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趙無疆眸光凝重,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看見這神秘的黑袍人了,這黑袍人身上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感覺。

他眸光一顫,但很快就瞪大了眼眸,黑袍人又憑空消失了...

此人是誰?趙無疆心中微微一緊,隱隱間他又聽見風聲,那是風箱在鼓動...

甲二三與甲十九順著趙無疆的眸光看去,神色有些疑惑,莫非趙大人要參與其中前去爭奪《無相般若經》?

趙無疆深深吸了口氣,握緊顧南鳶的大手,快步離去。

......

墓府之內一片漆黑,眾強者湧入其中,紛紛吹亮隨身火摺子。

軒轅玉衡一馬當先,他眸有光亮,奔向墓府之中的石門,他知曉,石門背後就是掃地僧苦玄的棺槨。

“地籠術!”

盜門門主司空不借時常出入陵墓,早已練就黑夜視物之能,加上不少火摺子的光亮,他一眼便看到飛奔向石門的無麵人,他登時怒喝一聲,雙掌拍地。

黃泥隆隆作響,如一條地龍游走向軒轅玉衡,隨後在軒轅玉衡身前突然炸開,黃泥四射紛撒,化作囚籠一座,罩住軒轅玉衡。

司空不借腳踏黃泥,黃泥顫動如盪開泥水漣漪,他如踏波而行掠過軒轅玉衡,錯身而過時他一掌拍向軒轅玉衡,手中武道修為激盪。

誰搶我的無相般若,我就殺誰!軒轅玉衡心中一聲怒吼,他鬼面下的面龐猙獰,抬手虛握,如握有大劍一柄,狠狠斬向司空不借。

身後黃湯老鬼,劍冢棄徒張陰宗,姜家家主姜呈鳳等人也飛掠而來,相互阻攔,又是一輪激鬥。

陵墓內的葬土黃泥如飛沙走石,不斷有人敗退,不斷有人怒吼再次上前,同時不斷有人喋血。

石門就在眼前,棺槨就在其後,而他們心心念唸的《無相般若經》就在棺槨之內,如今這個局面,幽暗中混戰,秘籍只有幾步之遙,即使實力稍弱者,也牟足了勁,化作拼命三郎。

只要能得到《無相般若經》,深受重傷算的了什麼?得罪了其他強者又算的了什麼?

軒轅玉衡破開黃泥地牢,與司空不借激戰在了一起,他手中劍氣浩蕩,劍劍直至司空不借要害,將司空不借壓得節節敗退。

“砰!”突然,他身後遭遇重重一擊,力道之大,他都能聽聞背骨有斷裂之聲響起。

他手中對司空不借的攻勢緩和下來,雙臂一沉,運氣擊退身後之人。

身後之人狀若惘聞,又是捨命一掌,軒轅玉衡咬牙避開,身形側閃,在泥地上翻滾一圈,才單手撐地站起身來。

他鬼面之下的眉宇扭曲起來,身後襲擊他之人是一具傀儡,趕屍人的傀儡。

而這具傀儡,正是盜門門主司空不借所有,方才隱藏在黑暗中,沒有半點氣息,趁機偷襲他。

司空不借之所以在如今眾人中綜合實力最強,除了有一批幫手,更重要的則是傀儡,司空不借與傀儡聯手,足以力壓在場任何一個人。

軒轅玉衡惡鬼面具中緩緩淌下殷紅血液,傀儡那一擊差點打斷他的背骨,萬幸他修有吸星大法,不然恐怕此時已命喪黃泉,但他已受傷不輕,強行運氣只會讓戰力不斷下滑。

同時他心中殺意不斷戰慄,快要控制不住。

他若不是要隱藏吸星大法,早就能壓倒盜門門主踏入石門之內。

血跡順著面具從下巴留下,軒轅玉衡狠狠擦拭下巴血跡,心神凝視著司空不借與那具傀儡,他心中殺意翻騰,已有了決斷。

暴露吸星大法就暴露吧,只要能得到《無相般若經》,一切都是值得的,就算被追殺又如何?大不了摘下面具恢復成逍遙王的身份隱藏起來就是了。

他眸光一凝,殺意沖霄,幽暗的墓府之內,他雙臂展開玄奧的招式,一掌拍向司空不借。

司空不借江湖經驗吩咐,又經常初入各大險地,對危險的警覺異常靈敏,他手中小鏟子一甩,直直甩入傀儡眉心,他大吼一聲:

“偷星一月!”

霎時之間,他修為再漲一幅,但並未迎向軒轅玉衡,而是大步踏向石門。

身後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吸扯之力,司空不借感覺命元與修為在流逝,他眸中一瞬湧上滔天震驚之色,並未多想一拍自己眉心,幾步開外眉心插有小鏟子的傀儡應聲倒地,他大喝一聲:

“偷星九月!”

一股無形的氣機從他身軀內盪開,直接打斷了軒轅玉衡的吸扯,他一掌拍碎石門,一步踏向掃地僧的爛木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