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維摩寨,也可稱作為維摩州,本來隸屬廣西府,後來在雲南平定後改置到廣南府,也就是隸屬雲南府。

所以從地理位置上也能猜到,維摩寨很接近廣西了。

而朱楩如果從大理出兵,甚至還可以路過昆明,然後才能往維摩州進發。

實際上如果沐春不是通知朱楩,而是直接從昆明發兵的話,恐怕更早就能到了。

可因為一些原因,最後還是朱楩從大理髮兵,率軍三萬,分別由王福和沐晟為指揮使,也分別調派兩人部隊合在一處出征的。

至於趙括這次就被留下來了,作為守城大將,他的軍營加上城內還有一萬守軍,總共三萬大軍以備不時之需。

“趙括,我就把咱們的老家交給你了,”朱楩臨行前叮囑道。

“請殿下放心,如果有半點閃失,末將自己摘了自己的腦袋,”趙括願意立下軍令狀。

朱楩卻沒好氣的說道:“我要你的腦袋作甚?留著你的腦袋,我今後還有大用。伱只要記住別頭鐵別衝動就得了,該據守城門就給我老老實實在城裡守著。不過我想如今也沒有人敢造次了吧。”

當初刀幹猛的七萬大軍被朱楩到底還是追上去剿滅了,周圍那些大小土司哪個不怕?

他們難道想步刀幹猛的後塵不成?

交代了幾句後,朱楩大手一揮發號施令:“全軍開拔。”

於是三萬大軍開始東移,甚至打算先去一趟昆明,跟沐春見一面再繼續去討伐維摩寨,乃至那什麼思任發。

至於那員驛騎也已經上路,帶著朱楩的回信,以最快速度趕回到了應天。

當朱元璋拿到信時,鼻子差點沒氣歪了。

區區十一個土司寨子而已,這也叫造反?簡直猶如兒戲。

別說沐春已經回到昆明可以帶兵鎮壓,難道我在廣西府沒有部隊嗎?

可是朱楩給出的理由太恰當了,找不出任何毛病。

就連他這次的字跡都筆走龍蛇,而且透露出一股剛猛氣息,一看就是從軍多年的老將才會有的風格。

“嗯?等等,這小子的書法何時這麼好了?難道他是假他人之手?”朱元璋瞪大眼睛,好像找到了朱楩的小辮子,就要發飆。

可還留在面前跪著的驛騎卻說話了:“稟告陛下,當時卑職就在近前,親眼所見這是滇王殿下手筆。”

朱元璋掃了一眼驛騎,用你多嘴了嗎?難道我就不能借機發飆,讓那個臭小子過來教訓他一頓?

本來想發飆的朱元璋,此時卻一點脾氣都發不出來。

可朱元璋心知肚明,就這點小事根本不足掛齒。

還有沐春那小子又是怎麼回事?自己不是讓朱允炆接近他了嗎?難道他不想效忠新君?

朱元璋又哪裡知道,朱允炆是接近沐春了,結果卻端著架子,別說禮賢下士了,完全就是給人下馬威去了。

總之朱元璋是沒法發洩了,但是又轉而問道:“那藍玉又到哪了?”

藍玉此時不在應天,原來在今年四月,建昌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反叛,藍玉率領大軍與瞿能匯合一處,大敗亂軍。

這也是他錯過祭拜太子的原因。

本來藍玉在建昌請求增設屯衛,朱元璋是同意了的。

甚至藍玉還想對西番繼續用兵,乃至兵指敦煌。

可朱元璋突然不許了,更讓他班師回朝。

如今藍玉已經在路上了,不日就要回歸京師。

然而藍玉還不知道,太子在的時候,他是一員虎將。

可如今太子不在了,他就已經要成為擇人而噬的猛虎野獸了。

先不提應天的事。

此時朱楩已經率大軍經過楚雄,再次來到了昆明城。

這已經是朱楩第三次來到昆明瞭,第一次自然是初入雲南,被沐春迎接,也是第一次相識沐英。

上一次還和沐英在城外與思倫發決一死戰,如今卻早已物是人非,不禁感到唏噓。

“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不許入城擾亂百姓,”朱楩下令,讓大軍原地休整。

然後他才在木邱,王福以及沐晟等一眾護衛隨從的簇擁下,徑直往城門策馬奔去。

木邱已經再次換上軍裝,而且和朱楩一樣,穿著的服飾與其他兵卒沒有兩樣,只不過身為將領多了一身的鎧甲。

木邱也是一身銀白鎧甲,與沐晟一左一右,看得朱楩眼珠子疼。

主要是朱楩身為親王,就算不是黃金甲冑,也增加了許多銅器在鎧甲上作為點綴。

這弄得反而好像他倆才是金童玉女似的了。

朱楩轉過頭,先瞪了眼沐晟,然後才轉向木邱問道:“怎地?現在知道和本王身份差距了?你以前可都是跟在本王身側寸步不離的。”

木邱好笑的在盔甲下白了朱楩一眼,如今身份不同,自然更加要懂得保持距離和分寸。

不過見朱楩好像耿耿於懷,只好策馬快走幾步跟上朱楩,咬咬嘴唇,低聲道:“殿下,現在可是在軍中。”

這可不是在家裡,可不能讓他胡作非為讓人看了笑話。

朱楩輕哼一聲,只要他不造反,誰敢對他指手畫腳?

這時候,城門前出現一騎,正是沐春得到訊息趕了出來,策馬來到朱楩等人面前。

“參見殿下,”沐春雙手抱拳,興高采烈的迎接著朱楩的到來。

自從上次沐英突然病逝,沐春一路哭著趕回家奔喪,兩人已經是半年多不見了,現在可是十二月初了。

(這個月稅收又增加了三百二十八萬資源,別忘了。)

“看到你,就好像還能回想起當初與沐英老哥一起上陣殺敵時的光景,彷彿就在昨天一般,”朱楩長嘆一聲。

沐春與身後的沐晟都是渾身一震,然後黯然傷神的低下頭。

沐春苦澀一笑:“能得殿下掛念,父親在天有靈也該安息了。”

沐春還抬起頭,彷彿真的在告慰亡父的在天之靈似的,看著廣袤的天空,心中確實在想著:“父親,不是兒子不孝,而是殿下才是明君啊。”

沐春見過皇太孫朱允炆,也知道朱元璋要立朱允炆為儲君,那就是新君。

可沐春卻認為,朱允炆高傲且冷酷,看起來與朱元璋都因為太子朱標薨逝而日夜以淚洗面,可其實骨子裡卻隱藏著另外一副面孔。

說白了就是,朱允炆在利用這些好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一旦他真的登基了,就會露出真正面孔。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恐怕。

沐春雖然沒有歷史先知的眼光,不知道朱允炆一登基,還沒等屁股坐穩,就立即開始忙著削藩,要把朱元璋的兒子,也是他的叔叔們趕盡殺絕。

別說只有朱柏自焚而亡,還有諸王被貶為庶人的貶為庶人,被圈禁的也都軟禁了起來。

這比死了還痛苦。

所以沐春已經看出朱允炆不是明君,於是更加堅定了忠於朱楩的決心。

朱楩不知道沐春的這些心裡想法,但是有一點他還是知道的。

“難為你了,”朱楩對沐春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只有少數幾人知道,沐春給朱楩通風報信,才幫朱楩躲過了被朱元璋徵召。

而且朱元璋未必不知道沐春的小花花腸子。

一旦朱元璋追究起來,沐春該如何應對?他又該怎麼解釋?

“畢竟您是滇王殿下,而我自然是您的屬臣,”沐春一臉隨意的說道。

但是這話可不能應付朱元璋。

朱楩也只是苦笑著搖搖頭。

他們都知道,如果朱元璋真要就此事來追責沐春,其實沐春的處境是很危險的。

可是沐英剛死,朱元璋是不會因為這點事去動沐春的。

“殿下,先入城吧,”沐春策馬讓到一旁,讓朱楩先行。

朱楩也沒客氣,在一眾人的簇擁下,跨馬來到了城內。

一進城門,就聽周圍突然響起山呼海嘯的呼聲。

“滇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楩愣了下,轉頭四顧過去,發現昆明城百姓自發的集結在周圍,怕是得有上萬人,並且跪在那裡。

“這是怎麼回事?”朱楩還以為這是沐春安排的。

沐春解釋道:“殿下,城內上下百姓,何人不知何人不曉當初是您在城外奮勇作戰,不畏生死的與那思倫發奸賊廝殺,才保住了一城百姓。”

“一旦城破,讓思倫發大軍長驅直入,城內將會雞犬不留。”

“可當初您急著回援大理,甚至都沒來得及讓大家感謝您就走了。大家才會自發感謝您。”

其實這是真話,畢竟那一戰還沒過去一年,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

開玩笑,當天在城外,那可是血水橫流,死屍一地。

那副場景,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了。

今天確實不是沐春安排的這個場面,而是本來就有很多百姓進出城門。

當注意到外面突然來了一支部隊,一問才知道是滇王的藩號,也才全都知曉,岷王的藩號變更為了滇王。

於是等朱楩在沐春等人的簇擁下一進城,大家就猜出他的身份了,這才紛紛跪地,山呼千歲。

昆明城內幾乎都是漢家百姓,當然不會喊錯萬歲的口號。

朱楩也暗暗鬆了口氣,可別再給他招惹麻煩了。

“大家都起來吧,”朱楩高呼一聲:“本王既然是雲南王,保護你們的安全,幫助你們建家立業,那就是本王的職責。”

所有人都是一愣。

見過禮賢下士的,也見過謙遜有禮的。

可身為親王,卻能說出這番話來,自古以來也很少見。

別說沒有,但是絕對不多。

所謂愛民如子終究只是一句口號,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何?

許多人看著朱楩,目光閃爍著異樣光彩。

連附近守軍都很激動,乃至有一些人主動單膝跪了下來。

不等朱楩詢問,一旁的沐春就說了:“他們是調防的,以前曾經跟隨我父親有幸跟隨過殿下。這段經歷乃是他們的榮耀。”

之所以說的那麼繞,是因為這些兵卒是昆明的守軍,名義上是屬於沐春與曾經沐英的。

當初他們是跟隨著沐英打仗出征的,後來才歸入朱楩麾下。

朱楩點點頭,再次招呼道:“好了,都起來吧,都堵在這裡幹嘛?該幹嘛幹嘛去,別擋著路。”

百姓們這才紛紛起身,並自發讓開道路,讓朱楩一行人可以順利透過。

見朱楩不但沒有一點藩王的架子,還不住的在馬上對周圍百姓們或是揮手,或是頷首致意。

人群中也有人好奇問道:“咱大明的王爺都如此開明嗎?”

“你在白日做夢嗎?那可是王爺啊,就是沒事抽你幾鞭子,或者把你處死,那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人一臉誠惶誠恐的說道。

“怎麼可能,”之前那人頓時嗤之以鼻。

結果另一個人卻敞開衣襟,露出上身,卻見上面密密麻麻的遍佈著印記,彷彿曾經被鞭打過。

那人冷笑著說道:“好叫你們知道,秦王專門在王府當中修建了一座宮殿,每日以折磨人為取樂。我是在老家實在活不下去了,才搬來這裡。你們都好好記住,這天下只有一位滇王。至少我還從未聽說過,滇王為難百姓,甚至迫害百姓的事蹟。能有這樣一位賢明之主,那是我昆明之福,更是全雲南之福啊。”

朱楩可不知道這些,沒想到這裡還有人是從二哥秦王朱樉那裡逃難過來,而且受到過痛苦的折磨。

而跟朱樉一對比起來,朱楩簡直就是千古名君了。

跟著沐春,朱楩一路來到了西平侯府。

這也是朱楩第二次來西平侯府做客了,可惜上任主人已經離開人世。

如今距離沐英病逝已經過去半年,府上雖然不見了喪禮的一應之物,但是仍然到處充斥著悲傷的氣息。

加上現在正是深秋與冬季交替之際,更顯蕭涼。

畢竟沐英在這裡生活了十年之久,闔府上下到處都是他曾生活過的軌跡,一個人的痕跡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消失的。

到了府內,沐春還讓兩個年幼的弟弟出來見了朱楩一面。

沐英一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子早夭,所以除了長子沐春,次子沐晟以外,還有三子沐昂和幼子沐昕。

其中沐昂比沐晟小了足足十一歲,今年不過十三四歲的樣子。

沐昕年紀更小,也就十來歲。

朱楩看到兩兄弟的時候,差點沒掉下眼淚。

這麼小的年紀,他們就失去了父親。

而且沐英在雲南這十年一直兢兢業業,也算是給自己打下了大好的基礎。

可轉念又一想,好傢伙,這沐昂好像是和自己一個年紀?

可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包括沐春與沐晟兩兄弟,也理所當然的,把朱楩按照長輩去尊敬。

回想起當初朱楩初來乍到時,除了沐春以外,沐家幾兄弟對朱楩那可是暗地裡不怎麼尊重的。

然而如今朱楩已經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沐家四兄弟除了尊重朱楩藩王的身份地位,已經確實把他當做長輩了。

朱楩也是一通緬懷沐英,以及安慰沐家的兩個小兒子。

可其實他也才十三歲啊。

等到了傍晚,沐家難得熱鬧起來,後廚也早有準備,備下了一大桌的美味佳餚。

朱楩也不再說什麼年紀不足無法飲酒的藉口,與沐春等人開懷暢飲了一番。

這可不是在慶祝沐英死了啊,而是在回憶懷念當初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

朱楩還在席上吐槽:“沐英老哥也真是吝嗇,我也是後來才知道,他手裡竟然還有一支火器部隊,竟然藏著掖著。”

朱楩說的正是那支在定邊之戰中,大放異彩的火銃兵與神機箭部隊。

尤其是沐英輪班放槍,分批次列隊,這種作戰方式超前了西方一個世紀。

如果能給沐英更先進的火繩槍或者燧發槍,他又能把火器部隊玩到什麼程度呢?

“殿下,”突然,沐春在席間站起身,一臉嚴肅的說道:“陛下對殿下猜忌甚深,這一點我想木初也應該有所瞭解。”

只是木初那邊才回去麗江,還沒騰出功夫來拜訪朱楩,朱楩這邊已經率領部隊出征了。

否則木初肯定回來大倒苦水,甚至想把木邱帶回家去了,因為朱元璋好嚇人啊。

當然朱楩肯定不會放走木邱就是了。

“哦?”朱楩不置可否的看向沐春,想聽聽他要說什麼。

“陛下不知道殿下的英明神武,或許會為奸人所讒言,”沐春繼續說道。

朱楩笑了,哪裡有什麼讒言,就是老朱猜忌自己,而且老朱猜忌的沒錯,他擔心的也沒錯,自己就是在為造反做準備的。

沐春猶豫了一下,見朱楩一直不為所動,終於說道:“實際上我是擔心陛下要為那位殿下鋪路,把您視為尖刺抹去。”

“哦?”朱楩答應一聲,仍然不覺得意外。

這確實是朱元璋會做的事,想來,藍玉也要活不多久了吧。

(藍玉:我謝謝你。)

朱元璋確實喜歡為後人鋪平道路,一切被視為有威脅的,都會被如同荊棘上的刺一樣被拔掉。

尤其到了朱元璋晚年,比如現在,他會更加不顧一切吧?

所以朱楩才絕對不會去應天,天知道去了還能不能回來。

“但是我觀那位殿下,”說到這裡,沐春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的說道:“他尊為皇太孫,已經立為儲君,確實身份尊貴。但是他眼界太高,我怕他看不到埋頭在地裡的百姓。我怕他今後眼中只有世家子弟,只有滿朝文武百官,卻唯獨入眼不了天下黎民。”

“殿下,我想說的是,只要您現在不造反,沐春誓死追隨。”

也就是說只要不造反朱元璋,就可以造反朱允炆的意思嗎?

這沐春果然堅定了自己肯定要造反啊。

“我說你們好像都認為本王一定會造反啊?”朱楩看看沐春,再掃視一眼周圍。

此時坐在這裡的,可都是他的心腹。

王福,沐晟,還有身邊的木邱,除此之外甚至連他們的副將都不在。

這是一次很秘密的聚會。

王福與沐晟對視了一眼,忽然紛紛起身,雙手抱拳道:“願助殿下成就霸業,誓死追隨。”

“你們這是在讓我表態?”朱楩挑挑眉,這些傢伙,是在逼宮不成?

也不知道自己哪裡洩露了心中想法。

不過既然已經到這一步了,朱楩也懶得再掩飾什麼,淡淡說道:“現在還不到時機。”

幾人對視一眼,目光中閃爍著震驚,殿下果然真的要造反啊?

之前一直都只是猜測和擔心,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確認,朱楩是真的在打算造反。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