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鑿陣!

穿刺!

明軍精騎腦海裡面只有這兩句話!

在開戰之前,張輔就已經佈置好了戰術!

五千明軍精騎分為五路大軍,先後依次鑿入敵陣!

起初,李弘壁這個軍事小白對於張輔的這個戰術還難以理解。

畢竟他對騎兵戰爭的概念印象,還停留在後世電影電視劇裡的戰爭畫面那樣,雙方騎兵直接鋪陳開來,然後鏡頭切遠景再及近,直接擺明軍馬開始對沖,直挺挺地對撞在一起!

那才叫刺激!

那才叫夠味嘛!

結果弘壁世子因為這些智障發言,硬生生捱了張輔一巴掌。

經過解釋,弘壁世子才明白過來,那樣只是為了戰爭畫面好看,實際上但凡腦子正常一點的騎兵將領,都不會傻到用這種方式去指揮騎兵作戰,因為這和讓己軍將士去白白送死,讓敵軍平白贏得此戰,沒有什麼區別!

戰場面積就這麼大,大家全都一窩蜂地向前衝,很容易會出現前面將士與敵軍對撞之後陷入苦戰廝殺,結果把後面的騎兵將士給堵住了,後面還有一大群將士沒辦法向前,只能在後頭看戲的滑稽場景!

而且一旦戰馬衝鋒到了近前後,再想改變方向基本不可能,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挺挺地繼續向前,一直向前!

要麼鑿穿敵軍陣型,要麼被敵軍斬於馬下,沒有其他任何可能!

當然,那種被打落馬下的倒黴蛋兒,下場只會更加悽慘,因為他們會被亂軍戰馬給踐踏成為肉泥,比直接被一刀砍死還要痛苦無數倍!

張輔將麾下五千騎兵分割成五路齊出後,相當於是釋放出了五把無比鋒銳的鋼刀!

其目的,就是要將前方的敵軍騎兵完成多路切割和分解!

而中路軍赫然正是張輔和李弘壁所率領的此路!

切割敵陣然後不斷穿刺,儘可能地絞殺殲滅更多敵軍,這是其他四路千騎的作戰任務!

而張輔和李弘壁這支千騎的作戰任務,是一往無前地鑿穿敵陣,儘可能地生擒敵方主將!

畢竟,能夠指揮一支萬餘人的帖國大軍,這帖國主將少說也肯定是萬夫長級別的,在帖國軍隊裡面算是中高層了,絕對知曉帖國此次東征大明的兵力兵種等軍情,而這恰恰是大明眼下最緊缺的珍貴情報!

有了他們,將會減少大明數萬兒郎的傷亡!

戰爭的藝術,

需要將領和士卒共同去完成!

事實上,蒙古鐵騎為什麼會衰亡?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年那藍宇於捕魚兒海一戰覆滅了北元汗庭,緊接著僥倖逃出生天的北元最後一位正統大汗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又被部下也速迭兒奪權殺死,東方大地上的黃金家族及其嫡系近乎覆滅,使得之後的蒙古部落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分裂狀態之下。

哪怕包括也速迭兒、也先等人在內的許多權臣自立為汗,也根本得不到蒙古大小部落的認可與尊敬,他們只認可擁有成吉思汗正統血脈的大汗,只認可正統黃金家族成員!

蒙古鐵騎並非不善戰了,也並非是弓馬騎射這本能技藝退化了,否則當年燕王朱棣騎兵靖難的時候也不會斥重金僱傭朵顏三衛來做自己的打手了,否則大明軍隊裡面也不會出現包括同安侯火真等人在內的那麼多蒙古勇士了!

他們本質是喪失了一種凝聚在一起的整體性,或者說喪失了民族凝聚力,有時就算聚集起了聯盟,也依舊只是各懷心思為了利益罷了!

就和眼前這帖國大軍一樣,有的千夫長正帶領麾下拼死作戰,而有的千夫長卻是已經開始了潰逃!

而明軍主將,乃是天生將種的張輔張文弼!

他張輔所率領的五千明軍精騎,又全都是甘肅軍精銳中的精銳!

這是一支追隨宋晟南征北戰的鐵血之師,這是一支追隨張輔在荒漠上可以追著北虜打的無敵之師!

千戶之下,每個百戶甚至每個旗官,都知道在戰爭開始之後,應自己該去做什麼事,應該去到戰場的什麼位置!

這是常年廝殺征戰培養出來的絕對默契,基於他們對身旁袍澤的絕對信任!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畏懼死亡!

當然,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視死如歸,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們卻清楚一個道理,戰場上有些時候,確實是需要自己去主動犧牲的,這是為了大局!

什麼大局?

兩國國戰的大局!

這五千兒郎都是清一色的甘肅軍!

他們的家園就在身後,他們的親人也都在身後!

要是不能完成此次作戰任務,為大明王師收集到足夠多的情報,那不但他們此行吃的苦受的罪全都沒有意義,而且等到帖國大軍殺入了甘肅腹地後,他們的家園他們的親人都會面臨絕境!

所以,他們無路可退,他們只能選擇相信張輔!

鑿陣!

穿刺!

繼續絞殺更多的敵軍!

為將軍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

第二次穿鑿之後,是第三次穿鑿!

第三次穿鑿之後,是第四次穿鑿!

第四次穿鑿之後,是第五次穿鑿……

此刻,四路明軍千騎已經殺到了癲狂!

甲冑已經出現了破損,戰刀也砍出了捲刃,但是他們那身沖天的殺氣和滔天的殺意,卻分毫未減!

這番反覆連續穿鑿之後,帖國騎軍已經被分割得千瘡百孔!

終於,帖國勇士這種過長時間的迷茫和混沌之後,在某些懦夫的帶頭之下,還是引發了潰逃。

不是不想戰,也不是不敢戰。

畢竟他們可是帖國勇士,可是曾追隨帖木兒大汗南征北戰的精銳!

但是眼前這種局面,讓人看不到半分希望,這些明軍宛如惡魔一般,正瘋狂地收割著所有人的性命!

一旦沒有希望之後,人就會變得渾渾噩噩,變得沒有主見!

在身邊的人出現潰逃之後,其餘人只能選擇跟上,一起潰逃!

哪怕他們本意,並不想逃跑,做個可恥的懦夫!

但是身體的求生本能,卻是在催促著他們,儘快逃命!

一方在逃命,另一方在搏命,勝利女神自然會眷顧勇敢者!

這一刻,明軍上下包括張輔和李弘壁,全都是在搏命!

李弘壁此刻已經氣喘如牛,但他還是竭力揮砍著手中的戰刀!

此刻他手裡的戰刀刀刃已經宛若鋸齒,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已經有十三個蠻子被他砍殺,還有敵人手裡的三把長刀被他斬斷!

戰功,是核定一個男兒勇武的最好標準!

所以,以後請稱呼我為“十三郎”!

“刀!”

李弘壁嘶啞著嗓子再次喝道,立刻就又有一把刀遞了過來。

這一次,就連張輔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眼睛裡面滿是欣慰和讚賞之色。

這個結義兄弟,沒有給他張輔丟臉!

殺紅了眼睛的李弘壁已經不記得自己換了幾把刀,突然之間眼前空了一下,他還在愣神的時候,身旁突然傳來了張輔的怒喝聲。

“小心箭雨!”

“快!策馬衝過去!”

李弘壁聞言猛然抬頭,只見頭頂上空密密麻麻的箭矢如飛蝗般激射而來!

這是帖國弓箭手兵團發出的怒吼,他們絕不會允許明軍就這樣衝入己方陣型之中,斬殺了己方主將!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們所有人都會被剝奪一應身份榮譽,連同妻兒老小全都被貶為最卑賤的奴隸,這是帖木兒大汗親自制定的殘酷軍令!

連己方主將都死了,你還活著幹什麼?

既然那麼怕死,那就做奴隸去吧!

李弘壁怪叫一聲,隨即瘋狂拍馬。

“臥槽尼瑪地!”

“馬哥救命啊!”

「今日第二更,燃起來了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援啊,今日還有一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