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喚不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漢軍出關,想把那個豎子提過來,狠狠暴打一頓,也是不可能了。

劉邦無奈,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上面。

打不了豎子,我還打不了項羽嗎?

“子房先生,眼下軍情如何?”劉邦對匆匆進入帳篷的張良道。

此時張良懷裡揣著幾份送來的急報,他的臉色很不好看。

“大王,英布果然反戈一擊,叛楚歸漢!”

劉邦大喜,“好,隨何有大功勞!”

張良沉聲道:“項羽派遣龍且統領十萬兵馬,猛攻英布,英布招架不住,不日就會敗北。”

劉邦的心一沉,“那,那不是還有彭越嗎?他怎麼樣?”

張良搖頭,“彭越率部襲擾楚軍糧道,奈何項羽在後方留守,彭越數戰不利,沒討到便宜。”

這下子劉邦臉色難看起來,寄予厚望的兩位盟友,竟然這麼不堪?

張良又是重重一嘆,“大王,呂將軍的下邑已經被鍾離昧攻克。”

“什麼?”劉邦驚得站起來,“呂澤?他怎麼樣?”

張良道:“呂將軍和王將軍且戰且退,正往滎陽而來。”

“快,快派人去接應,一定保護呂澤周全!”劉邦急切道。

張良點頭,“大王勿憂,臣得到訊息,就和韓將軍說了,他安排灌嬰領兵去了。”

聽到這裡,劉邦鬆了口氣,可還是不放心,“子房先生,寡人親自統兵去救,澤弟捨命救我,他要是有什麼閃失,寡人無顏回關中矣!”

說完,劉邦立刻下旨,三百秦地甲士,貼身護衛,五千精銳,身後追隨。

大軍出動,旌旗飄揚。

離開滎陽向南,剛剛進入京縣境內,從遠處就來了一支兵馬。他們人數不多,只有區區幾百,更是人人帶傷,狼狽不堪。

劉邦看到領頭的人,急忙打馬衝過去,沒有半點遲疑。

“澤弟,澤弟!”

呂澤匆匆下馬行禮,一個沒站穩,險些跌倒,劉邦急忙躍下戰馬,扶起了呂澤。

“你沒事吧?”

呂澤搖了搖頭,“都是小傷,不礙的。”

劉邦沒說話,而是認真審視,呂澤瘦了一大圈,額角、腮邊、脖子,全都有傷口,身上更不用說。

“你的部下呢?都哪裡去了?”

呂澤咧嘴苦笑,“就,就這些了。”

劉邦抬頭看去,最多二三百人罷了。

當初呂澤帶著兵,生龍活虎一般接應自己,光是他的親信就有三千人之多。

那時候的自己,殘兵敗將,狼狽逃亡。

轉眼之間,兩個人換了處境。而擊敗他們的,都是同一個人!

劉邦切齒咬牙,“澤弟,你先退回滎陽治傷休息,寡人要親自會會楚軍!”

呂澤一聽,心中驚駭,劉邦什麼水平,他還是清楚的。

要是漢王有閃失,那就不好了。

呂澤連忙把王陵找來,他傷得更重。

“王兄先回滎陽,我隨著大王去瞧瞧。”

王陵還不服氣,奈何身上沒有一點氣力,只能無奈道:“也好,等我歇過來,再和項賊拼命!”

呂澤安排妥這邊,勉強撐著,爬上馬背,去追劉邦。

漢軍大旗,迎風飄揚,劉邦的心情,格外沉重。

英布不敵,彭越沒用,呂澤慘敗!

這天下就沒人是楚軍的對手嗎?

項羽啊,你就是那麼不可一世?

我劉季偏不服輸!

一定要跟你鬥到底!

劉邦領兵向前,正在這時候,又有漢軍斥候送信來了。

“大王,灌嬰將軍正在和楚軍騎兵交鋒。”

“當真?”

劉邦渾身一震,呂澤催馬趕過來,正好聽到,連忙攔住劉邦,“大王,楚軍先鋒騎兵十分驍勇,大王還是先退回滎陽,讓灌嬰來對付他們。”

劉邦緊繃著臉,片刻之後,才伸出手,推開了呂澤的胳膊,冷冷道:“天下人皆畏懼項羽如虎。彭越、英布,全都不是他的對手。寡人也慘敗項羽之手。可寡人不服!”

劉邦猛然回頭,衝著身邊的親衛甲士喝道:“爾等可願意隨寡人大破楚軍!”

“願意!願意!”

甲士一起高呼,聲震雲霄。

劉邦滿意大笑,“澤弟你瞧,這世上還有不懼項羽的猛士!”

“走,隨寡人迎戰楚軍!”

此時的劉邦,義無反顧,帶頭向前,三百甲士,緊緊跟隨,黑衣黑甲,宛如一支黑色的箭頭,一往無前。

呂澤看在眼裡,渾身劇烈震動。

過去的這段時間,他幾乎無日不戰,楚軍的強悍,在呂澤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他甚至懷疑,這世上還有人是楚軍的對手嗎?

而今日的劉邦,還有這一支與眾不同的漢軍,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

或許他們真的能行!

想到這裡,呂澤不再多言,只是催馬向前,緊緊跟隨。

大約出來了十里左右,一片開闊的空地,兩支兵馬,正在拼死搏殺。

漢軍旗下,是灌嬰統領的騎兵……這一支兵馬,是從各個將領手裡挖出來,不惜重金打造的。

每個人都是漢軍精華!

同他們交戰的楚軍也不簡單,他們是楚國大將鍾離昧的部下,數月之前,就是這幫人,從彭城殺到了睢水,殺得屍山血海,河流斷絕。

劉邦忍不住咬了咬牙,但他卻沒有立刻發起攻勢,而是衝上一座聳起的土丘,居高觀察。

看了片刻,劉邦眉頭皺起,臉色陰沉。

漢軍是生力軍,甲冑、兵器、戰馬,全都遠勝楚軍,兵力也佔據優勢。

可不管怎麼打,就是打不垮楚軍。

對方像是一塊頑石,任憑風浪衝刷,巋然不動。

灌嬰幾次衝擊,雖說擊殺不少,但對面楚軍死戰不退,一個個都像是亡命徒似的。漢軍的損失也在快速增加,這可是大王的寶貝,要是折損太過,怎麼和大王交代?

正在灌嬰急得冒汗的時候,突然鼓角響起,馬蹄踏在地面,一支數量不多的精銳甲士,撲面而來。

灌嬰先是一驚,隨後當他看清楚是漢王大旗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別想著怎麼交代了,別讓漢王交代在這裡才是真的!

“衝!跟我衝!”

灌嬰一馬當先,朝著楚軍撞去。

漢軍將士在短暫震撼之後,全都眼珠充血,玩了命似的,撲向楚軍,戰鬥越發慘烈,不斷有人掉下戰馬,被踏成肉泥爛醬。

本就長途追擊,疲憊不堪的楚軍,終於露出了敗相。

給他們致命一擊的正是漢王劉邦!

他領著三百甲士,宛如一口鋒利的長刀,狠狠刺入楚軍的後背,復又左右衝突,斷開脊背,開攔腰斬斷……

劉邦踏著楚軍屍骨,衝鋒在前,殺散楚軍,迎面撞上灌嬰。

“大王,沒事吧?”

劉邦惡狠狠瞪了他一眼,“問寡人幹什麼?給我殺敵!”

一聲呵斥,劉邦又衝著楚軍密集的地方,衝了上去。

灌嬰一愣,隨即臉上發燒,知道不妙,唯有更加玩命!

“衝,跟我衝!”

……

夕陽西下,喊殺漸漸散去,茫茫大地之上,足足留下八百具楚軍屍體。

出關之後的漢軍,首戰獲勝!

劉邦騎在馬背上,巡視戰場,所過之處,不知道誰高呼一聲,“漢王天下無敵!”

“漢王威武!漢王天下無敵!”

喊聲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劉邦的老臉上漸漸浮現笑容,他的脊背挺得越發筆直。

他劉邦也是能打的,當初從沛縣披荊斬棘,殺入關中,哪一戰他不是身先士卒,奮勇殺敵?

只不過遇上了項羽而已……

但是從今天開始,項羽也戰勝不了他!

就在劉邦躊躇滿志的時候,王威追了上來,他手裡捧著那本功勞簿,提筆寫道:漢王統兵助灌嬰軍,戰於京縣,斬殺八百,初戰告捷。

劉邦一怔,“你這是幹什麼?”

王威忙道:“回大王的話,這是太子交代的,這本功勞簿日後要交到國史館,以為漢家修史之用。”

劉邦點了點頭,還有點欣慰,“太子有心了。”

可一掉頭,劉邦就覺得不對勁兒,怎麼有點父子易位的感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