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魯國公夫人的喪期,劉家也要沿路設定祭壇,小傅氏又帶著家中的姑娘處理此事,她本人本是庶出,傅夫人不教她這些,但她勤勉好學,原本也聰穎。她先去請教劉太夫人,又打聽魯國公府姻親如何行事,因此邊做邊學,倒也沒了出任何紕漏。

徐夫人本以為這種事情小傅氏沒有處理過,還等著她來求自己,或者是發現小傅氏出了紕漏,她再補上,讓婆母知曉小傅氏管不好家。沒想到小傅氏辦的挑不出錯來,徐夫人當然扼腕。

就連丁姨娘也對麗柔道:“如今她得意了,家裡也由她管著。不過,也是應該的,她未必真心想教你們,但傅氏正是被她逼走了,連族譜上都沒有這個傅氏了,就是死了,也是孤魂野鬼。人要臉,樹要皮,如此她可不得展現一下做太太的賢惠名聲。”

麗柔點頭:“是啊,她這招兵不血刃。可憐真的二太太卻從此不復生存,姨娘,我聽五妹妹說,大姐姐的婚事也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好的。”

雖說丁姨娘頗有才智,但她現下到底只是個姨娘,不能出門,也見不得宋家的人,到底不清楚這些。

“這話怎麼說?”

“麗貞說宋家雖然也是累世官僚,但如今做官的只有宋大公子的親爹宋侍郎大人。家裡妯娌們不和都鬧到外面去了,那位宋大公子沒有功名,說是準備恩蔭,但大姐姐那位未來婆婆,聽聞只寵小兒子,這個名額能不能到宋大公子身上,又是另一回事了。還有啊,宋老夫人其實屬意的是某位國公府小姐,還是傅家上門說了幾句,才定下這樁婚事。”麗柔平日和麗嘉關係不錯,也是憂心忡忡。

丁姨娘道:“她娘這麼一走,誰還會替她籌算呢。就像你一樣,我位卑言輕,到底幫不到你什麼。”

麗柔搖頭:“爹爹如今官運正好,女兒又有什麼可擔心的。更何況姑母那裡……”

丁姨娘笑道:“你姑父既是國公兒子,又是翰林,日後指不定還要入閣的。而你三表兄雖然性子調皮些,但我看他這兩年也沉穩了不少,你姑母偏愛小兒子,這次魯國公府分家,又要分一大筆家產,你和他年齡相仿,日後肯定平平靜靜。你姑母又做婆婆,更是極好。”

麗柔不說話了,嫁給三表哥的日子,大概就是一眼望到頭,這也沒什麼不好的。

但見丁姨娘似乎清瘦了些,她道;“姨娘,您怎麼瘦了些?”

正端茶進來的清風道:“姑娘還不知曉吧,咱們舅老爺得了病,寫信過來跟我們姨娘要一根老參。姨娘去和太太要,太太說府上是隻有一根老參,那是留著太夫人保命用的,我們姨娘可不就急的不行嗎?”

麗柔皺眉:“不對啊,我記得二姐姐過文定時,她的文定禮原本就送了參的,要不我去問問?”

丁姨娘默默點頭,“也只好如此了。”

為了舅家的事情,麗柔很快又找到了麗婉,麗婉則歉意道:“對不住啊,這人參倒是有一些,但是你知道的大房那個周姨娘那次產子,說是大出血家裡要許多人參,大伯母和太太說了,就都拿過去了。”

想起周姨娘產子的時候的確是所有補品往她那兒送,麗柔也不想多待,她得去找祖母或者麗貞那裡問問才是。

因為走的急,麗柔落下了自己的香囊,她只好折返回來找。

卻沒想到聽麗婉身邊的寶珠道:“二姑娘,咱們那裡不是還有兩根參嗎?雖然不是老山參,但也很是名貴,您不是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

“以前人參一兩不過一千五百錢,莫說是賣給她,就是送給她,我也願意。現下人參連蘆須一斤都要十六兩,就是最低等的五等人參而言,一斤最少也要五百兩。何況,我這兩根是上等的人參,太太同我說過,這是日後用來救命的。你看那個周姨娘,差點生孩子生的死過去,就是用人參保下來的,我怎麼能給她?再說了,我姨娘曾經說過,丁姨娘就是假清高,最是無用,幫她也是白幫?”麗婉很是犀利的分析。

麗柔再也沒想過人居然這般實際,這般勢利。甚至麗婉還和她其實不錯的,平日裡人人都說麗婉好,連小傅氏誇她處事練達,哪裡知曉她這個人居然心思這麼深,她深深的看了一眼,帶著人走了。

又小傅氏那裡見丁姨娘過來,她心一軟,就想把自己所藏的人參拿出來。可想起女兒麗姝,還是猶豫了,她的嫁妝不多,劉承旭是清官,除了冰敬炭敬沒有別的收入。以前她生書麟時,尚且都沒有把這顆山參拿出來,這是預備給女兒的,女兒年紀比鄭灝小十歲,將來成親,必然要早些生育,若是有事,好歹有一株山參保命。

故而,小傅氏就道:“不如這樣,我們和老爺說一聲,去找曾家買一株來。”

丁姨娘手上的銀錢並不多,她一個月才二兩銀子,還好這麼些年積攢的現銀有二百兩,又從麗柔那裡拿了一百兩,她不能出去,就拜託小傅氏了。

“這有泡丁一斤五十兩,我記得好些年前頭等參甚至高達八十二兩每斤,現下恐怕漲的一二百兩的。一株七兩才算是真正的一根,我看不到二百兩夜儘夠了,那我就往曾家去一趟。”小傅氏道。

丁姨娘當然千恩萬謝,她心裡盼望著快些拿回來救命才是。

只不過曾家二老爺和掌櫃都去了北邊,但曾二太太還是很幫忙的,大抵見小傅氏對妾侍的兄弟都這麼幫忙,心中高看她一眼。

過了一旬,曾家送來一株上等的人參過來,小傅氏對丁姨娘道:“曾家是看在咱們親家的份上算是少收了銀錢,給的又是上品,否則咱們去藥鋪買,真參假參也無法判別。”

無論如何小傅氏這次算是盡力了,丁姨娘很是感激:“多謝太太了。”

“說這個做什麼,還是讓人快些送回老家給你兄弟服用吧。”小傅氏把盒子遞給她。

丁姨娘匆匆而去。

一時,丁姨娘和麗柔對小傅氏改觀不少,二房妻妾和睦,麗嘉在人前也道一聲小傅氏辛苦,劉承旭對妻子越發從寵愛到敬愛,劉太夫人誇了小傅氏幾回。

徐夫人原本想奪回管家權,不曾想小傅氏四處收買人心,她的人被小傅氏趕出去不少,有的還被排擠,她也坐不住了。

這日麗貞過來看麗柔,麗柔正在房裡做鞋墊,這是做給父親的,所以她很細緻。

“你做的挺多的呀,有沒有我的份兒?”麗貞笑嘻嘻的。

麗柔啐了她一口:“哪回沒給你了,只是你也悠著些,現下我們太太常常帶我們出去,都得奉上各色針線,我自己都不夠了。”

麗貞心道麗柔以前哪裡敢這樣和她說話,無非就是現在二叔官位升了,連麗柔也翅膀硬了。但她難得沒發作,只是道:“我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說。”

“何事?”麗柔見她神神秘秘的,又打發下人出去。

只聽麗貞道:“我知曉那小傅氏最近待你們不錯,但是你是不知曉,她這是故作好人呢?我找我娘問過,當年她隨二叔在山東任上,老太太特地送了她一株老山參,那才是救命的。這株老山參她是沒用的,自己留著,卻不給你們,還拿著你們娘倆的私房錢找曾家買,來顯示她的名聲。”

麗柔不解道:“我們太太既然沒用,你是怎麼知曉的?”

“你想啊,這野山參要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要防蟲蛀、防潮。一般儲存這人參,無非就是用細辛封罐,或者同茶葉放在一處。你們太太屋裡,不是就放的一個茶罐,青花瓷的那個,那裡頭就裝著野山參。”麗貞其實平日也沒留心,當然是徐夫人告訴她的。

麗柔想起麗婉和小傅氏所作所為,只是感嘆一聲:“五妹妹,難道你會把自己唯一一株參送給我嗎?”

麗貞語塞。

麗柔想很多時候,自己不是別人的優先選擇,是因為分量不夠。她生母只是個姨娘,若是老太太現在病了,恐怕小傅氏怎麼也會拿出來的,麗婉也會做人情。

很可惜的是,在劉家把人參送到的時候,丁家舅舅已經去了,她嫂子託人帶口信說,若是早十天都還能救,偏偏就這麼十天就不成了。

丁姨娘哭了一場,按照規矩,劉家賞了二十兩給她兄弟辦喪事,小傅氏在公中支了銀子給丁姨娘。

如此,已經冬至了,麗姝正好換上新衣,屋裡已經燃起了玉蕊香。這冬至燃玉蕊香,高煙升起,冷夜能含暖,馨溫之氣盈滿室內。這是麗姝親自調製的,取白檀香四錢、丁香皮八錢、韶腦四錢、安息香一錢、腦香、麝香少許,桐木碳四錢。研成粉末,煉蜜調和,窨藏了半月,如此才成香。

又從今日開始就能掛“梅花消寒圖”,她在圖上添了一筆,方才抱著手爐出去。

劉太夫人這裡已經圍滿了人,數九寒冬,竟渾然不覺得冷,裡屋暖和極了。麗嘉的婚事正辦的如火如荼,她一個人繡不來那麼些繡品,姐妹們都幫襯著做,在這裡她們手都不停歇。

“正好我制了些玉蕊香,都包好了,你們若喜歡這個香味,就來我這裡拿。”麗姝坐下笑著對她們道。

麗婉伸手就要:“你慣是心靈手巧,我是不成了的,給點我回去薰薰最好了。”

水芝趕緊拿了一包送到麗婉的丫鬟手裡,又聽上頭劉承旭提起園子裡梅花開的好,想請親朋好友過來賞梅。

“正好上次莊上新送了糯米來,我那時做了桂花冬釀酒,正好可以拿出來喝。”小傅氏笑著。

劉承旭又很高興。

實際上麗姝想這種賞花宴,反而花不了幾個錢,無非幾碟糕點,幾碟瓜果,許多都是自家莊子上的,再佐點孃親釀的米酒,一鍋羊肉湯,著實是實惠雅緻。

麗姝又把自己的玉蕊香貢獻出來:“此香燃起時,高煙縹緲,仿若仙境,又冷屋能含暖。”

“恰如其分。”劉承旭又對劉太夫人道:“每逢同僚來我們府上,都說秋君待客最為熱情,兒子在大理寺人緣也最好。”

劉太夫人誇小傅氏妥帖,小傅氏連忙說自己不敢當。

回過頭,小傅氏對麗姝道:“你爹爹喜歡飲酒,又喜歡呼朋引伴,若是別家弄那麼多上等席面,必定耗費不少,可咱們家每次你爹喊人來,這銀錢絕對不超過一兩,這便是一個雅字。”

麗姝道:“娘每次都是先佈置亭子,時興鮮花都是自家亭子的,只在於怎麼擺放。至於點心瓜果也都是莊子上送過來的,茶房您每次都是用女兒從祝嬤嬤那兒學來的泡茶法。最貴的就那桌席面了,但那也要看他們留不留下來吃飯?”

“沒錯,你比如說點心,把模子做好,其實很簡單,可是就很好看。還有比如米飯上放點白藕和蓮子,那就叫玉井飯,有時候重陽節呢,還可以把金黃色的菊花和米同煮,那叫金飯。花點小心思,就能雅緻好看又好吃,比吭哧哧弄些鮑魚海參更划算。”這才是小傅氏要手把手教女兒的。

麗姝又記下了,聽小傅氏傳授什麼叫做繡花八果壘,什麼叫樂仙乾果子,雕花蜜餞有哪幾種。許多都未必是錢能買到的,一向好學的她用筆快速記下,等自己何時能下廚了就試試。

大家誰也沒想到劉承旭所謂的梅花宴,請的並非是他的同儕,而是幾位未來的女婿。最緊張的當然是宋大公子宋明霽,他現下已經恩蔭出仕,京衛指揮司的一個正六品的百戶,但大齊向來重文輕武,以文御武,他這個百戶還真算不了什麼。

當然,別人看在他是倉場侍郎的兒子,還是很禮遇的。

可宋明霽知曉,自己若要紮根往上升,就不能真的混日子,否則他爹在的時候還好,若不在了,他的境遇就不好了。

現下婚前未來岳父請,宋明霽自小就不愛讀書,不是這裡頭的料子,但他知曉未來岳父人家是兩榜進士。別看劉家老太爺和劉大老爺也都是武職,但一位是武進士,一位是武狀元,才學都不低的。

但宋明霽頭腦還算靈活,他去找弟弟宋明誠支招,比起他來,弟弟算得上頗通文墨,兄弟倆關係一向很不錯。

“我想既然是梅花宴,上不得要作幾首關於‘梅’的詩,你若幫我提前想好了,我也不至於出醜。”宋明霽笑道。

宋明誠打趣自己的哥哥:“怎麼著?怕輸給你那幾位連襟啊。”

宋明霽很坦誠:“我不是怕輸給他們,我是怕墜了咱們宋家的面子。你不幫我也行,爹養著幾個清客,我去找他們就是了。”

“誒誒誒,我怎麼不幫你了,再過一個月嫂嫂就要進門了,你若是吃了掛落,在嫂嫂面前丟了面子,我也是不忍啊。”宋明誠笑著。

兄弟二人又說笑幾句,宋明誠想起看見的那個劉家的女孩兒,聽說她已經定親了,定的還是鄭灝,饒是自己這位倉場侍郎的公子也比不得,他慢慢笑容淡了。

宋明霽笑道:“二弟,我聽娘說明年你也準備定親了,已經為你相看了禮部左侍郎的女兒,到時候咱們哥倆也算是都成家了。”

宋明誠笑了笑。

和宋明霽一樣,曾雲熙也是找堂弟想法子,他手闊的很,往躺椅上一靠,曾雲昉也是無可奈何:“你也是讀書讀了多年的,吟詩作賦應付一二就成。”

“你真是天真,我這可是為了我曾家的臉面。”曾雲熙說的振振有詞。

曾雲舫十二歲就已經是童生了,靠的不僅僅是天賦,還是刻苦,這個苦曾雲熙吃不了,但他也是立志要中秀才的,有了功名才能見官不跪。

“那三哥你就更該靠自己了,你也是要下場的人,咱們之前去那些詩會,你還是挺自如的,怎麼今日如此緊張?”曾雲昉不解。

曾雲熙道:“我提前打聽過,若是沒有鄭灝,我壓宋明霽沒問題的,聽聞他不好讀書。但是鄭灝可是舉人了——”

“三哥,你輸給他也不虧啊,人家都是舉人了。”

“也是。”曾雲熙也想的開。

他不知怎麼見四下無人,又仰頭問:“她,她還好吧?”

曾雲昉雖然沒聽到他提起那個人的名字,但是又知道他所說的“她”是誰,曾雲昉看了三哥一眼。這個哥哥從小就知道怎麼在先生眼皮子底下溜走,知道一切好玩的事情,在那時還是小時候的他眼裡,覺得他無比偉大。

即便自己的娘和二伯母關係並非很好,但也很喜歡這個表哥,他天生就懂人情世故,上上下下沒人不喜歡他。

可就是這樣一個做人何時何地都遊刃有餘的人,居然會為情所困,在鐘錶姐悄悄送走後,病了數日,仿若沒事人似多的。曾雲昉也以為他忘記了,沒想到堂哥又提起來。

“她很好,上個月我姨父來信說給我表姐說了一門親事,是當地縣令的兒子,我姑父又在縣衙裡有了營生,婚期定在明年。”曾雲舫道。

曾雲熙笑道:“這就好,這就好。”

他走了出去,不知怎麼曾雲舫總覺得堂哥的背影有些蕭索。

比起宋、曾兩位的緊張,鄭灝的心情也未必輕鬆,他主要不是因為可能會被岳父考較,而是他娘說的另外一件事情。

“你岳父和岳母對你都十分看重,你岳父的任命估摸著快要下來了。馬上就要進官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輔佐工部尚書治黃河,怕是要去濟寧。”鄭夫人看著鄭灝道。

鄭灝知曉岳父劉承旭家學淵源,對治河頗有心得,在今年還上疏皇上,皇上雖然不怎麼上朝,但還是知道什麼人是人才的,現下有這個結果也很正常。

但娘說這些的意思是……

他抬頭看向鄭夫人,鄭夫人眼中帶著趣味:“所以,你岳父母有意讓你們未婚夫妻見一面,到時候又是幾年不能相見了。”

鄭灝不輕鬆的正是這件事,他已經是舉人身份,所以詩會參加了也不少,甚至能說的上的是遊刃有餘。

而面對一個十一歲的小姑娘,遠遠比詩會更有難度,比如送什麼,還有說什麼話,這就是很讓人困擾的問題。

他被人稱為幼而爽悟,博聞強識,但那些大多都是讀書,或者作為世家子弟的禮儀,可沒有人教他怎麼和小姑娘交往。

他出自滎陽鄭氏南祖,十一歲時曾經是宰相的祖父去世,父親在家中丁憂,那時就告訴他要他一定要繼承祖父遺志,將來興許南祖鄭氏再能出一位宰相。

頭一次,他去了盧家,請教妹妹盧夫人。

盧夫人十五及笄而嫁,出嫁已經幾年了,她沒料到大哥這個時候來,無他,因為大兄鄭灝素來十分守禮,似乎除了讀書就沒有任何愛好,完全能稱得上天之驕子,雖然出自宰相門第,父親又是部堂級高官,完全能憑藉父祖過的極好,哪裡知曉他非常有志氣。

兄妹二人的感情實在算不得很好,現下兄長上門,她正狐疑。

又聽鄭灝道:“你數次去過劉家,你看小姑娘們都喜歡些什麼呢?”

盧夫人恍然大悟,原來兄長是問這個,她終於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在兄長面前擺擺架子的:“咳咳,你是想問劉三姑娘吧。這可不是一般的小姑娘……”

鄭灝聽妹妹嘴唇翕合,認真的把關於麗姝的一切都一字不落的記在腦子裡。

外面很是熱鬧,劉家今日三位姑爺上門,尤其劉家是有名的女兒國,一下來了三位名門公子,下人更是激動萬分。

出乎意料,劉承旭根本沒考較什麼詩文,只是在和他們閒談。

他本人任過多年親民官,做過御史,探過案子,為人總是有少年氣,和三位女婿說話,也是談天說地,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尤其是他本人破獲過一件二十年前的冤假錯案,更是備受矚目,劉承旭就笑道:“說起來我之所以能破獲案子成功,最大的原因你們猜猜是因為什麼?”

曾雲熙最為圓滑,立馬道:“這自然是多虧岳父您剛正不阿,不畏權勢著稱,直言力諫,孜孜不倦的才能破獲此案。”

好了,這話原本宋明霽準備說的,只是沒想到被曾雲熙搶了,宋明霽就道:“我看是岳父心細如髮,斷案如神。”

“不是,都不是。”劉承旭擺手。

連鄭灝都好奇,臉上笑道:“到底是為何?還請岳父不要藏私啊。”

劉承旭笑道:“那是因為你們太太下筆如有神,那個人已經很難找了,她偏偏根據描述讓人畫了一張二十年老衰之圖,惟妙惟肖,我下發到各州部,才能找到此人,一舉拿住。否則,我就是猜到是誰,兇手也是找不出來的。有時候男人別瞧不起女兒,這女子你若發掘其才,夫妻二人同心協力,方能走的長遠。”

說完,他還讓下人把當時小傅氏畫的那幅畫拿了出來,頓時四座皆驚。

鄭灝道:“仿若真人在眼前,若非親眼所見,真是難以置信。”

大家這才明白劉承旭的用意,你們都要娶劉家的女兒,就不能等閒視之。

劉承旭道:“你們若視她們為幫手,她們就是最好的幫手,你們若視妻子為牛馬,那她們始終被圈養在裡面,終究一輩子蠅營狗苟。”

三位女婿連忙表態,一定會如何如何對劉家姑娘好的云云。

躲在後面的幾姐妹聽了都是捂嘴偷笑,麗姝心道這男人和女人也沒什麼差別嘛,就是鄭灝也知道討好老丈人,不好,自己等會兒還要和鄭灝見面的,得趕緊溜了。

……

鄭灝在被老丈人敲打之下,還要想著等會兒怎麼和小姑娘聊天,妹妹怎麼說來著,首飾分挑心、分心、華勝還有對,他都記得。

先從首飾、衣裳、再談論詩詞,據說這些全部是劉家三姑娘最感興趣的話題。

看了一眼院門,門口的缸裡養著火紅的茶花,顯露出勃勃生機,叩門後,他由僕從從小徑帶到正廳,正準備跨進門時,一股悠揚的古琴聲傳來。

高則蒼悠悽楚,低則深沉哀怨,分明是彈奏的《胡笳十八拍》。

少女一襲紅衣,抬眸時秋波善睞,神光動人,他在她抬眸時也正看過來,四目相對,相視一笑。:,n,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