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稱讚用兵最強的李世民喜滋滋的,就等著群臣誇耀了。

結果侯君集首先問道:

“被贊古時用兵最強的竟喚名二鳳?此名甚是奇怪。”

李世民的笑意登時僵在臉上。

長孫無忌給侯君集丟了個愛莫能助的表情,隨後大聲道:

“賀喜大家,用兵如神之名,亦傳唱千古!”

侯君集轉頭就看到了大家那精彩紛呈的表情。

李世民心中哀嘆,這光幕現在倒好,連姓氏都省去了。

貞觀君臣直接略過所謂的二宮之變,四百年前的舊事罷了,哪有後世這一千多年後的事情有意思?

“後輩們頗為有心。”杜如晦捻鬚而笑。

房玄齡贊同:“雖有嬉笑之意,然歷經千餘年依舊被後世惦記,孫權若是知曉應是能笑出來的。”

其他人讚許點點頭:別的不說,歷經千年墓穴仍完存者,又有幾人?

盯著那錄取通知書看了幾眼,李世民頗為感嘆:

“真想一觀後世科技學之經要。”

隨即有點沾沾自喜:“看來後世亦沿用科舉之策嘛。”

杜如晦無情指了出來:

“大家,光幕稱此大學僅為頂流之一,由此可見同等規格學府應有數個,無頂流之稱學府或更多。”

“後世崇學之風,非我唐能比也。”

李世民默然,一股說不明白的思緒也爬上心頭:

後世學府多就算了,所掌握的學識也遠超此世。

那麼多如天人一般的學識和手段,究竟來自於何處?

【與孫權死後還有人“祭祀”相比,首席愛將呂蒙就慘了點。

九十年代呂蒙的故鄉阜南給呂蒙塑像,但不過兩年之後這座雕像便被砸爛遷走。

據稱是因為白衣渡江之舉敗壞商賈名聲,而且南方現在多拜武財神,更不喜呂蒙,關二爺成功反將一軍。

而歷史上孫權的差評來的很快,陳壽在修三國志的時候,惜字如金用詞簡練。

比如曹操是“姓曹,諱操”。劉備是“先主姓劉,諱備”。面對孫權就絲毫不客氣:“孫權字仲謀”。

三人之死也差不多,曹操死曰“崩”,劉備死曰“殂”,出師表第一句就是劉備“中道崩殂”,形容帝王之死。孫權落了個諸侯級別的“權薨”。

再其次就是陳壽對於孫權的評價,稱其“屈身忍辱,有勾踐之奇”。這就屬於上眼藥了。

孫權是吳王,勾踐的成就是滅吳。

孫權逼死陸遜,勾踐逼死文種,得兔死狗烹之名。

對於孫權的蓋棺定論,陳壽也是下了功夫的:性多嫌忌,果於殺戮,胤嗣廢斃,遂至覆國,一點都稱不上什麼好詞兒。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孫權和他的大都督向來秉承一個互相成就。

陸遜早年給孫權上表,形容孫策是“兵不一旅而開大業”,說到孫權就是“陛下承運”。

後來孫權要打公孫淵的時候,陸遜更是直接化身陰陽人:陛下您多厲害啊,赤壁破曹操,夷陵敗劉備,荊州擒關羽,三個當世雄傑都不是您對手,您還跟遼東較什麼勁兒啊,他配嗎?

簡而言之一句話,我們四個真是太厲害啦。

幾百年後的南宋,辛棄疾也精通此道,寫詞: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明面上讚頌孫權,實際上罵南宋與江東一般苟且偷安;用典只用一句,但任誰都知道下一句是劉表兒子若豚犬,誰是豚犬不言自明。

辛棄疾未必有多佩服孫權,更多的是拿他來罵人用罷了。

宋朝倒是有個真心敬佩孫權的,那便是三蘇裡的蘇轍,盛讚“孫不如曹,而劉不如孫”。

不過蘇轍是能用數百字論證割讓燕雲十六州對宋朝的好處,並大言不慚表示“吾無割地之恥,而獨享其利”的人,他的讚許估計孫權自己都不想要。】

“子仲怎麼看?”劉備直接點將。

糜竺拱拱手,知曉問的是關於呂蒙的這一段,只能苦笑道:

“呂蒙假商賈之名而行奇兵,奪江東之勝,敗商賈之名。”

“不言其他,商賈重契。”

這句話就已經彷彿什麼都說了,背盟毀約成了呂蒙標籤之一,那行商不喜呂蒙倒是天經地義了。

眾人議論紛紛,甚至很想現在就去問問呂蒙,對於這種得一時失一世的行徑有何看法。

“得讓二哥想辦法生擒呂蒙。”張飛自語,一時間眾人側目:

三將軍是想殺人誅心?

對於陳壽的運筆如刀,劉備面色好看,畢竟他算是受益人了。

孔明則是有點忍俊不禁:

“將孫權比勾踐……”

孔明搖搖頭本想說一句缺德,不過還是留在了心裡,但臉上的喜色倒是都能看的清楚。

龐統如幽靈一般出現在孔明身側,輕聲道:

“看來孔明想好如何應對這個盟友了?”

“自然。”孔明點點頭:“主公與孫侯有如此關係,自然規矯孫侯心念漢室。”

龐統欣慰的點點頭,至於怎麼規矯他也不問。

孔明只要能擺脫那種無限妥協的心態就行了。

而且……龐統心中有句話沒說出來:實在不行大不了躲進蜀中不出來,熬死他們又有何難?

只要等到司馬懿掌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飛則是花了一會兒才捋清楚辛棄疾的意思,只覺得後世文人罵人真可怕,罵的這麼難聽但還根本聽不出來。

這後世不僅種地強造紙強,甚至罵人也強啊。

不過就是全用來鬥嘴皮子了,這打仗貌似一點都不行啊,甚至令人生氣!

“俺老張家鄉竟被割讓出去了?!”

雖然不知曉燕雲十六州在哪兒,但燕趙之地,幽州有燕州之稱,以及雲字打頭的有云中郡。

只需要略略在地圖掃上一眼,張飛便能做出一個穩當的猜測:

家沒了。

“此前光幕不是有稱宋與那蒙古在襄樊僵持,俺還以為只是丟掉了。”

張飛大怒:“沒成想竟是主動給割讓了!”‘

“而且還拿這種腌臢之言來掩耳盜鈴!還有利?俺這個老祖宗只想一矛連他帶蒙軍一塊兒戳死!”

趙雲苦著臉不說話,他總覺得自己老家多半也危險的很。

“這宋,骨頭忒軟!”張飛總結:

“大哥,還得咱自己打回去才是正理!”

……

獨享割地之利之言也讓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這宋朝君臣竟俱如此厚顏?”

李世民現在只想看看那所謂的數百字長篇大論是怎麼論證的:

“燕雲俱無,那胡騎豈不是可以長驅直入中原腹地?百姓如何得安?”

難以理解,李世民擰著眉頭想了又想感覺都沒法明白。

看著大家在那兒擰著眉頭沉思,侯君集選擇挪過去問房杜:

“這宋之一朝,是個如何情況?”

魏徵也在一旁悄悄支起了耳朵。

“文風昌盛,武備鬆弛。”

房玄齡給了自己的印象。

“宋之天子不當人,忠良熱血難報國。”

杜如晦更加直言直語。

沉思中抬起頭的李世民幽幽補了一句:

“其國祚為異族所滅,軍民投海殉國,頗為壯烈。”

那時候他看光幕還沒多久,當時還以為這宋多麼武烈,異族多麼強悍。

如今看來多半都是自己作的。

魏徵搞明白之後也頗為鄙夷:

“光幕稱其為三蘇,可見乃是宋朝名臣。”

“出此言還為名臣,可見其國無救秉性。”

眾人一起點頭。

割讓十六州都能吹成無恥而享利,那陛下的渭水之恥豈不是能吹成一場大勝?

但這話要是在陛下面前說出來,貞觀群臣都能保證這人一定會見到陛下最可怕的那一面。

杜如晦倒是幽幽道:

“若是如此看來,那孫仲謀若生於宋,也許確實算得一世明君?”

眾人搖頭,一時間很難想象。

“克明之語略顯誇張。”

【曹老闆對年輕的孫權多讚歎,那麼他自己兒子到底怎麼樣?

這裡就又要請出來陰陽大師陳壽了。

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些都是好話,描述了一個多才多藝的文學青年,而非一個帝王,但這恰恰就是陳壽對於曹丕的評價。

陳壽順便還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皇帝是什麼樣子的:

曠大之度,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

同樣是十六個字,只是可惜,這兩行評價之間的銜接詞是“若加之”。

這個評價就像傅玄對劉曄的評價一樣,看樣子是在嘆息,實際上就差指著鼻子罵了。

也就是陳壽說曹丕詩寫得好,但沒啥用,既不大度,又不公平,胸無大志,品行更差。

認真地說,曹丕屬於古代文人中地位最高的,皇帝裡最會品鑑美食的,美食家當中最會寫文的。

而且曹丕應該還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死於糖尿病的皇帝。

或許因為父親曾經誇過孫權,所以曹丕對於孫權的感情有點特殊,兩人在歷史上有很多禮物往來。

比如在有確切記載的《報吳王孫權書》中,送了孫權文馬,鼲子裘一件,石蜜五斛,鮑魚千枚。

而孫權也很客氣的回禮,送了曹丕江東的橘子,結果這東西讓曹丕很倒胃口,吐槽說吃上一百個興許有一個甜的。

曹丕吃過很多水果,但若論值得特別一說關係重大的。

當屬甘蔗、荔枝、葡萄這三樣。】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