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理完了日本和棉蘭老島農業發展規劃的事情,趙學寧很快返回了馬尼拉繼續加班。

回到馬尼拉沒幾天,十月三日,趙學寧見到了劉崇問的兒子劉禮。

他是代表他的父親前來拜見趙學寧的,走的是秘密渠道,不是公開渠道。

他來,是特意告訴趙學寧一個好訊息。

劉崇問不僅自己願意幫助趙學寧傳遞訊息,並且找到了一位有點分量的人物進行合作,這位大人物比較看好蘭芳的未來,對於外部投資有所瞭解,對外部世界也有所瞭解。

所以他想要問問蘭芳方面是否需要錢財的投資,他想在蘭芳經營一些產業,也算是幫助蘭芳發展經濟。

“沒想到令尊辦事如此迅速,這麼快就找到了合作者?”

趙學寧遞給劉禮一杯茶。

劉禮謝過,笑道:“大總統閣下的威名傳遍南洋,就算想不知道都很難,如今您想要與我們這些商人合作,那是天大的好事,能賺錢的事情,為什麼不去盡力而為呢?”

“只是賺錢而已嗎?”

趙學寧捧著茶杯,笑眯眯地看著劉禮。

劉禮回想起自己抵達漢城港口的時候看到的那些隨風飄揚的蘭芳國旗,心情有些複雜。

“不僅為賺錢,也想為蘭芳添磚加瓦,蘭芳初立,一定很缺錢,而我們這些商人別無長處,多的,也就是錢,購置田產、房產之外,沒什麼太多的用處,能夠為蘭芳幫幫忙,順便賺錢,兩全其美。”

趙學寧高看了劉禮一些。

這車軲轆話說來說去,態度還是極其曖昧,並沒有把真正的目的說出,甚至於趙學寧也不知道劉崇問背後那個想要和他有所交集的大人物是誰。

但是想想也明白,既然是個大人物,肯定是有官面上的關係,既然是有官面上的關係,就更不可能輕易顯露真身。

而且蘭芳太過敏感了。

別的不說,那面國旗打出來,只要被弘曆看到一眼,他一定會血壓飆升的,屆時就算沒有海軍,他肯定也會跳著腳的逼迫清軍的那些旱鴨子們乘風破浪來找他的麻煩。

雖然趙學寧從未公開表露自己的北伐目標,但是這面國旗已經說明了一切。

該說不說,若要北伐清帝國,最好用的口號就是反清復明。

清帝國的上層不懂共和,下層更不懂共和,用共和做口號毫無號召力,用其他的口號也未必能引起廣泛響應。

但是大家一定都懂反清復明。

這四個字自打清帝國統一中原之後,一百多年了,就沒消停過。

共和是他的目標與理想,在實現目標與理想的過程之中,一定會有所挫折和反覆,這些都是趙學寧能夠接受的。

因地制宜,用古老帝國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改變這個古老帝國,才是良方,關乎政治制度和思想的變革,操之過急,帶來的只有災難。

所以這面國旗就是他給自己和古老帝國留下的緩衝餘地,利用這面國旗,就能夠儘可能的團結到那片土地上的大多數,使他們站在自己這邊,而非滿清政府那邊。

對於這個時代的那些有見識有傳承的漢人來說,明,已經不是狹義的朱明王朝了。

滿清確立政權的過程過於血腥殘暴,且強迫漢人放棄幾千年來的衣冠習俗,給漢人帶去的衝擊和折辱過大,所以大家才選擇性地遺忘了朱明王朝的種種不當人事蹟,懷念起了朱明王朝。

朱明王朝後期給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帶去的深重苦難一點也不比滿清少,同樣不當人,拿這兩個王朝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毫無意義。

如果沒有剃髮易服這回事,後人對明清兩朝的評價在鴉片戰爭之前應該不會有什麼區別。

然而剃髮易服的政策推動平白給明清之交的混亂局面增添了濃重的民族矛盾色彩,濃重到了一些原本已經投降滿清的人都要立刻奮起反抗的地步。

因為剃髮易服的存在,民族矛盾在那個時代的某些地區儼然已經超越了階級矛盾,以至於南明勢力都能和農民軍勢力聯手抗清,抗清抗到最後的居然是反明反的最積極的農民軍將領。

對於漢人的集體反抗,滿清採取的手段是殺,靠著刀把子殺殺殺,一路殺過去,強行鎮壓了全部的反抗。

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只是解決了一批提出問題的人。

他們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徹底解決這些矛盾,所以只是使得這些矛盾從明面轉移到了地下。

由此,更加深遠的影響到了未來的局勢和滿清的統治根基,更使得“明”這個字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漢家衣冠和千年傳承的代名詞,一下子超越了原本的的“朱明王朝”的含義。

明,在這個時代的有見識有傳承的漢人心裡,其實象徵著衣冠、傳統、祖先,乃至於尊嚴,和不可追憶的輝煌過往。

大家要復的,不是朱明王朝,而是千百年來的傳承。

所謂失去的才是最完美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白月光未必完美,但是隻要是白月光,就已經不可戰勝了。

單純比拼軍力和綜合國力,再過一百年,蘭芳也不是老大帝國的對手。

但是如果佔據了一個白月光的身份——那“現任”滿清政府就相形見絀了。

除卻軍事進攻,對人心的爭奪和利用才是對抗滿清政府的最強武器,這也是歐洲殖民者難以覆滅滿清的原因。

他們的軍事力量足夠強,但是隻靠軍事,並不能覆滅滿清,真正能覆滅滿清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沉默的大多數,是他們的心。

歐洲殖民者爭取不到他們的心,但趙學寧卻可以。

利用這面旗幟做幌子,利用漢人的身份,爭取到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用一次兩次戰爭的勝利爭取到他們的信任,才是趙學寧的必殺技。

所以一個“明”字,勝過千言萬語。

這一招成功了,趙學寧的對手就是滿蒙漢八旗,就是滿清政府,而非整個清帝國,他將單獨和弘曆老兒對決,無關乎整個清帝國。

屆時,弘曆老兒會被他強制性拉到同一水平線上平等博弈,弘曆絕對無法輕而易舉的調動帝國的人力物力與他對決。

那就夠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就要從眼前這個人,和他背後的那個大人物開始。

他來了,就代表他背後的那個大人物動心了。

對於反清復明這個口號的動心,對於心中的白月光的嚮往。

本來,就算劉崇問回去之後向滿清政府告發蘭芳,也是趙學寧預料後果當中的一條,如果事情真的這樣發生了,趙學寧不會感到驚訝。

無非是提早和老大帝國動手罷了。

弘曆想要打過來,只能用海軍,但是清帝國還有海軍嗎?

沒了。

他們要用海軍打過來,就是在給蘭芳刷聲望,一戰之威,能大大提升蘭芳的聲望和趙學寧的聲望,以及他們的自信心,大家對清帝國的恐懼之心將大大下降,對於未來的北伐,也是大有好處。

至於後果。

蘭芳的經濟命脈全在海上,當前階段除了少量走私,壓根兒沒有和清帝國有什麼正兒八經的貿易關係,弘曆沒有能力封鎖。

造船?打造更強的海軍?

那我就巡遊清帝國沿海,發現你們在什麼地方造船,直接摧毀,讓你造不出船來。

而且說實在的,所謂百年海軍百年海軍,海軍需要的基礎和陸軍完全不同,砸錢堆國力,弘曆能搞出一支龐大的艦隊,但是其本質,無非是坐船的陸軍。

而蘭芳海軍,承接的是尼德蘭人在香料海域上百年的海軍底蘊,並且成功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就算趙學寧什麼都不做,直接迎戰這樣的海軍,最終的結果也是大獲全勝,雙方對於海軍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

當然了,陸軍作戰就不一樣了,趙學寧有充足的信心在海戰上擊潰清軍,但是在陸戰上,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些年,清軍一直沒有停止征戰,一直都在打仗,一支總是打仗的軍隊,一定會有大量精銳老兵存在,其戰鬥力不可能差。

就好比英國人征服緬甸貢榜王朝的戰爭,最開始處在巔峰的緬軍也針對英軍取得過勝利,也給英國佬帶去了不小的損失。

蘭芳的家底子沒有英國佬那麼雄厚,打不起敗仗,所以趙學寧在短期內肯定不會輕易開啟和清軍的陸戰。

他要再給清軍幾年時間,讓他們喝酒,賭博,荒廢訓練,逐步忘卻戰場的血與火,失去強健的體魄。

同時,再讓弘曆更加衰老,讓他更加疲憊,更加無力,更加沉迷於往日的榮光。

而眼下,還是發育時期。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