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之上,氣氛詭異。

即便漢王爺臉皮再厚,此刻都感到略顯尷尬。

“細川啊,快起來,咱們聊會正事。”

“聽說足利幕府派你入明,是為了竊取我大明軍械資料?”

細川滿元一愣,當他注意到了漢王爺的隱晦目光,隨即立馬點了點頭。

“啊對對對,外臣是為了竊取大明先進的軍械技術……”

竊取你大爺啊!

別說我了,足利義持膽子都沒這麼大!

在大明境內,一個外臣想要竊取軍械資料,那不是找死嗎?

就算你僥倖竊取成功,誰能保證不會被明廷察覺,誰又能保證你能成功地將這些資料帶回倭國?

所以,傻子才會幹這樣的事情。

但是現在,在大明漢王爺的淫威之下,細川滿元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他就是這麼個傻子。

一旁的黃淮楊士奇等人,看著漢王與這倭人拙劣的表演,只覺得無語至極。

漢王爺說什麼,這下賤的倭人都是那句“啊對對對”,二人間的勾結還不夠明顯嗎?

楊士奇捋著鬍鬚,一顆心沉到了谷底。

朱高煦強逼倭國副使偽造證詞,造成大明與倭國不和。

漢王爺究竟想做什麼?

難不成他真想勞師出海,遠征倭國?

這太搞笑了吧?!

要知道倭國可是太祖高皇帝欽定的不徵之國!

論及這倭國的發家史,那也算是有過輝煌有過落寞。

倭國在唐朝後期與中土斷交,一直到在大元朝建立。

忽必烈年間,為使倭國臣服,多次派遣使節到倭國,要求倭國臣服大元並且進貢。

忽必烈一共派遣了五次使臣,都被倭國掌權者直接拒絕,憤怒迫使忽必烈汗悍然下令對倭國發動進攻。

蒙古軍隊積極出海遠征倭國,但由於蒙古本身不擅長海戰,加上天氣不利於增援部隊,僅僅只是在作戰初期取得勝利。

最終橫掃中原的蒙古鐵騎全部以慘敗告終,倭國從此脫離了中土,再無往來。

直到太祖高皇帝定鼎山河建立大明,也曾派使節到倭國,然而竟被驕傲自大的倭國斬殺了大明使節。

其實站在倭國的角度想想,他們在元朝強盛的武力之下,都能硬生生地擊潰元朝遠征軍,沒有選擇回到元朝,現在面對大明使者,那自然是強硬了起來。

大明天使被殺,高皇帝震怒異常,險些出兵征伐倭國。

但他深思良久之後,還是選擇了放棄出兵,並且將倭國、朝鮮等鄰邦小國列為不徵之國。

原因很簡單,沒有意義。

大明興師動眾地遠征這些鄰邦夷國,就算是勝利了,大明得到的也是一片片未經開發的不毛之地,當地土著也不會聽從大明朝廷的命令,甚至可能反覆反叛,安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倘若遠征軍如同元朝那般失敗了,龐大的軍勢、龐大的人力和兵力的損失都必須由朝廷來承擔,那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太祖高皇帝即便憤怒,也忍住了沒有遠征倭國。

那麼眼前這位漢王爺,難不成還有如此壯志雄心?

楊士奇眉頭緊鎖,緊緊盯著漢王爺,試圖看穿他搞這些事情的深意。

朱高煦也不廢話,直接點出了主題。

“細川啊,本王聽聞你們倭國現在可不太平,對不對?”

“啊對對對……幕府與南朝恩怨已久,南朝後龜山天皇因不滿幕府破壞兩統迭立,怒而出奔嵯峨,秘密臨幸吉野,正召集舊南朝勢力以示抗議……”

“雖然兩方在上野親王的調停下暫時達成了和解,但是不少南朝國司躍躍欲試,正準備假借擁護天皇之名,發動叛亂,反抗幕府!”

聽到這話,群臣都是瞠目結舌。

黃淮滿臉鄙夷之色,對一旁的楊榮笑道:“勉仁,這真是些不知仁義恩德,不慕教化聖言的蠻夷啊!”

楊榮淡淡地點了點頭,雖未開口,但他那眼神中,也充滿了鄙夷不屑。

按照倭國的政治體制,天皇應該是倭國之主,就類似於大明天子。

結果現在多出了一個挾天皇以令諸侯的幕府大將軍,將天皇玩弄於股掌之間,致使那什麼後烏龜出奔蒙塵,不得不向大明求援。

最搞笑之處在於,這倭國竟然也分南北朝,南北天皇追根溯源還是一家人,之所以還是因為幕府搞得鬼……

這算什麼?

君不君,臣不臣,一群海外蠻夷!

恰在此時,左都御史顧佐突然高聲念道:“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為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

百官聽了這詩先是一愣,隨即轟然大笑不止。

這首詩乃是當年太祖高皇帝震怒之下所寫的《倭扇行》,可謂是極盡辛辣諷刺!

細川滿元見狀滿臉漲得通紅,但他依舊跪倒在地上,根本不敢起身。

相比於自己的小命,尊嚴骨氣什麼的,都不重要了!

朱高煦同樣笑得開懷,他沒想到顧佐這傢伙膽子這麼大,還敢當眾用詩羞辱倭國使臣。

不過這樣反而更好,讓百官都見識到,倭人也就那麼回事,他們骨子裡的奴性堪稱天下一絕!

“行了行了,都閉嘴!”

隨著朱高煦一聲低喝,百官立馬止住了議論,大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漢王爺這才再次問道:“既然如此,那細川你們此次為何來我大明?”

聽到這話,細川滿元身子一顫,似乎想起了什麼恐怖的事情。

他急忙以頭觸地,朗聲高喝道:“外臣等此次前來大明,一是請求大明恢復與小國間的勘合貿易,二是請求大明天使降臨小國,調停小國內幕府與天皇的矛盾!”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第一個目的並不難猜,楊士奇等人早就猜到了。

畢竟兩國貿易就代表著利益,並且倭國那點特產大明看不上,但大明出口的商品卻是倭國爭相追捧的緊俏貨。

所以暫停了兩國勘合貿易,對大明沒有一點影響,反倒是對倭國影響深遠。

他們此刻前來請求重開貿易,自然是情理中的事情。

但是,這第二個要求,卻是震驚了滿朝文武!

倭國主動請求大明派遣天使,調停他們國內幕府與天皇的矛盾與衝突!

這可不是大明主動,而是你倭國主動啊!

一時間,文武百官議論紛紛,顯得頗為意動。

畢竟當年太祖高皇帝派遣使臣過去,還被這些愚蠢的蠻夷給宰了。

現在他們卻主動請求大明天使降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等於倭國變相承認了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如果這事兒辦得好的話,皇上北伐歸來,只怕會欣喜不已。

唯獨楊士奇眉頭緊鎖,瞟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漢王爺,心中頓時瞭然。

哪裡是倭國主動,分明是漢王讓倭國使臣變得主動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