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午後,穆晟正在靜室內修煉,忽聞宮人來報,郭珇來訪,便召見他來靜室會見。

不多時,郭珇便一臉風塵之色前來拜見。

穆晟見他只有一人前來,問道:“你兄長呢?還沒尋到他嗎?”

郭珇嘆了一口氣,道:“哎!公子別提了,真是造化弄人,我倒是尋到他了,兄長居然潛逃到草原上投奔東羿人去了。”

“郭歡怎麼會想到去投奔東羿人呢?”

郭珇道:“公子您有所不知,我們郭家在陳地世代做私鹽生意起家的,二十多年前,陳國還未滅國時,我們郭家還為國內的達官顯貴走私代理過一些皮毛生意,故而與草原諸部也有聯絡,當時為了生意興隆,與草原各部酋長都有不錯的交情,現在兄長投奔草原而去,居然成了東羿王的座上賓。”

穆晟聞言道:“如此看來,郭歡恐怕是不會來我這座廟了。”

郭珇聞言道:“是啊!我勸過我家兄長來投奔公子您,可東羿王對他很是器重,待他很好,兄長實在是抹不開情面,只能留在東羿王身邊了,看來註定我們兄弟二人只能各一方,不能在一起共事了……”

穆晟聞言暗自嘆了一口氣,憶往昔,想起與他的種種過往也是一陣嘆息不已,可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郭珇又道:“公子,吳榭也聽了您在山傀的事情,過些日子,吳先生也要來山傀一趟,見一見公子您。”

穆晟聞言,有些驚喜道:“你是吳先生會來這裡?”

郭珇再次點頭確認道:“嗯,您不久前帶領萬國使團去訪問中原,吳先生才得知公子您已經在山傀立足,所以他想來這裡看一看。”

穆晟笑道:“好,很好,到時候我肯定要親自迎接吳先生。”

其實他在慶陽訪問的時候,就已經透過情報員樂乞向吳榭傳遞了在慶陽私下會面的訊息,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回應,沒想到剛回山傀沒多久,就收到老吳的資訊了。

少頃,宮人來靜室彙報:“啟稟大帝,有緊急軍情,長老們已經等候召見了。”

穆晟轉首對郭珇道:“你隨我去旁聽會議吧。”

“諾。”郭珇知道這穆晟打算今後要把他也拉進山傀的核心決策圈,委以重任,此番旁聽御前會議就是先去熟悉環境。

大廳御前會議,博爾塔司等人已經等候多時,他們見大帝身邊還多了一名中原人,也不以為意。

穆晟指著郭珇對他們介紹道:“這位郭先生是我請來特地來參與御前會議的中原朋友,他以後就留在這裡擔任客卿一職,你們今後便是同殿為臣了。”

郭珇上前自我介紹道:“鄙人自中原來,陳郡,陽穀縣人,姓郭名珇,見過諸位長老。”

博爾塔司、博爾宗畢、博爾雅克三人聞言,紛紛過來與郭珇見禮,他們明白此人以後應該就是大帝身邊的近臣了,自然要打好關係。

見禮後,正事要緊,博爾塔司上前遞給穆晟一份軍報道:“啟稟老祖宗,這是關於泰沙國內的軍情,請您過目。”

穆晟翻看情報瀏覽了一番,果然如他所料,這前宰相帕米迦塔庫巴已經拿著山傀方面提供的情報四處宣揚現任宰相是賣國賊,泰沙大軍之所以前線大敗就是加坤帕圖拉提供情報給晉軍與山傀聯軍才導致前線大敗,現在搞的泰沙全國譁然。

現任宰相加坤帕圖拉則矢口否認有這回事,宣稱是帕米迦塔庫巴在前線指揮失誤,導致大軍慘敗,沒當場治你的罪,是當今泰沙大帝寬宏大量,你不要不識好歹,還敢胡襖,就要請奏泰沙大帝盡起大軍前去討伐庫裡邦。

現在關鍵是泰沙王都那邊的態度曖昧不明,南北兩大陣營兩邊嘴仗則打的不亦樂乎,但還沒到真動刀兵的地步。

穆晟抬頭掃了一眼博爾塔司、宗畢、雅咳人,道:“一你們的想法吧,如今對泰沙局勢有何見解?”

博爾宗畢上前進言道:“老祖宗,目前來講,各泰沙貴族支援現任宰相加坤帕圖拉的佔多數,支援帕米迦塔庫巴佔少數,可據我所知,前宰相塔庫巴此人極會拉攏盟友,眼下現任宰相加坤帕圖拉的支持者雖然不少,若兩派真打起來誰能取勝尚未可知!”

穆晟微微頷首道:“得儘快讓他們打起來最要緊,光練嘴皮子可不行!卿等可有良策?”

博爾塔司捋了捋鬍鬚,上前進言道:“啟稟老祖宗,臣以為他們現在之所以還沒打起來,所慮者無非是我們山傀與昔族這些北方外患,泰沙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還需要時間恢復元氣,如果現在他們泰沙內亂,搞不好我們山傀與昔族兩國會再次出兵趁火打劫,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泰沙上下放下心來盡情內鬥。”

穆晟點頭讚許道:“塔司得有理。”

長老博爾雅克雖然是博爾家族三長老中最年輕的,也是最有謀略的,他上前進言道:“老祖宗,臣有一計,我倒是覺得我們可以派使者去聯絡一下昔族,主動製造與昔族的邊境摩擦,我們兩國之間要起了衝突,泰沙上下自然是會放心內鬥的。”

博爾宗畢聞言,贊同道:“好計策,我們兩家要鬥起來,泰沙上下必然會放鬆警惕。”

博爾塔司皺眉道:“先前我軍佔領泰沙王都,昔族以為我們要挾持泰沙大帝有徹底吞併泰沙的意圖,昔族便全面進攻泰沙拓地千里,成功拿下了泰沙三個邦,結果令昔族沒想到的是我軍直接就撤兵了,如今昔族騎虎難下,現在我們在派人聯絡他們,估計昔族不會輕易信任我們啊!”

穆晟道:“當初就是想挑起泰沙與昔族之間的衝突,防止兩國沆瀣一氣來謀我山傀,眼下三方都缺乏互信,既然要打,我們就要動真格的,沒必要死戰,可以把戰事規模控制一下,最好能讓昔族能領會我們的戰略意圖最好不過,這樣既能儲存實力,也能達到迷惑泰沙的目的,到時候就看兩方誰開的價碼更高了。”

三長老齊聲道:“老祖宗聖明。”

言罷幾人來到城堡大廳中的巨大的沙盤前,進行了一番軍棋推演,覺得此事可校

穆晟圍著沙盤轉了幾圈,沉思片刻下令道:“宗畢,你為主將,我給你五萬人馬,此次軍事行動由你負責全權指揮,雅克為副將,從旁輔助你族叔作戰。”

博爾宗畢、博爾雅克二人上前領命道:“謹遵老祖宗法旨。”

穆晟轉首又對博爾塔司囑咐道:“塔司,你為人比較穩重,你找人安排此次衝突事件,一定要擴大事件的影響力,這樣我也好有機會逼迫昔族出兵。”

博爾塔司拱手道:“謹遵老祖宗法旨。”

御前會議散去後,穆晟的意識已經飄到了闕古寶核心,提取出博爾赫斯的記憶水晶,這可是寶貴的南疆攻略資料,他又讀取研究了半老大帝關於泰沙這部分記憶,才搞明白一件事,就是前泰沙宰相戰敗後居然還能逍遙法外沒受到任何處分……泰沙現有的政治邏輯是,只要當前執政的權貴失勢,或者政治鬥爭失敗,他只要口頭認輸回封地當寓公,就不會再受到追究了,如果還企圖東山再起,與現在的當權者唱反調,搞不好是要兵戎相見的。

現在泰沙的這種行事方式頗有中原上古風氣,這些泰沙貴族跟大禹王朝時代的各個地方諸侯差不多,由於泰沙權貴在地方上有封地有軍隊,一般來講,泰沙的貴族之間搞政治鬥爭不敢太過分,貴族互相之間又有政治聯姻,往上倒騰大家都是親戚,徹底撕破臉對所有人來都不太好,搞不好就是一場泰沙貴族之間的大亂鬥。

貴族殺來殺去實力銳減,不好就白白便宜了泰沙皇室,泰沙皇權又會進一步擴張影響力,貴族的日子會更不好過。

泰沙跟中原有一點不同的是,泰沙貴族大多都在王都根據爵位大擔任官職,很多都世代居住在王都,偶爾回自家封地看一眼,泰沙貴族互相之間的關係又盤根錯節。

泰沙某種程度上,實行的是間接分封制,不是像大禹王朝時代的中原一樣,各地諸侯大部分時間都在封地,只有在朝見子的時候各地諸侯才來國都一次,長此以往,地方與中央的離心力就會越來越強,後來逐漸演變成了戰國大亂鬥。

實質上泰沙各地的諸侯對國家的向心力要比大禹王朝各地諸侯的向心力要強,這其實跟兩國之間發展的歷史程序不同有關。

泰沙貴族大多數都是泰沙歷代先王冊封出去的,還有的貴族是被泰沙滅國後,直接把投降的國王冊封為貴族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打下江山後總公司給了內部元老股份,大家都是股東,泰沙大帝是最大的股東,旗下是各個中股東,子公司由這些中股東掌管,公司總體架構還算穩固。

可中原的大禹王朝不一樣,大禹王朝更像穆晟所在的那個時代的周朝,給依附於自己的軍事貴族發一套青銅禮器,給你指一個方向,你就靠自己麾下的部族去那個蠻荒之地開拓自己的基業吧,總公司大禹朝除了同姓諸侯,實際上給予外姓各個諸侯的支援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這樣一來就導致大禹朝總公司旗下的各子公司權力非常大,子公司的話事人經常對總部陽奉陰違,到後來大禹王朝在北方蠻族的進攻下逐漸衰落,各地諸侯見大哥鎮不住場子,便更加肆無忌憚互相掐架,完全不把大哥放在眼裡了。

道理很簡單,這些大禹王朝旗下的各個諸侯大多都是自主創業成功新三板上市的,股價都比大禹朝那個過氣的總公司高,人家憑什麼聽名義上的總公司吆五喝六?

但是泰沙地方諸侯封地大多都是國王恩賜的,這性質就不一樣了,這是老總主動分房子、分錢,泰沙旗下的各個邦國不是自主創業成功的子公司,而是老總分給各個諸侯託管的,諸侯的話語權和自身權威性就要相對就要弱一些。

雖然泰沙歷史上,貴族也經常造反,歷史上也有底下的諸侯把大股東泰沙大帝殺掉取而代之的先例,主要原因還是當時在位的泰沙大帝基本都是禍國殃民的主,執政期間,得罪了太多人,失去了民心,地方諸侯起兵造反有道義優勢在,才能順利殺掉泰沙大帝取而代之。

一般情況下,只要臺上的泰沙大帝是個腦子正常的主,想在泰沙國內搞政變,風險還是挺大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貴族都跟造反派利益一致。

穆晟要確定南下戰略,逐步蠶食泰沙這個龐然大物,不做深入研究是不行的,只要能拿下泰沙,未來在南疆稱霸為南帝,並非難事,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搞不好至少得耗費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徹底擺平泰沙,雖然泰沙是個散裝強國,但是國家體量卻是山傀的十倍還多,他不得不心應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