鍋似乎需要讓安祿山來背一下,但玄宗時是啥情況?有記載的進士三十人,士族佔27人,寒素僅3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玄宗時的天寶六年,此時安史之亂還沒爆發,史冊記載李隆基“欲廣求天下之士”,下詔開科取士。

宰相李林甫進言,大規模開科定然會魚龍混雜,恐有魚目混珠之徒,而且卑賤之人以科舉之名湧入京城不利於治安,建議郡縣的官員在當地先來一輪海選,其中優秀者才能來京複試。

李林甫說的很合理,於是獲得了全盤操辦的權利,於是最終這場科舉的結果是“布衣之士無有第者”,被士族全部包圓。

因此李林甫給玄宗報喜:野無遺賢矣!

於是邊塞詩人就此誕生,說白了就是在長安洛陽不得志,沒法突破士族透過士族的“投贄、行卷、溫卷”這一層玻璃天花板。

其中典型代表如安西節度使幕府的岑參,河西節度使幕府的高適,在邊塞各州節度使幕府之間亂竄的王昌齡等。

而這些僅是以詩才留名的,更多的如安祿山的親信嚴莊和高尚,都是在關中長安混不出名堂投奔過去的。

投奔安祿山之後不過三年一個任主簿一個任掌書記,並最終隨著亂軍“衣錦還鄉”。

客觀來說士族子弟捲起來的行卷之風,確實在唐朝推動了社會的藝文之風。

畢竟你想行卷出頭,詩賦就必須要寫的好看,因此唐朝的駢文與律詩也堪稱一絕,寫的好了被權貴賞識,那一朝之間就什麼都有了。

但同時也在唐朝的社會上刮起來了奔競、浮誇之風。

比如王維為了行卷成功獲得解頭,親自走關係去玉真公主府上彈琵琶,因此才被賞識,被玉真公主推薦了上去。

玉真公主推薦的另一位就是李白,李白同樣也是憑藉一首《玉真仙人詞》入了玉真公主法眼。

再比如大官兒於頔,在舊唐書中記載公然斂財,恣意虐殺,凌上威下,一生劣跡斑斑。

但文聖韓愈為了行卷成功,專門為於頔寫了一篇辭藻華麗的駢文稱讚於頔。

行卷帶來的最終後果就是朋黨之風,當時行卷的人稱那些被行卷的權貴為“座主”,行卷成功後就會被稱為權貴的“門生”。

而行卷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將士族盡聚長安洛陽,並最終等來了落榜文人,黃巢。】

“巧立名目,這不就是賄賂嘛!”

張飛嗤之以鼻。

對於這個簡單粗暴的評價,劉備孔明盡默然。

如果說前面還能說這行卷是求賞識的話,那後面這座主、門生一出來,大夥就都明白了:黨同僚伐異說。

龐統簡單粗暴的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科舉,看來必須糊名了。”

“否則這科舉,還沒考試呢,孰勝孰負就已先決了出來。”

“那這科舉有與沒有有何區別?廢考才而看出身,不過是換了名目的察舉罷了。”

孔明沉思了一下,掰著手指頭道:

“字跡、墨種、紙品,俱能區分大姓與寒素。”

“從優而慮,當設考試之場,供紙供墨,集卷糊名。”

“不止如此。”劉巴也加入討論:

“主考之官員還需與審查考卷之官員分隔互不知,如此方可。”

張松捏著稀疏鬍子搖頭:

“人有喜惡,我朝因各家之說亦有爭論,更遑論寫入試卷,在野賢才亦難免因為批閱考卷之人喜惡而被錯漏。”

龐統興致勃勃道:

“這倒是簡單,一份考卷需多次審閱即可。”

“不過如此一來……”龐統掰著指頭算道:

“場地,用材,官員不可計數,這科舉想要辦好,還真不容易。”

而在光幕上看到最後,張飛亦搖頭感嘆:

“反賊那兒反而比京都更好出頭?”

“俺都不知該說這晚唐更像魏晉還是又抄了咱大漢。”

新的一個月,元氣滿滿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帶著基地回大唐

帶著基地回大唐

陰影裡的沉默
曾經的特戰隊長陸辰穿越了,帶著一個戰略物資倉庫基地穿越的,穿越的還是唐朝,這不得大展拳腳一番,為後世打下偌大的基業? 最主要的目的是給自己留下一個印記,最起碼一千年後的隊員能看見自己的墳! 陸辰:“老程,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個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點在黃金洲沒回來!”陸辰:“我怎麼聽說你在黃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沒有!別瞎說!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樣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歷史 連載 57萬字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歷史 連載 5萬字
朕,乃萬歲!

朕,乃萬歲!

生哥是也
【後宮文、文風偏陽光、歡樂、不壓抑。】\n【小手一點,沉浸式體驗古之帝君】\n————\n鄭淵穿越豐平界,勵精圖治,只想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聖君。 \n奈何天不遂人願,兇星噬帝,國運將損,需納妃立後,才可鎮穩國運! \n白紗遮容的縹緲仙、瑩膚玉骨的四海龍女、青梅竹馬的美宮娥、滿腹經綸女諸生、可御可蘿的豔嬌妹……\n “立後?朕該立誰為後?”\n鄭淵內心躊躇,猶豫不決,只能出宮去民間考察一番。 \n至
歷史 連載 2萬字
嫡子兇猛

嫡子兇猛

夢入山河
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開局就在嫂子床上醒來。 還以為好吃不過嫂子,結果直接衝進來一群壯漢,要殺他祭天,唐逸才知道被坑了,這是嫂子和惡毒繼母的圈套,想要置他於死地。 堂堂現代兵王豈能束手就擒?當場霸氣反擊! 將嫂子按在地上摩擦,將繼母啪啪打臉,更是將文武百官整得生活不成自理……成了整個大炎的活閻王! 嫂子:“他太強了,已老實,求放過。” 繼母:“啊啊啊……他一個廢物,為什麼殺不死,怎麼殺都殺不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