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下!他們燒粟田了!”

兀良哈禿城前數里處,當以逸待勞的明軍看著哈剌兀麾下的兵卒焚燒粟田,許多兵卒都十分肉痛。

只是對此,朱高煦卻依舊冷靜,他轉頭對朱權說道:“十七叔,這老奴看樣子是準備直接北遁了。”

“還要北逐嗎?”朱權反問朱高煦,畢竟在他看來,這次出塞的戰果已經很大了。

在那兀良哈營壘處,橫七豎八躺著上千屍體,也就是說朱高煦所率渤海軍,昨夜起碼斬首上千。

這上千人,加上他們兩部兵馬一路上的戰果,少說也殺了兀良哈八九千人。

對於當下只有十萬左右人口的兀良哈諸部來說,這已經是不可承受之痛。

不過對此,朱高煦卻輕笑:“就當遊獵了。”

他話裡話外把哈剌兀等人當成了獵物,看上去十分輕視哈剌兀等人。

只是他也知道,如果哈剌兀真的要和自己拼命,那自己不一定能贏。

說到底,對面的甲兵數量比他們還略多些,而輕兵數量更不用多說。

如果不是哈剌兀承受不了太大的死傷,恐怕他早就放手一搏了。

“若是在以前,我一定會吃下他們!”

與朱高煦所想一樣,在撤退前,哈剌兀確實對著眼前的七千明軍馬步騎軍放下了狠話。

只是他也清楚,這兩萬多人是他用各種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如果真的要拼命,許多頭人都會帶著自己的部眾離開。

這樣的局面,是他一手造成的,因為去年的吉林慘敗,讓他丟失了許多頭人的信任。

當然,罪魁禍首應該是坐在明軍陣型之中的朱高煦。

他無力與朱高煦爭鬥,現在兀良哈諸部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思緒到此,哈剌兀也不再停留,轉頭對脫魯忽察兒等人開口:“撤!”

在他的一聲令下,所有兀良哈人開始翻身上馬。

他們之中許多人的馬背上都綁著幾捆收割的粟。

這些粟的粟米被他們割下來放到了皮袋中,粟米的秸稈則是被留下,充當乾草餵給馬匹。

很快,他們開始開拔,往北撤退,而朱高煦他們也下令跟上。

哈喇兀的戒備心很重,從輕騎拔營到全軍開拔,他都以甲兵為主斷後的人馬,為的就是防止朱高煦他們趁機突襲。

然而他的戒備持續了十餘里路程,明軍都未曾發動突襲,只是在距離他們一二里外緊緊跟著。

這樣局勢持續了數個時辰,由於渤海軍與寧府騎兵繳獲了不少挽馬,他們的機動性不僅不低,甚至比哈喇兀這兩萬多人還要高。

“再這麼下去,士氣恐怕要沒了。”

隊伍之中,脫魯忽察兒一臉凝重的掃視左右,提醒著身旁的哈喇兀。

哈喇兀也沒辦法,牧群和多餘的馬匹都被部眾攜帶北上了,他們只能維持一人二馬的局面,根本不敢脫甲休整。

他回頭看了看明軍的隊伍,卻見他們身後馬群眾多,這讓哈喇兀有了不好的預感。

明軍缺馬,朱權那支兵馬能有如此多馬匹,尚可以用繳獲來說,可朱高煦那支人馬呢?

“這狗兒難不曾劫掠了北上的諸部牧群?”

哈喇兀氣的牙癢癢,早知道朱高煦能帶給他這麼多麻煩,去年他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舉全部兵馬淪陷吉林城。

敗在朱棣手上他不生氣,可敗在朱高煦這娃娃手上,他心裡始終不服氣。

“水沒了,要去北邊的小河取水嗎?”

脫魯忽察兒的聲音再次傳來,哈喇兀也頷首同意了他的建議。

如此向北行了七八里,一條直徑丈許的小河出現在了北上道路的一側。

哈喇兀見狀,命令甲兵在外駐守,輕騎取水。

他警惕著明軍偷襲,而朱權見此情況,也對一旁朱高煦開口道:“這哈喇兀不上當,行軍步步為營,我們恐怕沒有下手的機會。”

“真的沒有嗎?”朱高煦輕笑:“十七叔放心,這群遊牧的胡兵紀律不嚴,這樣的高強度行軍,他們撐不了太久了。”

朱高煦說的沒錯,面對明軍掠陣,隨時有可能爆發戰事的壓力,兀良哈精銳的探馬赤軍倒是還能承受,可是普通的牧民根本沒發承受。

胡兵計程車氣和隊伍都在肉眼可見的變得低落和鬆散,即便哈喇兀不斷派探馬赤軍約束他們,可他們卻無能為力。

長時間乘騎馬匹,讓他們胯下瘦弱的馬匹無法支撐。

漢人評價蒙古人不會養馬,這並不是高傲自大,而是經濟限制。

漢人要養馬,那不管是草料還是豆料,基本都能滿足,培養出來的馬匹也健壯有力,膘肥體壯。

反觀蒙古人養馬,他們不是不知道要餵食豆料,而是他們根本拿不出豆料來餵食太多馬匹。

馬匹一味地吃草,很難長得膘肥體壯,因此蒙古人的馬匹大多瘦弱,不如漢人馬匹強壯。

正因如此,在行軍路上,朱高煦他們這邊一旦發現馬匹開始低頭吃草而不走,便會立即抓出一把豆子和粟米餵給馬匹,幫助它們恢復體力。

可反觀哈喇兀他們那邊粟米本就不足,根本不捨得把粟米餵給馬匹,頂多就是餵食粟米的秸稈。

然而就那麼點秸稈,根本滿足不了馬匹長途遷徙的消耗,許多輕騎的坐騎都因為馬力不足而落單。

但凡有輕騎落單,朱高煦他們就會上前將其射殺,而這樣的一幕幕場景,讓哈喇兀麾下兵馬士氣跌落更甚。

很快,夜幕降臨,哈喇兀迎來了自己最為艱難的時候。

明軍去昨夜一樣,熄滅了火把,讓蒙古人無法察覺到他們的蹤跡。

由於是輕裝撤退,所有部眾都只能露天睡覺,外圍只有哈喇兀令人挖掘出的幾道簡單塹壕。

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幾道塹壕攔不住明軍,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這幾道塹壕並不深,更不寬長。

所有人都警惕著明軍夜襲,而當夜的營地四周也確實傳來了馬匹衝鋒,和漫天遍野的喊殺聲。

只是等胡兵被驚醒,起身集結準備作戰的時候,這些喊殺聲又驟然消失,彷彿沒有存在過。

等他們回去休息,漸漸沉睡時,那喊殺聲再次出現,擾的人不厭其煩。

整整一夜,胡兵們都沒能睡一個好覺,導致第二天行軍路上,所有人的雙眼都遍佈血絲。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那南兵若是再來幾次昨夜的干擾,我們怕是還沒到兀良哈山,就要被弄的崩潰了!”

雙眼血絲的脫魯忽察兒提醒著哈喇兀,可哈喇兀又何嘗不知道。

他紅著雙眼反問脫魯忽察兒:“你有什麼辦法?”

“和他們決戰!”脫魯忽察兒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哈喇兀聽後也掃視其餘頭人。

見他們都有這個意思,脫魯忽察兒也勒馬道:“好!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和他們拼了!”

說罷,脫魯忽察兒指揮大軍停下,前軍變後軍,直面朱高煦他們那緊緊跟著的七千人。

可是當他們做好一切準備的時候,明軍居然停下了腳步,壓根沒有和他們決戰的舉動。

“衝!”

等待許久,叫朱高煦他們不上前,哈喇兀下令全軍出擊。

一時間號角聲響徹草原,千軍萬馬衝擊而來,看得人熱血沸騰。

只是面對這樣的場景,明軍居然當著做足準備的所有胡兵的面,調轉馬頭撤退了。

“好!!”

許多不明所以的胡兵還以為他們逼退了明軍,高興的叫好。

可哈喇兀與脫魯忽察兒卻臉色黑的能滴水,他們已經想到了朱高煦要怎麼對付他們。

十六字訣作為游擊戰的秘訣,實際上卻是很早就有人這麼打仗了,尤其是一些遊牧民族。

眼下瞧著朱高煦這麼做,他們哪裡還能不知道朱高煦的意圖。

“這廝,是準備把我們拖到人困馬乏的時候再出擊!”

脫魯忽察兒咬牙切齒,哈喇兀更是氣血上頭。

他們清楚明軍補給充足,不然不會一直跟隨他們北上。

可眼下的局面,他們這兩萬多人可沒有那麼多的糧草馬料。

僅是昨日,他們因為馬力不足而落單被殺的就不下百人,今日衝鋒又浪費一次馬力,如果不駐牧恢復馬力,恐怕今日會落下更多兵馬。

“駐牧……”

哈喇兀從牙縫裡擠出這句話,脫魯忽察兒也只能照辦。

很快,胡兵們開始四散駐牧,為飢餓的馬匹恢復馬力。

可沒有出乎哈喇兀的意料,很快東邊就響起了沉悶的號角聲。

明軍從東邊襲來,哈喇兀立馬率領手下的探馬赤軍支援。

路上,他們可以看到不斷騎馬逃跑的部眾,並且看到了在逃跑途中被明軍射殺的部眾。

哈喇兀積攢著一口火氣,試圖朝那數千明軍釋放。

只是瞧見他們奔襲而來,朱高煦與朱權又立馬率著麾下兵馬撤退,只留下數百具胡兵屍體給哈喇兀。

“繼續行軍!”

看著如老鼠一般的明軍,哈喇兀憋屈的讓全軍繼續行軍。

儘管這麼做,避免了明軍在他們駐牧時偷襲,可這樣做也讓這次駐牧成為無用功。

許多馬匹都還沒有補充好馬力,就被強行驅趕上路,致使掉隊者越來越多。

面對掉隊的蒙古人,明軍依舊不留情面的射殺,並取走插在肉體上的箭矢,將存活的馬匹餵食馬料後充當自己的乘馬。

很快,天色再度給了下來,明軍又在朱高煦和朱權的配合下,輪流玩起了襲營擾敵的戰術。

哈喇兀下令加上夜巡,讓不用值夜的兵卒好好休息。

“高煦,看來這哈喇兀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夜幕下,得知胡兵們加大巡夜力度,朱權就知道胡兵已經到了極限。

他看向了朱高煦,而朱高煦卻精神的吃著一根肉乾,臉上露出笑意:

“不急,讓他們先休息會,待半個時辰後請十七叔您帶本部三千騎兵夜襲。”

“如今胡兵已經是驚弓之鳥,只要您帶兵掠陣,他們便會將注意放到你們身上。”

“哈喇兀不敢讓輕兵在前,因此一定會帶他的本部甲兵打頭陣。”

“皆時,我率本部馬步騎軍迂迴繞後,從背後衝擊輕兵,輕兵必然自亂陣腳。”

聽著朱高煦的話,朱權也眼前一亮:“如此,便是我們前後夾擊的時候了,對吧?”

“對!”朱高煦輕笑頷首,不過他還是提醒道:

“此戰不要與哈喇兀甲兵糾纏,當儘可能的對輕兵出手。”

“為何?”朱權不解,畢竟甲兵才是兀良哈的根本,倘若真在這裡徹底擊垮哈喇兀手下的甲兵,那大寧和渤海就真的高枕無憂了。

只是面對朱權的建議,朱高煦卻搖搖頭。

他自然知道滅了哈喇兀就能讓大寧和渤海高枕無憂。

只是,先不提他們能不能在這裡吃掉哈喇兀的九千多甲兵,單單吃下這九千甲兵,他們需要付出多少死傷就足以讓朱高煦望而止步。

當下已經是洪武三十年九月了,老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自己在這裡遭受重創,那自己很難在不到半年的時間拉起一支隊伍。

更別說,如果剿滅了哈喇兀,那大寧還可以對付漠北的蒙古人,可他渤海王府呢?

用八千甲兵去對付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老朱可不會幹那麼奢侈的事情。

皆時留給自己的,要麼就是被遷移其它封地,要麼就是被調走一批護衛兵馬。

這兩種未來,朱高煦都不可能接受,因此即便他再恨哈喇兀,卻也不能在這裡殺他。

“胡兵雖然已經崩潰,但甲兵依舊比我們多,而輕兵更是我們的三倍左右。”

“一旦那九千多甲兵發現我們的目標是他們,那想來他們會困獸猶鬥,發瘋般與我們纏鬥。”

“這時,若是輕兵回過神來,協助甲兵包圍我們,我們不一定能全勝,哪怕全勝,恐怕也會死傷過半……”

朱高煦搬出了自己的說辭,朱權聽後看了一眼旁邊的劉真。

雖然黑暗,但朱權透過劉真手上的小動作看出了他的想法。

“好!”朱權應下,並讓劉真指揮兵馬準備。

時間一點點過去,從天色徹底黑下來開始,許多胡兵都強撐著不睡,因為他們擔心明軍會襲營。

可是這樣的煎熬讓許多人無法支撐,漸漸的那些撐著不睡的胡兵開始眼皮打架,最後在不知不覺中熟睡。

外圍放哨的胡兵努力往外放哨,可他們已經放哨遠離本陣二三里,卻依舊沒有找到明軍的蹤跡。

由於白天落單兵卒被射殺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們也不敢再往外放哨,便侷限在這三里左右的巡哨範圍。

本陣之中,哈喇兀與諸多臺吉和頭人躺在篝火四周睡覺,但即便是他們,卻也時不時驚醒。

在朱高煦那敵退我進,敵停我擾的戰術下,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接近了崩潰的邊緣。

他們已經兩天兩夜沒能好好休息了,所有人都將能好好休息視為當下最大的奢望。

眼下他們距離兀良哈禿城還有兩天半的路程,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這兩天半的路程。

即便在熟睡,他們依舊不敢脫去甲冑,卸下馬鞍,手緊緊握在馬刀上,萬分警惕。

就在他們這樣的警惕下,朱權與劉真動手了!

夜幕裡,沉悶的馬蹄聲再次響起,外圍巡哨的上千兀良哈哨騎已經習以為常。

他們警惕著,卻沒有主動搜尋馬蹄聲的舉動。

因為按照前兩夜的經驗,明軍只會在夜幕下放冷箭,不會輕易肉搏衝擊。

然而這次,外圍的胡兵失算了。

“殺!!”

喊殺聲突然在夜幕中響起,馬蹄聲越來越大,越來越靠近,漸漸的有人察覺到了不對:

“吹號角!”

“嗚嗚嗚……”

沉悶的號角聲響起,可這次營地裡的許多臺吉和頭人、胡兵都只是睜開了一下眼睛,便又再度合上了。

他們太過疲憊,而且按照前兩夜的經驗,明軍只是佯裝進攻罷了,不會真的進攻。

在這樣的想法下,許多人都沒有睜開眼睛,更沒有起身。

可哈喇兀不一樣,他很清楚朱高煦的意圖,而且類似狼來了的故事,他也曾聽過。

狼來了的戰術,恐怖之處不在於狼什麼時候來,而是在於等待它來的過程。

前夜他們以為朱高煦會動手,但朱高煦沒有。

昨夜他們以為朱高煦會動手,可朱高煦也沒有。

這兩夜的等待,消磨了大部分人的精力和體力,哈喇兀可以理解,但他作為主將,不能跟所有人一樣。

他強撐著疲憊的身體起身,即便腦子昏昏沉沉,頭痛欲裂,可他依舊用耳朵聽起了號角聲。

漸漸的,他察覺到了不對……

“快起來!都快起來!!”

“讓全軍起夜!快!”

哈喇兀發瘋般的叫醒四周的每一個人,並指揮探馬赤軍去叫醒所有人。

也在他有所反應的時候,前方的哨騎遭到了寧府騎兵的衝擊。

他們自夜幕中衝出,彎弓搭箭,以短弓硬箭在短距離面突兀良哈哨騎,一時間面部中箭者無數。

待他們衝入火光中,當下將長槍短錘紛紛招呼,哨騎敗走撤退。

“追!全部不留!”

朱權手握短弓,左右開弓之間,有條不紊的指揮大軍,塘騎將他的軍令通報大軍,所有人都追趕著這群試圖逃走的哨騎。

雙方的喊殺聲將睡夢中的胡兵驚醒,加上探馬赤軍不斷在營地奔走,很快整個行營就熱鬧了起來。

強撐著精神,眾多胡兵開始集結,哈喇兀也帶著數百探馬赤軍來到陣前壓陣。

來到陣前,他便很輕易看到了正在往他們這邊糾纏廝殺而來的人馬。

“終於動手了!”

哈喇兀煎熬等待了兩天兩夜,繁華終於等到明軍動手時,他反而沒有那麼緊張了。

“所有探馬赤軍陣前集合,我倒要看看,朱高煦這個娃娃怎麼敢和我們正面交鋒!”

哈喇兀整個人打起了精神,指揮著軍中精銳的甲兵集結。

兩字時內,朱權與哨騎糾纏到了距離陣前不足三百步的位置。

當朱權看到哈喇兀調集軍隊,他也不再繼續糾纏這支哨騎。

在他的鬆手下,這支哨騎總算逃回了本陣內,只是他們的數量不足開戰前的三分之一,死傷可謂慘重。

“如何?看清他們有多少人沒有?朱高煦和朱權現身了嗎?”

瞧著哨騎逃回本陣,哈喇兀立馬尋來了帶隊的千戶,那千戶還驚恐未定,在哈喇兀的再三追問下才回答道:

“人數太多,只是一輪衝擊,我們便潰不成軍,數量是我們的很多倍,應該是全數上了。”

他彙報時,身體止不住的發顫,可見被明軍騎兵的衝鋒嚇得不輕。

“應該?”哈喇兀臉上有些猶豫。

如果不能確定這支人馬是朱高煦和朱權全軍而上,那他不一定能破釜沉舟的出陣,畢竟他們的馬力比不上明軍的馬力,每一次隨意出陣,對於馬力來說,都是一種浪費。

他還在猶豫,可脫魯忽察兒卻為他下了決心:

“應該是全軍而上,他們尋過來了!”

順著脫魯忽察兒的話,哈喇兀果然看到了點燃火把,朝他們步步緊逼而來的明軍騎兵。

哈喇兀掃視戰場,雖然是黑夜,可卻有數千火光。

以此來推斷,這確實應該是明軍騎兵的數量。

眼下雙方距離已經僅有百步之遙,只要明軍再上前幾十步,那即便他們要逃,卻也逃不脫本部的追擊了。

想到此處,哈喇兀拔刀靜靜等待,直到明軍騎兵走進五十步距離的時候,他才舉起了馬刀:

“兒郎們!隨我殺!!”

“嗚嗚嗚——”

“殺!!”

憋著一肚子火的探馬赤軍開始聞著號角聲發起衝鋒,他們要用南人的血來洗刷這幾日的憤怒。

千軍萬馬魚躍而出,向著黑暗中的火光殺去。

“撤!”

朱權眼看自己將探馬赤軍吸引而來,當即就開始率領本部騎兵撤退,邊撤邊打。

只是十幾個呼吸間,雙方就衝出去了百步不止的距離。

在探馬赤軍的後方,磨磨蹭蹭的兩萬胡兵也開始發起衝鋒。

可是當他們追著追著,卻突然感覺馬蹄聲不僅在四周,更是在後方。

一名胡兵好奇回頭,只見數百步外,一條火龍正朝他們疾馳而來。

“後面!後面出現敵人了!”

“嗶嗶嗶——”

哨聲絡繹不絕的在後方響起,叫住了後方正在衝鋒的不少胡兵。

待他們調轉馬頭,嚴陣以待的時候,那火光之中卻突然出現了一面熟悉的旌旗。

雖然不識漢字,但那個字帶給了太多兀良哈人慘痛的記憶。

一時間,許多胡兵身上刺痛,汗流浹背。

“是燕!朱棣來了!!”

“逃啊!!”

當一面刻意被擺在陣前的“燕”府旌旗在黑夜中亮相,胡兵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破。

他們開始調轉馬頭,向北而逃。

朱棣“來了”的訊息猶如瘟疫一般,在胡兵之中傳播,引得更多人潰逃向北。

他們並不是畏懼朱棣個人,而是朱棣每次北巡,所帶兵馬都以萬計。

原本他們就被朱高煦等二王的數千騎兵壓迫著神經,現在突然看到燕府旌旗,他們哪裡還有反抗的想法,紛紛開始了潰逃。

“逃啊!!”

看看晚上能不能語音碼字弄出二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