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備倒是沒有想那麼多。

他現在所思考的是,與袁紹交好、投入袁紹陣營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會給袁紹帶去什麼。

準確的說,操作的好,這一波是雙贏的。

袁紹需要自己背後的古文學派的能量與巨大的人氣,而自己需要的是袁氏家族所擁有的政治能量的保駕護航。

雖然自己可能得到的也只是袁氏家族的一點點邊角料,但是這是東漢帝國皇族之下第一家族的邊角料,對於現在的劉備來說,袁氏家族的邊角料也足夠他白日飛昇了。

更何況現在只是邊角料,但是在未來天下大亂以後,隨著袁紹和袁術一系列騷操作,袁氏本家會被他們坑死,到時候,袁氏家族的政治能量一分為二,分別歸屬了袁紹和袁術。

那可就不是邊角料了,那是能夠影響天下走勢的巨大能量。

既然決定在東漢帝國的上流社會混下去,就必須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

現代商人有一種名為借殼上市的騷操作,頗有幾分空手套白狼的風采。

劉備意識到自己出身太差,沒有足夠的政治底蘊,單靠自己繼續在古文經學學派的積累,繼續走正常道路混下去,至少要到盧植的歲數才能成為大佬。

那都多大歲數了?

而且亂世一旦開啟,軍閥混戰一旦開啟,今古文之爭也就要在形式上走向終結,玩不下去了。

大家都拿刀互相砍人了,誰還和你辯經?

巧舌如簧抵不過一把環首刀,批判的武器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大家都互相打出狗腦子來了,政治和軍事才是最重要的,學術和藝術都要往後靠靠,不管用了。

也就是現在還處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時間段,文學和藝術還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名望,經學還能起到一點作用,但是這個視窗期已經十分短暫了。

如果劉宏不出意外,那麼最遲不過初平元年,也就是九年之後,劉宏完蛋、董卓入京之後,亂世開啟,一切都要重新洗牌。

所以,留給自己的時間最多隻有九年。

九年之內如果不能有個結果,自己在古文學派裡上竄下跳追求名聲的最大意義也就失去了。

所以劉備必須要加速,必須要在亂世來臨之前搞定這一切。

盧植的能量不足,他目前所能夠得著的地方,也就袁紹有這個能量,能夠給劉備反手一個超級加速的機會。

要說在原本的歷史中,袁紹和袁術覆亡之後冒頭的曹操和孫策都是操作借殼上市的好手,尤其是孫策,小霸王真不愧是小霸王,政治嗅覺那是相當的靈敏。

儘管他們未必是主動借殼上市的,但是走到那一步,伴隨著袁紹和袁術相繼作死的行為,他們想不上市都很難。

歷史的洪流把他們推到了臺前,而如果在一個正常的時間段,曹操和孫策等人也是一輩子都無法出頭的型別。

但是到那個時候,劉備的年齡也不小了。

眼下的情況就是,兩條路擺在他的面前,而且都能走,彼此並不是平行線。

一條是隨波逐流,等待亂世開啟再群雄爭霸,走熟悉的道路,難度會稍微低一點。

另外一條,就是走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在亂世開啟之前搞點什麼事情,說不定會有意外所得。

如果亂世開啟之前未曾設想的道路走不通,亂世道路也是能繼續走下去的,這是先知狀態給劉備帶來的歷史優勢。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嘗試著走一走未曾設想的道路呢?

萬一有意外所得呢?

想通了這個關節之後,劉備就沒有了未來的迷惘,他開始沉下心來規劃未來就年中這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自己現在加入袁紹集團,也算是投資入股,甚至能算是原始股。

就好比曹操這傢伙,靠著曹氏家族在朝堂上的勢力給袁紹的種種行為打掩護,雖然曹操的身份很上不了檯面,但是家族掌握實權,袁紹也不得不依靠曹操在某些時候給他打掩護。

這就算是一種投資行為,袁紹集團實際上已經接受了曹操的投資入股,曹操成了袁紹集團這個創業公司的股東。

而劉備現在加入,也算是投資。

劉備有自己的名望,還有背後仰慕他的古文經學學派計程車子們,有盧植作為後盾,凡此種種聚合而成的偌大名望就是他的投資。

袁紹一旦接受,也就承認了劉備的投資,劉備自此就算是成為袁紹集團股東之一了。

對於未來有了一個相對明確的規劃之後,劉備就放寬了心。

他打算開始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謀劃在袁紹集團中逐漸增強屬於自己的影響力。

想到這裡,劉備倒是想起了後來袁氏家族的勢力分崩離析的情況。

袁紹和袁術起兵討伐董卓使得袁氏本家覆亡之後,袁氏本家擁有的巨大政治力量就分裂為了兩派,分別投靠了袁術和袁紹。

袁紹當時是在河北起兵,袁術則前往汝南地區起兵。

這個分配還是挺有意思的。

汝南是袁氏大本營,袁術作為袁隗和袁基相繼死掉之後袁家的嫡系繼承人,順理成章的繼承了汝南的袁氏本家家業,所以選擇在汝南發起軍事行動,拉起一支軍隊反抗董卓。

而袁紹則跑去了河北,在袁氏故吏韓馥主政的冀州渤海郡起兵,拉起一支軍隊反抗董卓。

乍一看這沒什麼奇怪的,但是深諳袁氏家族門生故吏遍天下之龐大勢力的劉備很清楚這內裡隱藏的規則。

簡單點說,跟隨袁紹的是袁氏政治勢力之中【故吏】的一部分,而跟隨袁術的是袁氏政治勢力當中【門生】的一部分。

袁氏家族從西漢傳承到東漢開始發家,家族先祖從郡守開始做官,因為郡守已經有了【闢】的權力,所以從東漢初期開始,袁氏家族就開始擁有故吏。

隨著袁氏家族代代傳承,家族地位越來越高,最後出現了四世三公的政治盛況,而哪怕一個郡守都能積攢屬於自己的政治力量,就更別說一個三公級高官了。

連續四代人成為三公級高官,每一代人都能選擇提拔無數年輕俊傑進入官場,成為自己的屬官。

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或者外放做縣令、郡守、刺史,或者在中央做官,就成為了袁氏的【故吏】。

袁氏家族四個三公級別的話事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袁氏的【故吏】一代比一代多。

到袁紹袁術的時代,袁氏故吏真的已經遍及整個大漢王朝,在中央,在不同的州郡縣擔任不同的官員。

袁氏之主振臂一揮,只要不造反,這些官員必須群起響應,響應袁氏之主的政治號召——不說是否真的要付諸行動,至少口頭上要響應。

但是這還不是最核心的力量。

故吏集團相較於門生集團,其實和袁氏本家力量還是稍微疏離一些的。

因為故吏集團不一定是得到了袁氏的授業,也可能師承旁人,或者乾脆就是走野路子上來的,對袁氏不是絕對的忠誠,比如董卓這個著名二五仔。

而門生卻是得到了汝南袁氏家族家傳《孟氏易》的傳承,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學術也好,仕途也好,都是袁氏家族一手提拔的,需要有絕對的忠誠。

所謂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門生集團自然是一個家族最為核心的力量,也會得到更多來自於袁氏家族的照顧。

袁紹和袁術的爭端中,門生集團基本選擇了袁術,故吏們則基本選擇了袁紹,代表著袁氏核心的力量還是選擇了袁術。

儘管如此,袁紹手上掌握著的袁氏故吏的力量也足夠他受用無窮。

他能以渤海太守的身份力克冀州刺史韓馥從而得到冀州作為他起家的基業,韓馥身為袁氏故吏的這層關係確實不可忽視。

兩兄弟在亂世之初聯起手來掌握了大漢天下最精華的中原與河北,是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所有人都在心底裡有預期,認為天下終究還是要姓袁。

但是誰能想到,僅僅十餘年後,這個龐然大物一樣的家族就轟然崩塌,消散殆盡。

劉備感慨之餘,卻還是知道這個家族即使到覆亡之前還是擁有極強的政治能量,與之交好,好處絕對大於壞處。

而且袁紹本人還是有不小的魅力的。

懷著如此心態,劉備在袁紹第二次邀請他的時候欣然前往,與袁紹和曹操笑談。

這一回,加入宴席的不僅僅是袁紹和曹操,還多了一個人,名為許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被嫡姐換親之後

被嫡姐換親之後

明春鳶
#日六,中午12點更新,感謝支援正版~ #專欄內預收《被表嫂逼嫁之後》求康康呀 大學生明遙期末考試結束,熬夜打遊戲猝死,穿成了古代安國公府一個庶女。 明遙:……還學什麼習?娛什麼樂?躺著活著不香嗎? 頂著一張芙蓉面,她混吃等死活到十五,嫡母把她許給了孃家侄子溫從陽。 未來夫婿年輕俊俏,遊手好閒,一事無成,和她正是天造地設、一對兒懶蛋。 明遙正準備拾掇拾掇換個地兒躺,突然,嫡姐不要嫡母千挑萬選的新科
歷史 連載 5萬字
古代:我和贅婿兄長互換身份

古代:我和贅婿兄長互換身份

酒白
穿越古代,開局反殺歹毒兄長,憑藉一模一樣的長相取而代之。兄長有兩大遺產。 一,漂亮嫂子方柔,膚白貌美大長腿還是妥妥的富家千金。二,差役的身份,這個時代的差役群體不再是下九流,是擁有獨立的調查權,緝拿權,刑審權,堪稱地表最強權利機構。 這一世,我要痛快,滋潤的活著……。
歷史 連載 103萬字
親,氪金嗎?包寵冠六宮喲

親,氪金嗎?包寵冠六宮喲

大紅笙
三十六章節小修,建議重新閱讀,摸摸頭抱歉。 本文又名《我靠氪金寵冠六宮》、《寵妃的氪金一生》 【親,你還在為遊戲內宮鬥失敗而苦惱嗎?】 【你還在為不得寵被打入冷宮而心灰意冷嗎?】 【現在下載“寵冠六宮—0氪版”,海量福利等你拿,精緻妝容隨心選,海量服裝隨意換,包你成為人生贏家。】 * 【★登入遊戲即贈“美人立繪”*1,“粉黛香嬌”(套裝)*1,抽獎*3次,銀葉子*10,絨雲流絲*100。】 【★在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之仲氏太子

三國之仲氏太子

飛砂風中轉
穿越到三國,沒有系統也就算了,自己親爹還是三國第一腦殘袁術!攤上這麼個爹,袁耀不想認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袁耀本打算猥瑣發育,卻發現老爹袁術為了傳國玉璽和孫策翻了臉!才和劉備打完仗,又要和呂布開戰,加上一直都不對付的曹操和袁紹,這下好了,把三國最大的幾位Boss都得罪光了。 這些袁耀都顧不上,因為他正在路上追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諸葛玄,還有他的侄子諸葛亮!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追到了諸葛亮,親爹袁術又
歷史 連載 89萬字
叫我大善人

叫我大善人

亭臺
社畜穿越美滋滋,暗思當娶幾房妻。 七進院落百畝田,丫鬟僕人要配齊。 買賣血虧褲衩飛,進取反被惡奴欺! 歸家揭蓋無粒米,灶鼠舉家棄我去。 無奈街頭售字畫,巡捕追打又太急。 否極泰來顯神機,無限複製好東西。 從此一飛沖天起,昨日窮困今朝濟。 州府器重多相邀,草莽敬佩稱兄弟。 白日放粥好施公,月夜綁人送礦地。 人人皆誇大善人,哪個喊我凌扒皮?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