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凌晨。

當晨光再次降臨的時候,袁貴妃正和崇禎皇帝的兩個兒子,永王朱慈照和五皇子朱慈煥一塊兒在一間破廟裡面抱頭痛哭。

因為他們已經被兩千多騎白帽青袍的大順軍騎兵給團團包圍了!王承恩領著二三十個最忠心的太監堵在破廟門口,正在和大順軍的一個什麼都尉談判投降。

而朱慈烺下達的“投降保命”令旨,這個時候就在袁貴妃手中捏著。

大明撫軍太子的旨意是不許殉節!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朱慈烺這裡是不允許的!袁貴妃要是死了,朱慈烺的兩個弟弟誰照顧?

朱慈烺對父親崇禎皇帝是孝順,對弟弟們則是友愛。怎麼忍心他們在闖王手中孤苦無依,沒有人照顧?所以他才會讓袁貴妃和永王朱慈照、五皇子朱慈煥一塊兒行動……還安排王承恩這個忠義太監和他們幾個在一起。

這份兄弟友情,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什麼?奉旨投降?怎麼還有這樣的事情?”

拿著一本用白話文寫成的太子令旨看了兩遍,李自成的侄孫李來亨只覺得不可思議。

這份令旨上說王承恩乃是大明朝難得的忠義之士。他不畏艱險,保護太子和三位皇子還有袁貴妃突圍,在遇到敵軍追擊,無法全軍脫身時,還毅然決然的承擔起殿後的重擔,讓太子、定王先走。自己保護袁貴妃和兩位年幼的皇子斷後。

此等忠義行為,實在讓天地為之動容,讓山川為之色變。所以撫軍太子殿下不忍忠義之士不得善終,也不忍自己弟弟和庶母無人照料,因此特下令旨,命王承恩投降保命,並託付他照料袁貴妃和兩位皇子……

“姓王的,”李來亨看著站在自己馬前,垂頭喪氣的忠義之士王承恩,“朱賊的太子之前和你在一塊兒?”

“在一塊兒,”王承恩點了點頭,“要不然他怎麼給我下令旨?”

也對啊!李來亨想了想,是這個道理。

李來亨又問:“那朱賊的皇帝呢?他在哪兒?”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王承恩說,“我就奉命保著太子,不知道聖上在哪裡?”

“可有人報告說朱賊皇帝也到了東直門!”李來亨厲聲道,“你不會在替他打掩護吧?”

王承恩苦笑著說:“聖上的確到過東直門,但後來又走了……聖上是一國之君,太子是儲君,怎麼會一路突圍?那樣太容易被你們一網打盡了。

再說了,將軍您會放過太子不追嗎?如果太子和皇上在一起,不一樣叫將軍給捉到了?”

李來亨一想,也是啊,朱賊太子是不是和皇帝在一起,他都得追下去啊。怎麼都不能讓他投到吳三桂軍中,要不然麻煩就大了。

想到這裡,李來亨馬上派了個掌旅帶著四五百騎,押著王承恩、袁貴妃、朱慈照、朱慈煥一塊兒往北京城而去。而他自己則率領剩下的兩千餘騎,繼續往永平方向追去。

……

“流賊來了!”

日暮時分,天津鎮守左路下屬的夜不收飛也似的直入天津衛城,還帶來了一個令人驚恐的訊息。

夜不收就是明軍中的哨探遊騎,到明末時,大多由總兵、副總兵、參將這些高階軍閥的家丁充任。實際上就是軍閥們的骨幹私兵!

現在的明朝軍隊基本上都變成了封建軍閥,而且基本上都失去了嚴密的組織。只是靠著大軍閥哄著小軍閥,將一支軍隊層層分包,讓各級軍頭利益均沾,才能勉強維持。

而天津鎮的情況就是如此,鎮守總兵曹友義明面上是三軍主帥,但實際上只能控制中軍的一千多人,其中真正能夠依靠的不過是一百幾十號曹氏家丁。而天津鎮左、右兩協則各由副總兵婁光先和副總兵金斌控制,這兩個副總兵也各有家丁一百餘人。

另外,天津巡撫麾下還有撫標1000人,由撫標統軍參將楊維翰實際控制。楊維翰也和曹友義、婁光先、金斌三人一樣,也是擁有上百家丁的小軍閥。

也就是說,天津衛這邊大約五千兵馬,由四個軍閥分別控制著,其中真正能打的家丁約有五百人。

而這四個軍閥雖然名義上有高下,但實際上並無統屬。曹友義這個總兵官早就指揮不動手下的兩個副總兵,更別說指揮標統參將了。

在這種幾個小軍閥誰也指揮不動誰的時候,用來“御武”的文官通常就能發揮一點作用了。不過具體由誰管事兒也沒一定,有時候是總督管,有時候是巡撫管,有時候歸兵備道管。而天津這裡,巡撫馮元颺因為要兼管海運和漕運的一大攤子事兒,沒太多精力去管鎮守軍務,所以向來是由崇禎十二年就上任的按察副使兼兵備道原毓宗管軍。

不過馮元颺前幾日接到了王之心帶來的撫軍太子令旨後,就開始著手整飭軍務,想要調集鎮守天津的明軍去接應從京師逃出來的崇禎和朱慈烺了。

在“流賊來也”的訊息傳到天津衛的時候,他正在自己的巡撫衙門裡面和總兵曹友義、楊維翰商量出兵的事兒。

而在兵備道衙門裡面,兵備道原毓宗則和婁光先、金斌在內堂密談。

夜不收到的時候,他們仨正眉頭緊皺,低聲商量著什麼,屋子裡面連個伺候的人兒都沒有。這時就聽見屋子外面腳步聲錯落響起,人還沒到,關中口音的喊聲已經到了。正是原毓宗的心腹家人,那聲音中隱約還帶著一點兒興奮:“老爺,老爺,流寇到了,流寇到了!有千數的鐵騎,沿著運河而來,已經到了楊村一帶了。”

屋子裡面的三人,猛地站了起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的表情,既有興奮,又有那麼一些緊張。

四十多歲,麵皮紅潤,油光發亮的原毓宗忽然仰天大笑起來:“大事成矣!”

身為大明的按察副使兼兵備道,原毓宗居然聞賊至而大喜!

兩個副總兵也是一樣面帶驚喜,剛要說話,那家人已經推開了房門兒。這上了年紀的老僕居然也和原毓宗一樣,激動得渾身發抖。

“老爺大喜!流賊,哦,是大順天兵總算到來了!有一千多鐵騎啊!”

原毓宗已經恢復了文官士大夫的矜持,點點頭道:“下去,讓賬房準備三千,不,四千兩銀子!”

“小的遵命。”老家人興奮地去了。

婁光先、金斌兩個副總兵已經湊了上了,滿臉都是討好的表情。

婁光先道:“兵備,您瞧咱們是不是馬上舉事?”

金斌也附和道:“兵備,巡標的老楊也和咱們同心,只有姓曹的冥頑不靈,一心想和馮老頭去立什麼護駕南幸之功。所以天津衛城這邊咱們有絕對優勢!”

“就拿下一座衛城嗎?”原毓宗笑著,“功勞是不是小了一點?”

婁光先和金斌互相看看,都是一臉興奮,婁光先問:“兵備,您的意思是……”

“咱們得拿下那昏君朱由檢!”原毓宗道,“這才是不世之功啊!”

“拿下昏君?”

“昏君要上咱們天津來了?”

婁光先和金斌聞言都是一臉難以置信。

原毓宗笑道:“不是昏君,就是太子……要不你們以為馮元颺、曹友義和李士淳現在在商量什麼事兒?”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