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著兩日,燕明蕎晚上都是在壽安堂吃的,祖父這兩天總是出門會友,所以只有她、二姐姐,還有沈元景陪著,

與家宴上吃飯不同,寧氏喜歡熱鬧,吃飯時會拉著晚輩們說話,不過和燕明蕎姐妹倆說的多,和沈元景說的少。

燕明蕎覺著,沈元景是個不怎麼愛說話,性子有些悶的人,不過相處了兩日,他性子隨和,怎樣都行,挺好相處。

燕明蕎等了燕明玉一會兒,兩人一道去了壽安堂,沈元景一如往常,快吃飯的時候才到。

寧氏不由多問了句,“路上可冷?”

燕明蕎頭一次聽沈元景說這麼多話,他道:“離得近,不覺得冷,只是功課跟不上,所以在屋子裡多學會兒,故而遲了。”

若是燕明燁,寧氏指定說他不用功,但面對沈元景,寧氏眉頭微皺,卻未說責怪的話,“以身子為重,書慢慢看就是了,可別廢寢忘食的,傷了身子。”

沈元景低著頭,“祖母說的是。”

寧氏看他的樣子好生心疼,忙讓丫鬟傳飯,只不過這次並非壽安堂小廚房做的,而是玉明軒的廚娘下午過來做的。

美其名曰獻孝心,讓寧氏嚐嚐新菜,實際上則是燕明玉吃壽安堂的菜太清淡,而且每日試菜,總能試出來不少好吃的。燕國公府的飯食不錯,可再好吃的菜餚總吃都會膩味,來點新鮮花樣也不錯。

比起討燕國公歡心,燕明玉更願意討寧氏歡心。

很快,就有兩個丫鬟端著托盤進來,並非一人端一個,而是抬著一個帶炭爐的大鐵鍋,鍋擺上桌面,就佔了大半。

燕明蕎吃過這個,叫鐵鍋燉。

不同於一道菜一道菜那樣精緻,這是一個大鍋,把各種食材燉在一塊。

肉和菜混在一起,最後肉燉的酥爛,菜因為吸了肉湯變得黏黏稠稠的,尤其往裡面加粉條和土豆塊的時候更好吃,上回吃這道菜,燕明蕎吃了兩碗飯。

菜是這些,飯則是壽安堂獨有的摻著糯米的飯,糯米飯更香些,燕明蕎覺得自己能吃兩碗半。

燕明玉輕輕咳了一聲,燕明蕎收到姐姐的暗示,立即道:“祖母,這個菜叫鐵鍋燉,把許多菜一起烹製,寓意著福祿滿滿閤家團圓。這是二姐姐想出來的,試菜的時候嘗過,融各家之長,又不失本味,每一樣都很好吃!”

只一道菜寧氏難免覺得花樣少些,可聽燕明蕎一說,的確像是團圓菜,畢竟所有食材都在一塊了。

孫女的心意,不管好不好吃,都得收下,“快吃飯吧,嚐嚐團圓菜。”

今日壽安堂送了塊牛肉,還有牛肋排,廚娘給切成小塊,合著五花肉、土豆塊、白菜心、粉條、凍豆腐一塊兒燉的。

燉的時間長些,五花肉中間的層已經燉的晶瑩剔透了,而混著油脂肉湯燉出來的牛肉,早已燉的酥軟,連著薄透的筋膜,鹹香四溢。

鐵鍋燉單論口味比不上費心烹製的菜餚,但是幾個人坐一塊兒,也能體會到鐵鍋燉的好處來。

這麼冷的天,吃熱乎乎的燉菜,很是暖和。

米飯蓋上肉和菜,把米飯和肉一起吃,是最好吃不過的。

本來冬日就冷,而且這般吃飯,倒也不用讓丫鬟去夾夠不到的菜。屋裡熱氣騰騰,沈元景看著祖孫三人不由多看了一會兒。

燕明蕎的確吃的很香,眼睛彎彎的,筷子用的很好,不會把米粒弄桌上,更不會弄到嘴邊。

燕明玉偶爾會給燕明蕎夾肉,而寧氏臉上一直帶著笑,大約是很享受這種天倫之樂。

沈元景移開目光,低下頭吃飯。

飯桌上,寧氏還寬慰沈元景,“身子最重要,你多吃些,別太操勞了。”

沈元景點了點頭。

寧氏這頓用了不少,她年紀大,喜歡酥軟的食物,晚飯正對她的胃口,鹹淡也適中,再加上是兩個孫女的一片孝心,心情很是舒爽。

還有一部分原因,便是沈元景功課不好,反倒讓她鬆了口氣,這孩子就這麼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就很好了。

吃過飯,燕明蕎和燕明玉告退,寧氏讓丫鬟取了四匹新料子,兩人一人一匹,“天冷,你們多做幾件衣裳。”

燕明蕎明白,這是獎賞。

姐妹倆從壽安堂出去,約定好明日巳時二刻去看鋪子,府裡的姑娘都放假,燕明蕎想著三姐姐也管鋪子,估計明日也出門。

鋪子是上個月接的,按理說這個月就有盈利,但是雜貨鋪改了,上月盈利都搭了進去,自然沒銀子拿。

但燕明月卻不一樣,她不懂理賬,更不懂做生意,所以不敢大刀闊斧地改動,過來就盯著賬本看半天,到時間拿銀子就行了,值得高興的是,上月是有銀子拿的。

總共是三十六兩二錢。

和上上個月的盈利差不多。

燕明月給燕明茹十兩銀子,剩下的自己留著,畢竟鋪子是她小娘求來的,燕明茹也沒幫上什麼忙。

燕明茹對著十兩銀子也是極其滿意的,有句話說得好,有總比沒有強。

其實時常看賬本也能看出點門道來,這月過了八日,燕明月看利潤已經有將近十兩銀子了,但算下來比上個月少了些。

她問掌櫃,掌櫃笑著解釋道:“三姑娘,這利潤有起有伏也是常事,這才過了一旬,等到後半個月會好起來的,再有,馬上就進臘月了,這老百姓置辦年貨,肯定有不少利潤的。”

以燕明月的半吊子水平,自然看不出賬本哪兒有不對來,但如果仔細些,翻翻進貨的賬本,就能察覺出來。

從前沈氏管賬,掌櫃的不敢貪太多銀子,每月幾百文的小錢。

上個月他多貪了一兩銀子,燕明月就沒看出來,這個月上旬一兩銀子,看出來少了卻沒看出少在哪裡。

燕明月倒是信了這個說法,“那我月中再來看看。”

掌櫃的自然沒意見,況且,他會做假賬,燕明月絕對看不出來。

而另一頭,燕明蕎跟著燕明玉看了看新鋪子。

有十日了,鋪子從前的裝潢拆了不少,牆是重新刷的,也吊了頂,整個大堂看起來寬敞明亮。

從前是雜貨鋪,改行做生意什麼都得是新的,桌椅板凳,爐子鐵架,最主要的是廚房和庫房。

雜貨鋪不做了,後院的庫房裡還囤著不少貨,燕明蕎出了個主意,把能用到的吃食調料香料比如糖油八角花椒桂皮……留下,剩下的低價賣給貨郎,省著囤貨壞了。

還能回些本錢。

到了鋪子後燕明玉去廚房轉了轉,而燕明蕎照例看賬本,賬本她看了許多遍,已經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到如今自己看不需要問掌櫃了。

燕明蕎翻了兩遍,把掌櫃的叫來,“我記著庫房裡還有三十二袋碎布頭,怎麼就剩二十二袋了。”

掌櫃的忙翻了翻,果然如此,進貨五十袋,賣出十八袋,現在只剩二十二袋。

掌櫃的道:“五姑娘,我這頭先去看看,興許是漏記了。”

不管是不是漏記,也別管碎布頭值不值錢,都得給補上。

燕明蕎點了點頭,又翻起了賬本。

等到吃中飯的時候,姐妹倆出去買吃的,燕明蕎想吃小籠包和肉燒餅,這兩樣許久不吃就想吃,配著攤位的油辣子,吃起來可香了。

賣小籠包的在城南,賣燒餅的隔著兩條街,燕明蕎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兩人先買了小籠包,未免吃太多吃不了別的,只買了一份,一人分了五個。

價錢也不貴,十文錢一籠。

五個小籠包進肚子,姐妹倆往賣燒餅的攤位走,這家賣燒餅的是盛京城最好吃的一家,燒餅皮酥得掉渣,內餡兒是辣椒豬肉,豬肉還不是鮮豬肉,是醃過的。

以至於內餡兒特別有嚼勁。

燒餅剛出爐的最好吃,兩姐妹在攤位前等了一會兒,燕明蕎忍不住往旁邊瞅了瞅,拐角家有個書坊,一會兒可以去買些書。

書坊門前人不少,一人低著頭進去了。

燕明蕎:“二姐姐,你看見那邊了嗎?”

燕明玉光看燒餅了,況且書坊這種地方她向來都是選擇性忽視的,順著燕明蕎的目光,她什麼都沒看到,“那邊,怎麼了?”

燕明蕎:“……沒事兒。”

她好像看見沈元景了。

第19章親暱

◎孟小娘道:“年紀輕,又有夫人護著,她什麼事兒不敢做。”◎

就是沈元景。

燕明蕎腦袋好使,還沒認錯過人,只是他為何要去書坊呢,燕明蕎記著沈元景說過跟不上,每日下課都勤奮用功,難不成去書坊用功了。可若真學不會,應該先學傅先生教的,而非來書坊看書。

燕明蕎看了兩眼,把視線挪開,在正院待著,她學會了很多道理。

比如不該管的事別管,不該問的話別問。就算去書院,那也是沈元景自己的事,他是國公府的客人,自然是想去哪裡去哪裡。

她就別多管閒事了。

很快燒餅就好了,兩人總共要了六塊,一人吃兩塊,剩下的帶回國公府給母親和祖母吃。

總之安排的正正好。

在街上填飽肚子,燕明蕎和姐姐回鋪子,把剩下的賬本看完,又盯了會兒工人幹活。

臨走的時候,燕明蕎想了想,道:“二姐姐,要不要庫房剩的花生瓜子給工人們分分,這樣他們幹活也麻利點。”

那丟了的幾袋碎布頭,她有好好想過,許是忘記了,也許是鋪子裡夥計們偷拿的。

倒也不值什麼錢,往下查掌櫃的難免覺得東家太計較,撈油水這事兒,大約每間鋪子都有這麼幹的。

與其讓他們自己拿,不如主動給,就像她得到母親嘉獎會更用功一樣,都是一個道理。

不能被下頭的人牽著鼻子走,還要讓下面的人知道,誰才是管事的。

燕明玉低頭看著燕明蕎,不得不感嘆,人和人是有差別的,就算是穿越過來,多活了二十幾年,有些方面比不過就是比不過。

她從前上班九九六,悶頭寫程式碼,根本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需要處理。

而燕明蕎則更通透。

鋪子裡的瓜子花生還有不少,本來是初秋囤的年貨,打算過年賣的,現在做人情正好。

總之比那幾袋碎布頭值錢,做工的家裡都不是有錢的,瓜子花生帶回去,一家人都高興,算是收買人心的小東西。

燕明蕎覺得,今日的賬若是母親查,肯定比她做的更好。

燕明玉來這兒這麼多天,有事吩咐下人,流露做事穩妥,又有嫡女這個身份壓著,自己放心地做米蟲。

但有句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用現代的話來說,適當的獎金可以增加員工的凝聚力。

燕明玉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庫房裡的瓜子花生倒也不用全拿出來,一人兩大捧,每個人臉上都樂滋滋的,尤其是工頭,笑著和燕明蕎兩人道謝。

燕明玉道:“大家吃得高興就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