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不能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劉備也沒有說出答案。

這個答案似乎毫無意義,因為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最多隻能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但是這並不妨礙兩人友好的關係。

曹操隱隱感覺到在袁紹的朋友圈裡,真正可以接受自己的出身並且不在乎、還把自己當朋友看的人不多。

那個總是笑呵呵的張邈算一個。

劉備算另外一個。

其他的就沒有了。

袁紹貌似把自己當朋友,但是曹操很清楚,那是袁紹裝出來的模樣,他從來沒有真正把出身宦官家族的自己當朋友,他只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可堪一用的屬下而已。

袁紹只在乎利益,政治利益。

所以曹操非常看重、也非常在意劉備這個朋友,隔三差五有空就會約劉備喝酒聊天,傾訴心事。

在這一點上,劉備察覺到了。

他察覺到了曹操對自己的親近,察覺到了曹操是真心想要和自己交朋友、處下去的。

但是劉備覺得很不好意思。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劉玄德比袁本初更加在意利益,政治利益,他比袁紹更有可能成為一個純粹的政治生物。

至少他現在已經很清楚了,他來雒陽不是來交朋友的,交朋友只是手段,取得政治權力和地位、走出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才是目的。

他沒有曹操家族三代人的基業積累。

他沒有當九卿的爸爸,沒有當長水校尉的叔叔,沒有一堆二千石太守的親戚,更沒有一帆風順的仕途,沒有得罪權貴還能全身而退的家族底蘊,沒有失敗之後東山再起的資本。

他只有一個人性大於工具屬性的老師,還有他自己。

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拼搏來的,用命和時間拼搏來的。

所以劉備註定不能成為曹操所期盼的那個朋友,他只是也只能把曹操當做自己向上爬的助力,如果未來兩人如宿命般的成為了敵人,他絕不會心慈手軟。

對於他來說,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是難上加難,堪稱新時代的奇蹟了。

他所在的歷史時空若是走到兩千年以後,也一定會有後人對著他的出身經歷嘖嘖稱奇,稱讚他是一個在論出身和血統的年代實現【屌絲逆襲】的榜樣。

他的包袱格外沉重。

對他來說,如果不能向上爬,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沒人會為他兜底。

他只能用一顆算計的心去計算自己的道路,設定一套公式,將自己的一切帶入進去,進行純粹的理性運算,得出最優解。

包括盧植,包括關羽,包括張飛,包括簡雍,包括牽招,包括公孫瓚……

他們都是那套公式當中的某個數字的組成部分。

這是東漢末年教會他的。

他不是那個仁義立身的劉皇叔,他是他自己,他沒辦法也沒有勇氣去做那個充滿人情味兒的劉皇叔。

他嘗試過,但是效果並不太好,於是他放棄了,轉而使用理性和演技來應對東漢末年。

可悲的是,效果很好。

最早,他對這個世界還是充滿了興致的,也對自己充滿了自信。

他是誰?

他是劉備,就是那個奮戰一生最後還做了皇帝的劉備。

他就是那個和曹操孫權關羽張飛等不世人傑一同叱吒風雲在漢末舞臺之上的人傑。

浪漫而多姿多彩的漢末世界,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就離他遠去。

就算一時不能揚名,他也相信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無需急於一時,他終將笑傲江湖。

所以哪怕每天都要跟隨母親一起從劉氏宗族聚居地前往涿縣城織蓆販履,他還是感覺良好。

甚至還囂張的試圖用嘴炮發起一場社會革命。

劉氏宗族到底是個宗族,人口眾多,自成一方小小的勢力,與其他勢力相安無事,涿縣令也不會對他們懷有什麼惡意。

加上劉備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官面上的人物,給家族帶來利益,靠著這層關係,宗族內部對他家至少沒有剝削性的壓迫。

所以劉備母子兩人更像是不用繳納賦稅的自由職業者,有緩緩積累財富的可能性,有了宗族那聊勝於無的庇護,劉備母子至少能吃糠咽菜,勉強溫飽,不至於餓死。

可要換做自耕農,或者豪強宗族家中沒有關係的佃戶,那可就慘了。

官府對自耕農的剝削,豪強宗族對自家佃戶的剝削,那真是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

劉備從七歲幫著劉母織蓆販履以來,連續數年間每年到了冬天都能在官道兩旁發現凍餓而死的屍體。

看年景,有些時候春天也能看到屍體,而夏天和秋天看到屍體的機率比較小,但是一旦在夏天和秋天看到了屍體,大機率就是觸怒官府或者觸怒主家被打死的。

劉備看過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骨瘦如柴的男人和他那個同樣骨瘦如柴的小兒子的屍體。

兩人緊緊抱在一起,應該是爸爸和兒子。

爸爸把兒子小小的身體護在自己瘦骨嶙峋的身體中間,臉上全是血,看不清表情。

劉備也不知道是誰犯了錯,才導致兩人一起被打死。

但是他知道,看慣了路邊的屍體之後,他眼中屬於三國群雄的浪漫濾鏡便漸漸消退了,三國演義給他帶來的浪漫濾鏡消失不見了。

拿掉了這層濾鏡之後,他愕然發現眼前的世界沒了彩色,剩下的是象徵著寒冷與肅殺的灰白色,他彷彿看不到色彩一樣,只覺得眼前的一切都無比的蕭索。

而更加悲哀的是,他終於意識到灰白色才是這個世界的主色調,而浪漫多彩的世界,絕對不會屬於當時的他。

作為一個多彩世界的邊緣人,他自己的生活也相當不易,所謂的改善生活,不過是多吃幾口米糠,多吃幾顆鹽菜,僅此而已。

吃飽,是逢年過節的禮物。

餓不死,才是他的日常。

沉重的生活負擔讓他從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現代人變成了一個吃糠咽菜乾飯人、織蓆販履小能手,也讓他從一個羞於開口的沉默人變成了一個招攬生意的大嗓門。

更讓他從一個體測一千米都跑五分半的鐵廢物變成了一個鐵腳板擁有者,扛著一擔子草鞋和草蓆從家裡走到涿縣商業CBD,大幾里地走一個來回也不是什麼難事。

那是他後來得以成就街頭霸王事業的重要基礎。

正是因為經歷過這些,經歷過這些曹操、袁紹等人未曾經歷過的一切,所以他才不可能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

他看中了他們的價值,希望利用他們的價值抬高自己的身價,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儘快走出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他的目標,就是如此。

在這個目標的周圍,成為誰的朋友,成為誰的擁躉,成為誰的政治僕從,都不是最重要的。

他要向上爬,他要藉助一切的可能,向上爬,古文學派的政治能量不足以推動他向上爬的話,他就要自己想辦法向上爬。

他不是那個劉皇叔,他等不到五十歲發跡的時候了。

他不如那個劉皇叔,他沒有那個劉皇叔的才能,他如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可能活不到五十歲。

揹負著劉備之名,對他而言更像是一種莫大的嘲諷。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那個劉皇叔在面對如此絕境的時候,到底是憑著怎樣的隱忍和堅持硬生生撐到了功成名就之時,直到最後一刻,還維持著淡淡的人情味兒。

換做一個正常人,早就崩潰了吧?早就躺平擺爛了吧?

甚至早就死了吧?

可劉皇叔沒有。

劉備想不通,完全想不通,也無法複製這條不可能的路線。

他別無選擇。

袁紹的平臺很重要。

依靠袁紹的平臺,他已經得到了很多東西。

但是劉備並不滿足,一點都不滿足。

他要挖袁紹的牆角了。

第一鏟,就是曹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