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公元1038年,既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北宋的藩屬党項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創造西夏文字,建立西夏王朝制度,等諸事處理完畢,於公元1039年,去信北宋朝廷,要求宋廷承認“大夏國”的國家地位。

自古以來,立處中原的王朝視為天下正統,八方臣服,立處中原的北宋王朝自不例外。北邊有個大遼國平起平坐,北宋本就天威盡失,豈能容忍再來個西夏國三分天下。

李元昊的書信送入北宋朝廷,絕大多數官員主張即刻出兵討伐西夏,對李元昊興師問罪。宋仁宗也不傻,豈能在他手上丟失中原王朝天下正統的宗主地位,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李元昊官爵,懸賞捉拿。

西夏景宗李元昊見大宋朝廷不僅不接受他稱帝,還把他當成匪盜一般通緝,哪能嚥下這口氣。為了党項人的尊嚴,為了自己的千秋功業,於公元1040年三月,全力進攻北宋。一面率軍佯攻北宋的金明寨,一面送信給宋朝延州知州範雍,表示願意與宋和談,甚至向北宋稱臣也未嘗不可,只為製造假象,以麻痺範雍。

範雍進士出身,經史子集應該皆有涉獵,當是哪根筋出錯了,竟然對李元昊這隻狐狸的話信以為真,不僅興高采烈地上書朝廷陳述此事,還極為大膽地對延州的防禦鬆懈了來。

李元昊自是高興,將潛伏於宋境內的細作送回的情報一個匯總,同年七月,派大軍包圍了延州,一邊敲鑼打鼓進擊延州城,一邊採用“圍點打援”之法四圍埋伏好兵馬,只等宋軍前來救援。

夏國大軍兵臨城下,延州知州範雍徹底蒙了,想都沒想,一邊上書朝廷,一邊派出斥候向周圍的宋軍求救。朝廷有令,大將劉平、石元孫趕緊奉命前去增援,可他們不知道李元昊已對大宋邊疆各寨的兵馬布防了如指掌,早已布好了口袋讓宋軍去鑽。宋軍剛來到名叫“三川口”的地方,早已等候多時的西夏軍隊重重包圍過來,劉、石二人率軍與夏軍苦戰,西夏軍隊雖損失十分慘重,但因宋軍寡不敵眾,只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李元昊才不是害怕犧牲的主,一邊增兵,一邊寫信勸降劉平,終因劉平、石元寧死不屈不停勸,兵敗被俘,三川口之戰從此拉下帷幕。

三川口之戰前,宋、夏兩軍交戰頻繁,夏軍雖勝多敗少,卻也只是小打小鬧,一沒影響士氣,二沒傷筋動骨,頂多是大宋邊疆居民損失了些牛羊,丟失了幾個人口。

可三川口之戰,李元昊一口就吃掉了上萬宋軍,宋仁宗不僅震驚,也從睡夢中甦醒過來,西夏李元昊已不是散兵遊勇了,軍力強盛的很。趕緊頒發詔令,封夏竦為陝西路經略安撫使,韓琦、范仲淹為經略安撫副使,共同負責迎戰西夏的事務。如此豪華的陣容,這下可高枕無憂了吧!宋仁宗趙禎應該是這麼想的。

還別說,韓琦、范仲淹到達西北後,透過一系列的舉措,不僅扳回了敗局,還有了節節勝利的謀頭。有了小勝,藉助東風,擴大戰果,贏得不世功勳,誰不想啊!

韓琦坐不住了,上書朝廷,全面討伐西夏李元昊,一舉滅了西夏國。

這是好事啊!於朝堂之上喊慣了口號的老夫子頓時心血來潮,全力支援韓琦的滅夏方略。唯獨范仲淹覺得西夏已尾大不掉,要想徹底剪除,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當徐徐漸進,緩緩圖之,上書朝廷陳述自己的見解。

宋仁宗趙禎雖然也想快點結束大宋與西夏之間的戰爭,但想著范仲淹自做官以來,從來只幹實事,不空喊口號,便也保留了范仲淹的提議,允許范仲淹安守邊塞,不蹚韓琦全面進攻西夏的這趟渾水。

不懂軍事的皇帝,處於太平年代還好,要是趕上不太平年代,一不小心就壞事。

一開始說好的,永興路、環慶路、涇源路、秦鳳路四路兵馬同時進擊西夏,由於宋仁宗趙禎不懂軍事,開打後,四路大軍變成了涇源路韓琦、永興路范仲淹兩路兵馬。又由於范仲淹不主張全面進攻,趙禎又給了范仲淹一個便宜行事,最終由韓琦一個人挑了大梁。韓琦命又不好,沒聽勸諫,任用任福為前線大將,任福貪功冒進,偏離行軍路線,鑽入李元昊為其佈置的口袋,於好水川來了個全軍覆沒,損失幾萬兵馬。

三川口大敗,算是準備不足,情有可原。好水川可是有備而去的,敗的比三川口還慘,就有些說不過去。大宋朝野震驚,皇帝震怒,邊疆將士也隨之士氣低落。為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換帥換將,夏竦回朝,韓琦打包走人,范仲淹貶為慶州知州。

臨陣換帥,本就不是什麼好事,大宋朝廷樂意,西夏的李元昊額手稱慶,只差沒感激涕零。一經打聽大宋西北邊疆人事變動,張元立即建議李元昊重整軍備,南下攻取關中,奪取長安。剛取得了好水川之戰的勝利,西夏兵馬雖受了些小傷,但這不會影響他們乘勝出擊、趁熱打鐵的美好心情。

想著范仲淹“小范老子”懂兵略,善於防守,又被宋仁宗調往慶州赴任,有礙西夏兵馬攻陷關中的大計,李元昊跟其手下張元為了自己功業,自是想將范仲淹除掉。可范仲淹從不現身戰場,想正面弄死不可能,張元想明的不行那就來暗的,第一時間想到了白蓮教。

范仲淹可是大宋的封疆大吏,刺殺他,等同於向大宋朝廷正面宣戰。董曉婉又不是傻子,要想不帶著白蓮教眾弟子遷入西夏國土,一生受其欺負、任其擺佈,就得讓白蓮教從此覆滅,自不樂意。為了逼董曉婉就範,張元將好朋友趙明秀搬了出來。既是好朋友,自是志同道合者,趙明秀樂意效勞,逼迫董曉婉為西夏李元昊效犬馬之勞。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樂遙修仙記

樂遙修仙記

青山鄉語
縱橫天地樂逍遙,修的是自在。
武俠 連載 3萬字
他從禁地來,揮袖寫長生

他從禁地來,揮袖寫長生

漸漸的劍
何謂仙?\n世人言:隻手可摘星辰,一念可通萬古。\n何謂長生? \n世人言:天道崩塌而我不滅,大道傾覆而我永存\n陸淵踏遍世間,見仙人無數,卻無一可得長生者……\n “師父,什麼是仙?”\n “以我道代天道,保人間萬世太平者,可謂之仙”\n “那什麼是長生?”\n “求死而不得。”
武俠 連載 11萬字
凌雲之霄

凌雲之霄

尚南山
葉小城出生在一個大宇宙的最低階的下界裡,在三位護道人道經(大帝分身)、虛空鏡(極道帝兵)、先天八大禁(洪荒大羅金仙的靈魂)的幫助下,不但一路順風順水地成長,而且奇遇不斷,各種寶物紛至沓來,他一路修煉、飛昇,到了仙界,運氣依然爆棚,一直修煉到仙帝。 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救死扶傷、英雄救美等行為在修仙界都是禁忌,所謂 “死道友不死貧道”,唯有主角保持赤子之心,以天賦神通架設時空通道,用已經完全領悟的先
武俠 連載 77萬字
只有我沒飛昇嗎?

只有我沒飛昇嗎?

國王陛下
一覺醒來,靈山上下滿門飛昇。新人王洛自動替補成為下任山主。這就是不合群的代價嗎?
武俠 連載 79萬字
從魔修開始

從魔修開始

竹杓小山
穿越成一名正在接受魔道宗門改造的新人,面對絕對的武力,身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張長空很想肝膽兩崑崙,可是,事到臨頭,面臨生命與理想的選擇下,張長空的內心可恥的退縮了,無能感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順其自然的成為了一名魔修,有了生命,才能有理想。
武俠 連載 2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