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老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吃過早飯,和往常一樣,慢悠悠的走向惠民藥局。

大清早排隊接種的還很多,越過人群,去了自己辦公室,桌子上擺了一些檔案,都是需要鄭雄簽字的。

拿起來看了看,都是很正常的採購清單,玻璃廠的原料採購,惠民藥局的進貨清單,還有活字的外包採購單,剛想簽字,好像有哪裡不對。

不得不說,融合了另一個靈魂的,鄭雄大腦這偽八核的處理器確實好用,只要自己願意,以往看過的賬單就像清晰的浮現在自己眼前一樣,很快找出了問題所在。

玻璃廠沒問題,每次都是那麼多料拿來實驗,惠民藥局的採購曲線上漲,也沒問題,來的人多,藥材消耗也多了,問題就出現在活字上。

採購的活字也在成曲線上漲,這都快兩個月了吧,這得收了多少。

來不及思考,叫上錢五,週六,還有二狗一起去了活字的庫房,人多點好,少了不踏實。

先前招的雕刻版的老師傅正坐在桌子前,拿著活字試印驗收,邊上還擺著一筐銅板,合格以後就給錢,雙方看上去還很融洽,拿錢走人的時候還不忘說聲。

“謝了,張叔,過幾天來我家吃酒。”

鄭雄這幾個人走到近前,幾個老師傅看到來的是鄭雄,連忙起身行禮。

鄭雄擺擺手,沒有廢話。

“你們這什麼情況,怎麼最近的活字收購越來越多,還沒人跟我彙報。”

幾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後一個年紀比較大的站了出來。

“回大人的話,剛開始還好,咱們收活字,知道的人不多。之後看到有利可圖,弄活字的就多了,單獨的活字並不難,木頭也隨處可見,相熟的人教一下就會了,到如今造活字的也越來越多,很多匠戶的日子也不好過,都會弄幾個活字,貼補家用,如今想停也停不下來了。不過如今的活字質量提高了不少,每次撥付的錢財都是優中選優,可是製造的的人多了,有些人又是鄉里鄉親,實在不好拒絕,只能多申請一些錢財,用來買活字,不過大人放心,收來的活字質量都不錯,小人絕對沒有徇私。”

推出來做代表的老者小心的解釋了一遍,等著鄭雄回話。

鄭雄頭大如鬥,當時只想著活字方便,取材容易,為以後準備一些活字備用,也沒想到定個數量限制。

這些匠戶掙錢的渠道也沒有多少,被這些活字調動了積極性,如今都快形成一個產業了,貿然取消,只怕反應會很激烈,這種尾大不掉的感覺很糟心。

“帶我去庫房看看。”

老者頭前帶路,其他人跟在身後,向著庫房走去。

掏出鑰匙,開啟庫房,滿滿一屋子的活字,怕是再過幾天就能堆滿了。

指著屋子,鄭雄火大的問道。

“這一屋子的活字,就是你說的優中選優,這得花多少錢。”

“回大人,這都是正常收錄的,剛開始咱們的報價基本上都是正常水平,後來活字多了,有些人就便宜賣了,從一文兩個,到一文三個,再到現在的一文五個活字,來賣活字的依然不少。”

鄭雄聽的一臉無語,火氣都沒了,跟風,內卷一脈相承,也是一個不落,無語一聲嘆。

“就維持這個規模吧,預算固定不要再漲了。”

庫房不看了,腦殼疼,鄭雄靜靜的走在前面,其他人默默的跟著。

這麼活字要處理一下,藥局隨著藥材收購的增多,雖然消耗的也多,但本就不多的庫房還是有壓力的。

這麼多活字想要消耗也不容易,消耗活字的方法也就只剩出版書籍了。

大約在公元7世紀的唐代,中國發明瞭雕版印刷術。有了印本書,正式的出版業開始出現。唐代中期以後,在今四川等地,從事雕版印刷的民間出版業已很普遍。早期印刷的出版物大都是一些為市民廣泛需要的歷書、字書和佛教經文等。直到10世紀30年代,即五代後唐時,雕版印刷大量普及,產生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後,才引起政府的重視,用來刻印儒家經書,從此產生了由政府主辦的出版事業。

10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中葉,包括宋代至清代中期,是中國古代出版事業全面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印刷技術也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以後又出現了套版印刷術,當時在世界印刷史上處於領先地位。在這期間,政府主辦的出版事業日益興盛,編輯、出版了許多集大成的總集和類書、叢書;私人刻書也很多;民營的出版業發展迅速。刻書地點幾乎遍及全國,無論出書品種和數量都大大超過了前代。

明初,南京國子監將杭州及江南各地的宋元書版集中起來繼續印刷出版,號稱“南監本”。杭州不少刻書的技術工人也隨西湖書院的書版到了南京,南京即代替杭州成為當時全國最主要的出版中心。16世紀中期,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一帶大量出版插圖本的小說、戲曲書籍。鄰近的安徽徽州及福建建陽等傳統雕版地區的熟練印刷工人,也紛紛來到南京。南京又成為木刻畫彩色套印的中心。出版的繁榮促進了圖書貿易的興盛,當時南京的三山街和內橋一帶,書坊林立,圖書的銷售量很大。

明代官刻本開始有內府刻本,由司禮監的宦官掌管。司禮監經廠庫設提督總管其事,所刻的書多為制誥律令及經史文集等,稱為“司禮監本”,又稱“經廠本”。多為大字巨冊,版式寬闊,行格疏朗,大黑雙邊,正文、小注斷句處都加圈,用上好潔白棉紙和佳墨精印,裝幀華美,但多校勘不精,錯訛較多。明代中央政府各部門都刻書,欽天監、太醫院也刻有本專業的圖書。明代政府編纂的《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全書輯錄古籍七、八千種,22937卷,約3.7億字,手寫本,裝成11095冊。

明代地方官刻本也很普遍。各省布政司、按察司、府縣、儒學、書院、監運司等,都刻印了不少書籍。各藩王府也刻書,稱為“藩府本”或“藩刻本”。藩府所刻的書,多以中央賞賜的宋元善本作為底本,加上他們具有優厚的物質條件,藩王本人也有一定的學識,因此所刻書中有不少為明代官刻本中的上品。

可以考慮先弄一個印刷廠,只是印刷事業的繁榮是離不開紙張的,傳說中的洛陽紙貴,現在也一樣貴,印刷和造紙也是相輔相成的。

自己的活字現階段也是一個優勢,雖然使用壽命不長,但是可以快速的印刷書籍,小規模的印刷優勢很大,現在紙張也滿足不了大量印刷的條件。

鄭雄停住腳步。

“你們幾個準備一下,我要籌建一個印刷廠,這方面你們有沒有熟悉的人手,找幾個過來。藥局那邊識字的不少,可以調幾個來排版校對,你們要是有人選也可以報過來,省的調人了。”

“是,大人。”

印刷廠的籌建不難,只要採購好所需的材料就能開造,不過也就賺個手工錢,能賺錢,但是不多,沒有酒精玻璃的暴利。

接下來要去跑跑業務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