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亂了,城外全都亂套了。

本來廣南酋儂貞祐得到訊息,以為這是機會,急忙忙的趕來想要趁虛而入坐收漁翁之利。

結果在大意之下,儂貞祐被朱楩用計在城內坑殺了,雖然不是讓他落入城內陷阱死掉的,卻也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

同時這八萬狼兵,也有一半人隨儂貞祐折損在城內城外的城牆下,至於剩下的四萬人,也被朱楩和兩萬明軍給衝散了。

主要是朱楩開掛一樣衝入敵軍開無雙,這對敵軍的打擊太大了。

這簡直是萬夫不當之勇,這可不是神話或者故事本,你以為你是呂布啊?

於是城外的平原上,只見無數狼兵被明軍追擊著,卻再也不敢抵抗,在到處逃竄。

就連之前還剩下的八千多騎兵,也幾乎死傷殆盡,還有幾千明軍在戰亂中搶到了戰馬,一躍跨上馬背原地轉職成了騎兵。

好傢伙,這支明軍可謂是個個驍勇善戰,連騎兵也不在話下,只可惜沒有那麼多馬而已。

現在好了,朱楩也不再打算收服這些彪悍的狼兵,而是任憑明軍繼續衝殺著。

一直到天邊開始泛白,這場戰亂才終於漸漸平息。

到最後,最初的八萬狼兵大軍,竟然只有不到五百人被生擒活捉了,其他人全都死了。

而明軍的傷亡則可以忽略不計,只有不到百人受到了一些輕傷重傷,最重的也只是腰腹被敵軍兵刃刺傷劃傷了,其他則無大礙。

甚至沒有一人死去。

之所以有這樣幾乎可以算作是大獲全勝的戰績,主要是因為朱楩用計,最初就把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在得知儂貞祐死了的訊息後,敵人已經沒有鬥志了。

若不是昨夜有人喊一嗓子給儂貞祐報仇,其實都不會打第二場。

古代計程車氣尤為重要,一旦士氣低迷,或者在傷亡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以後,就可以決定最終勝局了。

所以最激烈的戰局,正是最初儂貞祐入城之後,等儂貞祐死了,後面就極其順利了。

而明軍們的傷勢也都是在圍剿儂貞祐部隊時受傷的。

到最後就只剩下一面倒的屠殺了。

何況朱楩也沒有幹看著,他也與木邱等人在場上廝殺著,有他這位最強戰力在,敵軍可謂是潰不成軍。

朱楩這一晚至少斬敵幾千人。

“殿下,這些降兵如何處置?”王福一身沾染著鮮血,押解著五百多俘虜來到朱楩面前。

朱楩看看這些人,想也不想的說道:“成全他們,殺。”

昨晚他不是沒給他們投降的機會,既然他們想要忠義,那就給他們忠義。

木邱張了張嘴。

朱楩搖了搖頭,說道:“一味兒的婦人之仁,那就是軟弱了。妹子,事有可為也有不可為。放心,我不會消滅廣南府所有壯族百姓,但是這些人既然沒有悔改之意,既然死不悔改,那就死吧。”

於是,八萬狼兵部隊,全部被消滅了。

雖然號稱狼兵,但是狼兵與狼兵之間也有不同,這支部隊是廣南府,歸屬儂貞祐的。

而之前提到的那位瓦氏夫人,則是廣西歸順縣(今靖西縣)人。

現在的廣南府可是屬於雲南境內。

既然負隅頑抗,給他們投降機會也不知道珍惜,那就不用再給機會了。

總不能自己求著他們不要死吧?

也隨著這支敵軍被屠戮殆盡,朱楩再次收穫了八萬武力值,武力值再次突破到十萬了。

接著就是打掃戰場的環節了。

把敵軍的屍體該掩埋的掩埋,敵軍身上的鎧甲兵器該收斂的收斂起來,尤其是儂貞祐這次出征可是帶來了不少的糧草。

畢竟剛剛完成秋收,又要打仗,足有可以支撐八萬大軍吃一個月的糧草。

朱楩也不含糊,直接喊全城百姓來‘分贓’,頓時讓全城百姓都歡呼起來。

其實昨天晚上,百姓們也沒少幫著守城,在決定對朱楩效忠之後,這些憨厚朴實的百姓們,就不再記恨朱楩了,而是真心實意的把他當做是首領了。

半夜時,還有許多百姓家裡一直在燒熱油,不斷的給城上守軍送去。

至少有一萬多敵軍的人被燙傷,就是他們的功勞。

這也算是嘉獎他們了。

等打掃完戰場,也忙碌到了下午了。

此時從十一寨的方向傳來了訊息,十一寨百姓已經全部安撫完畢,十一寨寨主的家族也全部處理完畢,還有十一寨寨主多年來積累下的大量財富,按照朱楩的吩咐,決定這幾日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進行分配,還有土地。

整個維摩州的叛亂已經被平復,接著就要開始重新丈量土地,以及重新統計人口了。

這些事是一定要做的,必須改土歸流,否則只會舊態重發,那就白犧牲那麼多人,也白平叛了。

朱楩本來就在糾結,自從定邊之戰之後,就很難再有機會出兵去消滅那些土司了。

如今既然他們給了自己足夠的理由與藉口,怎麼可能不珍惜呢。

必不能讓他們白造反啊。

於是朱楩開始在這裡大刀闊斧的改革起來,即使知道朱元璋已經猜忌自己,還敲打罵了自己一頓,可那又如何?

這些事都是必須要做的,不能因為朱元璋的猜忌就不做了。

同時他把阿瓊找了過來。

“阿瓊,你小子是個人才啊,所以我打算讓伱暫時暫代丘北縣縣令一職,”朱楩沒有虧待阿瓊,而且阿瓊在誘騙儂貞祐這件事上立下功勞,也證明了對自己的忠心,可以一用。

阿瓊頓時喜出望外,自己也算是要出人頭地了嗎?

但是朱楩馬上告誡阿瓊:“但是你小子可別囂張,我只是讓你作為漢制的縣令,而不是所謂的土司官。懂嗎?十一寨也不會再設定寨主,而是會設定村長,有調解糾紛,和率領百姓春耕秋收等職務,卻不再有任命權等特權。”

改土歸流最主要的,就是撤裁土司官的存在,朱楩又怎麼會再設定新的土司官。

他這是在一點一點的改革雲南情況。

“我會留下一些人繼續改革維摩州的情況,你們先跟著學習著,瞭解一下今後要負責的事該怎麼做,”朱楩對阿瓊交代道。

除了阿瓊,當日還有一些人也被朱楩所看重,接下來將會調去那十一寨作為村長。

他們本來是這丘北縣的人,不是那十一寨出身,讓他們去做村長可以避免受到前任寨主根深蒂固的關係影響。

最主要的還是初期派去的村長需要公平公正,若是從本村選出村長,難免不會有失偏頗。

朱楩現在有很多事要忙,一個村子一個寨子的小事,可不能一直由他親自去看顧。

就比如現在,既然維摩州已經再無後患之憂,於是朱楩留下了不足五百人的明軍,繼續去完成人口統計和土地丈量等事務,而他則是帶著兩萬九千五百人的部隊,繼續往東行進。

雖然儂貞祐已經覆滅,可是這次廣南府竟然敢反叛,總不可能誅殺了首惡就不管不問了。

別的不說,總不可能繼續讓那儂貞祐的孩子繼承土司官,然後等其羽翼豐滿以後再造反吧。

於是朱楩帶著部隊就往廣南府去了。

而且經此一戰,朱楩的部隊又增添了數千騎兵,加上之前的騎兵,他驚訝的發現,如今的部隊當中,甚至已經有一萬五千的騎兵部隊了。

這可真是不小的規模了。

騎兵部隊一旦超過成千上萬,再在平原地勢上衝鋒起來,那規模可就完全不可小覷了。

就這麼說吧,在開闊的地帶上,一萬騎兵足以把五萬步兵衝散,甚至在面對十萬步兵的部隊時,也可以來去自如。

步兵部隊除非有城牆據守,或者提前準備諸如拒馬樁等防禦措施,否則很難對抗騎兵。

之所以中原歷朝歷代總是無法徹底解決遊牧民族的麻煩,主要還是遊牧民族大多都是騎兵部隊,而中原缺少戰馬,才疲於應對。

再加上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生活環境,來去如風,確實很難把他們消滅掉。

可朱楩如今有了如此之多的騎兵,那叫一個志得意滿。

“雖然咱現在距離蒙古草原很遙遠,但是距離吐蕃卻很近,一旦吐蕃犯亂,至少得有一支騎兵可以長驅直入啊,”朱楩暗暗想著。

吐蕃就是如今的西藏,雖然明初到明朝中期,吐蕃對明朝還是很忠心的,但是到了明末可就只剩下聽調不聽宣了。

明朝也始終沒能對雪區改土歸流成功過,說起來也有些無奈,明初到明朝中期,在明朝國力還很強盛時,周圍屬國都只能臣服。

可明朝始終沒有正式的派朝廷官員去做行政官員,於是等到明朝勢弱,那些屬國不聽話了以後,就不被承認是明朝時期的領地範疇了。

其實明朝在強盛時期,甚至幾乎把緬甸佔了,還有安南也就是越南。

吐蕃當然也是由明朝皇帝冊封的。

以明朝實際掌控的領地來說,明朝疆土其實並不弱於清朝,只是明朝時期有太多所謂土司這種自治區了,比如現在的木邦府,乃至緬甸宣慰司等等。

如果按照明朝設定的這些土司官地區,那明朝的疆土版圖可就太大了。

可正因為明朝一旦設定了土官,那些地區只要朝貢了,就安心了,就不管了。

結果這些地方一旦發展起來就會鬧造反,把大明搞得焦頭爛額,包括後世也不肯承認明朝的這些疆土。

這一點清朝就和明朝不同,清朝從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開始從最初提及改土歸流的想法,到實際有所改革,乃至經歷過多次平叛,最終確實的掌控了這些地方政治,誰也無法否認這就是清朝的版圖。

可其實在清朝時期一度讓朝廷焦頭爛額的緬甸,在明朝時期,也是明朝設定的土司宣慰司啊。

所以朱楩深知改土歸流的必要性,所以在他的心裡,恐怕早晚有一天還會染指吐蕃。

哪怕吐蕃名義上已經屬於明朝又如何?朱楩可是很實際的,他要的是名至實歸,不止是名義上,實際上也得歸於明朝。

否則就算沐春沐晟兩兄弟在歷史上,都曾彪悍的幾乎征服了小半個東南亞各國,又如何?設定個宣慰司就走了,然後人家又反了?

那可真是無趣啊。

更不用說如今的新疆叫做東察合臺汗國,更不屬於明朝了。

“新疆美女可多啊,不對,現在叫東察合臺汗國來著,早晚要去看看,”朱楩開始幻想起來。

他今後是一定要開疆拓土的。

“老朱啊老朱,什麼洪武大帝,眼光也不過是中原這一畝三分地。可是本王的目光,那可太遠了。”

“什麼東南亞各國,新疆西藏,還有蒙古草原,乃至海外。我的野心太大了,但是也因此需要更大的基礎作為後盾。”

“何況我一個藩王,連管理雲南自己的封地都要遭到你的猜忌,連親父子關係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今後不論誰當皇帝,都不能容我。”

“與其如此,不如干脆我來當皇帝。以明朝中原為奠基,再以全國兵力南征北戰。一統天下。”

朱楩美美的想著。

其實朱楩也知道,自己做的事確實全是僭越之事,哪怕他之前在摺子裡陳述利害關係,還是不能被朱元璋所容忍。

你來做改土歸流了,可是設定的官員全是你的人,那成什麼了?

可就算被朱元璋猜忌,朱楩也必須要硬著頭皮做下去,包括現在也是如此。

有些事,他必須得做,不然大明只會繼續走向沒落。

同時朱楩也明白,想要以雲南為後盾基礎,他確實可以打下如今的東南亞各國,但是緊跟著就要遭到大明朝廷的鎮壓。

到那時候,朱楩就只能回頭去和大明開戰了。

是以雲南為基礎先打下東南亞,還是以雲南為後盾造反登基,然後發展全國以大明為基礎爭霸天下,想都不用想,也該知道怎麼做選擇吧?

“所以就算你再不能容忍這些事,我也是要該做不可的,”朱楩微眯雙眼,看來他的韜光養晦也要到頭了。

結果只蟄伏了一年,就又要高調起來了嗎?

身邊的木邱扭頭偷偷打量著朱楩,一路上都注意到他的表情時晴時陰,知道他在思索著什麼,也不敢打擾。

但是此時斥候來報。

“前面就是廣南城了。”

從丘北縣到廣南縣,也就是廣南城,距離有一二百公里,不過那是現在繞路走公路。

朱楩他們則是直接從丘北縣以直線走山路前往的,雖然路途難行,卻還是在一天之後抵達到廣南城的城下了。

隨著這支部隊的到來,廣南城的守軍趕緊關閉了城門,緊張的嚴陣以待。

朱楩抬頭看了眼城牆上的守軍,冷笑一聲吩咐道:“去叫城門,就說他們的大酋首儂貞祐已死,並且全軍盡沒。如果不想等本王攻破城門之後屠城,就趕緊開城投降。”

朱楩有些不耐煩,這畢竟是造反的儂貞祐的根據地,同時也自信滿滿,畢竟儂貞祐八萬大軍都被他消滅了,何況是如今碩果僅存的守軍?

他只是不想浪費時間,也不想真的屠滅一個族群。

可城牆上的守軍聽到以後卻根本不為所動。

“以為咱們是三歲小兒嗎?那麼好騙?”城上的人還得意起來。

朱楩這個氣,難道自己還要讓人回去丘北縣城外的萬人墳裡,把那儂貞祐的腦袋挖出來送到這城下?

“你們這些冥頑不化的東西,難道真要等到本王攻破城門,才肯投降?”朱楩怒喝一聲。

城牆上的人奇怪的看了眼朱楩,對他自稱本王感到驚訝,但還是油鹽不進的高呼道:“少費盡心機了,只要咱們守住城池,等大酋首率軍回來,你們自然是要灰飛煙滅的。”

說得好像儂貞祐有多厲害一樣,還不是被本王略施小計就給坑殺了。

朱楩這個氣,這些傢伙是怎麼回事?對儂貞祐竟然如此盲目服從。

連木邱也有些哭笑不得的搖搖頭,問朱楩:“殿下,不如我來試試?”

朱楩沒好氣的瞪她一眼:“怎地?你還想用美人計不成?那可不行,你的美人計只能對我用。”

木邱頓時羞怯的退下了。

其實她是見朱楩的語氣太生硬,本打算試著勸說城上守軍相信自己,好讓他們知道,儂貞祐確實被消滅了。

可既然朱楩不願意,那她當然只好乖乖聽話。

只是眼看著僵持不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沐晟忍不住說道:“殿下,和他們廢話那麼多作甚?您且在後面歇著看著,末將領兵兩萬把城破給您看。”

朱楩卻笑了,剛剛被那儂貞祐攻城過,且用計把儂貞祐騙進來坑殺了,如今又要輪到自己攻城了嗎?

“其實也不用那麼麻煩,”朱楩說道:“只要把儂貞祐兵敗身亡,且大軍被滅的訊息傳到城內,我就不信全城人都能不為所動。正所謂先禮後兵嘛,要是他們全城都要負隅頑抗,那本王也會說到做到,破城之時,就是屠城之日。”

朱楩說到最後時,目光變得冰冷,僅僅流露出一抹殺機,就讓沐晟嚇了一跳,呆呆的看著朱楩不知所措。

竟然真要屠城嗎?

“他們造反,我們平亂,雙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他們死了八萬人,而且都是壯丁,這些人都是有家人的。”

“之前丘北縣的人也曾對我們有劇烈的抵抗情緒,只是後來慢慢被說服。”

“可如果這些人冥頑不化,一直帶著對我們的仇恨生活下去,早晚有朝一日還會再次反叛。還真以為我優柔寡斷不敢屠城嗎?”

朱楩冷笑著,拿出喇叭,讓人去喊話。

同時朱楩一路上想了那麼多,早有所決定。

他必須要儘快把雲南打造成一個鐵桶,一旦他要造反,可以成為他最強有力的後盾基地,而不是拖他後腿。

所以這次難得出來,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啊。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