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虛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官村,北京城西郊萬泉河旁亂墳崗,平日陰氣森森,人煙罕至,野狗都不見一條,便是連附近農戶都遠遠繞道,因為都知道這裡葬著的是宮中的無根浮萍,太監!

太監,世俗人眼中最低賤的一類人,死後都不能入祖墳,一輩子都不得認祖歸宗的孤魂野鬼!

他們確是極其可憐的一個群體。

天氣一如既往的豔陽高照,中官村的亂墳崗也一如既往的陰氣森森,只是周圍多了些人,很多人,遠遠的圍著幾里地,多是城中百姓附近農戶。

亂墳崗一處荒灘新挖了半百墳坑,墳坑前立有石刻巨碑,上書:大明內關英烈陵,崇禎帝御賜!

專為內官建的英烈陵園,皇帝御賜,得入皆是大明英烈,這對太監來說無疑使天大的榮耀,雖死猶榮不過於此吧,相比旁邊那些連個名字,甚至只插個木條當碑的亂墳頭簡直天壤之別,從待遇到名譽皆非一個檔次!

常宇立身碑前,伸手撫石碑,入手冰涼,轉身看著身後二百餘太監軍:“世人皆看不起我等,而今兄弟們以性命博來的榮耀,吾等當珍惜。待百年之後是留名這英烈陵裡,還是葬在那亂墳崗等著野狗叼屍,摸摸胸口的心,摸摸腰間的刀!”

二百餘太監軍情緒難抑,大多淚目,刀山火海闖過來眼皮都沒眨巴一下的硬漢們此時卻受不了。

他們除了悲痛更多的是一種久壓的情緒終於釋放了,再也不是個卑賤的廢人,也可是個堂堂正正的大明英雄。

火銃鳴三十響,太監軍默哀,戰死的英豪骨灰入土,自有匠人按名立碑,常宇打馬狂奔至圍觀百姓前大呼“這些太監,都是為保衛大明戰死的英雄,就是這些你們眼中的廢人,下賤之人,但在賊軍攻城時候,韃子入侵時就是這些人以性命保家衛國,讓爾等安居樂業,而那些所謂高人一等的讀書人,不是在戲樓聽曲兒,就是在青樓裡狎妓取樂,再不然就在茶樓大談朝政指點江山,我呸!”

”保家衛國靠的是文人耍些嘴皮子麼,靠的是軍隊裡那些大明男兒的熱血青春!靠的是大明將士手裡的刀!”

“敢拿刀殺敵衛國的就是英雄,那些手握筆桿子只會耍嘴皮的都是他媽的慫貨,除了會結黨營私,搬弄是非,黑白顛倒,禍國殃民外p都不是,就tmd一個個不要臉的貨色……”

常宇縱馬扯著嗓門喝罵,讓圍觀百姓議論紛紛,他話粗理不糙,言語直白,百姓易懂,有人覺得他說的十分在理,忍不住喝彩,有人低聲打聽這人是誰,好似是個太監,這麼大罵文人,就不怕被那些讀書人噴死啊。

而有的人,就在想,他是不是近日名聲鶴起那位東廠小督主。

常宇在西郊亂墳崗大罵讀書人的事很快就傳遍了京城,成為當日最大頭條,街頭巷尾,茶樓酒肆無不在議論紛紛,街頭走卒最好洗腦,覺得人家那些拿刀上陣的太監不失血性,是個男人,至於讀書人便已經開始狂噴內官一奴才也配指手畫腳……事情發酵的越來越濃,晌午過後便有內閣及翰林院的官員在議論此事,暗指魏忠賢的東廠餘孽想要對文官集團下手了。

只是這許多年少了東廠的打壓,文官集團早已一家獨大,隻手遮天,不然崇禎帝都三番幾次能被逼的下罪己詔啊,無人時躲在乾清宮痛哭流涕,卻無可奈何麼。

這死太監忒不要臉了,仗著點戰功就想對文官指手畫腳了?魏忠賢當年也沒這麼囂張指著文官鼻子罵,你才多大點道行,而且若沒文官在幕後運籌帷幄協助你,你丫能贏的那麼輕鬆?剛還覺得你人挺不錯呢,轉眼就露出獠牙了!

讀書人開始輿論反攻。

“不過以訛傳訛的謠言罷了,絕對是有人故意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端本宮內李明睿給太子說與此事時,朱慈烺拍案而起怒斥這時流言蜚語:“他忙於應付剿匪,且其向來低調絕不會如此口無遮掩,定是那些和他有罅隙的人故意製造謠言,企圖置他與漩渦之中”。

李明睿微微點頭,他是朱慈烺的心腹,較之外臣對常宇多熟悉,知道這是個悶聲發大財的主,喜歡背後搗鼓事,極少露臉,而且他的確和很多勳貴有過節,不排除是有人故意潑髒水製造事端。

這些人恨不得讓他身敗名裂啊,朱慈烺咬牙切齒道,心中卻歡呼,牛逼,罵的痛快,他自然知道這事常宇乾的出來。

“一派胡言”

皇極殿內,崇禎怒喝:“栽贓嫁禍而已,你等也信?”

殿下內閣李邦華,左都御史施邦曜,兵部右侍郎兼京營總督王家彥及駙馬都尉鞏永固等一眾重臣神色各異。

崇禎帝本是召幾人議事,中途都察院御史丘祖德數人提及此事,頓時引得朝堂議論紛紛,崇禎帝聞言雷霆大怒。

“常宇為朕內官,一向能為人低調,何時張牙舞爪過,爾等諸臣除了道聽途說外哪個親眼所見,親耳多聞過,更何況他曾力薦諸位匡扶大明,何來辱罵文臣之舉!他若真的恨爾等入骨,又何必舉薦!”

崇禎帝的話讓李邦華等人心中稍安,雖未全信,但想想也是,殿內數人皆為當朝重臣,可十之八九都是當初常宇暗中經太子及鞏永固等給崇禎帝力薦而上位的,這點他們多少也聽過些風聲。

可是今兒西郊圍觀者上千,總不至於是空穴來風吧。

李邦華等人雖對內官,特別是東廠持敵對態度,但常宇這個人他們並不是很排斥,一來常宇低調,從未和他們正面發生過沖突,二來幾人上位也有他在背後推波助瀾,第三,常宇戰功赫赫,太原退敵,關外潰敵,隨便一件拿出來都是諸人所不能為的。

但假若東廠真的又要走魏忠賢那條敵對路線,他們倒也不慫,剛萌芽的小小嫩葉想要和數十年的參天大樹爭高下?

“此等流言,休得再提,諸位皆國之重臣,心思當放在國事上,眼下災荒不斷,賊軍肆虐當與朕同心協力應付這天災人禍,而非受人蠱惑,行那口舌之辯”。

崇禎帝態度明確又強硬的要把這事壓下去,李邦華等人雖心下略有不甘,但也不好在為甚,畢竟只是道聽途說,在場的沒人親眼見常宇罵街,若一直追究下去,倒顯得小氣了,何況崇禎帝最近一段時間,不管是手腕和態度都較之往日強硬多了許多,他們也不敢硬懟。

罵的好啊,罵的痛快啊,常宇呀,常宇,你可吧朕想罵的,不敢罵的全都罵出來了,百無一用是書生,文人誤國無用皆可殺啊!崇禎帝看著殿下一種文臣,心中覺得十分解氣。

王承恩匆匆從殿外進來,在崇禎帝耳邊低語數聲,但見崇禎帝眉頭一挑,掃視諸臣一番,低聲說了句,王承恩便有匆匆離去。

“說曹操,曹操到,常宇乃內官,其名諸位想必不陌生,但見過的沒幾個吧,擇日不如撞日,今兒大傢伙就過過相,認識認識”。崇禎帝看著殿下,嘴角掛著一絲笑意。

果然殿內諸臣一番波動,紛紛低聲議論,顯是意外,唯鞏永固一副清風徐徐,水波不起的模樣。

常宇也是意外,晌午後回城後他求見崇禎帝又奏議,不料卻被帶到了皇極殿,一進來見朝臣四五個,心下異樣,抬頭見崇禎帝神色,這是準備把我推到幕前堵炮眼了麼,近日來崇禎帝和東廠聯手做了幾件小變革早已引得內閣注意和不滿,有訊息說他們準備要敲打崇禎帝。

久聞東廠新任廠公是個不及弱冠的小太監,如今一見果真是一少兒,但其神采不凡,體格健壯,氣勢驚人,睥睨之間竟讓人不敢直視。

常宇的橫空出世,對於這些大佬來說完全就是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那麼突然之間聽聞皇帝任命一個去太原送銀子的太監為東廠提督,啥,東廠重啟了?

隨即這小太監在太原打了勝仗,隨即又把京中勳貴折騰的不輕,隨即又出關了,又打了勝仗……

完全就不知道哪突然冒出來的,而且每每聽到其事蹟都如聽書,傳的神乎其神。

可現在這麼個人就突然活生生的站在了眼前,看氣勢還真像那麼回事。

就是眼前這個少年,在太原擊潰數十萬賊軍,打的李自成抱頭鼠竄,就是他在關外聯手吳三桂打了數年之最的寧遠大捷?

崇禎帝一一介紹諸臣給常宇拜見,小太監拱手施禮不卑不吭,諸臣心懷新奇雖不甚喜,但也不表於外,紛紛客套還禮。

唯一人,清高自愛誓不與閹人同殿為臣,便是那駙馬都尉鞏永固,正眼都不瞧常宇,並以冷哼,加以不屑神色。

諸臣心下皆贊駙馬爺有種,暗暗觀察小太監反應,卻見他雖努力控制情緒,面帶笑意但難掩眼中殺氣,畢竟還是個年輕人啊,做不到神色內斂。

崇禎帝呵斥鞏永固無禮,駙馬都尉見帝怒,稍假以色和小太監點頭之交,低語:“剛才這幫老東西正指責你罵街呢”。

“咱家罵了他們就聽著唄,但駙馬爺可別多心,您可是忠君愛民的忠臣啊,咱家可沒罵您”。常宇從牙齒縫裡擠出一絲低聲。

“罵的痛快,我還想罵呢”鞏永固低聲呵呵呵,外人看他和小太監神色冷笑低語,猜是這倆人絕對不對付,不知道東廠怎麼得罪這個皇親了,不過話說回來,小太監得罪的勳貴少麼!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