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居委會上門
全金屬彈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進掏出鑰匙捅開三屜桌抽屜。
他家需要上油的鎖不止門鎖。
小小抽屜開啟那動靜跟開保險櫃似的,嘎吱嘎吱的響。
裡面藏的是麥乳精盒子,上面紅雙喜圖案已磨成大花臉。
掀開蓋子,糧票本上壓著張1974年國棉六廠先進工作者獎狀,有精心儲存的各類票本、票據和錢。
錢一共是六十五塊五毛二分錢的現金和一張五百元的存摺。
這不是一筆小錢。
但不完全屬於錢進。
現在的錢進頭上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他是老四。
父親留下了遺囑,現金歸回來奔喪的孩子生活所用,存款則由四個孩子平分。
沒動存摺,錢進把現金放入衣兜,又拿出糧票本和煤票本。
糧票本是個棕色小本,正面中間是‘海濱市糧食局——糧食供應證’。
上面是印刷的‘為人民服務’,下面是手寫的供應糧店名字。
反面是個口號,‘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煤票本類似,只是反面口號變了:大家動手,節約煤炭,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拿到糧票本,劉大甲鄭重其事的放入口袋中。
他好奇的問:“前進哥,你有海濱市的戶口嗎?”
這年頭城市戶口也就是非農戶口很值錢。
有了城市戶口才能有糧食關係,才能吃上商品糧。
而根據原身在日記裡留下的資訊,錢進現在還是回城知青,戶口沒有遷移回海濱市。
還好原身父親新喪還沒有銷戶,能繼續用他的定量。
錢進搖搖頭說:“現在還不是,我下鄉的時候根據政策把戶口遷走了。”
“不過我現在回城了,居委會給我安排了工作,我去報道以後可以把戶口落回來。”
劉四丁聽後很羨慕:“真好。”
“俺們兄弟和俺媽都沒有城裡戶口,俺爸定量根本不夠吃,每個月都得花錢買議價糧。”
定量配給的糧食不多,但也是非農戶口才能享受到的優待。
農村戶口在城市裡沒有糧食保障。
劉大甲開啟糧票本看,問道:“前進哥,你家這個月的定量還沒用?今天要買多少糧食?”
錢進隨口說:“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劉家四兄弟頓時齊刷刷的露出羨慕表情。
劉三丙抬起臉說:“嘿,前進哥你這戶口還在鄉下呢,咋跟《朝陽溝》裡銀環似的當‘飛鴿牌'市民?”
錢進不明白他這話什麼意思。
劉四丁看他不說話便趕緊拍老三的腦袋:“你怎麼跟《秘密圖紙》裡特務似的,話那麼多呢!”
糧店隔著住處不遠。
在四兄弟帶領下,錢進走了進去。
一進糧店大門,迎面是一排鐵皮做的大漏斗。
這些東西是黑白鐵打製,呈現橢圓形,它們後面是各種米麵糧油。
讓錢進新奇的是,糧店的秤被掛了起來。
這樣要稱糧食的時候不用人去提起秤,秤盤放上糧食,售貨員直接看秤星計量。
勞動人民的智慧。
錢父辦了病退,他每個月的糧食定量是28斤,其中30%為粗糧。
定量內的糧食是商品糧性質,拿大米來說是一斤一毛七。
如果採購量超出定量成了議價糧,那價格就貴了,成了三毛一斤,幾乎翻倍。
甚至翻倍糧店也不一定賣——
有時候糧店裡糧食緊張,他們只按照商品糧性質去賣,因為糧店的首要職責貼在牆上:
‘保障供應、穩定經濟’。
劉大甲跟錢進說,這種情況下想買糧食就得去黑市了。
聽到還有黑市的存在,錢進心裡一動。
黑市有賣糧食的,那有沒有賣黃金的呢——他知道改革開放前國家是禁止私人買賣黃金的。
在他思索的時候,劉大甲讓售貨員在糧本上扣了戳、交了糧票和錢,劉二乙拿著米袋開始接糧食了。
他用米袋套住漏斗下端,接了糧食便把袋子口一擰,甩手給扛在了肩膀上。
錢進上去拿米袋,說:“你後背有傷,還是給我吧。”
劉二乙堅定的搖頭,快步走在前面。
出門後劉三丙喃喃自語,不知道在合計什麼。
錢進問:“你念叨什麼?”
劉三丙嚮往的說:“咱在城裡要是有地,米要是能種地裡,那俺家明年就再餓不著了。”
他又問:“前進哥,你工作安排在哪裡?能不能進糧店?”
劉四丁呵呵笑:“做夢去吧,糧店還有供銷社的工作最好了,爸媽都說過了,這些工作給領導親戚留著呢。”
劉三丙嚮往的說:“咱要是有親戚當領導就好了,等我長大了安排我到糧店上班。”
“國營的企業什麼時候也黃不了,能吃一輩子皇糧呢。”
聽到這話錢進笑了:“那可不一定。”
用不了十年,國營企業就開始一批次一批次的黃了。
買了糧食打了油,他們還得買煤。
煤站裡黑灰四散,院子裡分類堆放著蜂窩煤、煤塊、煤粉甚至還有煤灰。
有了買糧買油的經驗,這次錢進親自上陣。
很簡單。
一聲同志遞上兩張票。
三丙四丁倆兄弟跟跳格子似的去撿煤,專撿好煤。
老二則沉默的蹲在煤堆旁,用草繩把蜂窩煤紮成寶塔狀。
蜂窩煤、煤塊和煤面按比例領取。
劉二乙左肩扛著糧袋右手拎著蜂窩煤,穩穩的走在前面。
吃的燒的到家。
開始過日子了。
此時夕陽西下,街道上又有了浩浩蕩蕩的腳踏車大軍。
錢進挽起袖子:“你們歇歇,接下來輪到我忙了,今晚哥請你們吃飯。”
“吃大米飯嗎?”三丙滿懷期待的問。
錢進說:“對。”
劉家兄弟開始吞口水。
中午的幹豆角泡發好了。
他又去了公共伙房,舀上點豆油加上點父親遺留的冰糖,豆角切成段下鍋開始翻炒。
很簡單的一道菜。
但因為用油頗多,鍋裡香味頗濃。
有人排隊用灶,湊上來看了看讚歎:“紅燒豆角?你這是要做國宴吶?這紅燒汁子用油太多了。”
“小錢你可省著點,日子不能這麼過。”又有婦女諄諄教導。
錢進滿口答應著往左右看。
幾戶人家晚餐雷同,不是蒜泥拌黃瓜就是蒜泥拌蒸茄子、蒜泥拌芸豆。
他炒好菜回家,門口爐子上煮的米飯已經差不多了。
劉家兄弟也不嫌熱,圍著鐵爐眼神直勾勾的看飯鍋。
等一盤紅燒乾豆角端回來,四兄弟一扭頭,眼神又被菜餚給吸住了。
三丙踮著腳尖看盤子,看到湯裡漂的油汁頓時大叫起來:“前進哥你怎麼用這麼些油?炒菜用油多了不好吃。”
“是不是,老四?”
老四不說話,扒拉著桌子邊猛吸鼻子。
隨著菜香飄蕩。
房間裡響起此起彼伏的‘咕嚕’聲。
錢進本想等飯菜涼下來再分給四兄弟,但一看情況他們根本等不了,索性揭開鍋蓋開飯。
白花花的大米飯上熱氣蒸騰,純粹的米香味滿屋子裡打轉。
四小的喉結開始活塞運動。
這時候恰好樓道里有孩童回來,沒進門便嚷嚷:“媽、媽,今晚吃大米飯嗎?”
等他進門看了晚飯。
鄰居家就傳出了失望的哭聲以及圓規娘們的罵聲。
罵孩子嘴饞也指桑罵槐罵錢進不是東西煮大米飯是故意饞孩子。
劉家兄弟聽到這番話後露出幸福的笑容。
他們能吃上大米飯。
劉四丁說:“前進哥,這大米真好、真香,白花花的跟棉花糖一樣。”
“在生產隊肯定吃不到。”劉三丙說。
錢進找出碗來挖米飯:“飯管夠,菜不夠,你們湊活著吃。”
劉三丙急忙說:“吃大米飯不用吃菜,光吃大米飯也又香又甜。”
劉四丁也急忙說:“他那份菜給我。”
劉三丙破口大罵……
錢進分米飯,一人一大碗,再給米飯澆上紅燒湯汁和黑紅綿軟的豆角段。
泡發的幹豆角紅燒後可比鮮豆角好吃的多。
它變得哏赳赳有嚼頭,這樣吸收紅燒湯汁後越嚼越香。
劉家四兄弟可真沒吃過這道菜。
他們一大口米飯配一根幹豆角,吃的眉開眼笑:
“這能是豆角?這是肉筋!真好吃呀!”
“哥,這就是肉筋?太好吃了,比肉還好吃。”
“嘶嘶——前進哥,你說這米要是能種在牙縫裡自己長該多好……”
五個人正吃著。
敲門聲響起。
錢進問:“誰?”
“我,居委會張紅波。”門外是個穩重的男低音。
劉二乙聽見動靜‘哧溜’鑽桌底下。
錢進震驚的看他:“這我家,不是找你的。”
劉二乙尷尬,低頭咕噥:“桌子下誰掉了米……”
劉三丙‘哧溜’鑽桌底下:“哪呢?哪裡?抬抬腳我看看是不是被踩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