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弘壁捱揍了。

狗皇帝又將他給暴打了一頓。

是以當皇帝陛下走後,只剩下了鼻青臉腫的李弘壁。

胡儼進門一看,立刻就將他扶了起來。

“弘壁,你這是幹啥了啊?”

李弘壁滿腔悲憤地怒喝道:“祭酒大人,你要為我做主啊!”

“皇帝陛下想把我調走,不讓我繼續留在國子監輔佐你啊!”

此話一出,胡儼頓時勃然大怒。

什麼意思?

皇帝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見不到國子監好是不是啊?

這才剛剛好轉了些,就來挖牆腳了?

胡儼臉色鐵青地喝道:“弘壁你放心,老夫這就追過去面聖,你哪兒都不能去!”

“對!俺哪兒都不去,就在這國子監待著,死都不去東宮!”

啥,東宮?

胡儼聞言一愣,腳步為之一頓,扭頭看向李弘壁。

“你說什麼?”

“陛下這是要提拔你進東宮?”

“對啊!”李弘壁滿臉委屈地開口道:“讓我去做什麼東宮伴讀,不去還要打人……”

胡儼:“???”

東宮伴讀?

太子爺的潛邸心腹?

特麼地讓你去你還不樂意了嗷!

胡儼臉頓時就黑了下來,這次是被李弘壁給氣的。

“弘壁啊,聽老夫一句勸,你還是去吧!”

“你小子可是個妖孽奇才,陛下早就盯著你呢!”

“老夫也知道,國子監留不住你,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快!”

老鹹魚嘆了口氣,語氣很是蕭索。

李弘壁要是走了,國子監還能不能維持住眼下局勢,那還真是不好說。

但是,那可是東宮伴讀啊,太子爺的絕對心腹,日後的朝堂重臣!

所以這是一條青雲直上之路,胡儼自然不可能勸阻人家,那就是恩將仇報了。

“不是啊祭酒大人,我是真不想去!”

“胡鬧!”胡儼罕見地對李弘壁動怒,“陛下都開口了,豈有你拒絕的道理?”

“弘壁,你小子平日裡那股聰明勁兒呢?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容易犯糊塗呢?”

“這做臣子的,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陛下讓你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哪怕是陛下要你死,你也要立刻死給他看,否則就會累及家人族人!”

“你不要忘了,明初那儒士夏伯啟叔侄,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話一出,李弘壁先是一愣,隨即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明初儒士夏伯啟叔侄,也算是地方上有名的儒生了,結果大明王朝鼎定天下後,卻不願入朝為官,反而是自己剁掉左手大指,以此表明不願出仕明朝的決心。

然後就是,太祖朱元璋聞訊後勃然大怒,命將夏伯啟拿赴京師,並親自審理了此案。

重八同志也很有意思,跟這夏伯啟講了講王朝更替的道理,希望這廝能夠回心轉意。

可是夏伯啟不但嘴硬,而且骨頭也很硬,就是看不起草莽出身的老朱家,更看不起暴虐無道的太祖朱元璋。

於是乎朱元璋暴怒之下,直接下令將這夏伯啟叔侄梟首示眾,並且籍沒其家,“以絕狂夫愚夫仿效之風”。

明初文人多不仕,除了這夏伯啟叔侄外,還有蘇州人姚叔閏、王諤也因拒絕作官被處死,全家籍沒。

實際上,這些文人之所以不願入大明做官,無非就是那麼幾個原因。

第一種寧肯被朱元璋殺掉也不為官的是“不忘故國”元朝遺老遺少。“忠君”與“恪守君臣大義”,是儒家一直提倡的。這些人正是抱著“忠臣不事二主”的心態拒絕朱元璋的徵召。

第二種就是那些參與編修《元史》的大儒為代表的文人。

他們只是負責編修《元史》,等同是變相臣服於太祖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並不能算是真個就出仕了。

《元史》編完了,人家就會離京回鄉,繼續過日子去了。

既然有“不才明主棄”的一心想當官的,自然就有想“悠悠望南山”的隱逸之人。

元朝文人入仕,阻礙重重,所以很多文人乾脆就隱逸于山林鄉間,治學著書,講學授課。

而元末戰火紛飛,他們更是無心入仕,於民間養望成了當時的一種風氣。

這些大儒名士更是如此,而且大儒名士多為士紳階層,吃穿住用行都不愁,又是大多年邁,所以自是不願去那官場中蹚渾水。

更何況,明初朱元璋的官可不好當,動不動就可能會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第三種,就是應召入朝的,卻很快就辭官不做了。

比如曾被稱為“吳中四傑”之一的高啟,在應召入京都修《元史》時,還很興奮地賦詩抒發抱負,“幸逢昌期勿自棄,願更努力修嘉名。”

這位赫赫有名的江南才子,因曾作了一篇《郡治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直接被連坐腰斬。

和他差不多同時間入京的,王彝、高遜、張簡、杜寅、陳基、謝徽、張孟兼、胡翰、陶凱、朱右等人,雖然在《元史》修成之後,被委以官職,但都因為忍受不了官場嚴苛環境棄官而去。

所以明初文人多不仕,並非沒有原因。

但是老朱家的態度,一直都很鮮明。

在洪武朝的法典《大誥》中,有一條太祖朱元璋頒佈的法令,名字就很直接,“寰中士夫不為君用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也就是說,天大地大的,都是朕家的,沒你們容身之地,不肯為朕所用,那就殺人抄家。

胡儼之所以提及那夏伯啟,就是在警告李弘壁,不要挑戰這些老朱家皇帝的底線,不然砍你腦袋抄你家!

李弘壁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大明王朝的官兒,真是不好做啊!

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國公府,卻見亦失哈正在那兒等著。

“恭喜世子爺!賀喜世子爺!這是又高升了啊!”

李弘壁沒好氣地瞟了他一眼,隨即一把奪過了聖旨。

“趕緊滾蛋!”

“娘希匹地,成天噁心人!”

亦失哈聞言一愣,隨即委屈巴巴地走了。

李景隆見此情形,同樣滿臉茫然。

“不是兒吶,咋升官了,你還這麼氣啊!”

“你知道個屁!”李弘壁咆哮道:“狗皇帝讓我去東宮!”

“以後我們老李家,就不得不捲入奪嫡爭鬥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李景隆:“!!!”

「今日三更結束,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援,另外新春佳節到了,兄弟們新年快樂嗷,吉祥如意,闔家幸福!」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