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咚…咚…咚……”

黃昏,伴隨暮鼓聲響起,朱高煦也來到了宋國公府,並熟練地翻身下馬,將赤驩交給了羽林左衛其它百戶所的兄弟照顧。

他沒有阻礙的走進了宋國公府內,如朱元璋說的一樣,穎國公府雖然不准他入內,但宋國公府的大門依舊為他敞開。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敞開還能維持多久……

不知懷著什麼心情,他一步步走上了臺階,走進了院子。

興許是看到了朱高煦的不對勁,平日裡常與他說話的馮府管事只是遠遠作揖,而後便快步走入了後院。

不多時,在朱高煦剛剛走入正廳的時候,馮勝便與馮府管事先後從耳門走入正廳,顯然一直關心著傅友德的近況。

只可惜,當他看到朱高煦的這番模樣時,他心裡便心知肚明的嘆了一口氣。

“國公……”

朱高煦見馮勝走出,起身作揖,而後道出了他今日在穎國公府及武英殿內的諸多事宜。

朱允炆笑著回答,不僅同意擱置傅友德和馮勝的事情,甚至提起了其它勳侯。

想要從河西打到西域尤為困難,從河中跨過西域打擊河西更是難上加難。

“這六七萬人人吃馬嚼,三個月耗費糧秣恐怕不下百萬石,別失八里能否供應尚成問題。”

坐在步輿上,朱元璋低垂著眼簾在想某些事情,朱允炆則是眼觀鼻、鼻觀心,但實際上注意力都放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至於他為什麼有這份自信,那就不得不感謝朱高煦了……

他護送朱高煦走出了國公府,至於馮勝則是眺望著朱高煦的背影,眼中情感複雜。

見朱元璋這樣,朱允炆不由有些尷尬,只能在心底猜想對方想法來掩飾。

“孫兒以為,只要在別失八里佈置行商,暗地裡蒐羅情報,想來西虜鬧不出什麼花樣。”

馮勝去過這個時代的河西走廊和敦煌一帶,自然是瞭解這個時代大明西北的氣候與環境。

“更何況,陝西行都司及陝西都司擁兵十餘萬,那北虜即便舉三十萬眾叩邊,怕是也難以在轉瞬間擊垮我西北精銳。”

“爺爺,高煦今年才十五,有些少年心性是自然的,您何須與他一般見識……”

遲疑片刻,多觀察了些許的東宮太監也作揖回禮,並在之後一步三回頭的帶著兩名殿前豹韜衛兵卒離去。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允炆臉上笑容僵硬了片刻,但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笑著說道:

“我這爺爺,真是拿捏人的一把好手……”

其實,便是朱高煦自己也知道,帖木兒根本無法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因為這個時代的西域,其環境根本就不適合大軍縱橫,哪怕走北邊的歐亞草原,可行性也比這條路線高數倍。

“況且我並不擔心此事被人揭破,因為它本就是真的。”

“此外,孫兒認為應當下旨著西平侯沐春與都督僉事何福洪備兵,待秋收之後出兵將四府不服王化的土司蕩除,以安邊疆民生。”

老朱恐怕就是抓住了他的這一點,才敢公然派人傳口諭給他。

朱元璋與朱允炆同時瞧著那太監離開的背影,爺孫二人心中既有高興,又有些難過。

“我知道了……”聽出了話外之音的馮勝表示清楚了朱高煦的暗示,朱高煦見狀也起身:“天色已晚,我也就不久留了。”

除此之外,大明還有陝西、寧夏、四川可以作為二線支援,能在第一時間收攏起來的可戰之兵不會少於十萬。

不過,朱高煦根本沒想用帖木兒嚇出老朱,他只是試探老朱的心思罷了。

起先馮勝還能忍耐著性子,但當他聽到朱高煦與朱元璋、朱允炆在武英殿對峙的時候,饒是他這南征北討一輩子的人傑,也忍不住的為朱高煦捏了把汗。

“我……”朱高煦按照武英殿上的藉口,重複解釋了一遍。

想到這裡,朱元璋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朱高煦的背影,以及今日朱高煦與自己對峙時那堅毅的模樣。

只是這樣的事情只有參與過西北作戰的人才能瞭解,而老朱雖然瞭解一些,但畢竟不多。

“即便別失八里能夠供應,恐怕也難以長期保持,而我軍以逸待勞,勢當對其迎頭痛擊。”

這樣的變化,便是東宮太監及兩名殿前豹韜衛兵卒都有些錯愕。

“雲南那邊來了訊息,永昌、大理及元江、臨安府境內又發現了五座金銀礦和兩座銅礦,這件事情你可知曉了?”

朱允炆下意識看向朱元璋,卻與朱元璋那目光撞到了一起,下意識轉移了目光。

暮鼓聲已停,除非有大事,不然內外廷太監是不得出宮的,這也是朱高煦緊張的原因,畢竟今日他所做的事情確實有些逾越。

“兩位國公及諸位勳侯居功甚偉,理當頤養天年……”

“難不成西邊真的出了一個瘋子?”馮勝忍不住猜想,可下一秒他便將這個想法丟擲腦後。

也在他往家裡趕的時候,武英殿內也隨著暮鼓聲的敲響而開始散場。

作為一個爺爺,他很喜歡朱高煦的那份堅毅和果敢,但作為一名皇帝,他很不喜歡朱高煦今日的作風。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後,受到牽連而被處死的人很多,而李善長與這件事情一直有牽扯,但結果是他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只要朱元璋下了殺心,他完全可以從傅友德和馮勝之中選出一人賜死。

朱允炆的想法沒有什麼問題,甚至步驟也沒有問題,只是他的話說完後,朱元璋卻未在第一時間回應他,而是繼續保持沉默。

自家那孫子的脾氣和作風若不被打壓幾分,恐怕日後便無人能壓得住了……

“用一個郡王的位置,換二位多活一段時間,這筆交易難道不值當嗎?”

想到這裡,馮勝沉默了許久,他沒想到自己跟了朱元璋那麼多年都沒能看透他,朱高煦不過十五歲便已經摸到了他性格的邊上。

不管怎麼看,朱元璋對李善長都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畢竟這十年他一直在為李善長扛著朝堂上的壓力。

“嗯……”老朱應了一聲,緊接著交代:“這些地方蠻子甚多,漢民鮮少……”

朱允炆高興為終於能打壓朱高煦而高興,卻又為朱高煦是否會一氣之下回北方,致使自己失了他看山點礦的本領而難過。

“伱明日代我上早朝,與百官們商量著如何來弄。”

“況且,即便我這般做了,但具體結果如何,還是得看爺爺那邊的壓力。”

只是這一次朱元璋還是赦免了李存義父子的死罪,並沒有追究李存義及李善長。

可是從朱高煦的暗示來看,朱元璋屬於後者,他從心底來說,並不想殺馮勝和傅友德,就如當年的李善長一般。

最後,朱高煦還是作揖應下了這份口諭,而他也沒有流露出一絲想要快速逃離南京的舉動。

或者說,不僅僅是他,便是老朱也知道了朱高煦的想法。

不過看著馮勝眼下的模樣,朱高煦也沒有浪費這個機會,假裝自嘲道:

朱允炆心裡清楚老朱對朱高煦的喜愛,因此在他看來,這番話應該能說動他。

“爺爺,那西虜即便想要侵犯我大明,卻也要先過了別失八里那一關。”

“我未來即便再大,也不過是一個郡王罷了。”

“你……”馮勝表情複雜的看著朱高煦,顯然他也知道了朱高煦的想法。

這訊息來得突然,一旁還在謀劃雲南的朱允炆呆愣了片刻。

朱允炆畢竟理政兩年有餘,他很清楚眼下雲南的環境根本不適合在滇西北、滇東南、滇南等地開採金銀礦。

“若按照你所說的,那帖木兒確實是一名梟雄,而他也確實能威脅我大明西陲,不過……”

爺孫二人各有心事,但這心事都被東宮太監的腳步所帶走,漸行漸遠。

“他今日敢與朕對峙,明日是否敢對你無禮?”

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十年後,因為李善長的外甥丁斌犯了別的事,丁斌供出了當年胡惟庸拉攏李善長的往事,這才觸發了李善長一家被清算處死。

不管西邊是不是真的出了一個瘋子,總之他和傅友德在事情探明前的性命是保住了。

“那帖木兒若是真的要侵犯我大明,以他的國力,恐怕行軍二月左右就會遇到河中戈壁。”

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發之後十年的時間,朱元璋沒有動李善長,甚至他弟弟李存義被指認是胡惟庸的黨羽,都被朱元璋免死。

朱元璋的聲音突然響起,而面對這份情報,朱允炆似乎早已知道,氣定神閒的作揖:“孫兒已經知道了。”

“至於蘇松二府以鈔抵稅的事情,孫兒已經開始安排了。”

因此,只要朱元璋不想讓他死的人,這個人就很難死。

“以孫兒之見,不如饒他這一次,口頭訓斥即可。”

他不想讓自己死,可又不得不讓自己死。

“老太師,您當時也與眼下的我一般難熬吧……”

“此外,陛下還說了,您若是覺得不服氣,可回北平等待封郡王,日後無詔不得南歸。”

朱高煦接下了這個禮,但也在馮勝起身後躬身跟著回了一禮:“兩位國公教導我兵法,雖無師徒名份,卻有師徒之實,我這般做也是應該的。”

更重要的是,那帖木兒即便想要進攻大明,那作為橋頭堡的哈密也難以供養其大軍。

聽到敲門聲而開門的他,在見到東宮太監及兩名殿前豹韜衛時一度停止了呼吸,但兩世為人的經驗還是讓他勉強作揖:“燕嫡次子煦,見過公公,不知有何事。”

“這次,是我要多謝你了……”馮勝站了起來,緩緩對朱高煦作揖。

相比較之下,黃河以西的整個陝西行都司就是一個大軍營,這個軍營兩個重點,一個肅州衛,一個甘州衛,類似於遼東的瀋陽、廣寧。

因此在他這裡,傅友德等人的生死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如果不是丁斌招供,恐怕朱元璋依舊能扛著壓力讓李善長安度晚年。

朱允炆罕見露出了狠辣的一面,即便他及時收斂,卻也被朱元璋看了個清楚。

這裡的“其它”,指的便是與藩王們有關係的定遠侯王弼,及永平侯謝成等人了。

看著他的背影,朱高煦心裡五味雜陳,他不知道自己這次做的正不正確,但事情既然已經做出來了,那他也就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

“何況,您今日還交代他去宋國公府學習兵法,若是出爾反爾,恐怕有損您的威嚴。”

朱元璋這話若是放在幾個月前,他自然會欣喜若狂的應下,但如今的他卻需要朱高煦為自己看山點礦,自然得為他說說話。

今日的朱高煦破壞了他的計劃,他雖然有些生氣,但更多的是擔心。

“即便越過了這片戈壁,恐怕以其國力,只能維持六七萬兵馬就難以為繼了。”

馮勝輕笑搖搖頭:“我曾與關西的北虜聊過河中的事情,因此也大抵知道一切。”

只要有這一京三省的鄉紳富戶支援,莫說朱棡,便是四大嫡藩同時不滿,他也有信心解決。

只是這話若是被揭穿,那朱高煦在老朱心中的地位,恐怕會呈直線下降。

若是他一直在,那他並不會擔心日後的朱高煦會被人所忌恨,但他畢竟已經老了。

不等朱允炆猜想到朱元璋心思,朱元璋便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

“那……奴婢告退……”

良久之後,朱高煦說完了這一日的經歷,饒是他自己回想起來,也不禁佩服自己的膽大。

老朱沒有明說,但朱允炆並不蠢笨,相反很會猜他的心思,不用朱元璋提醒,他便舉一反三:

有明一代,西北的環境一直都是在不斷惡化,甚至在順治、康熙、雍正年間,西北環境也是在不斷惡化的。

可即便他們都知道,卻還是會按照朱高煦所想的一樣,派人去河中地區查探虛實。

在朱高煦的解釋下,他對那位的性格更加捉摸不透了。

蘇松二府這佔據天下十分之一賦稅的鄉紳富戶支援自己,那朱允炆對上朱棡便有把握了。

半個時辰後,當東宮太監帶著旨意抵達府軍前衛坊時,朱高煦剛剛為赤驩卸下馬鞍,洗了一個涼水澡。

朱高煦無奈自嘲,饒是他知識超越了這個時代的人數百年,可是在某些事情上,他依舊還是那個九九六的小職員。

伴隨著隨身太監唱禮“起”,步輿在太監們的抬舉肩扛下開始行動。

朱高煦認為朱元璋不想讓傅友德和馮勝死,那他們二人就能活下來。

如今漢人的聚集地僅有大理及昆明等周邊,其餘地方多為土司,傳承千年。

“好”馮勝點頭應下,轉頭看向府上掌事:“你替我送二殿下出去。”

這事情一旦辦好,洪武元年以來蘇松二府鄉紳、富戶積攢的怨念就會冰解雲散,而怨念消散後的感激便會落到他朱允炆的身上。

所以,即便帖木兒東征抵達哈密,恐怕整個西北兵馬會在秦王、肅王的名義號召下集結,陝西行都司及陝西都司的十餘萬兵馬也會向肅州城湧去。

老朱不會介意晚幾個月殺人,馮勝他們則是可以慶幸多活了幾個月。

朱高熾、朱濟熺、朱尚炳三人紛紛離去,最後只剩下了正欲走出殿去的朱元璋爺孫。

只是當他聽到朱高煦搬出帖木兒帝國國力以及野心的時候,他還是本著大明朝宋國公的身份思量了一番。

更何況,二府以鈔抵稅只是一個開始,他真正想要的,是閩浙兩江這一京三省的支援。

可是監察御史們並不罷休,到了洪武十八年,依舊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父子是胡惟庸的黨羽。

他們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對大明的統治時降時叛,如果不清理他們,那這些金銀礦的訊息一旦被傳出,恐怕他們便會被利益矇住雙眼。

“朕意已決,你如實照辦便是,若是他心有不滿,叫他回北方當他的郡王去,南邊容不下他這脾氣。”

“二殿下……”東宮太監作揖回禮:“奴婢帶來陛下口諭,今日起收回殿下宮中行走令牌,不得出入宋國公及穎國公府。”

長嘆一口氣,馮勝轉身走回了後院,而片刻之後的朱高煦也走出了國公府,騎上赤驩往家中趕去。

那步輿走了一里,朱允炆依舊不見朱元璋開口,因此不由得按耐不住道:

馮勝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這只是他的想法,朱高煦知道歷史,所以他對朱元璋說的話都是八九不離十的。

他話裡有話,馮勝也聽出來了。

走到武英殿門口,朱元璋與朱允炆先後坐上了門口的兩架步輿。

這一京三省佔據大明四分之三的人口,五分之三的賦稅。

若是他什麼都不管便離去,且不提傅友德和馮勝會如何,單說穎國公府和宋國公府的勢力他就難以得到。

只是不曾想,他這番話說出後,老朱臉上卻並未出現半點波瀾,而是平靜回應:

在甘州、肅州這一線,則是整個陝西行都司軍事帶,自東向西有莊浪、涼州、鎮番、永昌、山丹、甘州、高臺、肅州等等十幾個衛所外加鎮守班軍秋季客軍。

馮勝清楚這個道理,但他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他之所以會那麼豁達,自然不是因為他突然心胸開拓,而是因為蘇松二府以鈔抵稅這件事情太有誘惑力了。

對此,朱元璋並不以為意,畢竟大明想要穩固西南,只有將那群不聽話的土司消滅才行。

在說完這番話後,朱允炆當即便讓一名東宮太監將事情照辦。

“是!”掌事臉上高興遮掩不住,即便他沒聽懂二人談話的內容,但他卻聽懂了自家主人近日無憂,因此自然對朱高煦笑臉相迎。

如今的哈密不過二三萬人,加上吐魯番也不過區區二十萬人不到。

他這番話很是無情,至少從表面上如此。

他會不會這麼做,取決於是他想殺二人,還是他不得不殺二人。

“這西虜的事情不查清楚,穎國公和宋國公那邊的事情就暫時擱置,先把心思放到‘蘇松二府以鈔抵稅’這件事情上。”

他的高興是為朱棣有這麼一個好兒子而高興,卻又為朱高煦這些日子不能陪自己身邊兒難過。

東宮太監說的十分委婉,畢竟在他看來,朱高煦是個心氣高的人,若是他按照皇帝原話交代,恐怕這位二殿下明日就會離開。

饒是朱允炆已經陪伴朱元璋身邊十餘年,卻還是止不住的心裡打鼓,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只能說出一句:“是,孫兒這就安排人去做。”

瞧著朱允炆的舉動,朱元璋並未說什麼,而是與朱允炆說道:

這並不是李善長收拾乾淨了自己的尾巴,而是朱元璋沒有對他進行追究。

說到底,即便朱高煦這番話是真的,但大明不需要兩個國公來防備一個敵人。

“若是帖木兒與你所說的相差甚遠,你恐怕會轉瞬間不得寵。”

朱高煦目光堅定,讓與他對視的馮勝都不由懷疑起了事情的真實性。

“孫兒以為,可從江西、南直隸等地遷移民戶前往雲南,將其編為軍戶,為朝廷戍邊,同時還能開採當地礦產,以充實兩江錢市。”

當然,比起這份擔心,他更擔心的是自家皇爺爺怎麼看這件事。

即便當時諸多監察御史紛紛彈劾李善長,朱元璋也是以一句“勿要牽連老太師”作為回應,將李善長保了下來。

想到這些,朱允炆臉上出現了猶豫,他小心翼翼的作揖,並低下了頭說道:

“若是還想要繼續,那便必須讓別失八里為其募糧,如此還需三個月才能抵達吐魯番、哈密。”

“這事情,我並不擔心。”

朱高煦在用自己的未來拖延時間……

哪怕吐魯番和哈密全倒向帖木兒,以區區不到二十萬的人口,怕是把人都吃絕了也不夠。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目光看著前方宮道,下了狠心道:“燕府嫡次子煦今日所舉終究失了禮數,你稍許派人將他宮中行走的牌子收了去,另外嚴禁他出入穎國公、宋國公兩位國公府邸。”

可是僅僅過了一天,他的肩頭就多了傅友德及馮勝二人的性命。

不過在說完後,他還是將目光放到了馮勝的身上,而馮勝卻也一臉疑惑的看著他:“這些情報,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至於他們能活多久,取決於朱元璋能為他們扛多久的壓力。

“只要能拖住時間,四川、河南、山西各地的第一波援軍便可浩浩蕩蕩的開拔,將此賊平定!”

此前他還覺得自家孫子太過軟弱,如今看來自家孫子卻還是有一絲狠辣的,只希望他不要將這一絲狠辣留給自己人就行。

事實上,東宮太監猜的也沒錯,如果是昨日的朱高煦聽到這話,他會馬不停蹄的立馬回北邊,為日後朱允炆的削藩而做準備。

如今看來,老朱並不想殺馮勝和傅友德,而自己今日的話也已經在老朱心底種下了一根刺,不管帖木兒帝國有沒有他口中的那番實力,老朱都會派人去打探。

“臣,謹遵口諭……”

這雲南的金銀銅礦都是朱允炆日後計劃的一部分,絕對不能因為一些西南夷而遭受威脅。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冰水中的魚
身為寡婦村的未來扛把子,死了一回的李然只想不顧一切的好好活下去,找個貌美聽話的相公,生養幾個小崽兒。 她相信憑藉自己日後無與倫比的大長腿,以及英俊到人神共憤的臉蛋,定能找到好看的相公。畢竟每每看到自己俊美無雙的容顏,自己都會陷入痴迷。 但是因為她那死於造反的渣爹,她只能被迫戴著面具。 直到有一天,一個白麵小郎君無意掀開了他的面具,瞬間露出震驚的神色。 小郎君告訴自己他叫扶蘇,還帶自己去見了他的父親
歷史 連載 2萬字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燕麥葉
妻子蕭傲玉凱旋歸來,榮耀加身,林徹歡喜相迎,卻不料第一句話,她便提出了和離。 “林徹,如今我乃皇上欽封玲瓏上將,你配不上我了,好聚好散吧。”林徹笑了,四年來的所有付出,換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他轉身離去,龍歸朝廷,整頓朝綱,誅殺奸佞,國之大昌!蕭傲玉苦苦哀求:“林徹……不,皇上,我錯了,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我們回到以前吧……”林徹:“來人,趕出去……”
歷史 連載 1萬字
貴妃娘娘千秋

貴妃娘娘千秋

年年雪在
野心勃勃美豔娘娘vs高深莫測帝王 甜爽型宮鬥,後期專寵。 【文案】 孟緒是忠烈之後,生得面若桃夭、豔光熾盛。 可惜同她有婚約的公子一心愛慕她的妹妹,孟緒主動解了婚約,卻一朝成了貴女中的笑話。 然而,只不到兩月的功夫,竟又傳出孟緒將被禮聘入宮的訊息。 天子風儀,區區官家公子何能及也? 這是誰看不上誰? 當孟緒踏過繁春的御道,走進梁宮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側目。 所有人都在猜,她究竟為何而來。 連這世間
歷史 完結 1萬字
手藝

手藝

季武長空
總會有一些人,生活在為人不知的地方,做著數千年傳下來的手藝,幾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
歷史 連載 3萬字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老筆輕談
諜戰融入點點滴滴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兒女情長,是油鹽醬醋,是刀尖行走,是金錢擺弄,是百人百相。 千金棄筆從戎,英雄將軍斷劍,貪婪贓官吞金……統計局,如同縮小世界,權力,智慧,慾望,博弈。 有欺上瞞下,孤立合群,互相猜忌,左右逢源,提心吊膽。有紙醉金迷,蝶浪蜂狂,鶯欺燕妒,妾姬撒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