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陽從山海關上空劃過,漸漸向關內遼闊的大地斜斜行去,將這一片秀麗壯美的山河平原,還有沿著山脊修建的長城,都籠罩在無限美好的夕陽之下。

在天下第一雄關的城樓上,一文一武,一老一壯,兩個大明的官員正手扶著垛口,望著山海關內一大片正在搭建中的窩棚,都忍不住一聲嘆息。

少壯的武官是個長得相當魁梧精壯的漢子,國字臉盤,濃眉大眼,鼻直口闊,鬍鬚連鬢,威風凜凜。此人正是如假包換的真吳三桂,朱慈烺的二舅哥,手握四萬雄兵,一念之間就足以改變天下形勢的大明遼東總兵官平西伯吳三桂!

“如此雄關......本是漢家天下的屏藩,若是讓東虜由此入口,將來會否變成引狼入室,從而鑄成大錯?”

吳三桂發問的物件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穿蟒袍,黑麵長髯,濃眉緊鎖,似乎在苦苦思索。

這人名叫王永吉,字修之,如今官拜薊遼總督,算是吳三桂的頂頭上司。不過他這位總督大人所管轄的地盤差不多都丟完了,只剩下永平一府,而且還岌岌可危。

現在山海關內有李自成的“百萬大軍”,關外則是東虜八旗在虎視眈眈,真是有點腹背受敵,走投無路的意思。

“長伯,”王永吉喚著吳三桂的字號,抬手指著那些正在搭建窩棚的百姓,“如今哪兒還顧得了將來之事?你我便不是為了報答朝廷大恩,也得為此地三十萬生靈思之吧?他們都是隨著你我拋別家土,一起入關的。你我總得為他們謀一個出路吧?”

搭建窩棚的人都是從關外的寧遠遷入的百姓。根據崇禎皇帝在三月六日下達的聖旨,放棄寧遠重鎮的同時,還必須將百姓同時撤入關內。隨行者多達三十萬人,大多是關寧軍將領軍士的家眷。其中一部分將領的家屬還有些餘財,衣食總算無憂,還可以住進山海關附近臨榆縣城。而一般的軍士家眷乃至普通百姓,可就缺衣少食,加上長途跋涉,真是苦不堪言。

本以為入關後可以很快轉移到南直隸各地,得到妥善安置。可沒想到吳三桂的前鋒才到玉田,就得到了北京陷落,崇禎皇帝和太子生死未卜的噩耗,而且李自成的大軍也趁機壓了上來。不得已之下,吳三桂只好收兵退回山海關。而跟隨他入關的三十萬百姓,也就只能在山海關下暫時棲身了。

這下可真是人人愁眉不展,個個怨恨不已了。而比愁、怨情緒更加糟糕的,則是看不到前途和生路的絕望心情!

這裡的三十萬人,包括跟隨吳三桂、高第(山海關總兵)的五萬官兵,現在都可以說是斷絕了生路!

之前他們當中的兵將有朝廷的糧餉可吃,百姓或是種地,或是開店,或是由從軍的家人供養,大致上也是衣食無憂的。如果不是滿洲人的兵馬時不時要入寇劫掠,他們這些人都可以算是生活在亂世之中的一片桃源樂土上面了。

可是現在,他們不僅失去了家園和田地,而且也不可能再得到朝廷的供養......這三十萬人的吃穿怎麼解決?從寧遠帶來的糧草和山海關上的儲備算不上多豐厚。如果不能在幾個月內尋到一條活路,那麼聚集在山海關內的這三十萬人,就都得變成餓殍!

王永吉拍了拍城牆的垛口,嘆了口氣:“長伯,除了借東虜之兵打回京師去,老夫真是想不別的生路了。南下是不可能的,且不說聖上和太子能不能突圍到天津。

即便是能到天津,也是要匆匆而走,浮海南下的。

即便可以在天津停留一段時間,也不可能收容山海關這裡的三十萬百姓啊!沈廷揚手中不過一百多艘海舟,即便能走幾個來回,從大沽口拉走個五六萬人就到頭了。剩下的人怎麼辦?餓死還是讓流賊殺死?

至於投降流賊也活不了此間的三十多萬人......流賊不會給咱們能養三十多萬人的地盤的,也不會給咱們足夠的糧餉。無地、無餉、無糧,不出數月,山海關下就皆是餓殍了!”

如果朱慈烺這會兒到了山海關,聽到王永吉的分析,估計也無話可說了。因為朱慈烺也沒打算把山海關內的三十萬多人都拉走......這是不可能的!沈廷揚能從大沽口運走五萬人,就已經是天大的本事了。運幾十萬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吳三桂也不願意拋棄山海關這裡的三十多萬人......倒不是他有多愛民,而是這三十多萬人是吳三桂的根。

擁有自己的“根”就是吳三桂最厲害的地方!和此時絕大部分的明軍不一樣,吳三桂的軍隊其實是授田的——遼西這塊已經沒有勳貴和士大夫插手的空間了,所以都在遼軍控制之下。而且從孫承宗、袁崇煥經營寧遠時開始,就推行遼人守遼東的政策。實際上就是將關寧軍變成了一個以遼西土地為基礎的兵農合一的軍事集團。

也就是說,關寧軍一邊吃著朝廷餉,一邊耕著遼西的地,不僅在經濟上極有保障,而且還將自己的根牢牢扎進的遼西的土地——每一個關寧軍士兵背後都是一個家庭!

有家有業,就意味著他們的命運被關寧軍的首領,也就是吳三桂本人牢牢掌握了。同時也意味著關寧軍擁有額外的動員和補充能力,畢竟一個家庭往往不止一個可以從軍的壯丁。

所以四萬關寧軍不僅僅是四萬人,而是四萬戶和幾百萬畝土地!現在他們離開了寧遠的土地,暫時變成了“盆栽”,處於一種相當無力和彷徨的狀態當中。

尋找一塊新的土壤,將根重新紮進土壤,就成了關寧軍上下一致追求的目標!

誰能夠滿足他們,誰就是關寧軍效忠的物件!

順便說一下,吳三桂的軍事經營能力其實是非常強大的!在歷史上,吳三桂專制雲貴十餘年,就把關寧集團經營到了可以和大清王朝對抗的地步!

那還是經營雲貴!雲貴什麼地盤啊?根據萬曆年間張居正主持的全國清田結果,雲南的在冊田土總數不179.9萬餘畝,貴州只有51.6萬餘畝。兩省相加不過230多萬畝,稅糧總額不到20萬石。以這樣的地盤,都差點把大清朝給掀翻了,如果給個三千萬畝土地的大省讓他去經營,後果不堪設想......

而要他放棄自己的根基,只帶少數家丁南下,去投靠不知道在哪兒的朱慈烺,實在有點為人所難了。

另外,邱致中和祖澤溥還給吳三桂送來了定王朱慈炯......如果崇禎和朱慈烺已經不在人世了,朱慈炯就是大明皇位必然的繼承人!

王永吉接著分析道:“此間的數十萬人要有生路,也只能借東虜之師,奉定王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西征了。只要打敗了流賊,咱們總能找到一塊地盤可以安置這數十萬人的。哪怕割讓燕雲十六州,再許以歲幣,也能有北宋的局面啊!

若皇上、太子尚在。咱們擊破流賊,收復山西、河南、北直隸大片河山,總也是有功勞的。而且有數萬大軍在手,朝廷也不得不仰仗總戎啊!”

吳三桂輕輕點頭,這番分析一點沒錯,就是這麼回事啊!

方今亂世,有兵就是草頭王。他吳三桂現在有四萬大軍,還有定王朱慈炯這面大旗,如何不能成就一番大業?

“也好!”吳三桂終於下了決心,道,“本爵這就派祖澤溥走一趟盛京,去聯絡東虜攝政王多爾袞,向他借兵剿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千陽燎原
(每晚九點更新~)江遐年眼睛一閉一睜,穿成了剛出生的侯府小姐。江遐年一喜:再也不用當打工的牛馬了,從此可以在錦衣玉食中躺平,做快樂鹹魚了! 吃瓜系統卻告訴她幾個壞訊息: 壞訊息一:她是真假千金文裡的真千金,馬上要和假千金調換,被假千金家人當奴隸折磨了! 壞訊息二:等十年後,侯府會被抄家流放,假千金會趁機和她換回來,於是作為罪人之女,她又要跟著吃流放的苦! 壞訊息三:等二十年後,北方的靖國會揮師南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請吃一碗草莓
眾所周知,太醫九族在宮鬥劇中經常被消消樂。 一朝穿越,慕鈺成了京都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年十三,而不普通的是,他是劇中痴心太醫男配的九族之一。 三年後,他全家都會成為被株連的九族之一。 天知道,他壓根就不認識那太醫男配好不好! 所以,身為直男的他,金手指是寵妃系統能幹嘛?去勾引另一個身為直男的皇帝? 一番研究之後,慕鈺悟了,這寵妃系統,可不就是妥妥的後宮聖品,這將來的太醫院院正之位鐵定是非他莫屬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晉建興元年,遼東公孫氏苟活下來的子孫看著那將華夏大地蹂躪的不成樣子的諸多異族。 看著自己偷偷藏匿起來的無數靈位,想著家族之中記載的列祖列宗們的豐功偉績。 最終含恨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當神魂再次歸位,猛然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一間小小的廳堂之中。 周圍還傳來了朗朗讀書之聲。 而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兩個長相頗為雄異之人。 “阿竹,你剛剛好似有金津玉液流淌而下啊。“ “玄德,你叫他作甚,這等紈絝子
歷史 連載 50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