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趙無疆之所以出手,一是因為那聖子與這位長老不分青紅皂白,不論是非。

二則是因為他踏入大殿時,身旁有不少道姑告訴他楊妙真因為他已經被關了禁閉。

三長老手指掐訣,心中冷哼一聲想要一指點出,去阻止趙無疆的掌風。

可他手指還未伸出,就感受到不妙,立馬便指為掌,狠狠拍在掌風上。

“轟。”浩蕩的氣機在大殿盪開,三長老蹬蹬蹬連續重重退了三步。

大殿內落針可聞,宗門弟子震驚在原地,時不時有倒吸涼氣的聲音發出。

嘶,趙無疆能打敗聖子柳濟蒼就算了,可為何連三長老都不是他的對手?

要知道,三長老早些年就已經窺見大宗師的門檻,如今至少都是大宗師一兩階的強者了,何況還有道術在身。

楊妙真的好友陳冬兒美眸顫動,難怪妙真師姐會如此看重趙無疆,甚至揚言要結為道侶。

如今看來,趙無疆不僅是才氣縱橫,地位不俗,模樣俊朗,更有一身強絕的武道修為。

只是陳冬兒愈發好奇,傳聞趙無疆模樣俊朗,就是不知到底有多俊朗。

雖然她不喜聖子柳濟蒼,但不得不承認柳濟蒼生得一副好皮囊,趙無疆與其想比,不知能否勝過此人。

柳濟蒼癱坐在地,眼眸顫動,嘴唇哆嗦,趙無疆的強大完全出於他的預料,在他的預料中,趙無疆就算很強,但總不可能到達大宗師吧?

但是如今與師父對那一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師父退了重重三步,而趙無疆紋絲未動氣度雲淡風輕。

怎麼可能有人比張小果還要妖孽?

還好趙無疆不懂道術,以道術論,我還可以碾壓他,論相貌我也會在他之上。

柳濟蒼心神有些崩塌,給自己找些理由來寬慰自己。

三長老神色凝重,與趙無疆掌風相擊的手掌忍不住顫抖,他早就年過半百,這一輩子中什麼天才妖孽他沒見過?

但是如今的趙無疆完全打破了他對以往妖孽的認知,年紀輕輕已是大宗師,還是那種彷彿侵淫已久的大宗師,若是再渡過些歲月,不出意外絕對是天階強者。

要知道,大宗師很多強大的勢力都有,但是天階卻無。

許多人比如他與不少老友,一輩子都止步在天階之下,有生之年能窺見五階大宗師的門檻就算天大的幸事了。

此子不可留!三長老心中驚駭,但很快清醒過來,能不能留,已經不是他有資格說的算了,除非全部長老一起出手,或是請三位不問世事的太上長老出手,才能將趙無疆拿下。

與三長老站在一起的兩位長老分別是五六兩位長老,此時蒼老的眸子都是震撼,一時並未貿然出聲。

他們心中都嘆息,難怪妙真心繫此人,這等天資,恐怕已是人間之罪。

同時他們心中也有些可惜,可惜趙無疆不是道門中人,若是道門中人,他們根本不會阻止。

“我要見聖女楊妙真。”

趙無疆語氣平淡,但劍眉已經微微豎起,這般大的動靜,聖子長老都出現了,但是楊妙真還沒出現,應該是真如那幾位面容姣好的道姑所言,是被關禁閉囚禁了。

四周弟子們紛紛噤聲,誰都不敢開口。

如今看來這趙無疆真的與聖女楊妙真關係匪淺,若是知曉了聖女的事情,恐怕要真的動怒,到時候難免殃及池魚。

三位長老眼眸閃爍,一時不知如何開口,明明有些老夥計就在後殿看著,也不出來解圍。

他們三人語氣硬也硬不得,若是軟,豈不是說他們怕了他趙無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公子是個坑!

公子是個坑!

入夜未眠
剛穿過來就流落荒島?還給了我一個殘次系統,抽象且智障?無妨,本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賺錢! 我江離這輩子有兩種人不坑,不坑老幼。可你這老人不幼,孩子不老,這可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調教大明

調教大明

文屹
穿成大明開國烤雞王爺,朱柏起初只有一個目標:在這個牛人輩出的時代低調地苟活下去。 結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邊的攝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輔;一不小心,當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說他比朱標更適合做皇帝是什麼意思? !
歷史 連載 132萬字
我在一戰當財閥:開局拯救法蘭西

我在一戰當財閥:開局拯救法蘭西

鋼翼鐵騎
無系統純穿越,依靠智商和知識控場,不喜勿入。主角穿越到法蘭西共和國一個農用拖拉機世家成為準富三代。 美中不足的是在巴黎附近,德國人不久就會打到這裡,要想保住世家就必須拯救法蘭西。 加利埃尼:“上帝,敵人居然把側翼送到我們面前!”霞飛:“不會有這種好事吧,這會不會是陷阱?”主角:“菜已經做好了,你們倒是動手啊,還要我送到你們嘴裡?”……德軍:“這是拖拉機廠?這些刀槍不入的鋼鐵怪獸是什麼鬼?”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