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軍從三月(公元222年)開始合圍合肥,進而展開水攻。呂蒙以三面築堤圍困,看似無懈可擊,可縱觀整個淮南戰局,形勢還是極為微妙:此時合肥城內雖有諸葛亮坐鎮,但守軍僅有五千人,絕非是漢軍的真正主力。究其根本,是因其餘漢軍分為兩部,一部由杜畿帶領,駐紮在六安左近,一部由馬岱率領,留守大本營壽春。兩者一西一北,如同窺山之虎,令吳軍如芒在背。

在吳軍合圍築堰之時,諸葛亮便與兩部傳書佈置,以為吳軍以傾力包圍合圍,其勢雖大,其圍雖嚴,但想要破城,卻非要數月不可。此時吳軍坐守長圍,已如死物,漢軍大可批亢搗虛,縱兵於歷陽、龍舒等地。一旦能迫吳人分兵回救,漢軍無論是徑直回軍解圍,還是在半路設伏打援,都能夠極大緩解合肥之圍的困局。

到四月,合肥周遭堤壩築成,吳軍水師大量進入堰湖內,以鉅艦臨城,試圖與合肥漢軍對射。然而等他們靠近時,發現漢軍的應對不合常規。吳人在樓船上飛箭如蝗,而守城漢軍躲在城牒之後,竟絲毫不予回擊,好像是縱容吳人樓船接近一般。吳人前鋒不敢自作主張,立刻將此事回報主帥呂蒙,呂蒙也大感奇怪,但既能安全近城,就斷無不用兵嘗試的道理,稍作猶豫後,呂蒙就令麾下士卒靠牆進攻。

這次攻城,呂蒙動用了四艘樓船,它們並立而行,體型龐大,近看好似傳說中的鯤鵬一般。而樓船內部載有六千吳軍,是名副其實的江上要塞。呂蒙令他們先攻合肥城南面,一旦取得突破,後方會有五艘樓船前來接應,一鼓作氣奪下合肥城池。

此時是東南風,吳人的樓船順風而行,速度極快,片刻間就已經靠近到漢軍箭程之內,但正如此前看到的情形一致,漢軍並沒有主動回擊,而是繼續保持靜默,等待樓船向前。此時的吳人也分外小心,他們把船速慢下來,在船舷上準備進攻的木梯和長槊,而後屏住呼吸,等到樓船與城牆相撞的時刻。

「咔」的一聲後,樓船的高臺頓時響起轟雷般的鼓聲,那是進攻的號令,士卒們也隨之發出吶喊,像螞蟻般湧向船舷與城牆的相接處。由於樓船的甲板本就極高,而進入夏季以來,水位也大幅上漲,致使吳人的船舷與合肥城牆間幾乎齊平,甚至有些還高上數尺。吳人很輕易地就將木梯架好,隨即攀爬著向城牆上攻去。在他們的預想中,接下來他們需要佔住一段城牆,等到援軍到來即可獲勝。

可也就在此時,接戰的吳人們才赫然發現,在合肥城頭飄揚的旗幟之間,立有一些無旗的長杆,光禿禿極為刺眼。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長杆並不是直立的,而是微微傾斜,端頭似乎裹有什麼事物,事物之下,好像有繩索和什麼機構相連,看起來彷彿一個不倫不類的拍子。

還未等他們進一步靠近觀察,一陣投石劃破空氣的嗖嗖聲打破了戰鼓的喧囂,眨眼之間,這些類拍的長杆如閃電般轟然落下,徑直打入到吳人的船舷之上。而出乎吳人意料的是,己方的甲板彷彿紙糊的一般,這些拍竿落下,頂頭的事物脫墜而出,幾乎瞬間將杉木砸碎砸裂,進而損傷到船身下部的榆木。吳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這些長杆頂頭安裝的,是特製的石頭!這些號稱江上無敵的巨獸,僅僅在一刻鐘的時間裡,就因石擊變得千瘡百孔。還有一些沒有命中樓船的拍竿,猛地砸在水面上,濺起了大量的巨浪。

吳人們根本沒有料想過,自己竟會遇到這樣可怖的武器:僅僅是一輪拍擊下,四艘樓船的側舷都被撕裂出無法忽視的創口,大量湖水湧入船內,各種碎片橫陳江面漂浮,還有一些難以言狀的血色肉塊。而他們甚至來不及去關注到底有多少死傷,只有一個想法:立刻調頭撤走!如果繼續停留在城頭,江水倒灌,會導致樓船徹底沉沒,吳人們完全無法在這種情況下登上城頭。

短暫的鼓聲就此消匿

,取而代之的,是意味著撤軍的鳴金聲。然而樓船如此笨重,平常就極難調頭,而現在出現了大量裂口,又怎能安然撤軍呢?吳軍放棄攻城,忙著指揮水手們轉身的時候,城頭上的漢軍也透過轉盤和繩索,把落下的拍竿漸漸收起。吳人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將拍竿拉上高處,心中祈禱自己能快些離開,可惜已全無可能。

漢軍見樓船還未脫離進攻範圍,也毫無半點拖泥帶水,再度鬆開繩索後,數十支拍竿再度發力,緩緩劃過拋物線的頂端,然後急速朝吳軍船隊下墜砸落,而吳人僅僅只能用箭矢還以顏色。結果,石塊墜江和擊中樓船的聲響,徹底壓垮了吳人。那些因石塊而不斷騰起的連續巨浪,更是隻有用山崩地裂,山河變色方可形容。自有樓船以來,還沒有人用這樣一種方法去反制水軍,在風平浪靜的水面上,直接用數之不清的石塊將水軍的船隻和肉體徹底摧毀!

在遠處觀戰隨時準備加入戰場的五艘樓船,此時只能懷有一種逃出生天的僥倖心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一點點地被摧毀擊碎、倒塌、解體,直至翻覆和沉沒。過了好一會,無數的屍體才開始慢慢浮上水面,滿江皆是,隨波逐流。還有無數解體的大小木板上下漂泊,碎片在水面上打轉相互撞擊。等漢軍停止發拍後,水面的波濤終於變得平靜,而那四艘巨大樓船,則已不見蹤影。

原來諸葛亮早已思考過吳軍動用水攻的情景。在他看來,若只是在城中與吳軍對射箭矢,等同於坐吃山空。一旦箭矢用盡,守軍就沒有任何反制手段,落城也就是時間問題了。於是他連夜苦思,設計了拍竿這種新型的武器,專門來針對吳軍的水師。

這是他根據發石車得來的靈感。以人力進行投石,雖然破壞力巨大,但是臨敵時卻難以命中,十有九空,故而只有在攻城時才動用發石車。但諸葛亮考察過吳人的舟師後,突發奇想,如果不直接投石,而是改用一端固定有巨石的木杆呢?其原理和投石機大同小異,無非是在城頭架起一根五十尺高的長木,一端裝契有一塊打磨好的巨石,另一端則用滑輪固定,起落由繩索輪盤拉動,一旦有敵船靠近到城頭五十尺內,士兵就放鬆繩索,巨石一段轟然落下,必定能將船隻打個對穿。今日一試,果然收穫奇效。

吳軍在損失了四艘樓船後,暫時也就沒有了直接攻城的想法,而是轉為長期圍困,打算利用水師將漢軍困死餓死。但接下來,就是馬岱杜畿兩部起作用的時刻了。他二人等到六月下旬,雨季稍停的時候,兵分兩路,一左一右突入到吳人後方。杜畿負責舒縣、居潮、臨湖一帶,馬岱負責歷陽、阜陵、全椒一帶,由於吳人沒有留下太多守軍,導致兩人是輕而易舉地就將其盡數攻破,吳人僅剩下濡須塢一地還留有控制。

七月中旬,孫權得知訊息後,深知呂蒙不能撤軍,於是親率三萬水師至濡須塢督陣,並嚴令呂蒙不必後顧,繼續圍城。而杜畿馬岱望見孫權親至,又發覺濡須塢地勢險要,難以輕取,試攻幾日後,便選擇放棄原定計劃。杜畿以為,孫權既然來援,呂蒙等人當以為後方無憂,必有所鬆懈,正是漢軍調頭破圍的良機。他說服馬岱後,也深夜從濡須塢口撤軍,同時下令放棄已經攻破的淮南諸城,立刻往合肥解圍。

此時正是初秋時節,漢軍戰馬秋膘正肥,又剛好有十來天沒有下雨,可謂是秋高氣爽。漢軍賓士在平地之上,正好發揮出聞名天下的神速。孫權早上才發現漢軍撤軍,而到了中午,杜畿等人就已經出現在合肥的堰壩下了。堰壩上的吳軍圍困日久,確實沒有做好迎敵的準備,很多人還在營中休整,不及列陣,就被漢騎衝下堰堤。

杜畿佔據一處營地後,雙方立刻按計劃行事:馬岱率半數士兵固守遇敵,而他則率另外半數立刻開始挖掘堤壩。到當天深夜,吳軍數次試圖搶回營寨,又數次被馬岱挫敗。而漢軍則成功挖

開大堤,萬千波濤頓時從缺口傾湧而出,化作洪水席捲而下,將周遭土地灌成一片澤國,不少吳人隨之捲走不知所蹤,而原本包圍合肥的樓船鉅艦,多數因水位下降而迅速擱淺,只有小船得以回到施水之中。

只是漢軍的行動也就到此為止了,堤壩潰散後,合肥周遭盡是泥沼,已不適合兩軍對攻廝殺,尤其不適合騎兵賓士。但秋季到來後,吳人也不可能再次使用水攻合肥的戰術,讓他們頂著巨大傷亡破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雙方都深知,這一仗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於是也就不再做更多的交戰嘗試。

等到八月上旬,吳人將擱淺的樓船盡數拖入施水後,他們也不再停留,在漢軍的注視下緩緩退回濡須塢。這也意味著今年的漢吳交戰,終於告一段落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