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吏部衙署。

劉衍選擇在吏部的衙門裡召集六部官吏,已經南京城中的一眾勳貴。

在吏部大堂內,數十人坐得滿滿當當的,劉衍坐在上首,鮑羌、韓秦、秦成虎三人各領二十名國防軍將士在四周把守,讓眾人坐在大堂中也是膽戰心驚。

劉衍見眾人都已經到齊,便說道:“既然諸位都從百忙之中抽時間過來,那本公就逐一的問一問,各部落實新政、軍改到什麼程度了!”

劉衍率先看向兵部尚書史可法,問道:“史大人,南直隸以及江南各地的軍改之策,落實的如何了?”

史可法微微一震,隨後起身抱拳說道:“啟稟閣老,下官以為軍改之策太過嚴苛,如果軍改之策嚴格落實下去的話,南直隸和江南各省就要有數十萬將士被裁撤,到時候各地動盪,將一發不可收拾……”

劉衍看著這位在歷史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心中也是糾結不已。誠然,史可法在氣節上是無可挑剔的,在民族大義上也是可圈可點,只是具體的施政能力卻差了一些。

於是劉衍說道:“史大人,如果本公徵調南直隸和江南各省的兵丁,北出山海關收復遼東,可行嗎?”

史可法頓時語塞。

“如果當初本公調集南直隸和江南各省兵丁守衛北直隸,抵擋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可行嗎?”

史可法無言以對。

劉衍說道:“這自然是不行的,本公知道,史大人也知

道。試問,這樣戰不能戰的兵馬,留之何用!”

史可法急忙說道:“可是如果南方各省的數十萬大軍,因為軍改之策鬧僵起來,如何是好?”

劉衍針鋒相對,大聲說道:“如果朝廷只是因為害怕有人鬧事,就停止推行軍改之策,那朝廷和陛下的權威何在!”

“本公之所以派國防軍護衛巡視組南下,就是為那些跳樑小醜預備的,難道史大人以為,數萬國防軍將士無法穩定地方?”

史可法聞言駭然,眾人也是紛紛側目,想不到劉衍竟然下了這麼大的決心。

隨即劉衍說道:“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落實軍改之策不力,著革除兵部尚書職,調任山東濟南府任知府,以觀後效!”

此話一出,眾人譁然,史可法漲紅了臉,想要說什麼,卻見鮑羌走到跟前,恭敬的說道:“請史大人回去準備行囊,自有車馬送大人前往濟南府。”

“現在就走?”

“現在就走!”

史可法怒氣衝衝的拂袖而去,而眾人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站出來抗議。

劉衍則直接大聲說道:“本公議事,誰敢喧譁!”

眾人的抗議聲稍歇,隨後劉衍對副總兵鮑羌說道:“再有人擾亂堂議秩序,立即拿下關入大牢!”

“是!”

眾人見狀,只好全都臉色鐵青的坐回原處。

然後便是兵部右侍郎呂大器,此人還算有些軍事能力,呂大器曾在清軍南下之後,率兵馬接連收復復袁州、萍鄉、

萬載、吉安、廬陵、吉水、永新、太和、安福等處。

歷史上的呂大器是崇禎元年進士,授行人,擢吏部主事,歷四司。崇禎十四年以平亂功,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崇禎十五年擢兵部右侍郎,見天下多故,辭官歸隱。崇禎十六年,任保定、山東、河南總督,不久改任江西、湖廣、應天、安慶總督,駐九江,與左良玉合兵抗張獻忠。旋改南京兵部右侍郎。

崇禎十七年,京師報陷,福王立於南京,遷呂大器為吏部左侍郎。因上疏彈劾奸臣馬士英、阮大鋮,被奪職削籍。隆武元年,明宗室唐王在福州即位,召呂大器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隆武二年,奔廣東,擁永明王監國,令以原官兼掌兵部事。久之,進少傅,盡督西南諸軍,其他諸將,皆受其約束。

此時史可法已經離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呂大器的身上,只見劉衍說道:“南京兵部右侍郎呂大器因推行落實軍改政策不力,著免去其兵部右侍郎之職,立即前往青州府皇明軍事學院學習。”

呂大器聞言先是一驚,然後心中又是一陣喜悅,這就說明劉衍還是準備用自己的,現在丟了兵部右侍郎的官職,將來未必沒有一個好的出路。

於是呂大器此時也不管別人是什麼眼光,直接對著劉衍拱手行禮,隨後轉身離去。

接著,劉衍看向戶部尚書高弘圖。

高弘圖是萬曆三十八年進

士,官御史。天啟初,巡按陝西,因得罪魏忠賢,罷歸。到了崇禎年間,高弘圖歷遷工部右侍郎,但是恥與中官張彝憲共坐,又削籍而歸。崇禎十六年,高弘圖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後遷戶部尚書。

歷史上福王朱由崧繼位後,高弘圖改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朝廷大議多出其手,但是為馬士英、阮大鋮所忌,而後謝政,無家可歸,流寓會稽。

當清兵下江南後,高弘圖逃野寺中,絕食而卒,也算是一個非常悲催的人物了。

“高尚書,按照朝廷新政方略,南京戶部應該改組為財政部,因何原因遲遲不見成效!”

高弘圖昂首說道:“新政之策與其說是富國強兵之策,倒不如說是當世法家之策,將太祖經制改得面目全非,下官實難認同!”

劉衍說道:“本公不需要任何人認同!如今本公是內閣首輔,新政、軍改之策也得到了陛下的准奏,並且在北直隸和山東試行效果良好,高尚書和諸位只需要找準執行就好,其餘的,不是諸位需要理會的!”

高弘圖聞言彷彿被劉衍擊發了鬥志,便要慷慨激昂一番,卻被劉衍的話打斷:“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抗拒新政,著立即免去其戶部尚書職務,降為財政部侍郎,主管財政部下屬錢莊,負責朝廷銀幣鑄造發行,明日一早動身前往青州府城!”

“什麼!”

高弘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竟

然被丟到青州府去鑄錢?

而劉衍一連處置了兩位尚書,其餘眾人再也不敢多說什麼,此時大堂上鴉雀無聲,高弘圖見狀也如史可法一般,怒氣衝衝的轉身離開了。

高弘圖離開後,眾人面面相覷,劉衍則是看向眾人,下一個是馬士英。

馬士英是萬曆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天啟時,遷郎中,歷知嚴州、河南、大同三府。後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因擅取公帑行賄,坐遣戌,流寓南京。復起後,馬士英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廬州、鳳陽等地軍務。甲申國難之時,馬士英擁兵立福王於南京,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但是因為貪權,馬士英與高弘圖、史可法互相爭鬥。造成史可法出鎮,督師淮、揚。

後清兵連破南京、杭州,馬士英往投唐王,不納。乃入方國安軍中,國安敗,又欲投唐王,亦被拒。

最終馬士英被清軍俘虜,不願投降滿清被殺死。

雖然劉衍對於馬士英弄權之事非常的厭惡,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明末文官普遍能力欠缺的時代,馬士英還算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中上之資。

同時,馬士英能夠在接連兵敗的時候,拒不向清軍投降,這份氣節也是值得肯定的。

於是劉衍說道:“督察院右御史馬士英落實新政不力,免去馬士英官職,改任山東東昌府督查署署長,以觀後效!”

馬士英雖然抗拒新政,但是這段時

間以來,對新政也是非常瞭解的了,聽聞自己被任命為一府的督查署署長,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不過總比丟官要好。

對於馬士英這樣對權力充滿執著的人,只要還有官職在身,只要還有一絲復起的機會,就絕不會輕言放棄。

此時馬士英板著臉,對著劉衍抱拳行禮,然後轉身離去。

這時,劉衍看到了錢謙益,這位“水太涼”尚書。

錢謙益是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第三,授翰林院編修,現為南明弘光時官禮部尚書。

歷史上滿清入關之後,錢謙益以禮部侍郎兼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順治三年稱病歸裡,五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牽連入獄。出獄後居家,秘密從事反清復明活動,與黃宗羲、李定國、鄭成功、瞿式耜等皆有聯絡。詩文在當時極負盛名,東南一帶奉為“文宗”和“虞山詩派”領袖。閻若璩稱與海內讀書者遊,博而能精者,僅有錢謙益與顧炎武、黃宗羲三人。尤以詩名,與吳偉業、龔鼎孳合稱為“江左三大家”。

但是對於劉衍來說,錢謙益的評價卻是非常負面的,不管錢謙益的詩文有多好,其降清、仕清之舉都是無法洗脫的汙點。

就連滿清奴酋乾隆都將錢謙益視作失節者,下令刪禁其著作。錢謙益私下策反降清武將、暗中資助鄭成功反清等等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也只是聊以自慰罷了。

特別是錢謙益的

虛偽,更是讓劉衍無法接受。

歷史上清順治二年五月,清兵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

而後五月十五日,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大雨之中,錢謙益姿態恭順,讓人側目。

史敦《慟餘雜記》記載:“豫王(多鐸)南下江南,下令剃頭。南明民眾對此議論紛紛。一日,錢謙益忽然說:‘頭皮癢得厲害\",突然出門而去。家人以為他去用篦子篦發。不一會兒,剪了頭髮,留著辮子進來了。”

而當時與錢謙益交好的河南巡撫越其傑(馬士英妹夫)和河南參政兵巡道袁樞(兵部尚書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繼絕食而死。

想到這些,劉衍也懶得再與這位水太涼尚書多說什麼,直接說道:“禮部尚書錢謙益抗拒新政,著免去其禮部尚書職!”

說完好一陣,錢謙益還坐在原地愣愣的等著,誰承想劉衍後面並沒有什麼話了,竟是真的將自己罷免而已。

錢謙益心中激動,站起身來正要說話,卻被鮑羌攔住:“錢大人已經沒有官職了,這裡是朝議之地,還請大人先行離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