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膳!”

武英殿內,當朱高煦忙碌了一上午後,他總算等到了今天的第一頓飯。

在朱元璋起身的同時,司禮監太監開始傳膳,而朱允炆也起身跟隨。

瞧見這模樣,朱高煦立馬放下了毛筆,起身跟著朱元璋、朱允炆一起走出偏殿,去到了另一處偏殿。

在這裡,十餘名太監宮女正在等候,並且已經做好了一切飯前事宜。

朱元璋入主位,朱允炆坐在左側,而朱高煦見狀則是坐到了右邊。

三人入座後,武英殿外等候許久的太監宮女開始端著一盤盤菜餚入殿內,而首先放下的便是一碗湯,三杯茶。

在這些東西放下的同時,旁邊的一名太監也在高聲報著菜名。

“豆湯、泡茶、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綠豆棋子面,香米飯,禮畢~”

十餘道菜名被報出,最後以兩份主食宣佈結束。

桌上,雞鴨魚肉蝦、豬馬牛羊驢等各式菜餚應有盡有,看得人眼花繚亂。

以朱高煦在大明朝生活了這半年多的經驗來說,如果在外要吃上這麼一頓,那費用恐怕不會低於三貫,差不多是一個普通農民四個月的收入。

這樣的飯菜,如果不貪汙,那別說是朝中三品以上大臣,便是諸如朱高煦這樣的未來郡王,也不一定敢說能頓頓如此的吃上一年。

在他的記憶中,哪怕是在燕王府裡,他們一家九口人,也不敢說吃的如此奢侈,頂多也就是三湯五葷四素,費個四五百錢罷了。

相比較僅吃飯一年就能耗費上萬兩的皇帝,所謂親王和郡王,實際也就是稍微富裕的平民罷了。

“吃飯吧。”

朱元璋抬手動筷,朱允炆隨後,朱高煦見狀最後才動筷。

朱允炆吃飯的速度一般,好似一個謙謙君子。

朱高煦吃的很快,但是不會發出什麼聲音。

相比較他們二人,旁邊的朱元璋吃飯就粗俗了許多,尤其是他吃著那碗綠豆棋子面的時候,那呼嚕呼嚕的吸面聲,與民間蹲在家門口吃面的百姓無二異。

朱高煦見朱元璋都這麼吃,他也乾脆放開了吃。

對於生物來說,攝入和消耗是成正比,朱高煦力氣大,自然也就比一般人消耗得多,吃的也多。

那邊朱允炆才小口的吃完一碗飯,朱高煦這邊已經摞起來了三個碗,菜餚更是吃了一大堆。

那吃飯的模樣,便是在飯桌上比較豪放的朱元璋都看著他愣了一下,尤其是看到他吃完第四碗,還準備吃第五碗的時候。

“好小子,倒是挺能吃的。”

朱元璋這話不是罵人,而是誇獎他,畢竟在農耕文明,幹得多和吃得多成正比。

朱高煦聽後也舔了舔嘴角的油脂:“我爹說,吃得多幹得多,吃得快乾得早,不管打仗還是幹嘛,還是得先填飽肚子。”

“老四這話沒說錯。”朱元璋點了點頭,不知想到了什麼,忍不住笑了笑。

至於朱高煦這話也不是忽悠老朱,在他記憶裡,他那個一口一個俺的便宜老爹,有的時候確實很逗比和開放,和後世影視劇中動輒殺人的暴君形象簡直天差地別。

就這樣,朱高煦繼續埋頭乾飯,只是片刻便已經吃到了第六碗,而這時一名司禮監太監也拿著一份奏疏走了進來。

瞧見他的模樣,朱高煦三人都停住了乾飯的動作。

“陛下,雲南急報,越巂蠻叛亂,西平侯已率建昌衛兵馬前去平叛了。”

太監跪下的同時呈上奏疏,朱元璋聞言接過奏疏看了看,略微皺眉。

片刻後他將奏疏遞給朱允炆,朱允炆雙手接過翻閱,而後本想直接交回給太監,但想了想,還是遞給了朱高煦。

朱高煦見狀也雙手接過,一目十行的閱覽起來。

奏疏大意就是麗江府境內的越巂蠻叛亂,麗江城的木氏土司難以節制,請朝廷調兵平叛。

在建昌築城的沐春聽到後,直接帶著建昌衛的兩千人,並召集大理等衛兵馬集結,率兵六千前往平叛。

算上木氏的木瓜兵,明軍這一方差不多有萬人,而越巂蠻雖然有數萬,但大多都是婦孺,壯丁僅有萬餘人,肯定是擋不住沐春的。

越巂蠻的位置在後世麗江永勝縣東北部的山區中,常年對移民到“程海”四周的漢人村落劫掠。

想到這裡,朱高煦看向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則是在看朱允炆:“你覺得此叛如何?”

“回爺爺的話。”朱允炆似乎從朱高煦身上看到了朱元璋喜歡的點,因此也不稱呼皇爺爺了,而是去了皇,直稱呼為爺爺。

“孫兒以為,區區越巂蠻不過是螳臂當車,只等西平侯領兵抵達,月餘便可平叛。”

“……”聽著朱允炆的話,朱元璋默不作聲的點頭,轉而回頭看向了朱高煦:“你呢?”

“我?”朱高煦很是無語,畢竟朱允炆都說了看法,他要是說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並且取得了朱元璋的青睞,那他還不得被朱允炆穿小鞋?

“你且說說,太孫忙於政務,疏於兵事,你說出來,讓他學學也是極好的。”

朱元璋的話在朱高煦聽來全是刺,他不相信朱元璋不知道他這麼說的後果是什麼,所以他還特意看了一眼朱允炆,卻發現朱允炆正在對他微笑。

“你這養氣功夫還挺好……”朱高煦默默對朱允炆豎了一個大拇指,而後也只能如朱元璋所說一般分析道:

“我從大教場的武官子弟那邊瞭解過滇西的地形,麗江當地山高林密,而且山中寒冷,若是要平叛,那少不得要深入山林。”

“當地的山林不比江南、北方和湖廣,其林中多瘴氣,多病蟲。”

“孫兒很相信西平侯的能力,平叛應該不是難事,但困難的在於如何減少士兵中瘴氣生病。”

瘴氣,這兩個字出現後,朱元璋的臉色立馬就不好看了起來,因為沐春的父親沐英就是因為染了瘴氣後病癒出門,而後中風才導致壯年而逝的。

這個時候的人們對於瘴氣根本沒有什麼防護手段,因此朱元璋心中不免升起了想讓沐春撤兵的想法。

只是不等他這個想法脫口,朱高煦便繼續侃侃而談道:

“瘴氣其實分為很多種,其中雲南之地的瘴氣也分為三種,一種是氣瘴,一種是蟲瘴,一種是病瘴。”

“氣瘴要做的就是在抵達當地的同時減少操練,同時不能洗澡,直到兵卒沒有頭暈腦脹的現象才能歸隊操練。”

“至於蟲瘴只需要注意蛇蟲鼠蟻,以及保持喝熱水,禁飲涼水便可。”

“最後的病瘴,孫兒也不知道要如何解決。”

朱高煦將高原反應和防疫蟲病用朱元璋能聽懂的方式說出,朱元璋聽後也稍微鬆了一口氣。

“你這辦法不錯,稍許你親自著寫一篇文章送給西平侯。”

朱元璋交代了朱高煦一句,而朱高煦也抬手作揖表示謙虛。

不過這個時候,朱允炆卻反問道:“這些辦法既然簡單,那西南移民為何常年遭受瘴氣毒害?”

他這話說出,朱元璋也看向了朱高煦,而朱高煦只能解釋道:

“燒熱水飲用看上去十分簡單,但移民許多人還未安家,無法架柴垛,囤柴燒水,因此自然容易患病。”

“不說西南,便是中原、江南之民也因少柴而不得擅自開火,便是招待客人都只能以冷菜招呼。”

朱高煦講出他所見的民間疾苦,但朱允炆卻皺眉:“中原少柴,為何不燒煤?”

“民間鍊鐵繁榮,因此煤比柴更貴……”朱高煦一句話將朱允炆噎住了。

“好了,時候不早了,吃完午休吧。”

看著朱允炆不知民生的模樣,朱元璋在心底嘆了一口氣,並打斷了二人。

他望著朱高煦:“你午後若是想要留下理政便留下,若是想去宋國公府和穎國公府學習兵法便早些去。”

“那孫兒走了。”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應,動作之快,讓朱元璋有幾分語塞。

他就這樣瞧著朱高煦作揖退出殿內,過了片刻搖頭轉身休息去了。

倒是在他走的時候,朱允炆雖然人跟上了,但目光卻一直留意朱高煦離去的地方。

“能文能武,不過好在他只是嫡次子……”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惡女,只想造反

我,惡女,只想造反

閆桔
陳皎穿越了。 穿到了五胡亂華的至暗時期。 好訊息是她在南方,胡人還未入侵;壞訊息是親孃是妓子,下等賤籍。 開局地獄模式。 地痞流氓盯上孤兒寡母,於半夜入室欺辱,陳皎失手殺人背上人命官司。 母女迫不得已潛逃。 被逼絕路之際,許氏竟給她尋到一個便宜爹。 好訊息是便宜爹乃一方諸侯。 壞訊息是便宜爹有十一個兒子,十三個女兒,她娘是九房姨太! 戀愛腦許氏滿心歡喜,“兒啊,你爹是郡王,以後抱金大腿混個郡主肯定
歷史 連載 4萬字
瓊臺月行

瓊臺月行

爾嶼
【正文完結,番外緣更】 釣繫心機假千金X溫潤守禮高嶺花 謝行之也沒想到,他會栽在一個姑娘家身上兩次。 府上接回來位表姑娘,寄人籬下的她安分乖巧,時間一長,頗得幾位長輩喜歡。 只有謝行之知道,眾人眼中乖順的表妹,在他夢裡是如何的不安分。 纖纖手臂纏他頸,尋了機會就往他懷裡鑽,貼他,親他,亂他心神。 夢中如此,白日裡表妹更是削尖腦袋往他身邊湊 然而就是表妹這一次次的接近,讓他逐漸生了不一樣的心思,想一
歷史 連載 0萬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和未來宰相做同窗

琅儼
孟瑤是曲雲闊在國子監交到的第一個朋友。 但當曲雲闊名揚天下前途無量時,孟瑤卻只是孤身遠行,去做她的九品小官。 曾經孟瑤以為自己於他會是個特別的人。 喜歡他,想見他。 卻將少女心事藏心間。 可後來才發現,她曾喜歡的少年郎,或許只會對同他一樣才高八斗的人高看一眼。 而自己,不過是個與之不同路的,尋常人。 與路邊的賣花女,還有那河邊的浣紗女都無甚不同。 · 在曲雲闊考中功名,成為聖上眼前的紅人之前,國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第一熊孩子

大秦第一熊孩子

十四橋
贏飛羽穿越大秦,開局年僅五歲半。 還好身攜熊孩子系統,只要不斷搞事就能獲得獎勵。 “什麼?系統你說我爹是秦始皇?” 當得知自己竟是嬴政流落在外的第二十四子時,贏飛羽驚了。 為了大秦不再二世而亡,也為了自己的小命,贏飛羽只好出手為嬴政逆天改命,導演沙丘宮之變! 嬴政:“好孩子,跟朕回宮,宮裡好吃的多的很!” 小正太:“有泡麵嗎?” 當代大儒:“小公子,咱們今天學四書!” 小正太:“你瞧瞧我倒背的如何
歷史 連載 3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