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弘壁捱揍了。

狗皇帝又將他給暴打了一頓。

是以當皇帝陛下走後,只剩下了鼻青臉腫的李弘壁。

胡儼進門一看,立刻就將他扶了起來。

“弘壁,你這是幹啥了啊?”

李弘壁滿腔悲憤地怒喝道:“祭酒大人,你要為我做主啊!”

“皇帝陛下想把我調走,不讓我繼續留在國子監輔佐你啊!”

此話一出,胡儼頓時勃然大怒。

什麼意思?

皇帝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見不到國子監好是不是啊?

這才剛剛好轉了些,就來挖牆腳了?

胡儼臉色鐵青地喝道:“弘壁你放心,老夫這就追過去面聖,你哪兒都不能去!”

“對!俺哪兒都不去,就在這國子監待著,死都不去東宮!”

啥,東宮?

胡儼聞言一愣,腳步為之一頓,扭頭看向李弘壁。

“你說什麼?”

“陛下這是要提拔你進東宮?”

“對啊!”李弘壁滿臉委屈地開口道:“讓我去做什麼東宮伴讀,不去還要打人……”

胡儼:“???”

東宮伴讀?

太子爺的潛邸心腹?

特麼地讓你去你還不樂意了嗷!

胡儼臉頓時就黑了下來,這次是被李弘壁給氣的。

“弘壁啊,聽老夫一句勸,你還是去吧!”

“你小子可是個妖孽奇才,陛下早就盯著你呢!”

“老夫也知道,國子監留不住你,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快!”

老鹹魚嘆了口氣,語氣很是蕭索。

李弘壁要是走了,國子監還能不能維持住眼下局勢,那還真是不好說。

但是,那可是東宮伴讀啊,太子爺的絕對心腹,日後的朝堂重臣!

所以這是一條青雲直上之路,胡儼自然不可能勸阻人家,那就是恩將仇報了。

“不是啊祭酒大人,我是真不想去!”

“胡鬧!”胡儼罕見地對李弘壁動怒,“陛下都開口了,豈有你拒絕的道理?”

“弘壁,你小子平日裡那股聰明勁兒呢?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容易犯糊塗呢?”

“這做臣子的,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陛下讓你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哪怕是陛下要你死,你也要立刻死給他看,否則就會累及家人族人!”

“你不要忘了,明初那儒士夏伯啟叔侄,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話一出,李弘壁先是一愣,隨即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明初儒士夏伯啟叔侄,也算是地方上有名的儒生了,結果大明王朝鼎定天下後,卻不願入朝為官,反而是自己剁掉左手大指,以此表明不願出仕明朝的決心。

然後就是,太祖朱元璋聞訊後勃然大怒,命將夏伯啟拿赴京師,並親自審理了此案。

重八同志也很有意思,跟這夏伯啟講了講王朝更替的道理,希望這廝能夠回心轉意。

可是夏伯啟不但嘴硬,而且骨頭也很硬,就是看不起草莽出身的老朱家,更看不起暴虐無道的太祖朱元璋。

於是乎朱元璋暴怒之下,直接下令將這夏伯啟叔侄梟首示眾,並且籍沒其家,“以絕狂夫愚夫仿效之風”。

明初文人多不仕,除了這夏伯啟叔侄外,還有蘇州人姚叔閏、王諤也因拒絕作官被處死,全家籍沒。

實際上,這些文人之所以不願入大明做官,無非就是那麼幾個原因。

第一種寧肯被朱元璋殺掉也不為官的是“不忘故國”元朝遺老遺少。“忠君”與“恪守君臣大義”,是儒家一直提倡的。這些人正是抱著“忠臣不事二主”的心態拒絕朱元璋的徵召。

第二種就是那些參與編修《元史》的大儒為代表的文人。

他們只是負責編修《元史》,等同是變相臣服於太祖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並不能算是真個就出仕了。

《元史》編完了,人家就會離京回鄉,繼續過日子去了。

既然有“不才明主棄”的一心想當官的,自然就有想“悠悠望南山”的隱逸之人。

元朝文人入仕,阻礙重重,所以很多文人乾脆就隱逸于山林鄉間,治學著書,講學授課。

而元末戰火紛飛,他們更是無心入仕,於民間養望成了當時的一種風氣。

這些大儒名士更是如此,而且大儒名士多為士紳階層,吃穿住用行都不愁,又是大多年邁,所以自是不願去那官場中蹚渾水。

更何況,明初朱元璋的官可不好當,動不動就可能會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第三種,就是應召入朝的,卻很快就辭官不做了。

比如曾被稱為“吳中四傑”之一的高啟,在應召入京都修《元史》時,還很興奮地賦詩抒發抱負,“幸逢昌期勿自棄,願更努力修嘉名。”

這位赫赫有名的江南才子,因曾作了一篇《郡治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直接被連坐腰斬。

和他差不多同時間入京的,王彝、高遜、張簡、杜寅、陳基、謝徽、張孟兼、胡翰、陶凱、朱右等人,雖然在《元史》修成之後,被委以官職,但都因為忍受不了官場嚴苛環境棄官而去。

所以明初文人多不仕,並非沒有原因。

但是老朱家的態度,一直都很鮮明。

在洪武朝的法典《大誥》中,有一條太祖朱元璋頒佈的法令,名字就很直接,“寰中士夫不為君用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也就是說,天大地大的,都是朕家的,沒你們容身之地,不肯為朕所用,那就殺人抄家。

胡儼之所以提及那夏伯啟,就是在警告李弘壁,不要挑戰這些老朱家皇帝的底線,不然砍你腦袋抄你家!

李弘壁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大明王朝的官兒,真是不好做啊!

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國公府,卻見亦失哈正在那兒等著。

“恭喜世子爺!賀喜世子爺!這是又高升了啊!”

李弘壁沒好氣地瞟了他一眼,隨即一把奪過了聖旨。

“趕緊滾蛋!”

“娘希匹地,成天噁心人!”

亦失哈聞言一愣,隨即委屈巴巴地走了。

李景隆見此情形,同樣滿臉茫然。

“不是兒吶,咋升官了,你還這麼氣啊!”

“你知道個屁!”李弘壁咆哮道:“狗皇帝讓我去東宮!”

“以後我們老李家,就不得不捲入奪嫡爭鬥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李景隆:“!!!”

「今日三更結束,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援,另外新春佳節到了,兄弟們新年快樂嗷,吉祥如意,闔家幸福!」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老告
神機妙算諸葛亮:“三日後,亮登壇作法,可得東南風,曹營將破!”曹操:“諸葛亮會天氣預報,我們提前一天就襲營。”漢中之戰,蜀漢連番用計。 但曹操早早佔了定軍山,巋然不動。劉備嘆了口氣,這曹操為何事事佔先? 魂穿曹操,他發現這個三國,武力高的驚人,奇謀將略,兵策如神通! 好在他能看見將領的戰力值!包括謀士的韜略值,故能統領麾下良臣猛將,盡展所長,精準用兵,制敵機要。 呂布下城投降,曹操看了眼外掛,其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紅樓低調人生

紅樓低調人生

隨雨安
誤入紅樓世界,憑玻璃球改善體質、智力。本著低調、苟著的原則一路獲取功名、氣運且有美女相伴。 從農家子走向顛峰。
歷史 連載 72萬字
文狀元抗倭寇

文狀元抗倭寇

一葉飛毯
據《明史》記載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一生貪玩,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可武宗又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應州大敗小王子。 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要,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有皇宮不住,住自己修建的鎮國府。 後人評說武宗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昏君,死後葬於 “康陵”,廟號 “武宗”。正所謂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了。武宗駕崩,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
歷史 連載 8萬字
掌國

掌國

九城城主
大通勢微,諸侯不臣,太子關承自請貶為晉王遠赴西南,從此一路開疆擴土,最終天下歸一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