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乘船而下,這就是吳王劉濞開挖的上官鹽運河。
逐波千帆,枕河人家,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百里運河流淌著幾多繁華。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決定了河流大都是東西走向。古代交通運輸不發達,藉助河水運輸成了最便當的方法。但東西向的河流只能解決東西向的交通,南北向交通成了最大難題。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挖了史上第一條運河——邗溝,將長江、淮河連在了一起,是南北向人工大運河的濫觴。
吳王劉濞,繼之開挖了上官鹽運河。上官運鹽河西通揚泰,東達海濱,溝通了江淮東部,連線江海平原,是跨地區的水上通道。
之後陸續延伸的大運河,更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連在一起,最終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至今千里賴通波。運河除了軍運、漕運、鹽運、貨運等運輸的基本功能,又在防洪、排澇、灌溉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季將軍,你看那運鹽船,吃水很重。這一船鹽得多少錢呀!”王娡嘆道,“來來往往,這麼多運鹽船!難怪吳國富庶。”
“吳國富庶,卻不感聖恩,妄自尊大,凌駕於朝廷之上!”季布陰著臉說。
“非是朝廷不容吳地富裕,而是吳王富生驕橫,覬覦天下。如吳地興盛,天下共驤,那將是大漢之幸!”王娡也心有遺憾。
吳王驕奢,文帝簡樸。若以吳之財富達濟天下,大漢帝國必定穩固昌盛。對匈奴,還用以和親換和平?打死他個破落戶!
“王公子,是去看鹽場,還是直接到廣陵?”季布問。
“先去鹽場看看吧。”王娡想大概摸摸吳王的鹽底。
吳國會稽郡,就是江浙,包括福建沿海一帶。
這裡到處都是鹽場。製鹽方式簡單粗暴。主要是透過直接加熱海水製鹽,俗稱“熬波煮海“。
吳王命人做了巨大的鐵鍋,叫“牢盆”。類似學校食堂炒大鍋菜的鐵鍋,只不過是平底的。就在海邊支鍋架灶,鍋里加滿海水,燒起薪柴開煮。
在常溫下(20攝氏度),氯化鈉水溶液的飽和溶解度約為36克(每100克水),換算成分比,就是氯化鈉飽和水溶液的含鹽量為26.47%。而我國近海海水含鹽量僅2.4~3.4%之間浮動,不僅遠未達到飽和,且裡面還有多種鹽分。
燒一鍋海水,要把約九成水分蒸發後,鹽才開始析出,耗費的薪柴太多了。可見效率多低!
海水裡的主要鹽分是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除了氯化鈉可以食用,氯化鉀、氯化鎂稍微過量,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口感苦澀。
王娡他們站在海灘上,看海邊依次排開,幾十口牢盆在煮海水。柴火冒起滾滾濃煙。
秋日的海風颯颯,豔陽高照。這片海灘上,煙氣蒸騰,人群忙碌,熱鬧翻天。
忽然,幾個牢盆前打起來!
季布忙命人前去察看,是有惡人在鬧事。
吳地人本就彪悍,再加上別國罪犯流寇的加入,爭鬥之事時有發生。
“爹!~~娘!~~”
一個小孩子的尖叫大哭響起,引得王娡急忙衝過去。一個做母親的人,最聽不得小孩子的哭叫!
原來打鬥的人推翻了牢盆,滾燙的海水濺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孩身上!
小孩半邊身體上的衣服都是溼的,哭叫著拿手去扯衣服。
王娡一把抓住小孩就往海水裡跑,郅都和一個侍衛也跟上來接過小孩。
“快把衣服扒下來!”王娡喊著,郅都和侍衛把小孩按到冰涼的海水裡,順勢把衣服脫掉。
“柱兒!柱兒!你們幹什麼?!”一個女人追過來憤怒地嘶喊。
“慢!”王娡攔住她,“小孩一身熱水,皮都燙傷了!泡涼水裡降溫,不然起一身水泡,會要命的!”
女人這才明白王娡他們的好意,忙撲到孩子跟前。
郅都掂起孩子,小孩渾身通紅,象煮熟的蝦子。
“娘!疼,疼死我了!”小孩哭著向母親張開手。
“再泡一會吧!”王娡勸說,“可能會受涼感冒。總比一身皮開肉綻好呀!”
所幸搶救及時,小孩除了渾身面板通紅,疼得不讓摸之外,僅胸口處起了幾個不大的水泡。那女人哭著千恩萬謝。
“你去藥鋪,買些紫草。油燒熱加紫草,炸到紫草成渣。得到的紫草油,晾涼後塗燙傷的地方,慢慢就好了。”
王娡交待了那女人,帶郅都季布他們就要走。
“恩人!”那女人撲通跪下,“你們衣服都溼透了,去家裡烤火晾乾衣服再走吧!”
女人爬了幾下,到王娡跟前:“公子說的什麼油,我也不知哪裡去弄,求恩人救我孩子!”說著她衝王娡磕頭。
“這……”王娡正猶豫,煮鹽的一群人都圍過來。
他們都是這裡的煮鹽人,剛齊心合力趕走了鬧事的惡人。
“到家裡去吧!海邊風大冷得狠,你們穿這溼衣服走不行!”眾人七嘴八舌地說。
“恩人!”一個男子也跪下求王娡,他和女人是受傷小孩子的父母。
和季布交流一下目光,王娡點點頭。
於是,王娡他們到了這戶人家裡。
男子叫杜封,其妻原氏,原本海邊居民,祖上打漁為生。後有了煮鹽這行當,就不再下海打漁。
王娡讓侍從去藥鋪買了些紫草,當歸,黃柏等,教袁氏用麻油炸了作成紫草油。
當紫草油塗到柱兒的面板上,小孩子感覺到疼痛緩解,也開心地笑了。
看著柱兒的笑臉,王娡想起平兒和雙兒,不由得牽腸掛肚起來。
“恩人!這是小人一點心意,請恩人務必收下!”
杜封夫婦拿出他們煮的鹽,和風乾的海貨,來感謝王娡他們的幫助。
“杜封,今天和鹽霸爭執的原因是什麼?”王娡問道。
杜封夫婦也看出,王娡他們不是平民百姓。一肚子的苦水都倒出來。
原來,煮鹽是採取的“民制官收”。煮鹽的人家,叫“灶戶”,由官方發給牢盆,才能煮鹽。這時的鐵器很少,又容易腐蝕生鏽,一般灶戶自己是買不到牢盆的。
灶戶產出的鹽,由官方派的鹽官分等級收購。有些比較霸道的人勾結鹽官,欺壓灶戶,按低等級低價收灶戶的鹽,再高價賣給鹽官。
“今日是他們來收鹽,大家嫌他們給的等級低,錢少,不肯賣,他們就要砸我們的牢盆!”杜封說著咬牙切齒。
原以為吳地富裕,人人幸而福之。現實總是比想象骨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潤的地方就有壓榨。哪有什麼人間樂土?人分三六九等,從來不會更改。王娡想道。
“你們的鹽,確實不是上好。”王娡把杜封送的鹽袋開啟,看了看搖頭。
“在他們眼裡,就沒有好鹽!都是把價錢壓得很低很低,連買柴的錢都不夠了!”杜封氣憤地說。
“你們這樣煮鹽,確實費柴費力。沒有想過改進你們煮鹽的方法嗎?”王娡問。
鹽的提純,是初中化學就有的內容。對於一個藥學碩士,什麼藥物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一攬子化學。製鹽真是入門級、幼教內容!
“改進?”杜封一臉茫然,“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煮鹽,難道還有別的方法嗎?”
“那,我來教你們,省柴省力,煮出來的鹽成色又好。你們幹不幹?”王娡笑著問。
“成色好,那是不是可以賣大價錢?”袁氏給孩子塗著紫草油,興奮地問王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