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老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為了消耗活字,鄭雄弄了個印刷廠,特地跑了兩筆業務以後,鄭雄就消停了,體系內的錢不好掙,兩筆賠錢的買賣徹底打擊到了鄭雄,沒了激情。

應天府刊印的書籍對惠民藥局一點用沒有,自己手底下的醫師也就有點文化,對一些醫術有過鑽研,或者就是一代代的傳下來的。有點知識底子,但是不多,應天府的書籍對於藥局沒有太大價值,算是徹底賠本。

太醫院的醫書典籍雖然沒有孤本珍藏,但是量多,流傳比較廣泛,普適性強,可以多刊印幾本,在藥局內部傳閱,增加惠民藥局的底蘊,不然這些二把刀實在有點拿不出手。

又忙活了兩天,開始正式刊印書籍,所有的材料齊全,加上活字印刷的優勢,除了剛開始的排版印刷校對有些生疏,之後就走上了快車道,有條不紊,已經不用鄭雄操心了。

玻璃的進展在穩步提升,現在還是實驗配比為主,期刊還是三個月一期為好,實在是趕路太費時間,三個月也就夠遠的地方一來一回。

恢復了鹹魚生活的鄭雄,只能枯燥的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

好像翹班到現在好幾天了吧,老朱一點反應沒有,這一屆的情報不行啊,或許還得去搞點事。

沒等到鄭雄作死,正六品的官服,印信,送來了,並附帶了一個訊息,宮裡已經錄入了鄭雄的資訊,明天可以去早朝了。

晴天霹靂,早朝的問題,鄭雄從來沒有想過。

明初,一切政事皆理於公朝,為“不廢務”,即便惡劣天氣,也很少免朝。洪武三年(1370年),“敕百官自今入朝遇雨雪,皆許服雨衣”。就連“各廟忌辰”,也照常朝參,只是改服淺淡色衣服,不鳴鐘鼓。如遇大喪,皇帝則“視事於西角門”。

舉行重大禮儀活動時,早朝例免奏事,事畢官員仍得趕回來朝參。

老朱還規定了,一切在京官員俱可參加朝會。

元代的御前會議,“得奏事者”只有中書省、御史臺、宣政院、樞密院等“二三大臣”以及怯薛近侍“數人而已”。

無疑,這樣的“朝會”很不利於擴大皇帝的資訊來源,而朱元璋對元主失鹿的一個最重要經驗總結,就是權臣矇蔽、威柄下移,他自然將其視作弊政而予以徹底改造。應該說,明代朝會制度設計的初衷,是直接受到元代朝會接見面過窄的反面啟示的。

不過這些原先都和鄭雄沒有多大關係,老朱的朝會主要就是限制中書省,御史臺,擴大自己的資訊接受面。

還沒有到胡惟庸倒臺之後強行規定,還有普通人的代表參加的地步。

原先八九品的小官職也就是在應天府,天子腳下給了個品級,其他地方惠民藥局的提領也就有個編制。上有應天府這個上級單位,還有太醫院總領各地惠民藥局,惠民藥局也不是特別重要的衙門,所以鄭雄可去可不去。

你要想去,可以提前向宮裡報備,然後發給你牙牌,第二天拿著牙牌登記過後就能上朝,也就是讓你提提意見,沒指望你能解決什麼事情。

鄭雄這種邊緣衙門,不主動報備,誰管你去不去。

不過惠民藥局升格了,鄭雄也升了正六品,作為藥局主事,現在卻是不能繼續逍遙下去,每天的早朝規定你要參加了。

當然也能請假,請假的前提是伱真的抽不開手,不然一旦有人打小報告,那就是欺君之罪了。

早朝,午朝,和晚朝是老朱獨有,朔望朝是唐宋以來基本朝會。

一般分為早朝,晚朝。午朝跟早朝其實是重疊的,一個早朝能開到中午,說午朝也行。

早朝與晚朝的政事安排是這樣的:“百司皆於早朝奏事,非警急事當奏者不須赴晚朝,聽在司理職務,惟通政司達四方奏牘,早晚須朝。”也就是說,晚朝以奏“警急事”為主,不需要百司都來赴朝;早、晚必朝的,只是掌管章奏進呈的通政司官。

這可真是不幸,從此悠閒的生活就此遠去,以後每天要早上兩三點起床趕到午門登記,等到五點鐘去進去開會,一直開到中午,那真是身心俱疲。

也就老朱吃的消,有這威望。後世的皇帝,沒這威望,底下人也會摸魚,不上朝的越來越多,皇帝也懶,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天三朝的朝會也就形同虛設,保持在朔望朝,就這皇帝都不想上,明朝有這個性的皇帝都有好幾個。

聽著前面李四拿著一同送來的官服滿臉喜色,引發陣陣歡呼,惠民藥局雖然升格了,屁也沒有,鄭雄的心情越發糟糕,黑著臉出門了,散散心去。

一路沒有目的,就是閒逛散心,順帶思考思考,這麼高強度的工作實在是吃不消,作死刻不容緩。

貪腐是一條紅線,這個碰都不能碰,丹書鐵券都救不了你的命。

那就只能給老朱添堵了,老朱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聽不進去好賴話,只要你說的在理,就沒有性命之憂。

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去觀察兩天,適應適應情況,然後只要老朱贊同的反對,反對的贊同,專門跟老朱對著幹,不出幾天給自己擼了就美了。

有了思路,心情也好了點,一路閒逛,不知不覺就回到了自己家裡,剛好下班,之後叫家裡的僕役把自己的官服拿回來,明天就要穿著去開會了,不能少。

凌晨兩點起床,洗漱吃飯,打著瞌睡往午門趕去。

到地方三點多了,來了幾次,步驟都熟了,向著休息的偏殿角落走去,沒想到還看到兩個熟人在角落瑟瑟發抖,這天氣角落也沒個火盆,凍的。

“吳憂,李四,你們兩個怎麼來了。”

聽見鄭雄的話語,兩人一喜,連忙行了一禮,回道。

“回大人,昨天官服到了,咱兩就報備了朝會,想著今天來見識見識,只是這朝會咱兩不熟,還要大人提點提點。”

也就見識這麼一下,下次絕對不想來了。

“我也就來了兩次,不熟,你們算是問錯人了。”

“大人說笑了。”

這年頭說實話也沒人信,不理這兩個了。

在角落待了一會,實在是冷,往火盆邊靠了靠,正六品的官服還算好辨認,官職低的都很自覺讓路,找了個舒服的位置養神,就等開早會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