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媛聞言,嘴角帶著笑意回道:“你們要不說,大伯孃和三嬸也不知道,這樣就沒人罵你們了。對了,你們提早回來,婆家那邊,沒什麼意見吧?”

“是回來給你添妝送親,他們能有什麼意見?說來,還巴不得我們和你關係好,這樣往後等姐夫考上舉人,我們也能跟著沾光。”

當初下聘時,縣令陳大人的話,現在整個流雲縣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所以,婆家人又不蠢,怎麼可能不巴望著她們姐妹能多聯絡聯絡,到時候好跟著沾光?

別說是提前一兩天回來,就算是三五天,估計也都能行!

姐姐嫁得好,作為妹妹,在婆家也能得婆家人高看一眼,腰桿子硬一些。

李媛聽到這話,就笑道:“那行,等謝哥考上當官了,你們好好沾沾光。”

李姝和李琳會心一笑,隨即視線看向她放在炕邊的鞋底,問:“姐,你這是給姐夫做鞋子?”

“對,奶說他家沒長輩,不用給長輩做衣服做鞋子,那就給謝哥做。我之前做了一雙,奶說不夠,得好事成雙所以還得做一雙。”

李姝有些羨慕,說:“姐你嫁過去能當家做主可真好,我婆母雖然人好,但是家裡兄弟妯娌多,難免會有小心思,她偶爾還會偏心。因為大家都一個鍋裡吃飯,我就算想吃點什麼,都要自己花錢買東西往多了做。”

李琳也跟著說:“以前二伯還在的時候,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我家卻剛好相反,婆母偏心眼都偏得沒邊了。要不是我男人不愚孝,且我也早早生下兒子,其中還有一對是龍鳳胎,我怕是在那個家都沒立足之地。這幾年我就一直盼著分家,家婆對我不冷不熱,有時候嫂子擠兌我,她都視而不見。想想,真的憋屈的慌。不過自從大姐你和姐夫定親之後,她和幾個嫂子的態度就有所收斂,今兒得知我要回來,還破天荒的給我一百文隨禮錢。”

一旁的王燦聽到李姝姐妹倆吐槽婆家的話,心裡再次感慨自己的幸福。

她沒親妯娌,家裡也早早分家了,嫁進來就能當家做主。

雖然家裡沒有田地,但對她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

畢竟接下來年景不好,大家都往外跑。

即便有地,到時候都會被淹沒,有和沒有,其實沒多大區別。

加上大姑子人也好,一心一意都為她著想。

就好比,她給兩個堂姐是一人一根銀釵,但之前姨母的那些東西里,唯一的一根金釵,媛娘姐卻給了她。

且分錢的時候,媛娘姐怕她這邊到時候不寬裕,還特意多分了一些。

她相信當初姨母給的時候,應該是說姐弟倆各分一半的。

但媛娘姐最終所有的東西,都按四六分。

他們家六,媛娘姐四!

所以和兩個堂姐比,她嫁人就像嫁到蜜罐中一樣。

就連她茂才舅舅,都說她命好,嫁到福窩裡來享福了!

就在王燦感慨之時,李姝也在說,她在盼著分家的事。

她們倆各自說著家裡的糟心事,只是說著說著,就見李姝突然一臉堅定道:“大姐,我決定回去再提分家的事。今天才初十,連元宵都沒過,但這天氣好像比以往要熱一些。我想起之前我娘和我說的,讓我把家裡的田地都種上耐旱的作物。我回去說了,他們根本就不同意,還說我婦人之見,又說姐夫一個秀才,哪裡懂什麼種地。總之,不行!”

李琳則是說:“那我這邊還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之前雪災的事影響,家裡人還是挺相信姐夫的。只是要他們全部都種上紅薯玉米,他們又不願意。他們說家裡水田還是種稻子,到時候把旱地全種上紅薯和玉米。”

李姝羨慕地看著她說:“你家公家婆雖然偏心,但聽你這話,好像也是能聽得進勸的人。但我家不行,他們根本不聽,還說除非是縣令大人下令讓大家種。我想分家,到時候分給我們的地,我想怎麼種就怎麼種。”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王茂才的聲音:“采薇娘,有客人來了!”

李媛聽到這話,起身朝門外走,就見素錦和閆嬌站在大門處。

“媛娘姐!”

“嬌嬌,素錦,你們怎麼來了?快快進來屋子裡坐!”

李媛這邊剛把人迎進門,王燦也已起身在泡甜茶。

李姝姐妹倆見狀,就起身告辭。

閆嬌等姐妹倆走遠了,這才對李媛深鞠躬,之後直起身說:“媛娘姐,高武哥的姐姐昨天傍晚找來了,現在人就在我家。她說要帶我們回去過元宵,所以我和高武哥明日就得走,到時不能參加你和謝哥的婚禮。”

她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個荷包,遞了過來。

“我也不知道該給媛娘姐你送什麼,想了想,還是給錢到時候你自己買吧。姐姐說,她能找過來,多虧了媛娘姐你和蘇姑娘。謝謝你,真的謝謝你和謝哥,還有鈞子。要不是你們,高武哥早已沒了,要不是你們,姐姐也不會找過來。之前你們說懷疑高武哥是陳家子嗣的時候,我看他其實挺開心的,所以這次姐姐一來,他就想跟著回去。”

一旁的素錦也說道:“李娘子,我們也決定跟著嬌嬌姐他們走。實在是江家人真的太過糟心,留在縣裡,我們一刻都不得安生。平安和高武兄弟關係好,加上我對府城也熟,陳家大小姐也希望我們能跟著高武哥和嬌嬌姐走,到時候能夠幫襯他們。所以,這次你們的婚禮,我們也不能參加了。這個,是我的隨禮.”

素錦說著,從袖兜中掏出一張帕子,展開,裡面是一根細細的銀簪。

她怕李媛嫌棄,還忙解釋:“李娘子,我家中現在入不敷出,基本上靠我的嫁妝撐著。禮物雖然不如何,但希望你莫要嫌棄。”

李媛伸手一一接過,又分別虛抱了一下兩人。

“你們能有好出路,也有好前程,我和謝哥自然是高興。都去吧,不管怎樣,比留在縣城裡強。等我成親後,過段時日也要去一趟府城。到時候只要得空,且你們在府城的話,那我和燦娘會去陳府拜訪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