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近午時分,一行人進了兗州府城。

從運河而來,一路都是在船上起居,沒有入住驛站的需求。

到了此時,鄭海珠才拿出從蘇州織造局劉公公處討來的小勘合,帶著大家直奔兗州的官驛。

有勘合在手,住國賓館不用花錢。

但鄭海珠只是在意安全,並不想蹭住宿費和伙食費,所以一進門,就按照其他中高階旅店的標準,給驛長付了五兩銀子,要了幾間最普通的屋子。

驛長在任多年,接待了無數用朝廷勘合白吃白住的官員家卷,還是頭一回碰到主動給錢的,不免覺得稀奇。

再見到那些雖未展開、也已能看出綺麗無雙的彩燈,得知他們是為王妃賀壽而來,登時就開啟了話匣子。

“諸位,當今魯王,可是位賢王,咱兗州百姓都盼著王上與王妃長命百歲。”

鄭海珠點頭道:“我們在城門外,看到施粥的棚子了,一打聽,正是王府的。”

驛長道:“可不,兗州府衙哪有錢唷,這些年天災不斷,又鬧聞香教。外鄉人都以為咱兗州立於運河要道,應是富比蘇杭,其實衙門是真掏不出錢來。得虧遇上這一代魯王,是位九世善人。諸位若往府城東南走,可以看到泗河上有座好大的橋,那就是魯王府採買石材、招募工匠修的,花了三十萬兩銀子。有了那橋,汛期兩個月,發再大的水,往來民商也不受阻。”

明代親王祿米每年萬石,按如今的米價摺合一萬多兩銀子,外加綾羅綢緞茶葉馬料之類,這座橋,差不多花去魯王十年俸祿。

不錯,本屆魯王朱壽鋐,很行。

雖然本質上講,這些錢也是各地百姓交到國庫的,何況親王自己的土地所產糧食都不用交稅,但朱壽鋐能在衣食住行上反哺給在地百姓,已經算老朱家成千上萬宗藩泥石流裡的一股清流了。

鄭海珠於是向驛長道:“好,我們定去看看那座泗河大橋。”

又問:“對了,孔府在曲阜,孟子的故里可是在鄒城?離府城遠否?”

驛長擺手:“不遠不遠,就在泗水河東邊十里地,你們看到一座柴炭山,就到了。那小山是給魯王府專門供薪炭的。”

鄭海珠頓覺欣喜。

太好了,明代的兗州格局,與後世果然有差別,魯王府離鄒城竟然這麼近。

鄭海珠問起鄒城,當然不是出於尋訪孟子故居的懷古雅興,而是因為,後世來的她,很肯定地知道,鄒城有煤礦!

孟子他老人家說,人人皆可為堯舜。

鄭海珠對自己說,堯舜先要找到礦。

……

匆匆用過午膳,鄭海珠就打發穆棗花和李大牛兩個情報員,搭個大車,去鄒城柴炭山探探路。

她自己,則與吳邦德和許三一道,去拜見張岱的父親,魯王府長史,張耀芳。

魯王府畢竟是親王級別,坐北朝南的宮闕亦是好一番恢弘氣象。

殿堂樓閣的用色,皆是和天子皇宮一樣的硃紅與大青綠,就連柱子、簷廊上的祥雲都一樣,無非爬在上頭的不是龍,而是沒有兩隻角的蟠螭,以示比皇帝低一個級別。

王府南大門正對著寬闊的御街,遠眺兗州府的南城門。

御街兩旁,與宋時開封府的御道一樣,挖有河池,河畔遍植垂柳,水中種養涵萏。

這個紅銷綠隱的深秋時節,因恰逢魯王妃壽辰,御街兩邊紮了無數絹花。

御街盡頭的鐘鼓樓下,更是搭起了好幾個大棚,隱約能看得見色絹綵綢扎制的巨型花燈。

棚前有人值守,吳邦德上去一打聽,說這些大燈,是要在壽宴那日配合著煙火,演給王府成員和貴賓們看的。

鄭海珠不由想起歷史上的張岱,留給後人的那本《陶庵夢憶》裡,專門有一篇,便是講他來魯王府探望父親時,看到的煙火與燈綵,如夢如幻。

長史司作為王府的行政官署,在王城內,與城牆東面單獨開個邊門,方便辦事或謁見者進出。

鄭海珠給門卒看了張岱請父親張耀芳寫的蓋印信箋,門卒裡的一個立即去稟報,不多時,便引著一位穿藍色官服的中年人走來。

中年人俊面長鬚,氣韻清和衝澹,拱手微笑道:“幾位小友請往本官值房敘話。”

張耀芳身為長輩,且貴為王府長史,竟親自出來迎接,鄭海珠倒不奇怪。

她讓張岱寫給父親的信中,提過她與織造局劉時敏的交情。

這又不是“我認識劉公公、劉公公不認識我”的吹牛之辭,幹嘛不提。

在必要的場合,人脈就要亮出來,直接大膽地試著來公衙叩門,而非小心翼翼地去私宅拜訪。

公衙能獲得的資訊更多。

進了王城,張耀芳邊走邊說了些旅途是否順遂之類的寒暄之語,鄭海珠恭敬答了,又主動介紹吳邦德和許三是給自己打理生意的掌櫃和夥計。

不想,剛走過掛著“工正所”牌子的值房,裡頭就急匆匆冒出來一個人,險些與鄭海珠迎面撞上。

很快跟出來一名官員,一疊聲道:“鎮國將軍莫惱莫惱,下官斗膽勸一句,過了這幾日,再進諫也不遲。”

鄭海珠定睛瞧那男子,和盧象升差不多年紀,五官朗正、帶著雍容福相,卻是滿臉怒氣,好像一隻生氣中的波斯貓。

親王之子襲爵郡王,郡王之子襲爵鎮國將軍。

鄭海珠心道,所以,這年輕人,也是魯藩宗室成員?

正琢磨間,那男子已向工正所出來的官員冷冷道:“怎麼?我朱以派也姓朱,就不能管管我朱家江山裡的蠹蟲了麼?為何要過得幾日再說?我偏要現在就與殿下去講。”

他說完,轉身看清鄭海珠是個女子,又瞅瞅吳邦德和許三,皺眉問張耀芳:“長史,他們是何人?”

張耀芳沒想到朱以派今日會出現在衙門裡。

朱以派,乃當今魯王朱壽鋐的侄兒,泰興郡王朱壽鏞的嫡長子。

魯王已近不惑之年,奈何膝下無子,便特別寵愛這個侄兒。

朱以派雖是郡王之子,從王宮內的妃嬪太監,到王府衙署的各級官員,平日裡都稱呼朱以派“小殿下”。

那工正所的堂官是新上任,還一板一眼地叫著“鎮國將軍”,而久在魯藩的張耀芳,則已帶著熱絡口吻道:“小殿下,這位是鄭姑娘,一向為蘇州織造的劉公公辦事。此番因生意之事北來,犬子就託她從老家帶些燈綵,給王妃賀壽。”

朱以派一聽“蘇州織造”四個字,面上的嚴霜之氣消散不少,只澹澹地問張耀芳:“不在王府採辦的科目中吧?”

張耀芳笑道:“怎會,是犬子敬獻的。”

朱以派點點頭,直率道:“哎,老張,令郎早些送來不就好了嘛,鐘鼓樓前那些燈就可以不買了,又能省下一大筆銀子。”

張耀芳連連擺手:“小殿下折煞下官了,我們山陰小地方,做出的燈綵也就只能掛在耳廊裡添些喜氣,怎好與鐘鼓樓前的那些大燈相提並論。”

朱以派道:“哦,如此。那回頭,我去瞅瞅大燈怎麼扎的,今後再要燈綵,我泰興王府來供。庫裡那麼多御賜的綢子絹帛,我就不信扎不出漂亮的大燈。”

他頓了頓,復又對著鄭海珠等人道:“你們遠道而來,既是張長史的賓客,也是我魯府的賓客,回頭與長史一同來赴宴吧。”

鄭海珠忙蹲個福禮:“多謝小殿下。”

朱以派鼻子裡“嗯”一聲,也不再與諸人多說,拂袖而去。

長史司與工正所是兩個衙門,眼下又有外人在,張耀芳自是不便多問,只與那所正拱拱手告辭。

但從朱以派提到的“蠹蟲”之詞,張耀芳猜也能猜到,這位和大多數宗藩紈絝不一樣的小殿下,又在生氣哪支宗脈問魯府討銀子大興土木了。

張耀芳見鄭海珠面有探尋之色,遂意味深長道:“小殿下的父親泰興王,也是兗州士庶稱頌的賢王。今歲魯地多災,泰興王奏請萬歲後,捐出田湖十餘傾義賣,換成糧食賑濟災民。小殿下甚肖其父,憂心國朝開支。”

鄭海珠淺淺抿嘴:“有魯府這樣勘為表率的宗藩,真乃我大明幸事。”

歷史上的朱以派,在伯父與父親身故後,成為大明倒數第二代魯王。

清軍攻入兗州府時,朱以派在王宮內自縊殉國。

朱以派是個在史書上連三行字都沒記滿的藩王,沒想到真人這麼有個性。

鄭海珠舉目,望著前方宮殿群頂上耀目的琉璃瓦。

張耀芳指著最高的一座:“那是承運殿,乃王府正殿。三日後的夜宴,便在承運殿後的存心殿前舉行。”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二婚後,植物人老公忽然睜開眼

二婚後,植物人老公忽然睜開眼

暮色安然
她命裡帶煞。剋夫。第一任老公,新婚之夜,意外死亡。誰知。大紅花轎再次上門。 這次要嫁的人,竟是雲國赫赫有名的君家三少。傳聞。他昏迷多年,命不久矣。 所有人都等著看她再次守寡。沒想到,二婚當晚,植物人老公竟然醒了過來。 此後,權貴圈,名利場,她大殺四方。那個高高在上,權傾一方的男人,更是把她寵到了骨子裡。 直到有一天,他的白月光帶著孩子回來了……她看著那張和他一模一樣的小臉。 “三少,我們離婚吧。”
其它 連載 3萬字
都重生了,誰繼續內耗當炮灰啊?

都重生了,誰繼續內耗當炮灰啊?

么呦
上輩子,趙芷琰都還沒有搞清楚怎麼一回事,就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留在了唐家。 這,也讓趙芷琰在唐家變得格格不入,從備受寵愛的女兒,變成了唐家最尷尬的存在,也中了各樣的算計,所遇不淑。 最終,她的價值被利用殆盡,還是成為了棄子,年紀輕輕就心力耗竭而死。 重生回到了命運的抉擇點,趙芷琰乾脆利落地離開了唐家,不再當炮灰女配,不再去為不值得的人而耗心血。 回趙家,當團寵,帶著家人種田打獵,日子越過越好。村裡人發
其它 連載 5萬字
女尊之夫郎追妻忙

女尊之夫郎追妻忙

錢生花
洛千歌,一個孤兒,不知何人所生,不知何人所養,她的一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救人,她不知道為啥要救,但是依舊麻木的幹著。 \n一天,她所在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她第一次看見外面的天空,卻也是她這一生最後一次。 \n本以為閉眼就是結束的洛千歌,卻意外穿越女尊世界,偶然婚配。 \n一系列事情的發生讓毫無感情的洛千歌萌生了感情,但……一些事情的發生又讓洛千歌失望離開,但卻幸運的讓她找到了親人,感受到了親情
其它 連載 0萬字
執炬之年

執炬之年

菜紫
正文完結,已改名,番外隔天更;下本開《暗裡著迷》,推薦月月的《淚橋》 - 那是謝應二人離開北京前的最後一天,孟子坤在工體的酒吧裡開了桌大的,為這對歷經磨難終於苦盡甘來的小鴛鴦踐行。 鼎沸笙歌下,大家都喝多了。 聞小樓捂著應寧的小手聲淚俱下,“妞妞啊,你倒是說說,都是一個院兒里長大的,怎麼就偏偏看上那姓謝的了呢!” 謝陸言這人,打小風評就不好,屬實是小輩兒裡聞風喪膽的存在,連大人聽了都直襬手,“啥?
其它 連載 5萬字
重生之東宮有梨樹

重生之東宮有梨樹

白馬玉麒麟
十載官場沉浮,許梨終成六監掌事女官。然而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途尚未來得及享受,臨淄王的叛軍殺入京城,以 “謀害前朝太子周恪己”為名,將她斬首於正玄門外。天地良心,上一世許梨進宮後根本沒有見過什麼大皇子周恪己,只知道周恪己英謀反逼宮被貶為庶人,幽禁於溫賢閣內。 這莫須有的罪名為何偏偏扣在她的頭上?重生歸來,許梨一定要看看,那個讓她身首異處的 “溫賢太子”到底是誰?·世人均贊太子周恪己至純至善,與當今聖上
其它 連載 3萬字
京港婚事

京港婚事

李不言
季瀾被季家收養了二十年。 二十歲生日當天,季家丟失二十年的長女被找回來了。 她拱手讓出未婚夫和優渥的生活。 表面笑嘻嘻、面上mmb的鑽進酒吧買醉,卻不想,和名義上的小叔有了一夜荒唐……… …… 季家掌門人季明宗,天潢貴胄,手握重權。 常年隱居國外,掌控大局。 季瀾原以為,自己的固定*友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白領。 直到家宴遇到........... 意識到事情嚴重性之後,季瀾回家收拾東西。 生怕跑晚了
其它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