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懶的臘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是一番君聖臣賢的客套,楊懷三人告辭離去,法正卻頓住腳步,欲言又止。

見狀,何思安開口道:“孝直有何事但說無妨!”

“正見主公每每提起李恢、士燮二人時總是無意中皺眉,莫不是主公擔心其二人的身份?”法正試探問道。

“孝直也不是外人,正是如此,孤之所以可以在益州、涼州如此順利的設立慈幼司、學堂、演武堂,實施軍屯等,最大原因便是無氏族之掣肘。但隨著甄氏的到來以及南中爨氏、交州志燮等相繼出現,孤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處理!”何思安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如實相告。

“恕臣直言…主公是否多慮了?”

看著法正的表情,何思安心頭一動,開口詢問:“依孝直所言,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法正拱手,恭敬答道:“主公所慮者,無非便是土地兼併,尾大不掉等因素,甄氏一族初臨我益州,毫無根基,定然以主公馬首是瞻,而爨氏久居南方邊荒之地,不但要提防南蠻人的劫掠,更是要應對猛獸毒蟲等自然災害,自然會抱團取暖。

然,不同於我益州土地肥沃,南方多瘴氣,故當地人並不看重土地,更多的是去林中狩獵以及摘取果蔬等北上換取糧食。

至於交州士家,主公更是無需在意,且不提往來不便,單說當地本就人丁不旺,而且當地人還多以捕魚為生,大部分土地都是閒置狀態,根本沒有大族耗時耗力去兼併土地。此外,正還想向主公求一人。”

未等聽完法正所言,何思安驟然起身,困擾其多年的心病彷彿一下子消弭於無形,整個人豁然開朗!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後,何思安始終陷入一個誤區,那便是古代土地兼併的問題,以過來人的視角看待問題,王朝的滅亡幾乎都是土地兼併引起的,如此一來,氏族的存在便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何思安頭上,讓其喘不過氣來。

而何思安卻忽略瞭如今距離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距離並不算太久,拋去久遠的夏商周以及二世而亡的秦朝,大漢可謂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原王朝,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現在就走向氏族的對立面,正如法正所言,南中,交州等地便根本不存在土地兼併的問題。

說白了古代中國王朝最大的特點便是農耕文明,一旦統一後,自己完全可以大力發展工業,畜牧業等,以自己的見聞,配合上舉國之力造出鐵軌,蒸汽機,水泥,紡織機等物件並非難事,屆時百姓有了更多選擇,所謂的土地兼併自然而然便會消弭於無形。

“孝直不愧是三國內政方面數值拉滿的存在,得孝直,實乃思安之幸也!”說著,何思安顧不上儀態,直接來到下方,一個熊抱攬住法正,狠狠的拍了拍對方後背。

“咳咳咳!主…主公,何為三國?數值拉滿又是何意?”法正嘴角抽搐,畢竟在這個時代被同性這麼抱著還是很不雅觀的。

“是我失態了,法…啊,那個不要在意這些,孝直方才說什麼?要一人?”

何思安暗中擦了擦額頭冷汗,自己這一激動說話方式險些回到前世那般。

法正自是看得出此刻何思安的暢快之情,也為何思安那句:‘得孝直,實乃何思安之幸也!’感到欣慰!能看得出,何思安說這話完全是發自肺腑,這讓法正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甚至無關於身份…

收回思緒,法正嘴角上揚,畢恭畢敬的說道:“正,想要李恢幫忙處理政務!”

“哦?莫非此人還有過人之處?孝直快快說與思安!”

法正點點頭,開口道:“不錯,李恢,字德昂,自幼便跟隨其姑父爨習,苦讀各類書籍!不但習得一手好字,更是精通政務,甚至兵法韜略都有涉及,可謂是真正的文武全才!”

“若真如孝直所言,那孤必會重用李恢!另外聽孝直所言,爨習此人也頗有才華?”何思安頗感興趣的問道。

“當然,主公初臨益州,對於這邊情況可能還不甚瞭解,爨習乃書法大家,算得上我益州書法第一人!此外主公應還不知曉,士燮老先生是從劉陶劉大家,其對《左氏春秋》的理解在我大漢絕對首屈一指,所著的春秋經注連蔡邕等大家看了都歎為觀止!”

‘書法…春秋經注…’

何思安腦中靈光一閃:‘印刷術!’

想到此處,何思安趕忙命周倉將徐庶尋來,稍厚,何思安將活字印刷的方法說于徐庶、法正二人。

活字印刷的原理本就很簡單,何思安略作解釋二人便理解何思安所言!

“妙!”二人異口同聲的脫口而出!

“依照主公所言,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雕版印刷雖然相對簡單,但論長久性則遠遠不如活字印刷,而活字印刷雖然準備時間較長,但卻可靈活運用,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徐庶分析道。

三人一番商議過後,何思安又分別召見了李恢以及士燮,關於法正的招攬,李恢毫不猶豫便欣然應允,畢竟法正在何思安帳下只任主簿一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何思安陣營中,法正便是丞相般的存在。

而後與士燮見面,才讓何思安真正感慨,世間竟還有如此超塵脫俗之人!

初次見面,士燮便給了何思安一種張道陵的既視感,雖然兩人年齡差距近五十歲,然而憑藉後世的經驗,何思安的很多理論在士燮看來也是猶如天馬行空,甚為新穎,雙方可謂是相見恨晚!很快,何思安便提出關於印刷的事宜,並稱若士燮同意,準備用士燮所著的春秋經注作為第一版雕版印刷的內容。

聞言後,士燮甚為欣喜,提出爨習的字遠勝自己,並主動請纓,前去邀請爨習親自題字作為模板。

法正、徐庶二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沒過多久便告辭離開,而何思安、士燮二人從對文學的理解到各地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無話不談,二人相談甚歡,直至深夜才各自回府,期間何思安更是直接命人將晚餐送入廳內。

翌日,眾人齊聚一堂,由於交州、朱崖州在名義上本就不屬於漢朝,何思安便沒有奏請朝廷,而是親自冊封。由於甘寧已死,封甘寧之子甘瑰為鎮南將軍,海南侯,留守朱崖州。

封士燮為交州刺史,安南將軍,領廣信侯!

封楊懷為建寧太守,任平南將軍。

封李恢為功曹書佐。主掌治中文書,兼輔治中從事史。

分封結束後,各自便起程前往各自封地。

半月後,士燮不但尋來爨習,還令兒子士廞親自帶領大批工匠及珍珠、象牙之類珍品,以及奇物異果,及香蕉、椰子、龍眼等物前來覲見何思安。

士燮直言,將全力協助何思安關於學堂以及出版司的建設,見士燮、爨習均有暫時留在成都的打算,何思安本著發揮出二人最大價值的原則,任命士燮為孝經師一職,用於主管教育。爨習則為成都太學五經博士,至此,對於此次南征的封賞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放眼整個中原大地,何思安南征大勝,袁紹滅公孫瓚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然而此刻的天下焦點卻在汝南,因為明天,便到了袁術昭告天下時八公山受封之日。

所謂封禪,其實是兩個意思,應分開理解。

封”指築土為壇祭天。古人認為人間帝王應在高處祭天帝,表示受命於“天”,築圓壇,裝飾五色土,以報天之功。現在的北京天壇,便是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20年所修建完成的,當時稱作天地壇!此後,天地壇便取代了泰山,成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禪”則指祭地。在山下的舉行,築方壇以報答大地之功。

當年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曾巡行各地,率領車駕、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舉行封禪活動。

始皇帝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封與禪一般都是同時進行的。但封的儀式重於禪的儀式。這是因為天在上,地在下,人們認為天為陽,地為陰,天高於地。

當然,由於泰山地處兗州,袁術自不會跑到曹操地盤前去自討沒趣,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選擇淮南地區最為出名的八公山,作為此次封禪之地。

經過半年時間的修繕,此刻的八公山道路平坦,數頂頗為華美的帳篷搭建在山腰之處,一條筆直的山路直通山頂祭壇處!

畢竟明日一早便要舉行封禪儀式,時間上恐有所不及,所以袁術與其他參與封禪大典之人今夜便在此處歇息,數百親衛在帳外以及山道附近值守,火把照的四周亮如白晝!

袁術獨自一人坐在正中的大帳之內,此時夜已深,雖然八公山地處淮河南岸,氣候適宜,然而夜間的山風還是凍得人瑟瑟發抖,難以入眠。

“我袁術,袁公路明日便要做皇帝了麼?”

袁術起身,掀起帳簾,看著遠方的滿天星斗,喃喃自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沙盤上的大宋

沙盤上的大宋

三十二變
嶽文軒意外得到了一個沙盤,盤上有許多塑膠小人正在交戰,定睛細看,是一隊塑膠金兵正在追殺一群塑膠宋人。 嶽文軒拿起關羽手辦,放進了戰場。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宋,沿途燒殺搶掠凌辱大宋百姓。 一群宋人遭到金軍騎兵隊追殺,彷徨無助。突然,關二爺不知從何處縱馬而來,青龍偃月刀寒芒閃過,一刀斬下了金將的首級……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第一狠人

三國第一狠人

東一方
陸玄穿越成廬江太守陸康的兒子,娶大喬和小喬,收周瑜和魯肅。孫策:你別逮著我一個人薅羊毛,太難了。 劉備一臉絕望:我五虎上將少了三個,臥龍鳳雛全滅,可慘了。曹操搖頭嘆息:我女兒賠了兩個,大魏國的萬世基業被搶,陸玄這孽障是三國第一狠人吶。
歷史 完結 94萬字
泠泠春上枝

泠泠春上枝

狗柱
【接檔文《鶴帳有春》3.6開文,歡迎收藏~】 【帶帶預收《明月載雪》追妻火葬場,文案在下面】 ——————本文文案—————— 體型差/年齡差/重生甜寵文 愛財釣繫心機美人X多金年上純愛戰神 上一世,桑泠受家中安排嫁給聞野。 可聞野早已心有所屬卻愛而不得。 桑泠並不在意。 聞野雖冷,卻從不在金錢上吝嗇虧待於她。 聞野忙碌,一年到頭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丈夫不歸家,錢財用不盡,這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歷史 完結 2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唐末亂世,戰火連天,流民遍地,江山風雨飄搖。現代青年葉長歌意外重生,發現自己置身黃巢之亂的中原腹地,家園淪陷,百姓流離。 為求生存,他帶領一群絕望的流民,穿越千山萬水,逃難至偏僻的嶺南之地。 面對割據的地方豪強、險惡的山匪海盜,以及不安定的南漢政權,他以現代知識為利器,以智謀與膽識為舟楫,逐步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亂世中,他結識才女顧清霜、商賈蘇錦瑟、海商葉思悠等紅顏知己,情感糾葛與命運抉擇交織;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