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月初十。

李存率領虎賁軍挺進潤州。

到達呂城鎮時,李存下令,大軍休整一日,準備跟宋軍決戰。

——潛伏在鎮江城中的武德司密探已經為李存打探到,譚稹準備跟李存在前往鎮江的必經之路丹陽決戰。

對李存而言,這絕對是最好的訊息。

要知道,雖然已經初步掌握了火器的李存有把握打下鎮江和江寧府,可李存用盡全力攻打過的城池,肯定得是千瘡百孔,在面對即將到來的西軍時,它還能起到多少防禦能力,可真就不好說了。

關鍵,李存的火器就這麼一點點,可能也就夠李存打一場大戰的,打沒了,李存就沒有必勝西軍的手段了。

正在李存發愁接下來的仗到底怎麼打才能打贏之際,就得知了譚稹要跟自己會戰的大好訊息。

李存甚至都忍不住想:“譚稹莫不是老天派來幫我的?!”

……

此時譚稹已經調兵遣將命令他手下的宋軍在丹陽的練湖一帶集結。

這個局勢非常符合李存想透過一次大會戰一舉掃平西軍南下前所有道路的意圖。

所以,在呂城鎮休息了一日,正月十一這天,虎賁軍直奔丹陽而來,準備跟譚稹所率領的宋軍會戰於練湖旁。

在這裡,譚稹犯了兩個重大的錯誤。

首先,譚稹舉行會戰的意圖是不讓虎賁軍橫掃東南,免得東南盡被虎賁軍佔領,做大做強。

現在,虎賁軍重兵來戰,譚稹牽制虎賁軍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因此宋軍完全沒有必要再與虎賁軍決戰了,而應該守險自保、以挫敗虎賁軍進攻、大量殺傷敵人為目的。

譚稹的部將章綡,是名將章楶之子,他向譚稹建議:“蟻賊來勢兇猛,我軍應分守焦山、北固山、金山,犄角相援,尋機而動。”

鎮江北臨長江,南岸有著名的鎮江三山,既焦山、北固山、金山,臨水負山,地勢非常險要,特別適合固守待援。

所以章綡的建議其實是很有見地的。

然而,從未見過將近十萬人馬的譚稹,看到如此多的宋軍齊集,鋪天蓋地,組成了大宋戰爭史上少有的龐大兵團,覺得他們肯定能粉碎任何敵人;再加上後勤物資充足,運輸也有充分的保證;便滋長了譚稹輕敵的情緒,聽不進章綡的意見,反而任命親信趙令畤為都統制,下令在練湖與虎賁軍背水一戰。

譚稹所犯的第二個重大錯誤就是既下決心會戰,又坐失戰機。

平心而論,此刻宋軍的兵力其實是要強於虎賁軍的。

——宋軍有八萬可戰兵馬,而虎賁軍卻只有不到四萬五千可戰兵馬,步軍也好,馬軍也罷,宋軍幾乎都是虎賁軍的一倍。

而且,儘管李存已經準備好了跟譚稹會戰,並且在呂城鎮休息了一日,但虎賁軍到底是遠道跋涉而來,士卒疲憊。

反觀宋軍,卻是以逸待勞,具有明顯的優勢。

宋軍的不少將領都向譚稹建議,利用練湖沿岸的有利地形,趁虎賁軍尚未完成集結的機會,立即發起進攻。

但譚稹卻故作持重,否定了這項正確的建議。

在這一點上,即便說譚稹是蠢豬式的宋襄公也並不過分。

按照譚稹的部署,宋軍集結於練湖岸旁,擺出了一付打堂皇之陣的架式。

練湖屬寧鎮丘陵東段及山前崗地,南部屬太湖平原的湖西部分,譚稹所選之地,地勢平坦,易攻難守。

但只要向北或向東後退幾十裡,宋軍便可以依山而陣。

章綡在看過地形後,反對在練湖旁佈陣,說:“兵以利動。今地勢不利。如何交戰?應遷往高處佈陣,以扼制敵之馬軍衝鋒。”

可多數宋將都不同意章綡的意見,認為他們的馬軍比虎賁軍的馬軍多(這十幾支宋軍加上地主武裝的馬隊,差不多能有一萬馬軍),選擇這裡是他們佔優勢。

章綡的建議於是被否決了。

……

虎賁軍來到練湖旁,然後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等一切準備就緒,在李存的親自指揮下,虎賁軍主動向宋軍發起了進攻。

戰爭一開始,李存就命令三千馬軍繞開宋軍營壘,向“鄉民小寨”發起進攻。

有人可能想問,李存不是將五百馬軍留在了秀州,怎麼還會有三千馬軍?

說起這個,這就不得不感謝送財童子朱勔了。

李存在朱家繳獲得那三千多匹馬中,大部分都是一流的戰馬,其中甚至不乏北地戰馬。

再加上從蘇州的其他官吏豪紳貴胄家中繳獲的馬匹,以及蘇東派韓別送來的一千多匹戰馬,李存現在已經有不下八千匹馬了。

就算將其中不適合當戰馬的馬匹刨除,李存也足有五千匹戰馬。

而當初李存本來就訓練了五千騎兵,只不過以前是因為李存沒有那麼多戰馬,才只組建了三千馬軍。

如今,刨除留在秀州的那五百馬軍,李存還有四千五百馬軍,而且這四千五百馬軍騎得全都是真正的戰馬。

至於所謂的“鄉民小寨”,其實就是民夫居住的營寨。

這些營寨多傍近宋軍營壘,用大車臨時拼湊成屏障、防禦力量極為脆弱。

宋軍其實並沒有指望“鄉民小寨”抵禦虎賁軍的進攻,但小寨被虎賁軍攻破後,驚惶失措的民夫卻逃向宋軍營壘,衝亂了宋軍的陣腳。

這是宋軍始未料及的。

親衛馬軍尾隨逃跑的民夫,成功地穿過了宋軍弓弩的射擊區,直撲宋軍營前。

於是,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擊的激戰。

得說親衛馬軍到底是訓練不佳,雖然他們佔據了李存指揮的優勢,搶佔了先手,可他們卻不擅長騎射,只能靠隨身帶的神臂弓胡亂射上一弩,然後就只能衝上去近身廝殺了。

偏偏,宋軍統帥左翼馬軍的又是章綡。

章綡見親衛馬軍殺來,立即率領其統帥的馬軍前去迎戰親衛馬軍。

章綡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仍然身先士卒,親自率領宋軍將士搏殺。

在章綡的努力下,宋軍慢慢穩住了陣腳,雙方馬軍在宋軍的左翼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不久,人數和實力都不佔優勢的親衛馬軍開始不支,節節後退,牛威本人陷入重圍,甚至還被流矢射中了一隻眼睛。

牛威受傷後,拔去射在眼中的箭矢,抓土糊住血淋淋的傷口,躍馬奮戰,好不容易才衝破重圍。

突圍後,牛威扯下綁腿將眼睛簡單的包紮了一下,重新組織親衛馬軍投入戰鬥。

但是,不論牛威怎樣督軍死戰,親衛馬軍都已被章綡所率領的宋軍馬軍迫退。

此時戰場上的形勢對虎賁軍非常不利。

李存見此,一揮手。

很快,“隆隆隆隆隆隆隆”成編制的戰馬奔跑聲響起。

緊接著,虎賁軍的大後方塵土飛揚!

大地也隨之震動起來!

沒有戰鼓,但這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那轟隆的響聲彷彿數百個驚雷一起爆發!

很快,宋軍中就有人看見一支馬軍越過虎賁軍衝向戰場……

這支突然出現的馬軍不多,只有三百,但卻疾如風,動於九天之上;徐如林,行者厚積薄發;勢如火,生而雷霆萬鈞;穩如山,心自巍然不動。

即便是再不懂兵的人,也知道這定是虎賁軍最精銳的馬軍。

關鍵,這支馬軍人馬皆甲,所有將士均手拿寒光凜凜的丈許長槍。

重甲騎兵!

虎賁軍這支農民軍怎麼會有重甲騎兵這種只會出現在西北戰場的最強兵種呢?

這是縈繞在趙宋一方所有人心上的一個巨大的疑問。

只有躲在遠處的丹陽城上觀戰的朱勔,滿眼憤恨的看了一眼虎賁軍的帥旗——吳越大都督李,然後偷偷下城逃離了丹陽城。

三百重甲騎兵順著親衛馬軍開啟的缺口衝了進去之後,之前還跟親衛馬軍打得虎虎生風的宋軍馬軍,立即就被衝得七零八落。

接著,這三百重甲騎兵就像是三百輛重型坦克衝入敵軍之中,它們橫衝直撞,野蠻衝鋒,宋軍本就不是特別嚴密的陣型,立即就被衝散了……

離左翼比較近的廣德軍見此,一窩蜂似的往右湧去,陳達想要殺幾個人約束住廣德軍的將士,可不等他動手,他就不知被誰一槍給戳死了……

無獨有偶,高郵軍那邊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在廣德軍亂起沒多久,趙明也被高郵軍的將士所殺,高郵軍的將士隨之全都往戰場外跑去……

站在高處指揮這場會戰的李存見此,果然派牛猛和趙憨兒率領金吾前軍和金吾中軍發起總攻,同時命人擂鼓助威……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瓊臺月行

瓊臺月行

爾嶼
【正文完結,番外緣更】 釣繫心機假千金X溫潤守禮高嶺花 謝行之也沒想到,他會栽在一個姑娘家身上兩次。 府上接回來位表姑娘,寄人籬下的她安分乖巧,時間一長,頗得幾位長輩喜歡。 只有謝行之知道,眾人眼中乖順的表妹,在他夢裡是如何的不安分。 纖纖手臂纏他頸,尋了機會就往他懷裡鑽,貼他,親他,亂他心神。 夢中如此,白日裡表妹更是削尖腦袋往他身邊湊 然而就是表妹這一次次的接近,讓他逐漸生了不一樣的心思,想一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宋第一奸臣

大宋第一奸臣

鮀城十二郎
張辰一夢千年,醒來已至大宋,不料竟成了奸逆之後!窮困潦倒,前程渺茫,且看開局天崩的張辰如何艱難崛起! 這裡不僅有刀光劍影、鼓角爭鳴,更有風花雪月、紅袖添香。身為奸逆之後又如何,祖輩所犯罪孽,由我一己償還! 殺敵寇,壘京觀!西北望,射天狼!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大康:皇帝竟是女兒身

穿越大康:皇帝竟是女兒身

久天吖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饑荒年,我用現代物資嬌養美女郡主

饑荒年,我用現代物資嬌養美女郡主

小豬佩柯
楊辰被女朋友騙去做涼茶經銷商,不但積蓄沒了,還欠了幾十萬。 女朋友提分手後,楊辰暴怒之下,卻意外發現自家後院能連通另一個歷史世界。 雖然他人不能進入這個歷史世界,但卻能拿到這個世界的東西。 恰逢歷史世界中女郡主所在封地遭蠻子攻打,圍城三月,糧水短缺,其父親更是重傷不起。 於是楊辰給女郡主供糧供水,出謀劃策。 而女郡主以為楊辰是神明,用各種金銀珠寶講他供奉起來。 女郡主在楊辰的幫助下封狼居胥,成為一
歷史 連載 3萬字
當我搶了龍傲天的臺詞後

當我搶了龍傲天的臺詞後

冷山月
應訣穿書了,穿成書中看似光風霽月實則嘴臉惡毒又龜毛虛偽的仙門大師兄,書中的他以欺辱龍傲天男主為樂,最後死相悽慘。 只想做有權有勢大師兄的應訣拒絕這個找死劇本,卻被告知不按劇本走就立馬暴斃。 無奈之下,應訣只能每日虛假式折辱,維持剛剛踩線的屈辱值。 一場意外,應訣與龍傲天男主春風多度,今日折辱值瞬間爆表。 事後瞧著龍傲天男主一臉屈辱,憤恨至極,嘴唇蠕動但又半天說不出話,應訣沉默良久,選擇幫忙回答:“
歷史 完結 8萬字
大明假皇孫

大明假皇孫

花間無
我穿到了大明,洪武二十四年。過著苦逼的生活,暢想如何造了大明的反。 一個太監突然拉住了我, “咱家請小郎君去做皇孫!”~(無系統,無面板)又名《大明:冒牌皇孫,群臣求我登基》《大明假皇孫,我要奪嫡》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