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老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迷迷糊糊的接了聖旨,鄭雄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老朱到底是什麼意思。

再說隨侍也沒有大不了的,又不是殺人,老朱再怎麼殘暴,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你噶了。

暗暗告誡自己,到時候絕對要謹言慎行,當個鴕鳥把頭埋起來,這樣就注意不到自己了。

時間一晃即逝,三月初一一大早,睜開沉重的雙眼,洗漱完畢,帶上自己的身份證明就往皇宮走去,一回生二回熟。

過年給老朱拜了年,這路徑怎麼走倒也沒忘,來到午門外打卡,不是大朝會,所以來的人並不多,架不住質量高。

一、總提調

總提調官,是負責殿試總體指揮排程的官員。

總提調官的員額,朝廷設定為二員。

這二位總提調官,由中書省的二位官員擔任。

二、讀卷官

讀卷官,為科舉考試中的殿試閱卷官員之稱,由皇帝欽點大臣充任,此職始於宋代,明、清兩代沿置。

讀卷官的員額,朝廷設定為四員。

這四位讀卷官,分別由以下四位官員擔任。

祭酒一人

祭酒,此當是國子祭酒,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正四品。

博士一人

博士,此當為國子博士,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給事中一人

明朝設定給事中,執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稽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再者,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時充任考試官,會試時充任同考官,殿試時充任受卷官(前後或有差異);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任正、副使;還可受理冤訟等。雖品卑而權重。初定為正五品,後數次改更品秩,最低至正九品。

修撰一人

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的官臣。宋代實錄院有修撰官,掌修實錄。遼代國史院與元、明、清三代翰林院皆有修撰官,從六品。

三、監試官

監試官,為科舉考試時擔負監督之責的官員。

監試官的員額,朝廷設定為二員。

這二位監試官,由二位御史擔任。

明清時,設立督察院,事實上就是都察院。都察院,為官署名,是明、清兩代最高的監察、彈劾及諫議機關。明太祖洪武時期,改御史臺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為正二品;下設副都御史,為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為正四品。又依十三道,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四、掌卷、受卷、彌封官

掌卷官:負責試卷管理的官員。

受卷官:負責收取考生試卷的官員。

彌封官:負責試卷彌封的官員。

掌卷官、受卷官、彌封官的員額,朝廷各設定一員。

這三位官員,分別由一位主事擔任。

明代於各部司官中設定主事,官階從七品升為從六品,是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級。

五、對讀官

對讀官,科舉考試中,負責將謄錄後的硃卷與原來的墨卷進行校對的官員。

對讀官的員額,朝廷設定為二員。

這二位對讀官各司丞、編修各一人擔任。

司丞,明時為正六品或從六品,所職各異。

編修,明、清兩代屬翰林院,編修正七品,職位次於修撰,與修撰、檢討同稱為史官。明、清時期,翰林院編修以一甲二、三名進士及庶吉士留館者擔任,無實職。

六、搜檢懷挾、監門巡綽

搜檢懷挾,負責科舉考試時進出科場的搜身、應試中的挾帶行為等。

監門巡綽,負責科舉考試時考場門戶的看管、考場巡邏等。

七、禮部提調官

禮部提調官,禮部為殿試的主辦部門,故特設對禮部進行指揮排程的官員。

禮部提調官的員額,朝廷設定為二員。

禮部提調官,由尚書二人擔任。

跟上次來這裡一樣,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大房間裡,中書省的兩位,李善長,胡惟庸。御史中丞劉伯溫,被貶至翰林編修的宋濂。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劉基、宋濂、章溢、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

現階段以御史中丞劉基為首的浙派是朱元璋打擊淮西勳貴的主力。

分成兩個圈子,涇渭分明,有些水火不容。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一群大佬沒一個低於七品的,啥也不敢說,啥也不敢問。

好在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不長,老朱還是很勤快的,得了通知,一行人趕往保和殿。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一眾官員先到的保和殿,老朱開了個臨時會議,確認眾人的職責。

這個時候參加考試的已經點好了名,排好了座位,就散卷、贊拜、行禮,正式考試了。

只考策試,就完全看臨場發揮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兩個小時,不光要做好答案,還要從新抄一遍,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鄭雄坐在堂前就很無聊,茶水點心不缺,不敢喝,尿急不好解決,點心倒是吃了幾塊,填填肚子。

其他人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不認識鄭雄自然也不會帶他玩。

倒是有兩個熱心的跟鄭雄聊了幾句,有人聊天,也隨口應付了幾句,不想深交,在場大多都是淮西籍的官員,可都是老朱打擊的物件,自己攪和進去可沒好處。

好不容易捱到考生考完,又是緊張的閱卷,沒有鄭雄的事,光做著也難受的很,從中午又坐到下午,也就吃飯的時候活動了一下,其他時間也不敢亂動,御前失儀又是一項罪名,一天下來比做火車還累,腰痠背痛。

第二天,經過休息的鄭雄元氣滿滿。

名次也排好了,第一名自然是來自山西的郭翀,跟歷史一樣,長得醜了點,老朱考慮第一名狀元的曝光率高,所以只排了個第二。

大帥哥來自江西的吳伯宗雖然只排了二十四名,還是被老朱一眼就相中了,欽定了第一。

這次考試也是為了選官,老朱也不拖沓,直接冊封,吳伯宗直接封了禮部員外郎,從五品,可謂一步登天,起步就比一般人高一大截。

鄭雄舉人出身,剛開始也就是個九品芝麻官,因功才升了八品。

郭翀也不差,吏部考功司主事,正六品的官員,相比權利來說,比吳伯宗要好,也算是老朱的補償。

在場的進士都是八品起步,外放最小都是縣令。

眼看都要到了尾聲,鄭雄還是迷糊,叫自己來幹嘛,打醬油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