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糖糖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駕偏廂車擺在客棧的院落中。

當中還有一隻奇怪的“木牛木馬”…

這間名為“長新”的酒樓,被一支來自“交州”交趾郡的商賈隊伍給包了下來。

原本這只是平平無奇的一件事兒。

可因為今日,得勝橋下的“初試身手”…

一時間,這支商賈隊伍突然聲名大噪,許多人都紛紛想要住進這“長新”酒樓,帶著各種目的,與這支商賈親切的交談一番。

只是…

長新酒樓早就被包下來了,哪裡還能住進人來。

一些拜訪之人…沒有見到這些商賈,搖著頭,帶著失望的神色回家去了。

一些人,則是守在這“長新”酒樓的周圍,時不時的往其中看幾眼,別有深意一般。

店小二也討好似的帶了兩罈子酒,大步往那“遊坦之”的房間送去。

掌櫃像是一個文人,特地囑咐店小二學了幾句詩,一邊送酒,一邊吟道。

——“置酒高殿上,親朋從我遊!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客官,俺家掌櫃讓喊你下樓,說是羊肉都備好了,就等客官享用了。”

——“還有這美酒,是給客官送上去,還是下來喝?”

聽到美酒,遊坦之走出了屋子,拿起酒壺一聞,露出陶醉的神色。

不由得感慨,“好香啊,醇香而甜,像是北邊的酒!”

“客官好眼力…”店小二堆笑著附和道。

就在這時,遊坦之在這酒壺的蓋子下發現了什麼,是一張小字條,他以為是店小二特地留給他的,當即展開…

因為速度太快,店小二並未察覺,可看到上面的文字,遊坦之不由得一怔,連忙收起字條。

店小二的聲音還在繼續。

“俺家掌櫃就佩服客官這樣走江湖的商賈,客官可否賞臉…”

不等店小二把話講完,“不賞”,遊坦之的話脫口而出,這與他白日裡一貫笑吟吟的形象完全相悖。

他也不搭理店小二,快步出門,往後院行去。

來到院中,遊坦之左右尋找,表情有些警惕。

可這裡,除了那些軍械外,哪還有別的什麼。

正打算轉身離開。

忽的,“嘎吱”一聲,木牛流馬像是被什麼觸碰到了,發出了清脆的聲響。

遊坦之連忙轉身,一個女子從木牛流馬的身後走出。

她帶著風帽,披著披風,凝望這個來自“交州”的商賈。

遊坦之那謹慎疑惑的目光與這女子犀利期盼的目光碰在了一起。

遊坦之不由得後退了一步,而那女子卻向前一步。

“這些,有多少,還請開個價吧!”

伴隨著這道清脆的聲音。

女子輕輕的摘下風帽,正是陸遜的夫人——孫茹。

她的目光如電…手裡還握著一支筆。

儼然,方才酒壺蓋子下的字條是她特地寫的。

上面的文字犀利異常——“閣下如此高調,所圖無外乎金錢,吾有金錢?何不後院一敘?”

作為孫策的女兒;

作為擅長刺殺、影箭的高手。

潛伏到這裡,想辦法將紙條擺在遊坦之的面前,並不難。

難的,是引遊坦之出來…

難的,是說服這遊坦之將這偏廂車,將這連弩,將這這木牛流馬賣給她們!

“迫於無奈,才用如此唐突的方式請遊先生見面,不過…小女子極需要這些軍械,遊先生,開個價吧!”

她重複了一遍她來此的目的…

而隨著她話音的落下,遊坦之似乎也變得放鬆了許多。

他只淡淡的問道:

——“倒是不知道,是哪一路的朋友?”

江陵城,城東有一處豪奢的宅府。

七進七出的院落,彰顯出住在其中之人定然非富即貴。

此刻,這宅府中門大開。

按照這種大家族的常例,除非是迎接身份貴重的人,一般不開中門,不入正廳。

今日的這宅府,有貴客臨門。

自從正午得勝橋那番“熱鬧”過後,就開始有許多人湧入這宅府,直奔正堂。

此刻…

室外雖還有餘暉,但正堂內已經是明燭高燒,在燈光之下。

一個六十餘歲的老者正在一邊踱步,一邊閉目沉思。

“踏…踏!”

清脆的腳步聲,響徹在這光滑如鏡的青石地板上,頜下長鬚無風自動!

他的身前,還有一些年輕、衝動些的男子,說是年輕也不盡然,一個個看起來均已年過而立。

其中一個罵罵咧咧…

“這麼好的機會,這麼好的軍械?別人能買?我們士家?怎麼就不能買?”

這人名喚士祗,是交州七郡督士變眾多兒子中的一個。

他的身旁,還有士徽,士幹,這些都是他的弟弟。

而那六十餘歲的老者,便是今日的貴客,乃是他們的叔父九真郡太守——士(wei)。

此番,士來江陵,本是路過休整一日,他最終目的是“公安郡”,是要與傅士仁秘密進行一筆軍火買賣。

——採購一些軍械!

交州地處邊陲,無論是鑌鐵還是鍛造技藝都極其匱乏。

故而,類似於軍火、軍械,士家自然都要從外地採購。

偏偏…

哪怕是三年前,士家的族長士變向孫權徹底伏首稱臣,交州也成為了東吳的藩屬,可東吳的藩屬往往下場並不好。

孫權始終防著他們。

別說是武器了,就是兵馬都有嚴格的限制。

也就是士變本人心境平和,不喜戰事,否則…他手下尚有數萬兵馬,豈會任孫權欺凌?

倒是此時…

士祗的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他的弟弟士徽、士幹分別道:“是啊,那孫權小兒不過三十餘歲,家父都七十多了,還需向他俯首稱臣,年年進貢…他不就是仗著東吳的軍輜、兵器、鎧甲充沛麼?若我士家軍備齊整…豈能容他騎在脖子上作威作福?”

“依我看,今日的那連弩就挺好,一弩十發,登時就能讓一頭牛斃命,一旦配備齊了,我交州進取或許不足,然守城綽綽有餘,如此一來,我等就再不懼怕那孫權小兒,看他還敢不敢…提及那無禮之要求!”

所謂的無理要求…

是指代士變每年都進貢給孫權大量的“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大量的珍奇異果,甚至還包括許多良馬。

可…

哪怕是就在這樣的大前提下。

孫權卻依舊強迫士變答應。

將交州北部(也就是廣東)劃歸給孫權,並且孫權派步騭前去管理。

交州南部(今越南的北部)則依舊歸士變…

屬於藩屬,有自主權。

要知道。

當初…這件事在交州引起了幡然大波。

許多交州人都覺得孫權這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士變的一干兒子更是揚言絕不讓步。

只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

交州有兵,卻苦無軍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又如何能抵擋孫權大軍?

不得以,士變迫於威懾,只能讓出交州北部。

這樣一來,他那七郡督的頭銜名存實亡。

這些年,隨著年齡增大,士變也漸漸的沒有了收回失地的野心,就這麼心甘情願的鹹魚下去。

可事實上,他的兒子們,還有他那弟弟,都不安於現狀。

其實孫權也不安於現狀。

孫權妄圖在他死後在動手,將整個交州收入囊中。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就在未來,士變活到九十歲方才撒手人寰。

而孫權當即就採取了一些非常手段,成功逼反了士變的一干兒子,之後…這些兒子意料之中的,被孫權有預謀的血腥鎮壓。

當然,這都是後話。

此刻,士祗、士徽,士幹這個兄弟望眼欲穿一般的望向他們的叔父士,像是要等著他拿主意。

這次“偶然”在江陵城遇到的軍械。

既有對抗騎兵的偏廂車,又有中距離射殺敵人的連弩,還有運送糧草的木流牛馬…

這…還不夠麼?

還不值得出手麼?

傅士仁那邊的軍械…無外乎就是一些低劣的兵刃與鎧甲。

價格還不菲…

可那些…能與今日看到的這些神器相提並論麼?

“咳咳…”

終於,在一干侄兒的期盼的眼神中,士張口了,“我只是擔心,你們父親…他一生不願意捲入這紛飛的戰亂…”

不等他把話說完…

士祗張口道:“父親是孫權的藩屬,太史慈也是孫權的藩屬,太史慈的前車之鑑還不夠麼?這孫權小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就是想要熬死我爹,然後將整個交州吞併!哼…叔父,爹的年輕不小了,可叔父還在,我們還在,難道我們士家就任人宰割麼?”

誠如士祗說的,在漢末這個混亂時代,藩屬是很危險的,很少有藩屬能與一方勢力安然無恙!

對交州,孫權自然是有這樣想法的。

只不過,誠如此前提到的,他沒有選擇訴諸於武力,而是用了另外一種方法。

要知道,士變是137年出生的,他比曹操大十八歲,比劉備大二十四歲,比孫權大四十五歲。

他給孫權當藩屬那年,孫權二十八歲,他已經七十三歲了。

對於孫權而言,這老頭都七十三了,還需要去征討他麼?

沒幾年不就自己去世了麼?

到時候不就順理成章拿下交州南部了麼?

結果,越等孫權越是心寒。

歷史上孫權湘水劃界,拿到長沙三郡,這老頭那年七十九,還康健著呢;

又四年,孫權殺了關羽,拿到整個荊州,這老頭八十三,竟然還活著。

之後夷陵之戰,劉備白帝託孤,劉備都死了,這老頭八十七,依舊活著呢!

孫權這時候都懵逼了,天下哪有人能做三十年的藩屬,估摸著孫權都覺得他淺薄了,他單純了,早知道他二十八歲那年就該動手,將交州徹底收入囊中。

也直到九十歲,士變才死掉,孫權也開始對士變家族的血洗。

當然,這麼長的時間,士家族人不會沒有感覺,也不會沒有反應…

只不過,還是那句老話,交州鑌鐵與鍛造技藝都極其匱乏,且相鄰的唯獨荊、揚二州,他們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良久的沉吟…

終於,在一干侄兒連翻表明心跡。

士一握拳,他像是最終下了決定。

——“哼,隱忍!總不能再隱忍幾輩子吧!”

——“今日我就替兄長做這份決定,這批軍械,不論是何價格,我們士家要了!”

——“我交州士家別的沒有,窮的只剩下錢了!”

是啊,士家從王莽之亂時就避禍交州,歷經六代,無論是其聲望、財力在交州那均是首屈一指。

這一波“軍火”爭奪戰,他們士家要麼不出手,一出手,那必定勢在必得!

日已西垂,暮霞灼灼。

關家府邸的書房外,關家軍守衛森然佇立。

窗子、大門早已掩上,無數燈火將這書房內照的猶如白晝。

關羽和馬良坐在席位上。

關興與關銀屏則站著,一邊是口沫橫飛,一邊是用手比劃,這一對兄妹正聲情並鬧的講述起白日裡得勝橋下,那偏廂車、那車陣的神奇。

“女兒仔細查驗了一番,那偏廂車絕不簡單,雖是木板,但其卻是由許多木鐵交融構造而成,堅如磐石…後來,女兒也細細的思慮了下,卻還是不能準確說出這偏廂車的材質,甚至…若沒有製造圖,怕是製成的木板也一定無法做到這般堅固。”

關銀屏的言外之意是…這偏廂車看起來簡單,若當真要仿製的話,有許多難題都亟待解決。

首當其衝的便是那磐石般的“堅固”。

需知,騎兵的衝擊力何等強悍?

數以百計、千計的騎兵衝鋒,尋常的木板一下子就被攆成渣渣了。

可偏廂車的材質…

關銀屏有感覺,這絕不是騎兵數量就可以突破的!

這偏廂車的設計…講究著呢!

“孩兒覺得…”關興補充道,“這偏廂車的擋板絕不會僅僅為木頭,孩兒那青龍偃月刀縱貫全力的一擊,若是單純的木頭,絕不會沒有絲毫破損,乃至於孩兒青龍刀都破了細微的牙口…如此技藝,委實巧奪天工。”

既然打算採買這偏廂車…

關羽與馬良自然要將關興、關銀屏招來,細細的詢問一番這車陣“攻防”時的細節。

關羽想的天真了一些。

他覺得,若是能仿製出來也不錯。

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糧。

可現在,聽關銀屏與關興這麼說,仿製這條路怕是徹底走不通了。

由此及彼,偏廂車如此,怕是那連弩,那木牛流馬也是如此…怪不得那商賈有恃無恐。

看起來,這筆錢,不得不花呀!

倒是馬良,他的眼眸微眯,沉吟了一下,他的注意力放在另外一個部分。

“往往木藝製造有個規矩,那就是成品上,都會刻上發明者的名字…二公子、三小姐,你們可注意到這偏廂車上的名諱?”

誠如馬良所言…

比如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許多魯班製造的木藝上都會刻上“魯班造”。

北方曹操那邊,有專門的工房,大體也會刻上“劉曄造”、“馬鈞造”、“郝昭造”!。

這是木藝、器械製造領域,老祖宗留下來的一條不成文的約定。

馬良想從這個上面挖掘出一些,有關這些軍械製造“背後之人”、“背後勢力”的蛛絲馬跡。

果然…

略微的思索過後,關銀屏像是回想起了什麼。

“還真有名字。”

因為這偏廂車的神乎其技,她的印象極深。

只不過,這古怪的名字多少讓關銀屏的面頰上出現了星許的變化。

“是…”

不等關銀屏開口。

似乎還是因為看到女兒臉色的變化,關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他猛然抬高了聲調,打斷了關銀屏的話。

——“該不會,是那‘洪七公’造的吧?”

“不是洪七公。”關銀屏當即搖頭,然後,她無比篤定的開口,“上面刻著的是…是‘黃老邪造’!”

——黃老邪?造?

這個名字一出,關羽與馬良彼此互視,眼芒中下意識的就都多出許多耐人尋味的色彩。

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麼?

之前一個洪七公的橫空出世,就在江陵城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時局的風雲變幻。

不誇張的說,之後十年,洪七公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可現在…

黃老邪?又橫空出來個黃老邪?

這又是何許人也?

——何方神聖?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