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已入六月。

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烈日炎炎,照射在山林之上。茂密的樹林雖然給人一定的遮蔽,但是陽光仍然能夠穿過樹葉,投下斑駁的光影,照得整個山林生機勃勃。

南中山路崎嶇,在彎彎繞繞的山道中,正有一支載滿貨物的商隊,正在山道中艱難的行進著。

商旅中的人們有些疲憊,他們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溼透,但是仍然繼續前行。一邊行進,一邊觀察周圍的環境。不時地,他們看到一些野獸在森林中奔跑穿梭,或者聽到一些鳥類的鳴叫聲。

只見護衛商隊的人孔武有力,其目光如炬,眼含殺意,彷彿是在戰場上經過血與火的鍛鍊一般。

這支商隊,自然便是馬良出使武陵蠻的隊伍,其中的商隊護衛,還真是剛經征伐未久的精銳士卒,為掩人耳目,而裝作商旅,行走南中之間。

從南中到武陵,有三條道路。

他們走的是滇池之路,即從滇池出發,穿過雲南高原,經過黔中,最終抵達武陵。

當然,三條道路,不管是哪條,都是崎嶇狹窄,沿途山峰連綿,河流湍急,交通不便,旅途艱辛,並無多大的區別。

好在南中地區地形險峻,山水秀麗,自然風光極為壯觀,這一路走來,最起碼,這眼福是飽了。

“籲~”

在前面開道的趙越勒住馬匹,他轉身走到商隊中間的馬車旁,對著裡面的人說道:“先生,天色已晚,不若紮營罷。”

“可!”

裡面只傳出馬良一個字的答案。

趙越被劉禪派過來參與出使的重任,很是小心謹慎,對於功勞,他自是多多益善的了。

“就地安隱紮寨,斥候放出十里,觀察周遭情況!”

當即,便有騎手縱馬向四周散去,而其餘人簡單的開始紮營。

營地雖然簡單,但箇中佈局自有深意,若是有敵軍衝營,佈置的一些陷阱柵欄之類的,便會給敵人造成巨大的麻煩。

“從事。”

在馬車中,費禕亦是在其間,此番他在南中,雖然也做了一些事情,得了一些功勞,但相比較公子的看重,他個人認為,自己還是做得太少了。

是故在公子劉禪前面請命跟隨馬良,做使團副使。

“研究這些書籍作甚?”

馬車上,堆著滿滿半車書籍,兩人坐的位置都顯得狹小。

作為使者的馬良,整日在車中研究書籍,讓費禕頗為費解。

馬良微微一笑,說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等出使武陵蠻,自然要知曉武陵郡的人文地理,風俗人情,歷史源流,乃至於首領喜好,若是這些我們都明白了,豈不是更好對症下藥?”

對於出使前的功課,馬良從來都不嫌多,不僅不嫌多,而且要多多益善。

“你身為副使,自然也要明白多一些,莫要在不輕易間輕慢了五溪蠻夷,以致出使失敗。”

費禕輕輕點頭。

“從事,禕明白了。”

馬良對費禕很是喜愛。

一個聰明、好學、知識淵博,見解獨到的下屬,總是能夠得到上司的認可。

“那我考校一番,看看你這一路上,可學到什麼了。”

“先生儘可問來,我必對答如流!”費禕昂著頭,模樣很是自信。

“好!”

馬良頷首微笑,說道:“便先從最簡單的考校開始,你可知曉,五溪蠻這個名字是由何而來的?”

費禕輕輕點頭,他笑著說道:“這我如何不知?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謂之五溪蠻。”

“不錯!”

馬良輕輕點頭,再問道:“你可知武陵蠻的源流歷史?”

“這個...費禕思索一番,說道:“這個我這幾日有過研究,這武陵蠻至先秦時便有了,不過有明確記載的,還是在光武帝之時,五溪蠻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多次打敗朝廷的鎮壓大軍,攻克郡縣,佔領了武陵郡下轄的許多縣城。

光武帝在多次調遣大軍鎮壓無功而返的情況下,下令伏波將軍馬援率中郎將馬成、耿舒、劉匡、孫永等率四萬大軍征討五溪蠻。

最終,這次叛亂在馬援等人努力下被成功平定。”

費禕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由此觀之,五溪蠻並不服王化,與之交集,要避擴音及此事。”

馬良輕輕點頭,又搖了搖頭。

“這不過是一場戰役而已,先秦時期,根據《先秦史》、《戰國策》、《史記》等史書不完全統計,共計戰事五百餘起,平均每年五十餘起。根據《史記》、《寰宇記》和各類地方誌記載,從高祖派蕭何統兵開發武陵設立郡縣,到如今公子欲與孫權爭奪武陵民心,我大漢四百餘年間有重大戰爭二百餘起。”

“這麼多?”

便是費禕聽到這個數字,都忍不住張大嘴巴。

兩百多起戰爭,這武陵蠻,可謂是善戰之族了。

“蠻夷素來好戰,兩百多起戰役,也不算得多...”

中原地區,這幾年打的大仗,可不比那武陵蠻少。

說善戰之族,現如今還有哪個民族,比漢人更善戰?

馬良換了一個坐姿,繼續說道:“至於說五溪蠻的起源,那得從三皇五帝,皇帝與蚩尤爭霸天下的時候說起了...”

對於治書,費禕一直有自傲之色了,但是如今與馬良比起來,那當真是螢蟲比之皓月,他費禕拍馬難及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啊!

難怪公子要派遣馬良做這出使的使者,換做是他,哪裡有做到馬良這種地步?

“先生大才,禕敬服!”

聽完馬良的長篇大論,費禕對五溪蠻的歷史便更加清楚了,對馬良的才學,他亦是愈發佩服起來了。

“這哪算是大才?無非是伏首案牘,從那些史料中找尋隻言片語罷了。”

馬良沒有因為費禕的恭維而沾沾自喜,他笑著說道:“這些都是為了出使武陵蠻做的微不足道的準備,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那便是關於武陵苗王沙摩柯,你瞭解多少?”

沙摩柯?

費禕眉頭微皺,他說道:“此人出身越巂郡,如今為武陵苗王,聽說仰慕主公威名,頗為順服。”

“沙摩柯仰慕主公威名,頗為順服,這你是從何聽來的?

“這...”

被馬良這般尋根溯源一問,倒是將費禕問住了,他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言語。

“捕風抓影之事,若無實據,焉能信之?”

馬良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從馬車上一躍而下。

“出來走走罷。”

費禕下意識點頭,跟在馬良身後。

“沙摩柯為何會仰慕主公威名?無非是在孫權治下,看到了山越的下場罷了,加之孫權對其頗為苛責,上貢日多,其心中自然便心存不滿,有了反意,而心有反意,但手中兵丁卻是不足,他若是敢聚兵反了孫權,那麼孫權必舉大軍鎮壓,武陵與建業的距離,可與南中與建業的距離不同。”

孫權要派兵入南中,至多派三千人,並非他只有三千人,而是山路崎嶇,糧草不濟,再派多人,便供養不了軍隊了。

但是征伐武陵,那就不一樣了。

離得近,後勤壓力小,大軍可掩殺而至!

馬良轉身,看向一臉深思的費禕,繼續說道:“心有不滿,但卻無力反抗,若伱是沙摩柯,你會如何?”

若我是武陵苗王?

費禕想了一下,抬頭說道:“若我是沙摩柯,自然是要引入外援!”

“不錯,這便是沙摩柯仰慕主公的原因,他仰慕的不一定是主公的威名,更多的,恐怕是仰慕主公麾下的兵力支援。”

費禕重重點頭,臉上亦是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是如此。”

營帳紮好,趙越已經讓伙伕埋鍋造飯了,火燒起來了,香味自然是飄飛近前。

“那你可知道武陵苗王沙摩柯的其他情況?”

其他情況?

費禕呆呆搖頭。

“我確不知。”

他連沙摩柯都沒見過,如何知曉他的其他情況?

“其家室?其下屬?其性情....”

馬良列舉了一大堆關於沙摩柯的情況,費禕具是苦笑搖頭。

“來日若你能作為使者出使,現在該是知曉如何做了吧?”

費禕重重點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費禕與馬良相談一番,頓感收穫無窮!

他對著馬良重重行了一禮,鄭重道:“禕明白了。”

不是每個人都會將自己的治學之法教授給別人的,馬良對他費禕,可謂是毫不保留的將自己關於出使的經驗傳授給他。

不是師者,勝似師者。

他費禕如何不愛,如何不敬?

....

感謝水之大帝and巫妖王、巨魔劍狼的月票支援,感謝。

剛才九十一章被封了一下,我重發了,開個車真難啊!

求月票推薦票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