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車裡面。

朱棣一身素服。

道衍一身僧衣。

二人默契無比地選擇了微服私訪。

“陛下,臣思慮至今,或許李弘壁提出的這個隱患,可以採用一些手段提前預防!”

道衍和尚主動開了口,朱棣聞言精神一振。

不愧是他朱棣的黑衣宰相啊,當世謀聖這個名頭還是拿捏得死死得嗷!

“大師請說,朕聽著呢!”

朱棣身體稍稍前傾,以表示自己的尊敬。

道衍和尚見狀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皇帝陛下,真是操蛋的性子。

沒事兒就叫你“和尚”,有事兒就喚你為“大師”……

呸,不似好淫啊!

“其一,減少宗室成員的爵位等級!”

道衍和尚提出了第一道計策。

朱棣聞言眉頭一皺。

不是因為此計不行,而是因為此計太毒辣,乃是釜底抽薪的計策!

太祖高皇帝設立宗室制度,本著以"天子建國,諸侯立家"的思想,給予各路藩王的待遇也是相當豐厚。

各路受封藩王都受封有自己的領地,能夠在封地內自己建立軍隊,有專屬衛軍三護衛,變相掌控了地方軍權,與掌握地方治理權的地方大員形成鉗制,這樣既可以拱衛皇室,又能防止有藩王作亂。

而大明王朝的宗室成員,一共有八個等級,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兩百石。

雖然說是依次逐爵降低,但是歷代皇帝都會有子嗣啊,這就造成宗室成員的數量依舊在不斷增長,甚至是以開枝散葉的方式猛增暴漲!

此外皇帝的女兒,即朝廷的公主,雖然沒有獲得封號,但是也可以享受到與郡王一樣的俸祿,也就是年俸兩千石,郡王的女兒郡主享受的是與輔國將軍一樣的俸祿,年俸八百石。

這麼一計算下來,龍子龍孫們加在一起,光是洪武帝記錄在案的宗室成員就有五十八人,這五十八人每一個再生兩三個子女,那第二代就得有三四百人,然後第三代再翻上一番……

朱棣雖然不精通數算,但他好歹也有點常識,簡單計算還是會的。

換句話說,李弘壁的話並非是在危言聳聽,這大明王朝的宗室制度不加改革,他朱棣直接家俸換取諸王兵權,大明財政遲早會有被宗室成員拖垮的那麼一天!

而等個八九代之後,宗室成員暴漲到了幾十上百萬,哪怕是按照最低階的奉國中尉兩百石計算,朝廷一年就得撥給這些宗室成員幾百萬石糧草啊!

大明財政一年稅收才多少糧食?

民生不發展了?

將士不發口糧了?

官員不發俸祿了?

朝廷用錢用糧的地方多了去了。

結果大頭還要拿出來去供養這些不事生產、個個肥頭大耳的宗室成員,朱棣甚至都能夠想象得到,那副可笑而又諷刺的悲哀場景!

真要是到了這種地步,那大明王朝距離轟然崩塌也不遠了!

但說是這麼說,可姚廣孝直接舉起屠刀,一刀砍下了這些宗室等級,那藩王們不反抗才怪!

八個等級,你一口氣砍個四五個,那也就是說,差不多朝廷只供養到將軍這一級,而後面的中尉這些宗室成員朝廷就不管了。

那怎麼能行呢?

你這不是故意噁心人嗎?

好歹也是我老朱家的子孫後人,太祖高皇帝的血胤,朝廷說不管就不管了?

說實話,朱棣心裡面也是這樣的想法。

人心都是肉長的,大家都是太祖血胤!

畢竟是老朱家的子孫後人啊,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活生生地餓死吧?

朝廷又不允許這些宗室成員參與四民之業,朝廷現在又要取消他們的俸祿,那他們日後該怎麼活下去?

朱棣嘆了口氣,沒有回應道衍,而是問起了其他計策。

道衍和尚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讓給出了第二個解決方案。

“其二,陛下可稍微改動一下太祖高皇帝當初的禁令,即藩王無詔不得離開封地。”

“此策看似可以將藩王牢牢禁錮在封地之中,實則也給了他們在封地內作威作福、培養黨羽、密謀不軌的機會,與其如此不如放開這道禁令,諸藩可以上奏請求外出,或是進京面聖,或是探親訪友,將時間期限詳細寫明,在徵得陛下同意之後,可以暫時離開封地!”

“藩王們全都在封地裡面老老實實的,朝廷就算想動什麼也沒什麼機會,反倒不如放他們出來,宜動不宜靜,只要他們動起來,那犯錯的機會可就多太多了,朝廷想要收拾他們,理由與藉口也多得多了。”

“又或者說陛下為了彰顯親親之誼,可以輪流召部分藩王及其子嗣入京,與天家宴飲親睦,以全宗室之情。”

聽到這些話,朱棣眼神明顯變了。

這個道衍和尚,真是端得個陰險狡詐啊!

他這第二條計策,比起第一條,那更是陰險毒辣啊!

太祖高皇帝確實下了這麼條禁令,那就是諸藩無詔不得離開封地。

而這也恰恰給了藩王在封地經營,結交黨羽,圖謀不軌的機會。

他朱棣當年在封地北平,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這一套,道衍和尚熟,他朱棣也熟啊!

所以姚廣孝轉手就使出了毒計,放開這條禁令,允許藩王在朝廷同意下出遊。

甚至皇帝還可召藩王入京,比如某些不老實的藩王,比如某些有小動作的藩王!

只要這些藩王入了京,來到了這金陵帝都,那他們是生是死,究竟有沒有異心,還不是朱棣這個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而若是這些藩王不願入京,那麼問題就來了。

朕召你入京,你為什麼不敢入京?

你是不是心裡面有鬼啊?

那就更美妙了啊!

朝廷直接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將其討伐滅掉了!

朱棣臉色古怪地看了道衍一眼。

他總覺得自家這個謀主,越來越黑暗了,計策也越來越毒辣了。

道衍,你不對勁……

效果嘛,那肯定是有的,只是朱棣不怎麼想用,有些配不上他大明天子的身份啊!

思來想去,朱棣只能寄希望於李弘壁身上。

這個涉世未深的少年郎,應該會提出一些正大光明的正常建議吧?

既然是微服私訪,那肯定不能大張旗鼓。

是以此行僅僅只帶上了紀綱作為明面上的護衛,至於暗地裡的甲士有多少,那就不是朱棣該考慮的問題了。

亦失哈架著馬車,心驚膽戰地駛向了曹國公府。

這位御前太監此刻略顯慌亂,他還清楚軍營裡面發生的事情,誤以為又是那李弘壁鬧了什麼麻煩,竟然惹得皇帝陛下和太子少師親自微服登門!

這可真是天下罕見獨一份啊!

李公子威武!

馬車抵達。

亦失哈匆匆去通報了一下。

驚聞陛下微服駕臨,老管家李全嚇得腿肚子都快軟了。

皇帝陛下親自登門拜訪,這是何等殊榮啊!

可是……

他著急忙慌地掉頭就跑,瘋了一般直奔十里秦淮。

見此情形,亦失哈人傻了,呆愣愣地看著李全的背影。

朱棣和道衍施施然地下了馬車,正等著李景隆父子納頭行禮呢!

結果等了老半天,卻是不見人影。

“亦失哈,這是怎麼回事?”

“那個……奴婢沒猜錯的話……他們是去十里秦淮了……”

朱棣:“???”

姚廣孝:“???”

沉默半晌,朱棣抬頭看了一眼天色。

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不思進取,狎妓取樂!

李景隆,李弘壁,你們這對混賬父子,還真是過得瀟灑快活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數風流人物

數風流人物

瑞根
大周永隆二年。 盛世隱憂。 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 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 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 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援。 瑞根鐵桿書友群:581470234
歷史 連載 903萬字
我的銅鏡通古今,長公主求我造反

我的銅鏡通古今,長公主求我造反

三尹
【通古今】【系統】【囤貨+種田+基建+稱霸天下】 一次英雄救美,張帆本以為會一命嗚呼,誰知竟繫結了種田空間! 空間裡還有一面銅鏡,直接連線了古代的攝政長公主! 古代公主:神明在上,信女伏起跪拜,祈求您賜下神恩,救我百姓重煥生機! 張帆勾唇邪魅一笑:公主又如何?還不是要奉我為神! 對於公主的請求,張帆挑了挑眉,這還不簡單? 糧食、水源、高產種子、現代化機械、高科技武器裝備等等現代化產品和技術,還不震
歷史 連載 3萬字
滿唐華彩

滿唐華彩

怪誕的表哥
盛唐繁花似錦,驚天裂變在即。天寶五載,他睜開眼,看到了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的盛世雄風,名將如雲,疆土廣袤;能臣如雨,倉廩豐盈;詩歌璀璨,文華耀目;美色傾城,歌舞昇平。 他也看到了滿朝如痴如醉,驕固奢靡,爭權不休;江山飄搖,積弊叢生;胡兒叛亂,人如草芥。 漁陽鼙鼓動地來,他偏要讓此唐不失華彩。
歷史 連載 135萬字
我為女帝打江山,女帝賜我斬立決

我為女帝打江山,女帝賜我斬立決

來財來財啊
蕭清漪說想要做皇帝,於是司安為她出生入死,成功打下江山。 而她,最終成為史無前例的第一女帝! 可她坐穩皇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賜死司安! 千鈞一髮之際,大魏使者以城池為代價,換取司安一命。 去到大魏國以後,司安被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先除內患,再開疆拓土! 而他卻意外發現,大魏皇帝竟然是女兒身! 那這後宮三千佳麗?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