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督請坐。”朱慈烺笑吟吟的看著吳襄,指了指跟前一張空空如也的椅子。

“臣惶恐。”吳襄連忙推辭。

“提督父子都是功勳重臣,國之庭柱,如何不得一坐?”朱慈烺知道吳襄並不是謙遜,而是真的不敢坐。因為他的上級王承恩還老老實實站著,他怎麼能坐?

“千歲爺叫你坐,你就坐吧。”王承恩也笑著說。吳襄很快就是“老皇親”了,而且還是重兵在握的國丈爺,只怕在天子跟前也有座位了。

“臣謝座。”吳襄也不扭捏了,就在太子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不過只沾了小半個臀部。

至於吳三輔,就只能老老實實站在老爹背後了。

“提督可聽過南遷之議?”朱慈烺看著吳襄發問。

“南遷?”吳襄心下一驚,“萬萬不可啊!京師乃是國之根本,先帝陵寢所在,焉能捐棄?”

朱慈烺只是習慣性的微笑,似乎在讚許吳襄的立場。不過心裡面卻是明鏡一般,知道自己未來的岳父大人在打什麼算盤?

什麼國之根本,什麼先帝陵寢的,和老吳家是沒有多少關係的。吳家真正在乎的,就是一年幾百萬的遼餉!

現在吳家已經是關寧軍中最大的軍頭,幾百萬的遼餉中,除去孝敬各級上官的部分,都由吳家支配。其中裝進吳家父子口袋的,少說也有幾十萬吧?

如果朝廷南遷,薊遼自然要放棄,關寧軍要麼護駕南走,要麼投降李闖。不管是南走還是投降,一年幾百萬的遼餉肯定是沒有了。所以吳家反對南遷的立場是可以想象的!

不過當北京城實在沒有辦法保衛的時候,護駕南逃,應該是吳家最好的出路。因為無論降順還是降清,都沒有人會給吳家一年幾百萬的遼餉。不僅沒有遼餉,還會被當成炮灰。

如果吳家降順,那就是李闖和清兵交戰的先鋒。反之則是清軍入關攻打李闖的急先鋒。只有跟著明朝南遷,才會被當成嫡系,好吃好喝養著。甚至還有可能更進一步……朱與吳,共天下!

因為吳三桂手中的三四萬關寧軍只要拉到南方,就是無敵的存在!

到時候就是大明朝廷指著吳家的軍隊活命了,江南的財富,還不是任憑吳家取用?

只是歷史上的吳三桂在關鍵時刻下不了決心,在拖延和等待中喪失了屬於他的歷史機遇,從而成為了引狼入室的千古罪人,而且還葬送了大半個吳氏家族。

從這一點來看,吳三桂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政治家,在三藩之戰中撲街根本就是註定的事情。

“父皇南遷的決心已定!”朱慈烺一字一頓道,“今日就將傳密旨於王永吉和令郎,由關寧軍護駕,走天津衛南幸!馮元颺已經備好了大海舟200艘,水師數千人,隨時可以護駕去登萊。”

“什麼!?”吳襄抽了口涼氣兒,“朝中諸大臣......都贊成南遷了?”

朱慈烺的這位岳父大人來京師才一個來月,不知道崇禎的脾氣,以為崇禎真是從諫如流的好皇帝。所以在他看來,南遷的障礙就是朝中大臣們的反對,而不是崇禎不地道的甩鍋。

“既然是密旨,當然不能讓朝中諸臣知道了。”朱慈烺繼續忽悠,“若是走漏了訊息,闖逆一定會以輕騎迂迴阻攔,虜醜說不定也會趁機撲擊。而且京師之中,也難免惶恐,山崩之勢,就不可避免了。”

“朝臣皆不知情,倉促之中如何走脫?”吳襄額頭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他遲疑了一下,又道:“況且犬子的兵馬只怕才入山海關,隨行的遼民又多達數十萬……”

朝臣能走脫幾個,吳襄並不在乎,但是跟隨吳三桂的遼民大多都是軍眷,可不是說不顧就能不顧的。

“提督一個月前不是對父皇說,爾兵不過三千人可用嗎?”朱慈烺依舊面帶微笑,絲毫沒有大難將至的惶恐,娓娓而道,“三千驍勇之士不會有幾十萬家眷吧?就算再打一點富裕,帶五千驍勇敢戰之士護駕,隨行的軍眷有兩萬之數足矣。以關寧軍所有的騾馬大車,還不夠兩萬數千人用嗎?”

吳襄被朱慈烺說得啞口無言,同時也對朱慈烺的鎮定自若感到驚訝。

這位太子殿下,年紀輕輕,氣度膽略卻不凡啊!

朱慈烺接著往下說:“兵不在多,而在精。可精兵還得用對地方!提督父子的三千家丁,如果為闖逆用,做前驅與虜醜交戰,能當幾何?若為虜醜所用,入關與流寇老營死戰,攻堅城,戰荒野,又能當幾何?”

吳襄聽到朱慈烺的這話可坐不住了,一下站了起來,“殿下何出此言?臣父子對大明忠心耿耿,是不會投靠逆虜的……”

朱慈烺看著吳襄,緩緩道:“提督少安,本宮知提督父子忠心,爾父子不僅忠心,而且聰明。知道為逆為虜所用,都是死路一條!就是僥倖能活,也難免窮困潦倒。

提督父子的三千家丁是用百萬之餉養出來的……天下能給提督父子百萬之餉的,也只有大明瞭!闖逆有老營,虜醜有八旗,提督父子投之,不過用為前驅,豈得成為腹心?老營、八旗焉有百萬之餉?何況爾等?

唯本宮和父皇若到江南,只有提督父子和黃得功所將之勇衛營可倚,其餘皆不足用。提督父子和黃得功就是大明的泰山之靠!

而天下紛亂,中原殘破。能養爾家三千家丁的,也唯有江南!爾父子若能率數千家丁護駕南幸,就是國之柱石,江南財富,自當共有之!”

朱慈烺的語氣和表情忽然一變,斬釘截鐵地說:“南幸大計已定,不容置疑,密旨今日就將送往山海關。本宮只問提督父子從龍與否!”

這是真的嗎?

吳襄和吳三輔兩父子也感到一陣陣窒息了……這是朱家要和吳家共江南啊!

挾天子,令諸侯,謀朝篡位什麼的,吳襄是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但是去江南使勁兒撈錢的好事,卻是吳襄做夢都想的。

現在天下皆窮唯江南、閩粵豪富。若能去江南發財,誰還會留戀苦哈哈的山海關?

而且山海關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北京一旦陷落,吳家如果不能及時護駕南逃,就得在順清之間做出選擇了。可不管選誰,都是一顆又大又討厭的炮灰,早晚給消耗乾淨——當然了,歷史上吳三桂混上平西王的前程,吳襄、吳三輔還有吳三桂本人,現在是做夢都想不到的。

從目前的形勢看,天下間,也只有大明這樣的冤大頭,才會一年花幾百萬養關寧軍……這筆賬,實在太好算了。

所以一旦崇禎下定決心,吳襄、吳三桂根本就不存在跟不跟的問題。

既然沒有選擇,吳襄和吳三輔對視一眼後,就雙雙行了揖拜大禮:“臣父子願效死命護駕南幸!”

“好!”朱慈烺笑著,“提督父子果然是國家柱石!

對了,還有一事要說與提督父子知道。居庸關……已經落入闖逆之手!闖逆之兵,旬日間將到京師城下。因此南幸之事刻不容緩,而且多半要突圍而走!提督父子可怕了?”

什麼?有這種事情?吳襄和吳三輔驚訝地看著朱慈烺,話都說不出來了。

怕……吳襄和吳三輔當然是怕的,但是他們更加驚訝。因為他們倆從朱慈烺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惶恐和憂愁。

太子長在深宮,養於婦人、內官之手,難道不應該是膽子很小的嗎?

闖逆都要殺到北京城了,你這個太子怎麼一點不害怕呢?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人在貞觀,科學破案

人在貞觀,科學破案

大理寺一哥
貞觀六年,長樂公主被鬼纏身,唐皇李世民不信鬼怪之說,派重兵包圍長樂寢宮,誓要證明此乃人裝鬼,而非真鬼。 結果,當夜,於眾目睽睽之下,鬼影現身。一時宮中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李世民震怒。 命刑部、大理寺聯手調查,可鬼影來去無蹤,毫無進展。正值此時,一個擁有十幾年刑偵經驗的王牌刑警,穿越而來……至此,大唐最具傳奇色彩、無案不破的最強大理寺神探林楓的故事開始了。 【古代偵探文,主打破案,歡迎入坑】
歷史 連載 66萬字
宋漂男的軟飯日誌

宋漂男的軟飯日誌

老梅森
穿越大宋成為勾欄老鴇的兒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最大的夢想就是在這裡躺平混日子。 考狀元?步入廟堂?別開玩笑了,我可是有系統的人,只要女孩喜歡我,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黑科技產物……所以做一位優秀的賢內助才是正兒八經的工作! 噓!……千萬別告訴別人,我的夢想是想當駙馬,成為大宋的第一煮夫……當然我還有一個夢想,就算沒有南北大宋之分,人人安居樂業永遠沒有戰爭……
歷史 連載 0萬字
亂世種田日常

亂世種田日常

小喬且中路
顧小碗給爹孃守孝三年後,收拾包袱離開紅楓村,準備去投靠姐姐們過活。 可大姐夫乃流放犯家的庶子,娃又多,窮得鍋兒都揭不開。 二姐夫前年被抓壯丁後杳無音信,留下二姐母子和一個病弱婆婆,食不果腹。 三姐夫雖是泥瓦匠,有手藝傍身,奈何剛摔斷了腿。 五姐嫁過去三年多了才終於有孕,她不能去添亂。 就剩下鎮子上的四姐,四姐夫識字,在私塾裡做先生,家裡也寬裕,去了那裡顧小碗想著還能做點小活計討生活。 卻沒想到四姐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