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虛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曾擒得那闖賊”常宇急急入殿尚未來及見禮,崇禎便急不可耐問道,此時清兵就在眼皮底下,他卻還惦記著這心頭大患,可見對李自成恨的多麼刻骨銘心。

常宇微嘆,輕輕搖頭:“小的無能,若能再待十天半月或可,然……眼下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崇禎帝聞訊難掩失落,終是長嘆一聲:“你已盡力了,你已經做的很好了”。隨即令人賜座,旁邊的太監趕緊送來一把椅子,常宇慌忙拒絕:“小的不敢!”

明朝大臣上朝議政雖不像清朝那樣動不動就跪著,但很少有板凳坐的,除了一些功臣或老臣,其他都得站著。

只不過此時崇禎在皇極門議政非正式上朝,召集而來的也都是內閣的股肱之臣,全然有座。

他賜座,若是私人場合便應了,可現在常宇哪敢坐啊,理由很簡單,旁邊都是什麼人啊,內閣的大佬啊,他是誰啊,皇帝家奴,太監啊,

雖說他啊戰功赫赫,然則祖訓太監不得參政議政,那些大佬也更接受不了和一個太監平起平坐同殿為臣。

眼見李邦華等人臉都黑了,常宇深諳明哲保身之道,他可不想學魏忠賢那樣高調,弄得人人喊打。

“你剿賊有功,朕賜你座,你就坐”崇禎見常宇一臉疲色心有很是憐惜,不顧旁邊李邦華等人的臉色已由黑變青,異常堅持。

“皇上,此時清軍入關京城危在旦夕,小的尚有諸多不明之事還需弄清楚,這清軍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入關的,手頭可有京畿附近地形圖……”常宇見崇禎堅持賜座,若是再拒絕則會掃了他面子,於是趕緊岔開話題,這一舉動頓時博得李邦華等人的好感,這太監比之魏忠賢可上道多了。

這話題果真轉移了崇禎的注意力,太監隨即送了地圖過來,常宇鋪開尋找古北的位置,旁邊王家彥開口告之他當下最新情報:北邊連日雪天,清兵騎兵一路疾行,地方守兵多反應不急,直至承德時方才報來,朝廷得知時韃子已只古北口了……

常宇仔細看了地圖,古北口在密雲正北,承德在密雲東北,清軍入關最快路線應該是從承德直接南下到興隆縣從牆子嶺或青山關入關,崇禎十一年,清軍第四次入關便是從這裡打進來,可這次清軍為何捨近求遠,從承德直奔正西繞到灤平縣再南下從古北口入關?

王家彥猜測是因前車之鑑,明軍重修牆子嶺等關口並駐重兵,清軍便出其不意從防守較弱的古北口打了進來……

看來情報摸的很詳細嘛,常宇知道清軍覬覦大明太久,數十年間在大明布了一個大大的情報網,裡裡外外都摸的明明白白,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眼睛。

常宇盯著地圖皺著眉頭沉默不語,崇禎帝和一幫內閣大佬則緊緊盯著他大氣不敢喘一下,特別李邦華等內閣大佬,他們雖極力反對太監參政也擔心又出一個魏忠賢,可心裡明白的很,眼前局勢危急,已到火燒眉毛了,能滅火的只有眼前這個小太監,論行軍打仗他們加一起都不對手,只能自我洗腦:這不是參政,是打仗,和朝政兩碼事……

良久,常宇長長呼了一口氣,崇禎帝趕緊道:“可有應對之策?”

常宇苦笑:“來了就打唄,還能有啥對策”

崇禎愕然:“打?怎麼打?”

李邦華也道:“常公公,京畿此時能調動的人馬也就是唐通和馬科加起來不過兩萬人,怕是不敵……”

常宇忍不住的翻了個白眼,說的好像有十萬大軍就敢打就能打的過似的,清軍前幾次入關,哪次明軍不是十幾萬大軍給人家當保鏢,一路護送清軍搶劫殺人放火,當然這話不能直接說出了,於是道:“城中京營尚有數萬……”

“京營動不得”話未說完王家彥便急急打斷:“京營乃守城之用,京城為重不可調走”。

常宇微微一笑:“清軍不會攻城的”。

諸人一怔,面露不解,不知他為何這麼肯定。

“清軍在寧遠一戰慘敗,丟盔棄甲不說就連攻城器械差不多也扔完了,而據報他三萬餘人馬幾乎清一色騎兵,可見並無攜帶攻城輜重,所以斷定他不會攻城,此來只為掠劫!”常宇斬釘截鐵說道。

諸人挑眉沉思,隨即點頭認同。因為只掠劫不攻城這事之前有過,比如第二次入關就只搶不攻,甚至第三次入關時候繞了京城一圈也無意攻打。

聽聞清軍不攻城,諸人皆鬆了口氣,臉色稍和,常宇頓感惡寒,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啊,還有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人家入室搶劫只要不搶內府其他就隨意了?還要謝天謝地了?

還好崇禎帝並不這麼認為,咬牙切齒:“韃子賊心不死,竟數月間兩次襲擾,常宇你給朕打斷他們的腿!”

諸臣心下悱惻,可得了吧,人家不攻城你就燒高香吧,還打斷人家腿,你拿什麼打。

常宇抱拳領令:“既來之,不折腰就折腿”。

崇禎甚是激動:“京畿人馬任你調動,包括京營,親衛你全可調出去,朕要你狠狠的打,打斷他們的骨頭,打破他們的膽,你可有把握?”

“沒有”!常宇淡淡開口,崇禎差點一口老血噴出,諸臣也是變色。

哪知常宇微微一笑:“西征太原時,北出邊關時,南下保定時小的都沒把握”

崇禎笑了,長長呼了一口氣:“你這小子,學會貧嘴了”,諸臣也是臉色一緩,殿內氣氛變的不那麼緊張了。

“常公公,韃子剛在關外大敗,怎麼又突然南下入關,這是為何?”次輔吳甡問道,諸人也是疑惑不解。

常宇略一沉默,他猜測多爾袞剛上位大清朝內鬥不止,他本欲藉此番入關穩固自己的地位,哪知被常宇誘到寧遠卻是一場慘敗,心知回師免不了一場爭鬥,極有可能因此下臺,心有不甘調手頭人馬做最後一搏。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多爾袞得到情報南邊賊軍作亂逼近京城,京畿防守空虛正好趁虛而入,且眼下離夏收不遠,正是放馬牧草搶劫的好時機,以往年經歷只要溜達一圈所獲驚人,這次出兵就不算失敗,既解了危機又鞏固地位,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常宇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原因,能讓多爾袞在重傷之下還咬牙出兵入關。

一番話說來,殿內諸人皆點頭,暗道這小太監心思果然縝密。

既然清兵不攻城,那便好好的給他幹一場,就在京畿一帶弄殘他,不讓其禍害他處,崇禎有理由相信由常宇帶兵,明軍絕對不會出現前幾次那樣,聞風便逃,數十萬大軍只敢遠觀不敢迎戰。

只是清軍鐵騎無敵,野戰正是其最擅長的打法,京畿境內的兵力也就唐通那數千人馬能勉強應付一下,餘下不值得一提,至於京營和皇帝親衛恐怕刀都生鏽了,上了戰場和菜瓜沒啥區別。

可即便如此,崇禎帝對常宇還有信心的,因為他別無選擇,更因為這個小太監給了他太多驚喜。

王家彥最先離開,他是京營總督,常宇要用兵京營首當其衝,於是忙著動員調兵示意,半個時辰後常宇也告退,崇禎帝往其背影直至消失,才長嘆一口氣把目光掠向內閣諸臣:“你等借祖訓掣肘朕,言之太監不得干政,無非怕其成了下一個魏忠賢,可國難當頭之際,這朝堂上下能為朕分憂,為能大明遮風擋雨者舍他又取誰?爾等瞧瞧他有一點兒像魏忠賢麼?”

李邦華等人面面相覷,心中五味雜陳,魏忠賢有的權勢這小太監都有,魏忠賢有的能力他也有甚至有過而無不及,便拿打仗這一說,魏忠賢拍馬都趕不上。

可魏忠賢有的囂張跋扈,他沒有,魏忠賢的隻手遮天他也沒有,魏忠賢那時也訓練了近萬太監軍為己所用用來遏制打擊文官集團,插手朝野上下大小政務,可小太監訓練太監軍則拉出去殺敵衛國了,如此想來,這小太監真不錯!

崇禎帝瞧諸臣神色,心中暗笑,常宇的手段豈是你們這些書呆子看透的,實則魏忠賢的參政,斂財等等伎倆這小子一樣都沒落下,話說近期官場變動,各項民政舉措的背後哪個沒有他的影子,只是魏忠賢在明面,這小子在暗處推波助瀾,打死都不願意露出水面。

。頂點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