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門澄遠!見過諸位施主菩薩!阿彌陀佛!”朗朗清音自然平和,卻又清正悅耳,似乎有人在耳邊淡淡細語,沒有絲毫令人吃驚的,在諸人耳邊輕聲響起。

好精深的修為!好自在的定力,好舒服的淡然語言。

這是大家此時共有的認知,不用看他就會感覺到他的神秘和智慧。

看著這個御風而來的尊者,自自在在的站在了秦莊上方,和歸元先生居然並肩而立。如沐春風的面容對著歸元先生微微頷首,歸元先生居然也破例單掌而立,對著這個尊者回了一禮,看去似乎兩個人認識。

他那麼靜靜的站立在一旁一株大樹的枝椏上,在月色下顯得恍如真佛臨世,令人不由肅然起敬。居然看去是個不過三十來歲的和尚,唇紅齒白膚色剔透的令人親切。

對著他的面容的時候,怎麼都感覺那雙慈和的眼睛,似乎充滿了智慧的滄桑。讓人感覺他的親切,卻又感覺到他心中無限的慈悲。

這年輕的俊朗出塵的外表,顯然矇蔽了諸人的眼睛,這麼年紀輕輕的尊者,怎麼可能是一個絕頂高手,一方禪修高深的大德。

這邊的幾個人可不是尹家堡和連雲寨的層次,都是修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古董,眼光的獨到豈是尋常。看著對方的外貌沒有驚訝,也知道這個尊者起碼實際年齡超過了五十以上。只不過是他的修行精深,早早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先天境界,容顏已經停駐在當初突破的時機。

不說這個尊者外在的這種氣質,光是對方展示的超強修為,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氣息,顯然已經達到了返璞歸真的至高境界。最讓這些人吃驚的是,對方身上散發的氣息,居然是一種無法捕捉的若有若無的感覺。這種微妙的感覺豈是言語可以表達,卻讓場中諸人都很是詫異。

本來靜止下來的金四十八節,突然看著這個尊者的方向,不住的吐著長信,似乎發現了什麼一樣。野獸天生的敏銳顯示出它過人的警覺,當然還有本能的一種先知。

修行超過百年的異種,又豈是普通野獸可以比擬。遭受過多少天劫倖存下來,又要有如何的機遇,才會讓它獲得修行的機緣。看著這個方向的人,似乎又有一些疑惑的神態。盤立在那裡卻沒有做出劇烈反應,讓近在一旁的秦莊幾個人詫異,心裡的緊張卻更甚開始。

不是你壽命長就可以成仙得道,當然沒有長命自然也不會成仙得道。沒有人知道這條長蟲一生經歷過什麼,可是它能夠存活下來,甚至靈智大開,已經不能單單憑藉機緣二字了。

它的一舉一動自然牽動在場每個人的神經,它看著這個尊者的神態,倒是令人大為詫異。

南鋒翰平生自負不凡,想著憑藉自己長壽的年齡,已經半甲子又超過幾十年的修行道途,這次重入中原一定可以大展拳腳,甚至在他心裡都已經做好了規劃,意圖重回中原的打算。

看來只有他和渦妮兩個人前來,其實這次進入中原來,得到了張文表的重大禮遇。不但帶來了包括渦妮在內的三個長老,而且還帶來了十多個優秀的弟子。按著他的想法,可以利用張文表的野心,和他如今在楚地的地盤,做出大的發展。

卻是沒有想到僅僅永州城一地,不但碰到了逍遙派當年的高手馮碧唯,還碰到了上清一系的歸元先生。對於馮碧唯來說,以他今時今日的狀態應該不會失手,可是歸元先生在他面前雖然還算晚輩,卻也是真正的道門高手。

要收拾兩個人的話,還真不是三拳兩腳可以制服。至於像秦莊這些人的話,南鋒翰還真沒有放在眼裡。他所以沒有馬上對這些人出手的原因,一來是因為金四十八節剛剛露面,二來就是憑他的感覺,知道在附近還有一個絕頂的高手存在,此人應該不弱於馮碧唯。

對著這個尊者帶來的無限慈悲,以及面對他的時候那種壓力,是走不了半分假的。本來南鋒翰以為藏在暗處的就是他,可是看到這個尊者的時候,南鋒翰馬上可以肯定,暗處的那人不是這個尊者。

這自然更令南鋒翰投鼠忌器了,看著這個新來的尊者,看他站在歸元先生不遠處,即使兩個人不是故舊,只怕也是認識的了。南鋒翰隱居海外又是幾十年,居然不知道這個尊者是誰!

可是聽了這個尊者的的話語,當然還有就是他自報名號,知道了他的出身後,旁人已經是令人肅然起敬了。南鋒翰卻首次眉頭皺了起來,雖然沒有和這個尊者有過交集,但是他的師父自己確實是見過當面的。

原來,天下修真唯道佛!道家如今在中原還是以茅山、龍虎山、閣皂山為主。

茅山枝葉眾多,但是以上清門下為主,至於上清門下有多少支系傳承,就沒有人去一一統計了。龍虎山乃是張氏正一教嫡傳,天下為此一家,當真是如假包換。至於閣皂山的原始教,乃是承襲於道門靈寶道派始祖葛玄,後來的葛洪發揚光大,形成了道門有名的葛家道。

這個時代,葛家道還遠遠不如上清和正一,它所有名的倒是如今在南唐有所基業的神藥門,據說完全承襲了閣皂山道門要術。

南鋒翰對這些倒不是在意,因為嚴格說來,他們遷居海外極樂島的這一支,當初也還是上清門下。也不知道過了多少代,早已經被排斥了在正道之外了。

倒是佛家宗派眾多,自漢傳以來至前朝唐時,已經形成了八大宗派。有三論宗(法性宗)、法相宗(瑜伽宗)、天台宗、華嚴宗(賢首宗)、禪宗、淨土宗、律宗、真言宗(密宗),這就是中土常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味,修行者眾多,由於每個接受者的理解程度不一樣的原因,還有加上生存的時代不同,生活的環境差異的不同,自然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完全不同了。

後人有偈來慨括佛門宗派的區別: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佛門的分派立宗南鋒翰深有所知,卻是隻有禪宗最後能夠興盛不衰。佛家雖然不礙外物,畢竟還是需要在人間傳法。倒只有南傳禪宗一門,在前朝唐末高僧輩出。

這居於韶州雲門的文偃大師,乃是當代不世出的得道高僧,據說生前曾經數求法門於天下,最後得道成為名揚域內的羅漢,最終在嶺南韶州佈道。

因為被南漢朝廷高祖皇帝劉巖尊為了匡真羅漢,文偃大師和他師傅知聖羅漢如敏大師合稱禪門雙聖。也成為自唐末以來,佛門最負盛名的大宗師之一。

這個文偃大師最初參訪睦州道蹤大師,被人尊為陳尊宿的道蹤大師出身名門,師從南嶽馬祖道一座下黃陂希運大師,是南傳禪宗的真正衣缽所在。

道蹤大師在禪門歷史上乃是得道高僧,佛家多有佛偈傳世。文偃大師在他手下開悟證道,被他引申為佛門奇才。自後又推薦他去拜見雪峰義存大師,這又是一個佛門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位大德。

文偃大師在道蹤大師手下證道,卻是在雪峰義存大師手下得道,此後成立了雲門宗,所布也是雪峰思想,倒是在佛教史上值得人深思。因為他後來更先後參道于越州的幹峰大師,靈樹如敏大師。

這個如敏大師也是唐末五代一位難得的大德,更是南傳禪宗的另一位法脈。他師承百丈懷海的弟子長慶大安大師,他曾經在嶺南行化四十多年,在佛門以道行孤峻著稱,是嶺南當地士儒大夫最敬重的長者,嶺南南漢朝廷尊為知聖羅漢。

隨歸在如敏大師座下,沒有多久大師圓寂,文偃大師自然承襲了衣缽。南漢高祖皇帝劉巖聽其大名,仰慕大師道行請大師說法,文偃大師自此大宏法教於嶺南。

禪宗歷來清貧,修行者大多數茅草為頂,石洞棲身修佛。高祖皇帝卻做了一件大事,以皇家的名義給文偃大師修建了禪門最具規模,最為豪華的禪院。還親自御賜匾額:“光泰禪院”,自此天下佛門學侶望風而至。

文偃大師在韶州創立了雲門宗,恢弘了禪門雪峰禪法,得到天下佛門的推崇。因為他的弘法,不但大大修繕恢復了禪宗祖庭南華寺,還使得中原之地對嶺南刮目相看,自此對嶺南化外之地的觀念有所改變。

他精擅傳法,於南漢乾和七年坐化,以金身遂塔於光泰禪院。此時嶺南朝廷已經是中宗劉晟手裡,皇帝恍如高祖皇帝一般,格外推崇大師法脈佛理。朝廷賜其塔院為“瑞雲”,寶塔為“寶光”。

時大師座下弟子有上萬之眾,其中門人有機緣語錄傳世者,據說也達七十七人之多,在前後世佛門都可以引申為傳奇。在佛門鉅著《景德錄》中,收有大師門人傳紀也有六十一人,故而此時天下間佛門,可以說對大師的尊崇達到了至高。

故而此時天下尚有語云:雲門天子,臨濟將軍。

佛家弟子出自雲門座下,這塊招牌不小,如果再是有機緣語錄者,更是被各家山門推為尊者。修行者自然尊崇先悟者,對於達者為師這句話,可以說發揮的淋漓盡致。

南鋒翰歸隱之時,文偃大師尚名聲初響,南鋒翰沒有什麼太大的印象。心裡雖然有所感知,也沒有太在意。後來他雖然歸隱海外,那也是出於無奈,被同屬一脈的道門所驅。

但是,這南鋒翰豈是那種甘於寂寞之人,自然也會想盡千方百計的打探中原的訊息,以備自己風雲再起之時。自然陸陸續續聽到各類人物風起中原,道家佛門各有千秋。自後便也聽到不少佛門高僧大德之名,其中佛門自然以這個文偃大師為最了。

本來以他的心思,只待自己再入中原,一定要拜訪這位名揚中原的大德高僧。可惜待得他再出江湖,被張文表請來楚地坐鎮,可是大師已然坐化,心中自然常自引以為嘆。

不過驟然間聽到這個和尚的身份,居然是文偃大師的弟子,心中便有了幾分的詫異。看到他渾身散發出謎一般的感覺,看去整個人朦朦朧朧的不真實,心中對大師的認可便更是多了幾分。

“原來是馬祖南嶽一系座下高僧,據聞匡真羅漢道行精深,弟子遍佈中原各處。某家雖是第一次相逢大師,卻早對大師敬仰久矣。據聞大師曾侍奉羅漢近二十載,今日一見果然不虛,尊者果然也是個得道之人哩!”秦莊面色不改,目光卻仍看著面前的金四十八節,看它雖然不停的吞吐,卻也沒有什麼變化,不由也靜靜的昂首啟唇問候。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過譽了!虛名浮利如雲煙,貧僧不過一修真偈佛的和尚而已!”這個澄遠和尚面帶微笑語氣淡然,聽起來對秦莊的話語沒有半分的欣喜,一直含著笑意看著大家。

他似乎知道大家心中所想一樣,又合十靜靜的說道:“貧僧自嶺南韶州拜偈文師而來,準備回返蜀中而去。因為一路所見諸多殺戮之氣,念及世人多愁苦不忿生死。心中便有所痴嗔所念,持我佛慈悲,來到了永州城這邊。得見諸位當世先賢,貧僧倒是不負此行!”

“大和尚是來超度這些俗人的吧!”南鋒翰懷裡的渦妮咯咯輕笑了起來,看著澄遠卻似乎有些痴痴的。一雙迷人的鳳眼居然風情萬種的含笑,令人奇怪的是卻不帶半分的邪意。讓人看了感覺就像一個鄰家的少女,痴情的看著自己心儀的愛人一般。

渦妮本來以媚術和雙修見長,她這樣清純哀怨的看著澄遠,倒是令一旁的尹家堡諸人,還有連雲寨這邊不少人都心中一疼,大有我見猶憐的感覺。好像澄遠對不起渦妮這個痴情女子,只要渦妮一聲令下的話,只怕他們便要義無反顧的衝上去。

澄遠一直面色溫和,對於渦妮的干擾卻是絲毫沒有影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渦妮,合十道:“一念即魔,一念即佛!”渦妮那迷人的眼神驀收,似乎不經意一般頷首看著了南鋒翰。

別人看去,好似渦妮聽了澄遠這句話,似乎受了委屈,不敢面對澄遠一樣。讓人大生想把渦妮攬入懷裡的感覺,心中又痛恨澄遠不會憐香惜玉,把好好一個高僧形象,在他們心裡破壞無疑。

這邊的人卻不會這麼認為,看到渦妮施展媚術的時候,都不由暗自靜心抵禦。看到澄遠一個眼神一聲輕偈,居然就令渦妮鎩羽,便知道澄遠不但修行高深,更是心智堅韌,不是可以輕易破壞心智的。

感觸最深的,自然便是一直和渦妮擁抱在一起的南鋒翰了。他心中格外的震撼,因為明顯可以感受到渦妮的身子在輕輕抖動,體內的氣息真氣居然也發生了波動。他可是真的瞭解渦妮身手的,這個渦妮傳承了一門《鏡花水月》的媚術,自己平時不注意的話都不是對手,沒有想到這個澄遠如此厲害。

澄遠卻似乎對這些恍若未覺一般,他偏首看向自己身側的歸元先生,又居然鄭重的合十行禮道:“昔日貧僧隨侍文師,有緣前去拜偈先生,先生修行得法自有天地,使得貧僧昔日深受感悟。如今文師證道果佛,貧僧思及昔日種種,常自想有緣自會於先生再會。如今果然應了因果二字!不想先生風采更勝往昔啊!”

他和歸元先生果然是認識的,一旁的南鋒翰看著渦妮的變化,看著他和歸元先生寒暄,心中更是瞭然。看到幾個人不動聲色,心裡卻有了計較,知道自己兩個人剛剛已經失去了最好的先機。不由漠不關心的四顧,冷冷的目光偶爾看著諸人。

一向計較得失的南鋒翰,雖然沒有擔心過兩個人的狀態,但是知道自己兩個人本來可以掌控大局,可是因為謹慎,如今已經失去了最好的先機。抱著懷裡的渦妮也不吱聲做氣,甚至還帶了一絲笑意,既然沒有了先機,自己兩個人便只有等待機會了。

“尊者安好!據說尊者回蜀中承襲大法,今日有緣得見也是欣喜不已!如今這物正在當頭,少待和尊者免不了一番禪機!”歸元先生居然也是含笑頷首,目光卻一直看著這條金四十八節。

澄遠微笑頷首,終於看向了這邊的南鋒翰,一雙清澈的目光看向兩個人,盈盈笑意的眼神,似乎可以看穿人的心神一般。他沒有對渦妮施展佛門獅子吼,卻也看出來渦妮不懷好意。但是他宅心仁厚非是常人可以理解,心裡有些不以為意。

南鋒翰沒有迴避,也靜靜的看著澄遠,似乎要從他的眼神裡看出什麼一樣。可是他清澈的眼神裡,似乎沒有帶著一絲的漣漪。南鋒翰久經歷練,心裡隱藏的東西就是高手都無法看穿,看著澄遠他繼續似乎漫不經心。

單純憑藉一句佛偈,便化解了渦妮引以為傲的媚術。渾身時有時無的淡淡真氣,讓南鋒翰心中的詫異更甚於在場的諸人。不由對佛家的認知更有一番感觸,不管如何,在修行一途上,對方的任何經驗,都可以給到自己最寶貴的提示。

南鋒翰能夠成為極樂派掌門,自然絕非僥倖。而是他天資聰明,更兼他善於學習,所以極樂門被擠出中原這麼多年,他也不敢輕易提及重入中原的打算。

渦妮眼角風情萬種,看著澄遠這相貌堂堂的儀容,雖然是一個出家修行的尊者,但是越是這種精進修行的人,一身元陽精氣更是渾厚精純。渦妮本身就是修習雙修的高手,如果能夠得到澄遠的同修,那無疑不遜於獲得幾十年的苦修。

她雖然知道像澄遠這種高僧,大多數都是心智堅韌之輩,都是沒有試過的話,她心裡哪裡會死心。所以剛剛才會忍不住對澄遠施展媚術,她的這種媚術早已經不是普通的色相,舉手投足皆可為戲。

雖然剛剛遭受了澄遠的警示,但是她也知道澄遠沒有半絲的敵意和想法,這個修行精深的和尚,果然不是一般的簡單。她不由右手一拂鬢角髮梢,眼角不經意間再次自然展現風情。

修行到了她這種境界,早就摒棄了單一的外相誘惑,就像有人著道了,都不知道什麼原因,因為這一切都太自然了。

“諸位施主想必是為了下面這條長蟲,心下極是糾結吧!”澄遠猶如佛前羅漢,站在樹梢神光逼人。

“尊者想阻攔某家等獲得它麼!”秦莊心中嘀咕一下,有種不妙的感覺,佛家可是講究因果報應的,如果他出手阻止大家的話,確實不是妙事。明明知道這個和尚不好想與,秦莊卻沒有半分退意。

這條金四十八節顯然剛剛進食不久,食物顯然還在腹中沒有完全消化完,跑的話肯定不會太快。但是這可是一條修行超過百年的獸類,自然是已經成精的級數,有著它自己的生存之道,不然也不可能存活這麼久。

它這麼旁若無人的修行,顯然沒有把眾人放在眼裡。如果澄遠再出手阻攔的話,它只要逃進山洞裡面去,大家只怕很難再抓住它。

“阿彌陀佛,萬物皆有因果!貧僧雖然不知道諸位為何此刻要捕獲它,但是既然它遭此大劫,想必前生便有分說。貧僧只是偶然路過此處而已,雖然心中大是不忍,但是也知道輪迴因果,貧僧是不會阻攔諸位施主的!不過奉勸諸位施主,不管是它還是其它眾生,各位施主能夠少造殺孽,還是善莫大焉的!”

“和尚知道如今天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爭奪天下嗎!”一直安撫白虎,沒有吱聲的馮碧唯,忽然輕輕的說話。“和尚又知道佛門為何那麼多人想成佛得道嗎!”

“請施主指教!”澄遠沒有絲毫的感覺不妥,客氣微微頷首的向馮碧唯施禮。

這是一個有著真正信仰的和尚。

“逐鹿天下,為求名利,修行證道,所為長生!”馮碧唯淡淡細語的看著那條金四十八節,“它的修行無異於人類修行五百年,你說說我們要不要向它請教呢!”

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名留青史!

人為鼎鍋,我為麋鹿!不能求名獲利,便求長生不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有仙妖留存於世,誰人不想得到,何況是對於這群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的人。

阻攔他人問鼎天下,自然會屍橫遍野,一將功成萬骨枯!

阻攔他人長生不老,更會成為鼎爐火炬,看遍人生潮起潮落,海枯石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