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委會結束後,楊宏第一個跑來報到。他真的是激動萬分,沒想到去了政務服務中心,區長還記得自己,竟然把全區第二正科的位置留給了自己。幾個月前遠離了鎮北政壇的核心,有種被髮配的感覺,沒想到幸福來的如此之快,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正應了那句話,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到些什麼,人生的大起大落真的是好刺激呀!
小俊也進來想表達點什麼,被王鴻濤瞪了一眼,趕忙跑出去工作了。
薛楊作為政務服務中心的副主任被安排主持工作,也來表忠心,王鴻濤要求他要將政務大廳服務專案、受理條件、辦事程式、辦結時限、收費專案、收費標準、辦事結果、行為規範、管理規章等全面公開,實行陽光作業,預防和減少暗箱操作、“吃拿卡要”等腐敗現象的發生,必須提高辦事效率、服務人民群眾,一切拿工作成績說話。
郭曉鵬收到訊息有些發懵,找到王鴻濤說:“區長,我是掛職副區長,還能安排實職?”
王鴻濤說:“下去接觸一下基層工作吧,工作最堅實的支撐在基層,最突出題也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工作至關重要。鄉鎮幹部既是農村工作的組織者,又是農村工作的參與者,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執行者。鄉鎮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承上啟下,任務繁重。主要物件是農民,工作面廣、量大、事雜,事無鉅細,‘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還有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在鄉鎮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工作屬於‘上不認可、下不支援’,任務分配下來,上頭壓得緊,而群眾不支援配合,導致吃力不討好,在上頭受了批評,在下面生了悶氣,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好好體驗一下,認認真真的參與進去,千萬不要眼高手低,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及時向我彙報。”
“區長,謝謝你!我一定好好把握這個寶貴的機會,盡全力幹好工作,絕對不會給你丟人!”
郭曉鵬剛走,他老子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道:“鴻濤,讓曉鵬去當鎮黨委書記是不是有些欠妥當了?掛職幹部好像沒這樣使用的!”
“部長,掛職幹部是地方管轄,具體怎麼使用,是我們區委、區政府的職權範圍。再說曉鵬沒有鄉鎮工作經歷,始終是個重大缺陷,趁此機會好好彌補一下。鄉鎮工作非常鍛鍊人,也是個很好的試金石,我會持續關注的。放心吧,老領導,出不了問題,想當初你把我放在周川鎮,比這還冒失吧?曉鵬好歹是掛職副區長,我當時只是副科級,您都有勇氣那樣培養我,好歹這點本事總從您那繼承了,我看曉鵬是塊好材料,很有必要扔到鄉鎮打磨打磨。”
“鴻濤,謝謝你了!比我考慮的要周到,你看著些他吧!”
“老領導,看你說的啥話!那我豈不是感謝的話得說一輩子?不管我做什麼都回報不了你對我的培養之情,曉鵬是我弟弟,我會看牢他的。”
“放在鎮北我最放心,曉鵬確實沒在鄉鎮經歷過,只要能把鄉鎮工作弄明白,其他的基本不在話下,你也別給他什麼幫助,不需要他幹出多大的成績,提升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到三天,市紀委的批覆下來了,完全同意鎮北區的處理意見。
緊接著,區紀委對涉事幹部統一做了處理,有些人被帶走移交司法機關面如死灰,有些人被免職長吁短嘆,有些人背了處分暗自慶幸,真的是月兒彎彎照鎮北,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幾日的鎮北夜無眠!
還沒等大家惆悵幾日,組織部的風聲又傳出來了,七十幾個崗位的空缺,攪動了鎮北的風雲,引起了全區幹部群眾的廣泛關注,隨便劃拉一下,最少事關幾百人的前途命運,全區的目光指向了主持區委工作的區長。
一些人開始拉“關係”,走“後門”,處心積慮地謀取官職,群眾中也流傳著“要想有進步,常去組織部,要想被提拔,常去領導家”的俗語,“跑官要官”不是什麼新的發明和創造,而是古已有之。
群眾說:“表揚了溜鬚拍馬的,提拔了指鹿為馬的,冷落了當牛作馬的,整治了單槍匹馬的”。
“賣官鬻爵”、“跑官要官”,在一定區域範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廣大群眾敢怒不敢言,小人得志,橫行無忌。
在這個人情社會,王鴻濤正在經歷從政以來第一次頭腦風暴,切實體會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
首先是同學,組織部的鄭偉、紀委的趙延東都向自己表達了想進步的意願,王鴻濤都記在了小本本上,這算是任人唯親吧,誰還沒點人情?
然後,很多部門領導來找王鴻濤彙報工作,話裡話外都想調整一下崗位,想去更有實權的部門任職,這也是幹部正常的訴求,王鴻濤沒有置之不理,也記在了小本本上,適當的給大家換換崗更有利於工作。
讓王鴻濤欣慰的是,這些有政治訴求的幹部們,很少有人給自己送錢,大概是這幾年大家摸清了自己的脾性,怕適得其反。
接著,就是上級的說情的電話了,這是王鴻濤最無奈的,因為有些領導你得罪不起,區裡的工作還需要人家支援,拒絕一個人就意味著得罪一個人,說不定哪天?哪個人無形中就絆你一腳,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敢給自己說情的,哪個不是位高權重?哪個是易與之輩?
比如李國權部長,親自打電話說:“鴻濤,鎮北現在很熱鬧呀!最近壓力很大吧!我也得給你添點堵了,推薦白花鎮的鎮長鄧凱,想去水利局當局長。是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的處長找的我,實在沒辦法推脫,你量才使用吧!”
“部長,是必須辦?還是可以調整到其它部門?”
“儘可能辦吧!完了我介紹你和馬處長認識,山不轉水轉,那個位置很特殊,也很重要,遲早會用得到!”
“好的,部長,我明白了,按照你的指示辦理。”
掛了電話,王鴻濤讓小俊把馮文龍找來,詢問第二季度重點專案入統情況。
馮文龍來了後,拿著些統計表彙報:“區長,第二季度重大專案取得了新突破,33個“高大上”專案計劃總投資612億元,涉及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高階紡織等領域,聚焦現代產業,吹響新一輪經濟發展的號角,為奮進十強區注入新動能,基礎設施專案6個,民生實事專案4個,先進裝備製造專案9個,高階紡織專案5個,人工智慧專案5個,建築產業現代化專案4個。
招商引資專案有19個,計劃總投資330.55億:新材料專案3個;生物醫藥、生命健康類專案2個;智慧製造、裝備製造類專案5個;商貿、旅遊類專案5個;科技產業園專案1個,杭州產業園專案;節能建築類專案1個;建築節能產業基地專案1個,年產8萬噸高效能環保紡織助劑專案;電商服務專案1個,阿里巴巴智慧儲運中心專案。
近期,我們加快了手續辦理,開工率達到了85%,剩餘專案我也一直盯著,要求專案單位每天彙報進展情況,有望在月底全部入庫入統。”
正在聽彙報,王鴻濤的電話響了,看了一眼,竟然是常務副省長高宜行打來的,王鴻濤趕忙接通電話說:“高省長好,有什麼事情,請指示!”
馮文龍見狀,趕忙去了外間等待。
高宜行說:“鴻濤,聽說鎮北區最近在動人事,我向你推薦一名幹部,金明街道辦的副書記,請你們量才使用。”
王鴻濤馬上答覆:“省長,我明白了,鎮北區委、區政府會認真落實省政府的建議,有了方案我向您彙報!”
掛了電話,王鴻濤把這個人記在了小本本上,然後把馮文龍喊來繼續探討重點專案,詳細詢問了未開工專案存在的問題,尋求破解的辦法,指示馮文龍力爭達到開工率100%。
還沒等馮文龍出門,又一個重量級電話打來了,是發改委林向陽司長。
林司長是老領導,是王鴻濤工作後的第一個市委書記,對他稍微有些發憷,接通電話忙說:“老領導,恭喜您步步高昇,榮升主任助理!”
“鴻濤,謝謝啦!有個事情和你通一下氣,我在迎江任職了幾年,有些脫不開的關係,找到了我。本不應該干擾地方工作,但是沒辦法,算是我個人的意願吧!鎮北民政局副局長,想去鄉鎮工作,你酌情考慮一下吧,如果有困難,也不用在意!”
“老領導,我明白了!”
“好,鴻濤,有空來京城聯絡!”
下午,省農業廳來鎮北驗收標準化農田,副市長魯國慶陪同,王鴻濤也全程陪同,這涉及到2.8億元專項資金的撥付問題。
檢查的時候,魯市長趁機把王鴻濤叫到一旁說:“鴻濤區長,我有一個表弟叫田昇平,在鎮北區交通局任副局長,工作能力還不錯,有進步的想法,這次鎮北區人事大調整,能不能考慮一下。”
王鴻濤想了一下說:“魯市長,人事調整涉及方方面面,這樣吧,我找機會給他找個合適的崗位,保證能上正科級,怎麼樣?”
“嗯,那就謝謝了!儘可能調整到關鍵部門,好好鍛鍊一下!”
有了王鴻濤的保證,魯市長全力配合鎮北區標準農田的驗收,省農業廳表示了對鎮北工作的滿意,示意專項資金會盡快撥付下來。
俗話說,下層謀事,中層謀人,上層謀局。謀局者,整合上層,併購中層,幫扶下層,萬物間為我所用,萬物兼不被我所用。處事無非人性,謀局無非人心!
王鴻濤看了看小本本,最近打招呼的各級領導足足有二三十個了,於是開始斟酌,根據關係和能力給他們排座位,感覺比干十件工作都吃力,人的問題才是行政工作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