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魚河堡是個好地方,在延安府北方無定河與榆溪河交匯處。

陝北守著河流都是好地方。

這往北七十里是延綏鎮治所榆林城、向南九十里是米脂縣的銀川驛,有軍事用途的官道年久失修,寬廣土路兩旁過去都生出蓬草。

去年秋天饑民從官道經過,把地面吃得乾乾淨淨,什麼都沒剩下。

夜幕降臨,背靠山巒的魚河堡像一隻潛伏在陰影裡的巨大蜘蛛,護城河外荒涼田地與河西滾滾沙梁是它破裂的蛛網。

城外小路上灰頭土臉的邊軍家眷裹著永遠洗不淨的破襖、端著盛樹葉新芽的湯碗蹲在樹下,眼神麻木而沒有焦點。

沒有雞、沒有狗甚至也沒有太多人的村莊在春天裡寂靜無聲,像一具冬天凍斃多時的死屍,僵臥堡外。

並非只有吏治清明人民安樂才能夜不閉戶,只要夠窮,誰都可以。

繞過狹長小路,魚河堡乾涸的護城河近在咫尺。

向榆林請撥修城款的報告年年呈送、年年如石沉大海,這座堡壘上次增築還是萬曆四年,趁大帥戚繼光在薊鎮修築防線的東風,給三丈高的土牆包了磚。

不過在那之後,別管是天啟二年套虜入寇、還是三年陰雨陷了城牆一角,都沒能批下分毫銀兩修繕。

此時乾涸的護城河與城外兩道土溝構成三道幹壕,壕底的木柵、鹿砦盡數腐朽,靠近城牆的羊馬牆缺口用木頭潦草填堵,堡壘西南塌陷的城牆仍然留有痕跡。

就好像戰爭才剛剛離開。

實際上這座堡壘已有整整七年不曾遇敵了。

守備賀人龍年前去了榆林城向總兵衙門跑餉至今未歸,城門守軍也無精打采,只在看到紅旗背上的大雁才來了精神。

“喲!獅子打雁了?”

守門的弟兄圍上來,各自嚥著口水看向馬屁股上掛著兩隻大雁問東問西。

外頭山光水清,能帶獵物回來就是新鮮事,堡子十多個家丁每天出去,連著一旬都沒幾個能帶獵物回來的。

就算能帶回來東西,也未必是獵物,正月有人不知從哪偷了只山羊,脖子上還掛著鈴鐺呢。

昨天則有家丁不好意思一直空手而還,逮回來兩隻沙和尚。

沙和尚是這邊的小沙漠蜥蜴、一巴掌長,誰也不知道該怎麼吃,最後丟去餵了魚河堡滅鼠隊把總眉點梅。

眉點梅是隻七歲的三花老貓,出生那年魚河堡滅鼠隊還是個有十六隻編制的精銳部隊,光它兄弟姊妹就有七隻。

趕上鬧了老鼠瘟,全家因公殉職,當時人也死了不少,就它一隻扛過艱難歲月,在裁編後女承母業、臨危受命,接任魚河堡滅鼠隊把總這一堡中要職。

在魚河堡邊軍還能過日子的時候,月俸榆溪小鯉幹三尾、另有績效工資小鼠若干,快活得很。

現在眉點梅是魚河堡守軍裡資歷最老的一批,雖說餓瘦了,但步伐敏捷身手矯健,威風不減當年。

餓急眼的小鑽風多次想去滅鼠隊討些吃食都被打了回來,到現在眼角還留有三道抓痕。

劉承宗擔任家丁後,平時操練之餘的任務就有喂貓遛狗,跟滅鼠隊的眉把總培養出深厚的戰友情誼,只要滅鼠隊開張,當天窗沿下定有眉點梅差貓送來的小鼠,甚至還帶著小鑽風那份。

現在不行啦,人都沒吃的,哪兒還能顧得上貓。

把總賀勇的親兵和守門卒站在一起,那也是米脂姓賀的後生,說了幾句客套話,留下句“夜裡把雁翎給你送去”,就將兩隻大雁提走,歡天喜地的向把總彙報去了。

雁翎跟鵝毛差不多,都是很一般的箭羽材料,不太值錢,但對劉承宗這種經常使用弓箭的人來說,自己修箭羽划算。

進了魚河堡,就見城牆火把陰影裡,幾個人坐在內側斜坡朝他招手,讓他認出是自家兄長劉承祖,什長田守敬和高顯。

劉承祖是他親生大哥,年長四歲,今年二十二,在天啟七年跟他一起被賀人龍看中,招募到魚河堡來當家丁。

去年有個叫張五的管隊拉著隊伍當了逃兵,哥倆受命去外頭招募流民充軍,回來就給了個隊長補上張五的空缺,像沒出現過逃兵一樣。

招兵簡直不要太容易,處處遭災,流民遍地,當兵好歹能管個半飽。

一直飢餓很難熬,卻總比直接餓死強。

誰不想活著呢?

至於逃兵,則有逃兵的路數,他們有鎧甲持兵器,又在軍隊學了一身殺人技,落草做賊說不定要死於非命,也說不定就不愁吃穿了。

田守敬和高顯都是當時沒跟張五走的邊軍,前者老家是延安府膚施縣,離劉承宗家就隔了幾座山;後者則是安塞縣人,離的稍遠點。

過去都是很普通的軍士,在招來新兵後,二人都被提拔為什長。

在一逃一提裡,魚河堡邊軍的數量沒有變化,質量卻降低了一個層次。

“打著雁了?”

劉承祖坐在斜坡上,指了指身邊的土地,那擺著只木簍,道:“估計你餓極了,給你留了飯。”

不提還好,劉承宗肚子已經餓得叫不出聲了,也不客氣,坐在斜坡撩開簍蓋,便端出裡頭金黃的糜子飯大口吃了起來。

糜子和小米長得差不多。

雖然涼了,上頭鋪蓋羊油也凝住,羶味大了些,但對餓極了的人來說很香。

香到越吃越心酸。

當初當兵是家裡遭了難,但龍王廟山老劉家的條件還行,不然也供不起倆兒子脫產讀書習武十幾年,當邊軍前雖然也捱過餓,卻不至於三天兩頭吃不飽。

隊長這種基層軍官不是朝廷命官,如今也不發銀,但口糧能管夠,劉承宗經常找兄長蹭吃蹭喝,這才讓混著個勉強。

“打著了,兩隻,連珠箭使的不好……第三箭沒拉開弓,等搭上去飛起來就打不到了。”

劉承宗邊吃邊說,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有別的收穫,說著端碗起身從馬背上解下陶罐,道:“守敬哥,拾了面鏡子、半根蠟燭,我看還不壞。”

“幫我看看誰燒荒給的豆子還剩著,換一把兩把都行。”

他們的軍糧分兩種,口糧與月糧,口糧就像出差餐補,需離開駐地四十里執行任務才會給,基本上都給足數。

去年秋天魚河堡選了一批騎兵出塞燒荒,都捨不得吃,有些人到現在還留有富餘。

“行,回去我給你問問。”田守敬抱著胳膊看向土坡下紅旗有些滑稽的染髮,笑道:“餵你那紅旗?三膘這名字有何不好,瞧這改名以後瘦的。”

田守敬這是說了句俏皮話,不過嘴裡塞滿糜子飯的劉承宗卻沒心情調笑回應,他拿起水囊往嘴裡灌了兩口,把食物順下去,轉過頭望向兄長。

“馬瘦了事小。”搖曳的火把光亮裡,劉承宗臉上帶著少見的嚴肅:“哥,得想想辦法了,我今天打獵沒拉開弓。

再這樣下去,咱一身武藝可就廢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