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克里斯娜乾淨利落的處理好壯漢後,施施然回到座位上,楊乾則好似風輕雲淡一般,絲毫沒有意外之色。

在場所有人紛紛驚訝,看楊乾的表情就明白,蠻夷女子肯定能打的過對方,吃定他了。

“卡擦~~~!”

信義君臉色難看的嚇人,兩腮的肌肉高高隆起,筷子直接被雙指按斷。

就在他忍不住怒火的時候,陣陣音樂聲響起,下人們開始奏樂。

從門外走進來一位容色絕美、頎長苗條的女子,垂著燕尾形的髮髻。

她頭戴步搖,身穿素白的羅衣長褂,在陽光灑射下熠熠生輝,步履輕盈,飄然若仙的朝著眾人走來,姿態優雅高貴得有若由天界下凡來的美麗女神。

只聽到清冷的聲音道“諸位有禮。”

眾人紛紛回禮道“穆大家有禮。”

此時楊乾瞪大了眼睛,嘴巴張的大大的,他做夢也想不到居然會在這地方跟穆清相見。

“諸位請坐。”

大家坐好後,楊乾拿著酒觴,連飲幾觴酒,壓壓驚。

當看到楊乾的時候,她腳步明顯一搓,頓了下,然後立馬來到主位上坐下。

穆清臉色如常,如有細心之人就會發現,她那雙柔荑比平日裡白上不少,隱隱還能看見上面的青筋。

穆清掃視一圈後,當看向一個坐在中間的年輕人的時候,不由出聲道。

“景同先生也賞臉前來,我剛拜讀先生大作,先生提到以法,術,勢相結合的治國之論,極有新意,正好切合今日我們如何治國的論題。”

景同拱手笑道“穆大家過譽了。”

這時李留插嘴道“以韓公子的見識,應該可以在母國備受重用才是,為何公子在貴國卻鬱郁不得志?”

說話除了一針見血外,還多了一絲挑釁的味道。

韓景同一臉錯愕,顯然沒想到有人會這麼問,一絲絲火藥味在現場蔓延開來。

在他身邊是他的至交好友,李泗。

只見李泗身高八尺有半,狼目鷹鼻,顴骨高聳,天方地圓,雖不及韓景同的俊雅風流,但也算是一副英氣逼人的好相貌。

李泗拱手道“李留公子身為廖國重臣,當然不會明白何為懷才不遇。”

李留不屑道“韓公子是著書立說之士,與這位...嘿嘿,你叫什麼?跟你的懷才不遇不可相提並論。”

沒想到還沒論政兩人就開始對掐起來,顯然不是因為政見不同,已經上升到人身攻擊了。

看著他們,楊乾抿了抿嘴,一個是廖國重臣,另外兩個看裝扮幾乎可以肯定,只是寒門而已。

拉攏別國重臣可是蠻難的,拉兩個沒錢的窮光蛋應該不難,加上穆清剛剛也誇他了,應該有點墨水。

想到此時,楊乾對著李留說道“你這樣說,就不對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認為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人。”

“可能就是人才,甚至是治國大才,可惜卻少有慧眼識珠的人,這年頭,瞎子倒是挺多的。”

“很多在別國鬱郁不得志的人才,到了夏國之後,已經位列九卿之列,足以證明,不是人才的錯,而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眼無珠之輩較多。”

德陽君讚道“說的好。”

李留哼哼兩聲,腦袋撇開一邊,顯然心中不適,擺明是說自己眼睛瞎嘛。

談天衍摸著鬍鬚笑呵呵道“無論如何,人才流轉的時候,也會碰到合適的慧眼識珠之人。”

“但始終逃不過金木水火土,五德之運勢支配,只有深明五德相生相剋之道理,方能把握天道輪轉。”

楊乾抽了抽嘴角,他此刻嚴重懷疑,談天衍的五德學說是用來算命的,這也能扯的上關係?

當看向眾人的時候,楊乾驚恐發現,身邊的所有人居然都露出一臉佩服的表情。

“你們腦子沒病吧,這完全就是不明覺厲啊。”

信義君皺眉道“談祭酒之說虛無縹緲,未免太玄了。”

李留的狗腿趙瑞說道“可能是我們悟性有限,未能窺破天道,預知治國之策,如果能得窺天機,就不需要浪費時間去胡亂揣測了。”

“子曰:未知人事,安知天命。”韓景同說道。

李泗說道“如今百家爭鳴,治國之道,無非在於法治,德治,以及無為而治之爭。”

“無為而治即天下大亂,所以不為當政者採納。”德陽君也發表自己的政論,率先否決掉無為而治。

眾人紛紛點頭,這幾乎已經是常識,如果學子與學子只見論政撤無為而治,倒還說的過去。

但凡有名士,重臣在的論政,誰要說無為而治的好處,肯定會被噴死,哪怕不開噴,別人也會在暗地裡笑話。

韓景同點點頭,說道“人性本惡,德治不過是個理想,根本行不通。”

楊乾雙手交叉託著腦袋,這些人還真行,韓景同倒確實有一些墨水,李泗也不錯,至少能對李留反駁幾句,也從中能看到一些學識。

只是這些人終歸生活在這個年代,格局受到時代的侷限,自己則不一樣,上帝視角,看他們就跟看土著一樣。

“該死的。”

楊乾搖了搖頭,老臉有點紅,內心居然湧現出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看到楊乾,時而搖頭,時而唉聲嘆氣,穆清不由掩嘴輕笑,剎那間眾人紛紛驚歎。

穆大家當美麗不可方物,平日裡清冷淡雅,沒想到一笑之下,居然傾國傾城。

“楊公子,不知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楊乾愣了一下,看了看眾人,只見所有人都用一種別樣的眼光看著他。

信義君嗤笑道“別看有些人牙尖嘴利,估計只會庖廚之事,論政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會的。”

楊乾回了回神,笑道“信義君說的好,論政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會的事情。”

“治大國若烹小鮮,就好像烹煎小魚兒,油、鹽、醬、醋等調料放得要恰到好處,不能多不能少,火候亦然。”

“其實很簡單,既然景同先生的著作中提到法,術,勢三者,那為何,法治,德治,以及無為而治不能一起實行,相互彌補。”

“何解?”穆清雙目閃光,在她眼中已經沒有了別人的身影,整個大堂只有楊乾一人,自己的注意力不自覺就被他那認真的側臉吸引住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法家曰: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但我不敢苟同,可以普法,告訴君王,士大夫,黔首們,哪些可做,哪些是做不得,而且法家素來嚴苛。”

“那麼可以在法家的框架上增加一條道德,所謂德治,用整個國家的氛圍養成美好品德,讓很多品行不好之徒,相形見愧。”

“還有就是無為而治,其實說到無為而治,我認為不足的地方可以彌補,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可以讓有些階層,行業自由發展,由當地官府牽頭,做一個正確的引導。”

“上至君王,下至士大夫,皆是一群酒囊飯袋,上樑不正下樑歪,政論再好,不去做,也不過空談罷了。”

眾人驚訝的看著楊乾,雖然他說的話不一定認可,但不得不說,確實是在可行範圍之內,可惜無論是法治,德治再得不到當權者支援以及長時間的渲染下,很難進行。

“好膽。”

“楊乾,你過了。”

“是啊,怎麼能妄議君王。”

窮士子們還算好,那些士大夫們直接跳了起來,對著楊乾就是一頓罵。

穆清對於楊乾提出的論點非常感興趣,漸漸來了興致。

“楊公子分析的確實有道理,德治需要當政者全力推廣,很可能數十年都未見奇效,無為而治則確實可以修改,進行引導,但還是繞不開執政者。”

“如果開始普法,讓一個國家在短時間內全靠法治來維持,楊公子如何能保證,掌權者不會用刑法來欺壓黔首呢?”

“儒家有所謂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此乃為君之道,如果上好刑,則.民變好鬥,豈非不妙?”

穆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楊乾也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話正好印證上樑是什麼樣,下樑就是什麼樣。

接過克里斯娜倒好的酒,楊乾一飲而盡,沉思半響道“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法治不完全。”

“比如說殺人,那按照夏律來說肯定是斬首,一命抵一命,但在這條夏律內可以新增註解。”

“為何殺人,主觀意願如何,被抓的時候有沒有反抗之類的,都可以新增進去,讓法治變的更加飽滿,適合所有人。”

“因為惡念殺人,斬首之,但如何因為救人而殺人,該當如何?難道不應該嘉獎嗎?”

楊乾再次喝下一觴酒,解釋道“而且你的論點沒有說完,儒家說的是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則至矣,焉用稼。”

當眾人仔細聽講的時候,楊乾“啪”的一放酒觴。

語氣輕快道“我認為這句話,前面三句半對,最後一句是放屁,聖人之言,錯了。”

..........

全場沉默無聲。

幾秒鐘後,幾個士大夫直接跳了起來,指著楊乾破口大罵。

“這可是儒家聖人所言,你居然如此汙衊。”

“朽木不可雕,你這樣的還能算學子?庖廚都比你懂的多。”

“哈哈哈哈,如此狂妄之徒,就應該被叉出去,亂棍打一頓才能解心頭之恨吶。”

(本章完)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